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912

2020-03-03 14:44:0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9、《家》的序和跋

教学目标:

1.理解“序”中,作者把生活比作激流,形象而深刻地表达了征服生活和与黑暗搏斗的激情和勇气,体现了作者青年时期积极的人生态度。

2.理解“跋”中,作者更明确、更犀利地表述了自己的创作动机——揭露、控诉旧制度旧社会,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憎感情。

3.了解“序”“跋”的文体特点。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简介作者:

巴金(1904~2005)现、当代作家。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佩竿、余

一、王文慧等。四川成都人。主要代表作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家 》《春 》《秋》)《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 题目解说 :

“序”写于1931年4月,是作者作为《激流三部曲》的总序发表的,“序”中充满激情,表达出作者的生活态度,反映了作者青年时期的思想。 “跋”写于1953年3月(新中国成立第5个年头),比写“序”晚了22年。在“跋”中,作者交代了创作《家》的意图和不足之处,体现了作者冷静的思考和思想上的提高。 朗读课文: 文章结构:

生活不是悲剧,是一场搏斗 做生活激流

序 生活象激流动荡,要征服 搏斗的勇士

《家》的序和跋 文学展现生活,与黑暗搏斗 为了控诉垂死的制度而写 冷静的思考

跋 太重视个人爱憎没有指明道路 思想的提高

美丽的青春是鼓舞“我”的源泉

第二课时

《家》的“序”是作为〈激流三部曲〉的总序发表的,联系文中有关“激流”的语句,说说作者是怎样理解和对待生活的。

明确此题旨在让同学们了解,作者把生活比做激流是鉴于他对生活的深刻认识,是他写作《家》乃至《激流三部曲》的目的。当然,这也是理解“序”和《家》的一把钥匙。

作者认为,生活是勇往直前、永不停止的;是充满力量、无可阻挡的;是有爱,有恨,有欢乐,也有痛苦的。对待生活的态度应该是“搏斗”,是“征服”。 作者在《家》的“跋”里说:“我不是为了要做作家才写小说:是过去的生活逼着我拿起笔来。从文中找出最能够诠释这句话的语句,并结合“《家》已经尽了它的历史任务了”这句话,说说作者创作《家》的意图。

最能诠释这句话的句子是:

“我要向一个垂死的制度叫出我的‘我控诉’。”(也可以是“我写《家》的时候,我仿佛在跟一些人一块儿受苦,跟一些人一块儿在魔爪下面挣扎。我陪着那些可爱的年轻的生命欢笑,也陪着他们哀哭。”) 《家》的创作意图就是揭露、控诉旧制度旧社会的。作者写“跋”正是新中国成立第5个年头,所以“《家》已经经历了它的历史的任务了。”

课文分析:

《序》:

中心句:在这里我所需要展开给读者看的乃是过去十多年的一幅图画。

《家》是作者在“生活的激流”中“搏斗”的产物。作者用文学展示生活的图画,让读者看生活的激流如何在动荡。

重点句:为的是来征服它。

引用罗曼.罗兰的哈,表面作者自己的生活态度,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作者不是一个生活的悲观论者,也不是一个旁观者,他是在生活激流中搏斗的战士。 总结句:我知道生活的激流是不会停止的,且看它把我载到什么地方去!

既写出了作者勇往直前的精神,由于当时的思想局限,呀表达了作者对前途的朦胧感。作者的这种迷茫在文中也一再表露,这一点是次要的,也是无可厚非的。 过渡句:事实并不是这样。

“这样”指上文几年前我对生活的悲观认识,下文写“事实”,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对生活的认识态度。

第三课时

《跋》

中心句:像这样的作品当然有许多缺点。

作者22年后,再为作品写“跋”,经过“冷静思考”认识到了自己作品中存在的不足,这是作者思想提高的表现。

重点句:我始终记住:青春是美丽的东西。而且这一直是我的鼓舞的泉源。

青春之所以美丽是因为它充满着激情与活力,而在生活的激流中勇于搏击的激情,一往无前的精神正是作者创作的源泉。

深意句:我知道我是在挖开我的回忆的坟墓。 把过去的生活内容比作坟墓,比喻生动、奇特,一方面写出了这些东西已埋葬在自己的内心深沉,另一方面也写出了这多是一些惨痛的记忆。 写作方法:

(1)文章充满激情。

序文不长,但充满激情,一个意思反复表述,就像一个急于把事情告诉别人的孩子,想一口气把所有的话说出来,滔滔不绝,热情洋溢,使读者深受感染。

(2)形象生动的比喻。

把生活比作激流,虽然不敢断言是巴金先生似的首创,但至少他是这一修辞的最著名的使用者。“生活的激流”,既形象,含义又深刻。生活就是像激流那样一往无前,充满了力量;生活中有爱,有恨、有欢乐,有痛苦;生活中有清流,有泥沙,也有沉渣 „„我们来做什么?我们“为是来征服它。”这就是序文要表述的意思。

板书设计

《序》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和理解↓

作者青年时的思想↓

作者用文学来展示对生活的搏斗以及对前途的渺茫 《跋》表达作者的创作动机↓

指出《家》的不足 ↓ 放弃重新写作《家》的理由

10、读《堂吉诃德》

教学目标:

