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音乐会总结

2020-03-03 03:38:4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2015年亲子音乐会总结

一年一度的亲子音乐会圆满落下帷幕, 在整个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机关幼 儿园“家”的意识:不分彼此、团结协作。

比较好的完成了亲子音乐会的预期目标:

实现了让每一个家长、幼儿都有参与音乐活动的机会,在活动中体验与人合作的快乐;培养孩子对音乐持久的兴趣,逐步提高音乐素养。(与《指南》理念的吻合:关注全体、支持和创造条件给幼儿表现的机会)

促进了每一位教师组织策划大型活动的能力,并且在整个筹备、组织的过程中学会了与人沟通、合作。(协调家长选择场地、与同事商定活动方案、活动场地的布置、孩子的装扮、节目的排练、组织过程中的灵活调整……)

音乐会经过了四年的历程,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如:在组织形式上及内容编排上。(从之前的由音乐老师组织象汇报演出一样逐个节目表演--到把家长调动起来参与音乐游戏{其他工作人员从旁协助,起催场、收发乐器的作用}--两个班融为一个整体,家长、孩子、保教人员一起互动;内容也从教材上有的--跳出教材选取内容--大胆尝试一些有难度的内容)

有待提升的空间:“ 细节决定成败”,只有在原有基础上找 出优点继续发扬并发现问题找出解决的方 法,才能为下一次提供更多的经验,使今 后的活动做得更好。 首先是管理者的自我反思: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我们管理者在这个大型活动中起的就是火车头的作用,可是,在过程中也发现了我们有很多做得不够好的地方。

1、缺乏计划的前瞻性 整个活动没有一套完整的方案,只是由各个环节拼凑而成,如:检查各场的活动方案、协调练习的场地、器械,了解各班的家长工作、活动进程……而没有象运动会一样,一开始就有一套完整的方案:活动流程-人员安排-工作日程-具体要求-活动后续……

2、活动过程中的指导不够及时 中层以上人员的安排没有很好的统筹,如:会出现人员扎堆或过少的情况;对每一场完成后的乐器验收、再次分发缺乏时间和地点的要求;过程中观察、评价是匆忙赶制的,虽然比以前进步了,但是还不完善。还有就是在组织过程中的及时提醒和干预还不足,如:分园大

一、大二那一场,在开场时的走圆过程中,如果能及时提醒和帮助黄凤莲,效果就会好很多。

对班级方面的反思:按照“快乐音符”培训中亲子音乐会的完整流程以及现场组织的需要来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 环境(空间安排)、曲目编排、组织语言、人员协作、器械准备、乐器使用、互动、环节之间的衔接、音乐素养的体现、现场的拍摄。

环境(空间安排) 本次音乐会每一场的场地都基本够大,但是在空间安排上,还不是很到位,如:小一班,孩子以弧形围坐(这种方式居多),后面随弧形坐爸爸,已经逼到墙边,再后面是其余家长坐两横排,所以在家长和孩子入场及出来互动的时候,就显得没有通畅的过道。建议是孩子坐成 U 形,因为前后的空间还很大。大

四、大五班直接在场地上围成圆形,以中间为表演空间,家长可以直接从各个方向出来。

曲目(内容)编排方面(多元性): 一场美妙的音乐会,既要有孩子耳熟能详的儿童歌曲也要有经典的世界名曲,这也是提升音乐会品质的要素之一。 这次音乐会中平均每一场最少有一首“节奏感强、欢快热烈”的音乐,如:世界杯主题曲、爵士乐或流行曲(偏热闹)。不是说不能出现,而是要考虑该音乐与主题的相吻合度以及风格的定调方面,还要考虑面向的对象是幼儿(并且在内容选择上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期待以后能有清新高雅的音乐会。

组织语言:(精准)略讲:精准、生动的语言,既说明了亲子游戏的重点,又传递了教育内涵,还体现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高品质音乐会带给孩子的视听感受与发展价值。(如:回旋乐曲、叠加式、卡农、九宫格、休止符、切分音……)

人员协调:(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略讲:任何一次成功的活动都与有效的人力运用分不开。(小一班已分享)

设施设备:(好就机器,不好就激气)没有一套理想的设备支持,是组织不好一场大型音乐会的;没有会使用设备的人才,好设备也只有看的份。 分园大

一、大二班:音响设备临时出故障,幸好带了备用器材;大

四、大五班话筒故障;中二班无线麦断音……还有电脑的维护等等,因此,活动之前一定要提前安装好设备,充足的时间试用,专人维护,电池足够,建议有备用的设备。

乐器的使用:几种方式,体现不同的教育观念和对活动准备是否充足:

1、提前放好在孩子的座位下面; (单一的、常规较好,如:小一班)

2、不同的乐器在使用之前由老师分发,用完后收; (大六班在玩非洲鼓的环节)

3、把传乐器环节设计成音乐游戏,家长、幼儿齐参与; (中三班:赏月舞)

4、把一部分乐器交给家长保管,使用前再由家长给孩子; (大

四、大五班)

5、由孩子听音乐传乐器、收乐器。 (中二班) 家长、幼儿、教师互动:涉及问题:

1、谁与谁互动?

2、要怎样互动?

3、谁来带动?(家长、幼儿)

比较忽略带动家长,或者是不能顾及全体家长(家长的座位分布较广);另外老师的指挥手势要准确到位。

环节的衔接:有如下问题:

1、完成一个曲目,老师没等家长、孩子坐好就急着讲教育目标,实际家长没接收到。

2、刚完成一个曲目,组织幼儿回座位,老师评价或说明一下,又请幼儿出来下一环节。

3、场地没有事先划分好;

4、与播放音乐、PPT或发乐器的人员没有沟通好;等等

拍摄的问题:没有提前和拍摄的人员沟通好:每一个曲目的重点是什么;空间的位置是怎样的?什么时候拍老师的组织;什么时候拍孩子的表现;什么时候拍家长的互动等;以致于多数以拍摄孩子为主,有时候挡在组织老师的前面,有时候妨碍孩子游戏的走动,更没有对整场音乐会的组织进行录制。 音乐素养和学习品质的体现: 什么是音乐素养?什么是学习品质?

○音乐素养是学习音乐的综合素质教育,它包括读谱、视唱、听音、节奏、和声、写作、音乐欣赏等等

○幼儿学习品质:学习兴趣浓厚、注意集中、神情专注、活动持久、积极主动、勤奋努力。。

从全部音乐会完成情况来看,老师和孩子的音乐素养及学习品质还有待提高,如:老师清唱走音、指挥捉不住节奏、孩子听音乐不认真、使用乐器时乱动……

2016.1.6

音乐会总结

音乐会总结

音乐会总结

冬季音乐会总结

亲子总结

亲子总结

音乐会主题班会总结

毕业音乐会演出总结

音乐会

音乐会

《亲子音乐会总结.doc》
亲子音乐会总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