社会实践报告2

2020-03-03 05:29:0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社会调查报告

课 程 名 称:课 程 代 码:1117240报 告 题 目: 对中学生上网利弊的

学院(直属系):管理学院年级/专业/班:2008级工商管理2班学 生 姓 名:陈若箫学号:指 导 教 师

:

调查地点:四川省渠县中学

调查时间:2009年8月

调查方法:网上调查、摘集资料

被访者:四川省渠县中学在读学生

样本量:14

5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网络的普及,中学生上网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经对渠县中学高中学生调查发现,大部分中学生喜欢上网。上网的目的有很多,查阅自己爱好的信息或玩游戏者较多,其次是聊天、娱乐、收发邮件、下载音像资料或图片,再次是查阅资料、做网页、查阅有关知识的信息、浏览新闻等等;而大部分男生上网是为了玩游戏;多半女生上网是为了聊天男生的上网率高于女生。上网学生中55%的人偶尔上网、40%的经常上网,大部分时间都泡在网上的只有2%,由于渠县中学外并无网吧,学生需要走很长的路到外面上网,大部分学生上网是在节假日,还有一部分是在放学后和同学一起上网。对于中学生上网问题,支持与反对者不相伯仲。但大部分支持者的前提是“要正确对待,有限制地上网”。但很多中学生的家长反对或控制孩子上网。其反对原因大多是“上网耽误学习”及“上网容易受不良信息影响”。

据调查显示,支持者认为,中学生上网可以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通过网络可以更快的获得更多的信息,中学生可以根据学习的需要,快速的查阅相关信息,并能及时了解世界新闻信息、科技动态,不受时空限制,这给中学生的生活、学习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中学生上网,有助于智力开发,中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广泛的新的知识,能够拓展知识领域。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求中学生不是读死书、死读书。网络上有很多书本和课堂上没有的新知识。上网有利于中学生现代思维方式的形成,更能激发其创造潜力。网络让中学生接触到了多元的世界文化,接触到开放意识、效率意识、竞争意识、平等意识;他们通过阅读网上大量的超文本信息,潜移默化地学习了现代的发散性思维方法,懂得在处理复杂事物时必须考虑它与周围事物的种种联系,从而改变传统性思维固有的死板和狭隘。有利于他们社会化的进程,更能激发其创造潜力。调查显示,85%的上网中学生认为网络对自己最大的影响是改变了自己的学习方式,增加了信息量。60%的上网者是在上机过程中学习网络知识。

调查也发现,网络同其他事物一样,除了有利的一面,也给一些中学生带来困扰。从生理上,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长期上网,眼睛容易近视,脊柱容易弯曲,内脏发育也会受影响。从心理上,网络容易使少数自控力较差的中学生上瘾、间接和符号化的交往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同他人面对面的交往机会和愿望、网络高技术容易使有的中学生对网络技术产生过度崇拜等。

反对者则认为,中学生上网易上瘾,许多中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聊天室,不知不觉的出现了精神和身体上的病症,影响中学生的健康成长。许多中学生自控能力不强,上网经常着了迷,晚上经常拖得很晚,不但影响了这一天的写作业和复习,还影响到第二天的学习。 在调查中发现,有许多学生网上不回寝室,偷偷跑出去上通宵网,然后第二天直接回学校上课,这样就形成了白天睡觉,晚上上网的恶性循环。因此不仅学生们得学习得不到保障,身体健康更是无从说起。少部分容易受网上不良信息的影响,许多网站的页面甚至主页上,都有一些不健康的内容,中学生很容易受它们的影响。有一些中学生受网上暴力内容的影响,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并且在渠县一些网吧经常出现打架事件,偶尔还会杀人,这样中学生的人生安全就得到了很大威胁。网络毕竟是一个虚拟世界,网上许多人说的都是谎话,很容易是中学生说谎、受骗,甚至在这些人的“引导”下误入歧途。

上网对中学生心理也有一定的影响,许多网络游戏都含有暴力的内容。很多中学生上网就是为了玩游戏,经常接触这些游戏,就有可能使一些中学生掺入恐怖、暴力、以强凌弱等等不好的思想,给中学生的心理造成了较大危害。在调查中发现,聊天室中,许多人几乎句句不离脏话,而且经常谈论一些不良的内容。许多中学生长期沉迷于聊天室,不可能不受其影响。在网上,一切事物都是虚拟的。一些中学生长期沉迷于网络的虚幻世界里,有的人就会逐渐形成孤僻、沉默、不善于于别人沟通等性格。

