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学法指导

2020-03-03 06:48:3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高中物理学法指导

一、高中物理学习的“十大误区”

①初中物理成绩很好,高中物理也一定能学好; ②高中物理太抽象“高深莫测了”,太难学了; ③只要在课堂上跟着老师学,就没问题就行了; ④物理课堂上听懂就行了,记住公式就行了; ⑤概念规律在课本上都有,课堂没必要做笔记; ⑥要学好物理,只要多做题目就够了; ⑦解物理题,就是如何套公式;

⑧平时做物理习题时,脑子里有思路就行了,动笔纯粹浪费时间; ⑨女生学习物理天生不如男生,女生没有学习物理的潜力; ⑩“数理不分家”,所以只要数学学好了,物理就一定能学好。

二、初高中物理衔接的“天然台阶” ①知识难度和内容陡增; ②更抽象、逻辑性更强; ③更注重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④思维能力更关键;

⑤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更重要; ⑥更强调主动学习。 初高中物理知识体系对比 板块 初中物理 高中物理 力学

1.机械运动:匀速直线运动 2.质量、密度

3.力:重力、弹力、摩擦力

4.力和运动:二力平衡条件、同一直线上二力平衡、牛顿第一定律 5.压强、浮力

6.简单机械:包括杠杆、滑轮 7.功、机械能

1.直线运动:匀变速运动基本概念和规律 2.力和相互作用:重力、弹力、摩擦力 3.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

一、

二、三定律

4.曲线运动:曲线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平抛运动、圆周运动 5.万有引力定律、天体运动与航天 6.机械能: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 7.动量: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 电磁学

1.电路:串并联 2.电流、电压、电阻,欧姆定律 3.电功率

4.电与磁:电生磁、磁生电、电动机 5.电信

1.静电场:电场强度、电势、电势能、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 2.直流电路:电阻定律、电动势、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3.磁场:磁感应强度、磁场对电流和运动电荷的作用力 4.电磁感应:楞次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5.交流电:正弦交流电、变压器 6.传感器 声学

热学

1.物变态化 :温度、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2.压强:压强、液体的压强、大气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3.热和能:分子热运动、内能、比热容 3.内能的利用、热机、热机效率

1.分子动理论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的热运动、分子间的作用力、温度和温标、内能

2.气体:气体的等温变化、等容变化和等压变化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气体热现象的微观意义

3.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 :固体、液体、饱和汽与饱和汽压、物态变化中的能量交换 4.热力学定律:功和内能、热和内能、热力学第一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解释、能源和可持续发展

光学

原子物理

原子结构和原子核

原子结构、原子核、波粒二像性

初中和高中物理衔接台阶

初中物理 高中物理 知识 物理概念 形象直观 概括抽象 物理对象 单个物体 多个物体 物理过程 单一静态 复杂动态 方法 教学方法 细讲多讲 精讲精练 学习方法 围着老师转 强调自主学习思维方法 侧重记忆 侧重理解 能力 学习能力

机械式被动学习创造性主动学习思维能力

观察、识记、模仿 理解、推理、创新 心理 思维误区

松懈心理:初三太累啦,高一不慌 畏难心理:物理太难啦,我学不好 性别心理:女生,学高中物理不行 依赖心理:只要跟老师学,就能学好

三、高中物理“真的很难吗”

◆众口铄金:“高中物理太难学了!”

◆学习现状:文科生的“一年之痛”,理科生的“三年之痒” 老师“一讲就懂”,自己“一做就错”, 课后“一放就忘”,考试“一考就糊”

◆学生戏谑:物理≠“悟理”;物理=“雾里”“无理”“无力”

高中物理真的很难吗?

“高中物理太难了,理解难,运用难,得分难”几乎众口铄金,高中物理被调侃成“文科生的一年止痒”、“理科生的三年之痒”,女生更是“谈物色变”。其实,细分析一下高中物理的特点,它并非传说中的“蜀道之难”:

1、内容看上去有点“杂”,但知识结构非常严谨、知识网络异常清晰,如:力学分两大主线(力和运动、功和能);电磁学分两场(电场和磁场)两路(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

