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影》教案

2020-03-03 18:12:1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竹影》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通读全文,概括课文内容,领悟主旨“在孩子的童稚活动中蕴含着艺术和美”;

2、品味语言,欣赏分享充满童趣的语言描写;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概括课文内容,领悟文章主旨 难点:鉴赏生动的充满童趣的语言描写

三、教学策略的选择和设计

趣中导入, 知内容悟主旨, 品语言赏童趣

四、教学媒体的运用

课本、交互式电子白板、预习提纲、课堂作业本

五、教学过程:

(一)趣中导入

1、师:宋代文学家苏东坡曾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辞海中收录的竹部首汉字有209个,可见竹与中国文化的密切关系„„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也与此有关,全班齐读课题。

2、分享查阅的丰子恺资料。

作者简介:丰子恺(1898—1975),浙江崇德(今桐乡)人,我国现代著名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丰子恺风格独特的漫画作品影响很大,深受人们的喜爱。

主要作品:《缘缘堂随笔》、《丰子恺书法》、《丰子恺儿童漫画选》《护生画集》等,这些作品除一部分艺术评论以外,大都是叙述他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和日常接触的人事,表现浓厚的生活情趣。

(二)知内容 悟主旨

1、通读全文,说说课文写了哪些事?(5分钟)

哪些事:讨论人影头上的细烟、画人影、画竹影、议论竹影像国画、国画作者之争、爸爸答孩子问、爸爸对我们艺术教育等。

导:文章写了这么多事,但全文处处不离“竹影”主题,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先自己说一遍):

日落西山后,我和小伙伴在院子里借着月光画竹影及在爸爸的引导下领悟了中国画的艺术特征。

2、爸爸是怎样一步一步引导我们领悟中国画的艺术特征的? ——父亲插嘴解国画作者之争(“这是管夫人的!”) ——孩子一问:管夫人是谁,父亲答

——孩子二问:“画竹不是也很容易吗?”父亲解释画竹的困难

——孩子三问:“竹为什么不用绿颜料来画,而常用墨笔来画呢?”引出父亲解释中西画之别

师:爸爸所说的中国画的艺术特征是指: 板书:

依样画葫芦 选择和布局 画意 游戏(童稚活动) 创新 艺术、美 主旨:孩子的童稚活动中蕴含着艺术和美。

3、父亲耐心的引导,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孩子在游戏中提升了艺术审美能力,你能找出相应的语句证明吗?

4、老师要考考大家,学了这堂课同学们的艺术审美能力有没有提高? 出示:两幅中西画

(二)品语言 赏童趣

1、在风清月明的夜晚,在竹叶萧萧的院子中,孩子依样画葫芦的画竹影活动,却蕴含着艺术创造的美;平平常常的游戏中,却充满盎然的童真童趣。让我们一起来细细品读这篇散文,静静感受字里行间的真趣和情韵。(屏显主题二:品语言,赏童趣)

(小组交流分享,向全班展示)

描写:景物描写、人物描写(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 方法指导:手法、内容、效果(情感) A天空好像一盏乏了油的灯,红光渐渐地减弱。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把夜幕降临的过程比喻成油灯燃尽的过程,形象地描写出天空中红光渐弱,夜色渐浓的情景。

B我的眼睛守定在西天看了一会儿,看见那光一跳一跳地沉下去,非常微细,但又非常迅速而不可挽救。

运用拟人修辞手法,“一跳一跳”很有动感,非常活泼,生动传神地写出了霞光即将消失的动态;“非常迅速而不可挽救”形容夕阳以不可阻挡之势快速下山的情景;文字简单准确,只有孩子才能观察到这些细微的变化,体现了孩子的童心童趣。

C、院子里的光景已由暖色变成了寒色,由长音阶(大音阶)变成短音阶(小音阶)了。

明确:从音乐的角度讲,“长音阶”常用来表现明亮、欢快的调子,“短音阶”常用来表现暗淡、忧郁、清冷的调子。这样形容正符合“暖色”到“寒色”的光的变化,即由阳光到月光的变化。而“光景”本应该是视觉感知的,“长音阶、短音阶”是听觉感知的,这里用了“通感”的手法,把诉诸视觉的东西写成听觉感知,意境很美。

D、门口一个黑影出现,好像一只立起的青蛙,向我们跳将过来。

明确: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华明跳过来时活泼可爱的情态。 E、月亮已经升得很高,隐在一丛竹叶中。竹叶的摇动把她切成许多不规则的小块,闪烁地映入我们的眼中。

明确:“隐”与“闪烁”照应,写出了月亮的柔美温情、调皮可爱。“切”形象的写出了月色下斑驳的竹影。

F、——讨论人影头上的细烟(未果)——画人影——画竹影——议论竹影像国画——引出国画作者(吴昌硕)

明确:看似天马行空的谈天正是孩子们童心童趣的体现。 G、描好了,立起来一看,真像一只青蛙,他自己看了也要笑。 明确:华明的可爱活泼。

H、弟弟手痒起来,连忙跑进屋里去拿铅笔。我学他的口头禅喊他:“对起,对起,给我也带一枝来!”不久他拿了一把木炭来分送我们。 明确:弟弟的聪明、善良

I、忽然一个大人的声音在我们头上慢慢地响出来:“这是管夫人的!”大家吃了一惊,立起身来,看见爸爸反背着手立在水门汀旁的草地上看我们描竹,他明明是来得很久了。华明难为情似的站了起来,他拿木炭的手藏在背后,似乎害怕爸爸责备他弄脏了我家的水门汀。爸爸似乎很理解他的意思,立刻对着他说道:“谁想出来的?这画法真好玩呢!我也来描几瓣看。”弟弟连忙拣木炭给他。爸爸也蹲在地上描竹叶了,这时候华明方才放心,我们也更加高兴,一边描,一边拿许多话问爸爸爸爸:

明确:耐心观察,适时插话;能细心观察孩子的心情,并巧妙为之解围,表现了难能可贵的长者风度。

(三)总结

今天同学们的表现都非常棒。我相信,只要我们留心生活,用眼睛去观察,用大脑去思考,我们也能在童稚活动中创造艺术。

让我们在欣赏国画中结束今天的审美旅程。

竹影教案

《竹影》教案

竹影教案

竹影教案

竹影教案

竹影 教案

《竹影》教案

《竹影》教案

竹影教案

竹影

《《竹影》教案.doc》
《竹影》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