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论述题

2020-03-03 00:43:1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当前社会状况 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一些社会成员包括领导干部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危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等。笔者将现阶段社会不和谐的主要表现概括为:

1.社会各阶层收入差距过大,很大一部分群体没有共享到经济发展的利益。最穷的10%的人口只拥有社会总财产的0.7%,最富的10%的人口拥有社会总财产的41.4%

2.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社会严重二元分割。中国农村的生产方式水平和生活水平,远远落后于城市。农民工吃住条件恶劣、薪水被拖欠、缺乏劳动保障、被城市人歧视与欺压、精神文化生活奇缺、缺乏基本的夫妻生活或婚恋条件、遭遇政府歧视性管理,根本没有办法融入城市社会。

3.社会事业发展滞后,降低了人民生活水平。1个农民4年的收入,不吃不喝也不够1个大学生1年的费用。看病难、求学难十分突出。

4.社会保障覆盖率低,就业难度大。

5.社会矛盾凸显。因重点工程、征地拆迁、国企改革下岗等引发的信访占较大比例。刑事犯罪和腐败仍处于高发平台,群众的安全感、信任感不高。仇富、仇官的心态,反映了社会各阶层的严重对立。这是社会矛盾长期积累和被压制的结果。

怎样建设和谐社会

必须妥善处理以下几个关系,不然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就可能难以实现:

(一)、和谐社会与建设新农村的关系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农业研发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无疑是最必须、最有效的发展农村经济、社会的措施。但是农业在单位土地面积上的产出有限,在农村发展现代工业和服务业成本太高,只有城市化才能根本解决三农问题。为此必须鼓励农民进城务工,让有稳定收入的农民逐步在城镇定居转变为市民,废除一切歧视农民工的政策,分步并最终取消城乡二元分割的户籍制度和其他城市优先的政策,让农村、农民真正享有国民待遇,实现劳动力自由流动和人民自由迁徙。

(二)、和谐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建设和谐社会,必须靠经济发展创造可供分享的财富、提供税收作为加大投入的资金来源,所以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只不过与以前不同的是,要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走节约型经济发展道路,人和自然和谐发展;同时注意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分配公平。

(三)、和谐社会与改革的关系

建设和谐社会,就要革除多年的积弊、建立公平高效的社会管理机制,所以必须深化体制改革。不能因为过去改革有失误就全盘否定改革。但是出台新的改革措施时,应更多地考虑多数群众的利益,使大多数群众从改革中受益。改革

决策的过程应该民主化,使决策符合大多数人的意愿;而不是少数人的闭门决策、少数专家说了算。要公平地分摊改革成本,充分考虑社会的承受能力。

(四)、和谐社会与开放的关系

贸易自由化与保护主义的并存是资本主义垄断资本和国家的本质要求;我国的贸易摩擦问题有时是政治问题或被政治化了,是部分国家的政治势力限制、骚扰中国的手段。今后的对外开放,必须贯彻中央提出的“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的质量和效益,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和国家利益。

(五)、和谐社会与公平的关系

公平是社会和谐的前提,也是一切社会有序、良性发展的基础。但公平不是绝对平均,我们不是要回到平均主义的时代。片面强调收入分配结果的平均,是对付出更多劳动和努力的人的不公平。群众对贫富差距意见大,不是“不患贫,只患不均”,而是“不患贫,只患不公”,是对腐败致富、非法致富和政策严重不公不满。群众要求的首先是机会的平等,比如教育、医疗、补贴、就业、养老等,比如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投入。其次是对弱势群体的适当扶助,如残疾、老弱、女童、偏远地区等因自然条件的弱势,又如下岗、失地、农村等因经济、社会地位导致发展条件差的实际弱势群体。所以建设和谐社会,应该在在机会公平、适当扶持弱势的前提下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

为什么开展三打两建

1.广东在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而文化建设和道德建设却出现短板。无论从当前还是从长远来看,创造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都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工作。

2.欺行霸市、制假售假、商业贿赂扭曲市场机制、危害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破坏公平竞争和正常交易秩序、阻碍市场经济健康发展,都是当前人民群众深恶痛绝、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毒瘤”。

3.在广东省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关键时期,尤其是今年,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严峻,给广东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峻挑战的关键时刻,广东开展“三打两建”活动,这是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是一项得民心、顺民意的重要工作。

结合现状,谈谈经济发展和思想道德建设有何关系

关于道德和经济相适应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一度出现道德与经济二元论或二律背反的观点和思想方法,这主要是因为人们对思想道德的理解,往往是以忽视人们的权利、利益为前提的。而市场经济恰恰是以尊重人的权利、利益为前提的。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与承认和支持人们行使自己的权利,实现自身的利益相一致的。解决这个二律背反的一个出路,就是使我们的道德观念、道德立场、道德思想方法转变过来,懂得道德建设如恩格斯说的那样,必须从每个时代的经济关系里吸收营养。正是为了使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从现实经济中吸收有益的营养,所以提出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

(一)文化与经济从来密不可分。文化与经济是人类所创造的财富中的整体与

部分的关系,即文化是整体,是物质财富、经济财富的总和,经济只是其中之一。

(二)文化渗透于经济的全过程。从经济活动中的人到对经济活动的处理,从

产品的设计、生产到产品的交换以及使用,无不渗透着文化,因为经济的全过程都是人的活动。

(三)文化自觉之后应注意经济活动中的文化因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道德建设的关系

(1)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我们能够

从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原则。 (2)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人们的道德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

因此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是思想道德建设的迫切要求。

简单看两者的上述关系,我怎么也不觉得我们国家现在的经济发展与道德风尚是同步发展的。

一、地方政府的“经济发展”意识,与其良好的道德成正比吗?如果成正比,咋就出了那么多贪官,只讲经济不讲道德呢?

二、物质生产方式的改变,如果只是降低成本添加有害人体健康的“添加剂”,这样一种经济生活的进步,是我们所需要的、真正意义上的经济生活的进步吗?

三、社会炫富、笑贫不笑娼、不流芳百世就遗臭万年、及有啥都不如有钱,为钱可不择手段之诸多不道德现象,是不是与经济发展接踵而来,属于整个经济发展阶段必须面对、克服、承受的呢?

毛概论述题

毛概论述题

毛概论述题

毛概论述题

毛概论述题

毛概论述题终极版

毛概论述题参考答案

《毛概》五道论述题

毛概论述题作业

毛概论述题答案

《毛概论述题.doc》
毛概论述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