2、概念看上去有点“玄”,但几乎所有抽象的物理概念都通过形象思维方式表达出来了,如:看不见的电场、磁场……。

3、公式看上去有点“晕”,但只要理解了根本无需死记硬背,何况很多公式是有巧记窍门的。

4、题型看上去有点“繁”,变化多端,但综合性稍强的题型可归为五大类:动力学类、功和能类、守恒类、带电粒子运动类、导体棒运动类,而每类题型的解法皆有套路可循。

5、题目看上去有点“活”,大多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但都可以通过建模把实际问题转化为理想物理模型,而高中物理的经典模型加起来才10几个,如:力学中的斜面体、连接体、弹簧体、传送带、滑块、碰撞、子弹射击木块;电磁学中的电偏转、磁偏转、回旋加速器、速度选择器、单棒和双棒、线框。

四、容易导致物理差等生的“十大坏习惯”? ◆盲目听课 ◆不做笔记 ◆眼高手低 ◆粗心大意 ◆一错再错 ◆一知半解 ◆前学后忘 ◆贪多求快 ◆遇难即退 ◆懒得动笔

五、为什么高中物理成绩会出现“两极分化” 1.心理原因 极端一:

在“中招成绩的喜悦”中不知不觉地成绩拉了下来,导致从高一的基础没打好,以后越拉越大。 极端二:

中招成绩不理想,不能从痛苦的心境中摆脱出来,不能把全部身心积极地投入到新的学习中去。

2.学习方法上的不适应或失当 初中物理课堂特点:

课堂容量小,任务单一,不做笔记也可以掌握当堂的学习内容。 高中物理课堂特点:

由于高速度、容量大,教学目标定位于高考,讲述课本知识外还要延伸和拓展,因此学生一面听还要作好笔记。由于一些学生以往不习惯于边听边记,不能有效合理地进行注意的分配,结果顾此失彼,手忙脚乱,不能适应老师的课堂教学。,一些学生根本就没有作笔记的习惯和意识,以至于下课不能进行有效地复习,遗忘较多。另外,不能很好预习,不知道带着问题听课。有的认为,预习后再听老师讲就没有意思了,其实这是错误的,应该带着有准备的头脑去听课。不能及时作同步复习巩固,也是造成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初中生的学习方法:

涉及的问题简单,现象直观、生动、具体、形象,容易理解,篇幅少,概念、公式少,容易记住。题型简单,转弯少,数字小,易计算;因此,初中生的学习方法比较机械、简单。习惯于背,不习惯于推理、归纳、论证;习惯于简单的计算,不习惯于复杂计算;习惯于模仿,不习惯于创新;习惯于课堂随大流,不习惯于独立思考。按一些学生的话说,“学物理就是套公式”。

高中生的学习方法:

高中物理由于定义、概念、规律、现象、公式多,叙述多,进度快,方法灵活,题型多样,加之科目繁多,任务加重,若仍靠初中那种以机械记忆为主的学习方法,显然是无能为力了。由于初中学生偏重于记忆,不注重理解,即使背得到定义、公式,因不解其意,不注意适用条件,往往乱套公式,乱用数据,对题型变的化,束手无策。而对一些形同质异、形异质同的问题,由于遇到一些似乎两个看起来一样的问题,但要用两个不同的物理规律来解;而两个看起来完全不同的问题,却可以用同一规律来解的情况,而觉得物理好像真是“无理”了、无章可循了。

3、初高中物理教材的衔接梯度过大 首先---- 初中教材直观,高中教材抽象。如初中“物体”-→高中“质点”;初中“电体”-→高中“点电荷”。 其次---- 初中物理研究问题单一,高中物理研究问题复杂,如初中“二力平衡”-→高中“多力平衡”;初中→“匀速运动”-→高中“变速运动,曲线运动”。 另外---- 初中教材主要以定性描述为主、而高中则以定量计算为主。数学知识不能同步衔接,如初中“标量,代数运算”-→高中“矢量运算(如力的合成与分解、速度、加速度、位移等的合成与分解)”,但高一数学还没学习这些内容。 还有---- 教材编排形式体系差别大。高中物理的知识体系中,将力学、电学、热学、光学、原子物理这五部分内容中最难的部分“力学”放在高一阶段,这必然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困难,造成障碍。

4、由于原有知识经验基础薄弱或前概念的干扰

“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老犯概念错误或经验主意错误。

5、数学基础的薄弱或物理模型构建能力不够

高一物理的力学部分所用的数学知识,远比初中物理所用的四则运算复杂得多,如:运动学中的二次方程以及根的合理性的判别;力的分解与合成中的三角知识。很多学生连直角三角形中的正弦、余弦、正切、余切的边角关系都似是而非,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物理中来的数理结合能力也差。

六、为何众多女生“谈物色变”

