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文短评教案

2020-03-03 22:08:4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时文短评 教案

一、教学内容:

(标题 (同上) 课本页码 47页 教参页码 )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短评的特点。

2.能力目标:掌握短评的主要写作方法。 3.情感目标:学会运用短评表达自我的观点。

三、教学重点:短评的特点。

教学难点:掌握短评的主要写作方法。

四、教学准备(教具、学具):多媒体, 赢在高考优化设计相关内容和练习。

五、教学时数:两课时,知识讲解一开始,练习一课时。

六、学情分析:本知识点是今年我省高考语用题的新题型。几次考试之后,学生的掌握情况非常不理想。安排这堂课的目的就是要帮助学生掌握这种题型的解答方法。引导学生从材料的内容(主要信息)、关系等角度去把握材料的相关信息,然后进行语言的整理。另外一点是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评说。

七、教学步骤(问题聚集):

(一)、导入:

 今年我省语文高考语用题中新增加了时文(资料)评说的题型,与以往的缩写、扩写、仿写、改写等题型相比,更具有开放性、交互性的特征。此类题型,虽然个别省市也曾出现过,但对它的定义还不是特别明确,因此有必要对这个新题型加以一番认真的研究分析,以便能尽快地熟悉它,掌握答题的方法和技巧。 时评知识小集:

1、概念:

①时评是评论时事的文章或言论。(《现代汉语词典》)

②时评是一种就目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教育、体育、科技、娱乐等发表见解、看法、主张,提出观点和解决问题方法等的独特的新闻体裁,对维护社会稳定、激发国民精神、凝聚民族力量和指示努力方向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现实作用,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时评与述评类似,但还有较大的区别:时评更突出“评”,具有强烈的感召力和指示性质;而

1 “述评”更突出新闻性,重在“述”,重在读者对新闻、消息的全面了解,让读者了解事实真相,从而认同作者的观点、主张和看法。

2、种类:

①依据内容的繁简划分,有长篇时评和短篇时评;

②依据内容的性质划分,有政治时评、经济时评、文化时评、社会时评、教育时评、体育时评、科技时评、娱乐时评等。

③依据撰写人的不同划分,有公共时评(或叫做“官方时评”)和个人时评。公共时评主要是各个报社的评论员代表国家或社会撰写,就目前重大时事对全社会进行倡导,掌握舆论导向,弘扬社会正气。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就是最典型的公共时评。个人时评是个人就时事或某种社会现象发表个人看法、主张撰写的,其作用不可小视。个人时评的撰写不仅教育、惊醒、约束着作者本人,也能感染、教育、影响着读者,在弘扬社会正气、维护社会安定和解决现实问题等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互联网高速发展、普及的今天,个人时评的撰写呈几何级增长,对于沟通上下情,联接政府和个人、实现公民管理国家事务,起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④依据体裁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划分,有两大类:一类以议论说明为主,其目的在于发表观点、看法、主张,或者指出问题的解决办法、预见事物的发展方向;一类以抒情为主,目的在于呼吁、感染人们,集聚社会力量,解决目前的重大问题。有关汶川地震的大多数时评就属于这一类。

⑤依据语言风格的不同划分,有两大类:一是平实型时评,(也可叫做“本色时评”),一是文采型的时评(艺术时评)。关于汶川地震的大多是时评就属于“文采型的时评”。

(二)、例题精析:

 请看《2009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单科质量检查语文试题》16小题:  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回答问题。(7分)

 材料1:我曾在夏令营见到一个中学生给大家发自己的名片,上面有她的各种头衔和所获荣誉,如学生会副主席、××报小记者、××市三好学生、某大赛一等奖等等,她通过这种方式向大家介绍自己,令夏令营的营员们刮目相看,印象深刻。

 材料2:在一所中学的高二年级,笔者对四个班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统计数字显示,被卷入名片交换旋风的人数比例是相当高的,占30﹪以上;其中有一个班级,全班48名学生,居然有17名学生曾与同学交换过名片,占全班人数的35﹪以上。  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3分)

2  你对中学生使用名片有何看法?请简述。(4分)  参考答案:

 (1)名片热正在中学生中悄然兴起。(意思对即可)

 (2)答案示例1:中学生使用名片无可非议。名片作为一种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工具,能简明而直接地向别人介绍自己。另外,中学生迟早要进入社会,应学会运用各种方式积极地表现自己,推荐自己。

 答案示例2: 中学生使用名片为时尚早。中学生的交际范围有限,所接触的人多是自己熟悉的,无须通过名片介绍。另外,过早地使用名片,也会助长一些人的虚荣心,不利于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 补充答案 示例:

 我们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这个问题,中学生使用名片,有利有弊。使用名片,即节省了交际时间,又扩大了影响,名片便于归类保存,这是利。但中学生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如制作高档的名片,尚需一定的费用,势必增加家庭负担,罗列一大堆头衔,容易助长虚荣心,名不副实,令人生厌,这是弊。