由调查可以看出,中学生上网主要还是处于好奇心和爱玩,中学生由于上网而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影响了学习;二是受到网上不良信息的影响。 少数由于网络而出现问题的中学生,他们的问题一般是出在了“玩”上。网络吸引他们的不是知识,而是其他他们所看到的事物。中学生好奇心强、爱玩,自控能力又不太强,这使这些过于沉迷于网络的中学生在生活、学习,乃至思想上出了问

题。而且,促成他们出现了问题的不只是在于他们本身,其根源问题是在于,现在针对中学生乃至青少年的网站实在太少。一般上网,如果不是有明确目的地搜索信息,充斥于中学生眼中的网络世界的,更多的还是过于成人化的东西。真正能让中学生感兴趣,并能牢牢吸引住他们的有益的专门网站寥寥无几。正因为如此,许多感到寂寞、无聊而上网的中学生,才会被吸引到网络游戏、聊天室中来,或是在无意的浏览中,被不良信息所影响。而且,玩游戏、聊天时都很容易上瘾,时间往往在不知不觉中过去,这样就使一些中学生的身体受到影响,还影响到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对于青少年上网,一些家长谈虎色变,他们视网吧为洪水猛兽、现代恶魔。他们把孩子的所有过错都归罪于网吧。其实,这种看法是不科学也是不公正的。我在调查时也走访了一些家长,只有少数家长认为上网是现代人的需要,是当今青少年的必修课。她们对孩子上网不但支持还鼓励,但孩子总的上网时间还是有限制的。还有的家长查问孩子的上网内容,帮孩子辨别是非。我认为这些都是有远见的家长,他们的做法很值得借鉴。但有的家长则相反,严格控制孩子吃饭的钱,对孩子上网进行暴力管制,这样更容易促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使其撒谎哄骗父母,偷窃搜罗上网的费用,还有的索性与父母对抗到底……从而造成家长与子女关系紧张而使家庭不和,同时,也加大整个社会的不和谐。我认为这类家长要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不要以固定,狭隘的视角去判断突飞猛进的社会,不要以为家长在孩子面前就是无暇的圣贤,要多与沉迷于网的孩子进行心灵的沟通。一味地指责,只会拉大与孩子的距离。

面对种种支持与反对的观点,对中学生上网问题的解决,首先中学生自己要加强自控能力,上网避免浏览不良信息,并要少玩游戏,安排好上网的时间,不要太长。老师和家长应该引导学生上网,不能盲目的“堵网”,而应该通过各种培训教育,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接触、了解并使用网络,并通过教育,提高学生的素质,重点培养他们的判别是非的能力,增强道德判断能力,使中学生能自动远离网上的不良信息,并能熟练的使用网络来为自己服务。

有一部分老师认为,应多多建立一些针对中学生的网站。这些网站不应该是说教式的,而应该是非常有趣味,能吸引住中学生,并能使中学生在“玩”中学到知识,受到教育。应该调查中学生更喜欢什么样的网站,更喜欢什么内容的网

站,并将这些有益的内容加到这些针对中学生的网站中,使它们能真正贴近中学生,把他们从网络游戏、聊天室中吸引过来。在这些网站的论坛上,中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发表自己对老师学校的一些看法和建议,倾诉自己的想法和苦恼。这样就能用许多中学生都喜欢的方式,不但是中学生远离不良网站,还能更实际的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改进老师、家长的教育方法,改进网站的内容、效果。这样做往往是事半功倍。更应该加强对非法网吧的监管力度,一发现非法的网吧,就要坚决清除。可以发动中学生“举报”非法网吧,给监察网吧提供便利。

只要全社会的人都来关注中学生上网,不久以后,网络必将成为中学生学习生活的一个必要工具。

社会实践报告2

社会实践报告2

社会实践报告2

社会实践报告2

社会实践报告 2

社会实践报告2

社会实践报告 2

社会实践报告2

社会实践报告2

社会实践报告2

《社会实践报告2.doc》
社会实践报告2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