绝大多数女生学习高中物理遇到困难的确是客观现象,但原因绝不能简单归结于普遍观点:“女生偏重形象思维”、“女生的逻辑推理思维能力比男生差”。有“女生学习数学有障碍”这么一说吗?难道学数学需要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会比物理要求低吗? 分析原因:

1.心理性格特征: “不喜欢讲理或推理”

“羞于或不喜欢提问或质疑”

“不喜欢与物打交道,对物理兴趣不大” 2.思维认识特征: “倾向于模仿”

“偏重机械记忆”

“注重细节、缺乏整体观”

大多数女生学习物理的极大优势:

1.学习用功、记忆力强;

2、细心耐心、计算力强 3.上课认真、笔记工整;

4.作业认真、毅力顽强

七、如何高效进入高中物理学习的“快车道” 虽然高中物理相对初中物理有一定的难度,但不是高不可攀,只要同学们主观上增强学习上的信心,客观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绝大部分学生一定能学好高中物理。 三个过渡:

心理过渡:端正心态,增强学好高中物理的信心。 知识过渡:做好初高中物理知识的过渡 学法过渡: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四个先后:

先预习后听课;先听讲后笔记; 先理解后记忆;先温习后作业。 五大学习环节:

预习→听课→复习→练习→总结归纳

坚持预习、心中有数。“学,然后知不足” 主动听课、做好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及时复习、加深理解。“温故而知新”

独立作业、积极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系统小结、梳理归纳。“1+1>2”融合出新知----知识整合的协同效应 五大学习习惯:

1、认真阅读、学会自学: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课前预习阅读、课堂认真阅读、课后复习阅读。“通读、精读”时注意下列几点: 建立物理概念、规律的物理事实或物理现象依据;“前因后果”“来龙去脉。 研究问题得出结论时采用的手段或物理方法;“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概念规律的三种表述形式:数学公式、图象、文字语言;“多视角多层次”

物理概念、公式的适用条件,运用的步骤或方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专心听讲、主动思考:培养积极的思维习惯 听课要抓住四点:

听老师怎样引入新课,怎样揭示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新旧联系、知识归化”。 听老师是怎样分析物理过程,建立概念导出物理定理定律。“过程和方法”。 听老师怎样讲解在课前阅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重点难点”“有的放矢”。 听老师怎样作课堂小节,把握这节课的中心和要点。“学习要点”。

3、重视实验、做好练习: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 作业解题时要注意总结归纳,提高解题质量:

先审题再解题、先分析过程再找规律列方程:“慎思而敏行”、审题“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保证解题数量,提高解题质量:题“不在多而贵于精”。

总结同一类题型的通性通法:“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做一会

十、事半功倍”。 总结解题的思路和解题方法:“思路清晰化、方法系统化”。 题后常反思:“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一题多变”、思辨出新知。 建立纠错本及时纠错:“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4、及时复习、归纳总结:养成良好的总结习惯

章节知识及时复习总结:“厚积而薄发”、“查漏补缺”、对抗“遗忘曲线”。 归纳对比梳理物理知识:知识方法“系统化、网络化”。 不断反思自问自查自究自身:哲人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5、善于交流、切磋心得:养成良好的交流习惯 经常与同学们交流学习的心得体会:“三人行必有我师”。

通过交流讨论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通过交流获得新的学习方法:“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八、学习物理的“三大境界”:死活理论 1.先死后活:模仿照搬

掌握双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模仿老师或教材的思路方法、掌握常规的思路方法; 2.死中求活:活用妙解

孰能生巧、灵活运用、一题多解、巧解妙解;

3、死去活来:无形无招

“去其形留其神”即忘记具体的题型及方法技巧,领会知识方法的精髓,“以无招胜有招,以不变应万变”。

九、学好物理要“闯三关” 基础关: ◆掌握学习方法技巧??基本知识方法过关 解题关: ◆掌握解题方法技巧??解题思路方法过关 得分关: ◆掌握考试方法技巧??应试得分能力过关

十、突破解题能力的“三部曲”

◆审题规范化

◆思维规范化

◆答题规范化 理解,理解,再理解!运用,运用,再运用! 理解了,“一通百通”;没理解,“一窍不通”!

高中物理学法指导

高中物理 浅谈《力的分解》学法指导

高中物理学科学习规范与学法指导

学法指导

学法指导

学法指导

高三学法指导

学法指导演讲稿

学法指导讲稿

学法指导演讲稿

《高中物理学法指导.doc》
高中物理学法指导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