二、概括主要信息的答题思路

第一步:通读材料.即通读语段或材料,抓住主要信息.找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的语句,就是记叙文的要素。 或通读全部材料(语段),弄清(语段)材料的说明对象

第二步:概括归纳。即在通读的基础上,将其准确切分层次,概括归纳信息内容。或抓住被说明事物的特征,即事物的性质、特点成因、作用、功能等。

第三步:提炼筛选。即将概括归纳的信息进行提炼筛选,或分析材料(语段)共涉及哪些方面,删除次要信息保留主要信息。

第四步:整合表达。即根据题目要求,将筛选出来的主要信息用简洁凝练、准确连贯的语句表达出来,要保证语句的通顺(无语病),结枸合理。 课堂练习:

今年全国将有超过700万的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就业形式异常严峻。危机当前,就业问题是最大的民生问题。如何疏散就业压力,从政府官员到专家学者,不断奉献出或惊奇或或雷人的主意。2009年2月8日《羊城晚报》消息说,广东省政协常委、九三学社广东副主委温洋认为,大学生一毕业就必须是白领、公务员属于就业观念固化。在就业难的情况下,大学生也不妨转变观念——当当个体户、小商贩。

用一句话概述以上材料所说的内容。(50字以内)

3 参考答案:大学生就业难,政府建议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当小贩

(三)、短评的主要写法有:

1、从正面肯定。简明扼要亮出观点。再用简单论据进行论证。

2、从反面否定。简明扼要亮出观点。可以直接反驳错误的见解,也可以间接反驳错误的见解。

3、可以采用多分法进行分析,既肯定正面,又否定反面。要注意不要自相矛盾。

(四)、短评的一般要求

1、要旗帜鲜明。什么是是,什么是非,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歌颂什么,贬斥什么,都要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2、要有的放矢。写短评,是为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针对性越强越有战斗力。不要脱离现实,回避矛盾。

3、要客观辩证。要讲究真实性和科学性,说理要客观、全面、辩证。不说假大空话。 

4、要通情达理。短评主要是说理,但并不排斥情感,相反,有情有理的评说将更有力量,更能取得好效果。

(五)、再看例子

 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回答问题。(7分)

 材料1:京剧是流行全国的戏曲剧种之一。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四大徽班陆续在北京演出,于嘉靖、道光年间同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相互影响,接受昆剧、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并吸收一些民间曲调,逐渐融合、演变、发展而成。

 材料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出通知,从2008年3月开始,全国十省市开展音乐课教京剧的试点工作,并公布了15部“京剧进校园”剧目中的唱段。此通知一出台,人们议论纷纷,赞叹声、反对声此起彼伏,莫衷一是。 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3分)

 (2)你如何看待“京剧进校园”这个问题?请简述。(4分)  参考答案:

 (1)京剧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部开展“京剧进校园”试点工作。(意思对即可)  (2)答案示例1:京剧进校园是件大好事。徽班进京已有二百多年了,京剧是京城文化的一块活化石,人们通过它,了解了历史,了解了文化„„唱念做打的艺术更是令人陶醉,它是北京一张不可多得的名片。因此,我喜欢它,希望更多的人接近它,爱上它!

 答案示例2:目前京剧进校园条件尚不成熟。它的受众面极其狭窄,除了有闲情逸致的老年观众外,中青年几不涉及;它过于程式化,一招一式都有严格的限制;剧情过于拖沓;最

4 令人难以接受的是脸谱化,好人坏人,让人一眼洞穿、拖腔又太长,要改进才有出路。  答案示例3: 对京剧进校园不要操之过急。要成立一个类似议会的机制,对其进程和效果进行全方位的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进行实时调整。 还可采用1+X模式。1是指固定剧目,X是指选修剧目,可以是地方戏,也可以是其他优秀剧目。让学生通过学京剧和其他戏曲接受传统优良品德和民族精神的教育。

 答案示例4:中学生接受真正的传统文化熏陶是非常必要的。京剧进课堂,当然是件好事。京剧是一门综合艺术,脸谱是绘画艺术,身段是形体艺术,即便单看唱词,夹叙夹议,如诗如歌,也是很好的文学范本。哪怕仅仅是读读这些经典唱段,也能学到很多历史知识、生活常识;还能学到许多修辞方法,至少对写作文是一种帮助吧。

 答案示例5:京剧进课堂,未必非得培养出一批名角或者一批票友。说到底,京剧注定不会像流行歌曲一样遍地传唱,更不可能迎来遍地戏迷。但作为我国的传统艺术,我们可以不喜欢,甚至可以讨厌,但我们不能对它一无所知——如果因为无知而远离它,那不仅是京剧的悲哀,也是我们的悲哀。 反面例子

 我不知道这事好还是不好。我整天埋在书堆中,有读不完的书,做不完的作业„„从鸡叫忙到鬼叫,连坐在抽水马桶上,还得背英语单词,把我累的骨架都要散了!你爱看京剧你看去,别理我,烦着呢!德行! ( 态度不恭,牢骚满腹)

 京剧算啥玩意儿?不就是整天咿咿呀呀地唱,动作慢吞吞地,你说烦人不烦人,看京剧,不把人憋死才怪呢!哪像看动漫那么有趣,就是看日剧韩剧也比看京剧强一百倍!哇塞!我看那个出这馊主意的人,是不是吃饱了撑着,就让他一个人在剧场里呆着吧!886! ( 崇洋媚外,令人不齿)

 京剧好啊!它是北京的戏剧。你知道吗?北京是我们国家的首都,你不爱京剧,就是不爱北京,就是不爱国!不爱国,就是卖国贼!你要知道 ,当卖国贼是要挨骂的!因此,你必须看京剧,慢慢地你就会喜欢上它的,不信,咱就骑着驴子听唱本——走着瞧! ( 强人所难,无法服人)

(六)、注意几个禁忌问题:

 (1)全文没有观点,大量转引原材料,没有分析,说理不透。

 (2)观点偏激,强词夺理,令人无法接受。 (3)条理不清,语无伦次。  (4)字数严重超标。

(七)、小结:从上述例题中可以看出,和其他文本阅读重在考查对文本的赏析、鉴赏不同的是,时文(资料)评说是把重心放在考查对时文(资料)的解读、评说上,是让大家对现实

5 生活作出个人反应。由于受试卷篇幅的制约,时文(资料)评说所提供的文本字数不可能太多,一般情况下,字数在200字之内为宜。答题时更应简明扼要,点到为止,字数在100字之内为宜。像“申论”那样“一概括二对策三论证”的考法是不太现实的。

 但无论怎么说,时文(资料)评说是微型的议论文或小评论,这种说法是可以说的通的。它要对所涉及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方面面的现状进行评论。

 答题时,首先必须对所提供的文本(资料)的内容进行概括;然后进行分析、评说。读懂材料,并不太难,关键在于后者,怎么评说。

(八)、课堂练习题: 1.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回答问题。(7分)

 材料1:2009年1月24日,台湾创世、华山、人安策略联盟在全台8个县市同步举办“街友暨独居老人尾牙(除夕前一天的俗称)席”1200桌,给街友、独居老人等送上温暖的爱心。20年前,创办人曹庆先生因看到流浪的游民新年无处吃饭,便号召义工送出爱心便当,次年就在万华火车站前开办尾牙席。

 材料2:2009年1月24日,20名顺昌孤儿和河南的13名艾滋孤儿会合后一起从深圳出境。走至尖沙站时,香港巴士之家的义工们早已等候在红色双层巴士前。孤儿们到巴士之家会议室里,收到义工们分发的红包和小礼物后,陆续被爱心人士接回家去,他们将住在香港的爱心人士家里,度过2009年春节。  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3分)  你对以上行动有何看法?请简述。(4分)

 (1) 参考答案:台湾香港民间兴起春节爱心行动(意思对即可)

 (2)答案示例1:台湾香港的爱心人士春节不忘爱心行动,这种精神值得发扬光大。他们牢记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优良传统,时时刻刻向弱势群体奉献自己的爱心,使传统佳节更增添了浓烈的喜庆色彩。

 答案示例2:民间爱心行动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台湾香港爱心人士经常开展扶助弱势群体活动,尤其在春节到来之际,伸出无私的援手,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爱心让人温暖,又会让更多的爱心萌芽。

八、作业设计:赢在高考优化设计相关内容和练习。

九、板书设计: 时文短评

一、时评知识:

1、概念:

2、种类: ①篇幅:短篇

②内容:文化、社会、教育等方面 ③撰写人:个人 ④表达方式:议论 ⑤语言风格平实型

二、例题精析:

1、概括主要信息的答题思路: 第一步:通读材料。 第二步:概括归纳。 第三步:提炼筛选。 第四步:整合表达。

2、短评的主要写法有: ①从正面肯定。 ②从反面否定。

③既肯定正面,又否定反面。

3、短评的一般要求: ①鲜明。 ②要有的放矢。 ③要客观辩证。 ④要通情达理。

4、注意几个禁忌问题:

①没有观点,没有分析,说理不透。 ②偏激,强词夺理,令人无法接受。 ③条理不清,语无伦次。 ④字数不够或超标。

十、教学反思:

时文短评教案

时文短评

时文短评

时文短评(人教版高三教案设计)

时文短评类试题方法探究教案

短评教案[推荐]

时文短语教案

短评

短评

短评

《时文短评教案.doc》
时文短评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