1.了解海涅的简况。

2.了解《堂吉诃德》的作者、情节和主题。 3.体会作者在不同阶段对《堂吉诃德》的不同理解。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作者简介:

利希·海涅德国革命民主主义诗人。1797年12月13日出生于杜塞尔多夫一个犹太商人家庭。

《堂吉诃德》是西班牙塞万提斯的代表作。作者写作这篇长篇小说的宗旨是把“骑士小说的那一套扫除干净”。但作品的社会意义远远超出了对骑士小说的嘲讽和抨击。小说描写16世纪至17世纪西班牙的封建社会现实,揭露了正在衰落的西班牙王国的各种矛盾,谴责了贵族阶级的荒淫无耻,对人民的疾苦表现了深切地同情。它对欧洲各国的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并成为世界文学的一块瑰宝。 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回答问题:

1.作者在不同的年龄段读《堂吉诃德》,有什么不同的感受?作者更珍视哪个时期的感受?

作者在童年时代读《堂吉诃德》,感受到堂吉诃德是一个勇士、英雄,为之钦佩、仰慕;“发育得是个青年的时候”“觉得《堂吉诃德》扫兴乏味”;“快成人,跟这位拥护杜尔辛妮亚的倒霉战士稍稍相安无事,而且嘲笑他起来了”。作者更珍视童年时期读书的感受。

2.“在人生程途里,尤其是徘徊歧路的时候,那瘦骑士和胖侍从总追踪在我的后面”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这句话强调了童年时代作者读《堂吉诃德》的感受影响着他的人生。意思是在人生关键的时刻,他总会想到他心目中的勇士和英雄堂吉诃德,并激励他不断前进。

3.仔细品味课文第一段中描写环境的文字,说说作者为什么对初读《堂吉诃德》时的环境还“回忆得很清楚”?

文章的第一段有两处描写环境的文字。第一处是童年的作者开始读《堂吉诃德》“把这位勇士经历的大事情来娱乐我的小心灵”的时候;第二处,则是“这位可怜的英雄给命运拨弄得成了个笑柄”“遭人嘲笑”的时候。因为童年的作者在读《堂吉诃德》的时候,不仅深切地感受到书中的人物和情节,也感受到了当时的环境,而且这些人物、情节以及当时的环境也影响着作者的心情。因此在不同的心情下,就有了前后两种截然不同的写景文字,前者“明媚”“热情”“欢欣”,后者“辛酸、悲切”。这种情景交融的感受深深地印在了童年作者的心里,所以对当时的环境“还回忆得很清楚”。

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3)描述自己童年时期阅读《堂吉诃德》的情景和感受。:

第二部分(4): 用事实证明了儿童时代读《堂吉诃德》给自己的深刻印象和影响。

堂吉诃德的人物形象:

从我们一般人的眼光来看,堂吉诃德是一个披着骑士外衣的人文主义者的悲剧典型,是一个性格复杂而又矛盾的人物。他表面荒诞不经,滑稽可笑,满脑子充满骑士的幻想,脱离实际,不自量力。一味蛮干,干出了一系列荒唐可笑的蠢事。但这些荒唐可笑的举止都出自真诚善良的动机,掩盖着崇高伟大的精神,塑造堂吉诃德的形象是为了讽刺当时的游侠世风。

11、《永远新生》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采用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证了中心论点的写法。

2、体会课文以议论为主兼以适当的叙述的写法。

3、学习本文语言准确、缜密,又不失活泼、幽默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课文以议论为主兼以适当的叙述的写法。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作者简介:

吴冠中是我国学贯中西的艺术大师。

题目解说:

本文选自《文艺研究》1999年第3期。这是著名油画家、国画家吴冠中先生为《世界现代艺术图典》一书所做的序。题目“永远新生”是本文中心论点的中心词。作者就怎样才能使艺术永远新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即只有不断地反传统才能使艺术永远新生。 基础知识:

筛(shāi):筛子。把东西放在罗或筛子里,来回摇动,使细碎的漏下去,粗的留在上头。比喻经挑选后淘汰。使酒热。斟(酒)。

卞(biàn):急躁。姓。

梵(fàn):关于古代印度的。关于佛教的。

隅(yú):角落。本文取此义。靠边沿的地方。

昉(fǎng):明亮。起始。

糟(zāo):做酒剩下的渣子。用酒或糟腌制食物。腐烂,腐朽。指事物或情况坏。

洋洋大观:形容事物美好繁多。洋洋,众多、丰富。

向隅:即“向隅而泣”,面向着墙角哭泣。后多形容孤独、绝望、十分悲伤。

孤陋寡闻: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糟粕:原指酒糟、豆渣之类的粗劣食物,现比喻粗劣而没有价值的东西。

猎奇:搜寻奇异的事物。

筛选:通过淘汰的方法挑选。 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文章结构 :

第一部分(1):论述世界上众多的艺术珍品都经历了时间的考验与筛选。

第二部分(2):论述艺术传统具有强劲的生命力,是由于不断反传统使这之永远新生;异种的引入是艺术创新的关键所在。

第三部分(3):表达对《世界现代艺术图典》出版的肯定和支持。

第四部分(4):论述能够使中国传统艺术永远新生、不断创新的人是那些既继承了中国艺术传统又积极学习、引进西方艺术精华的人。 提问:

1、为什么说不断地反传统才能使传统永远新生?

只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才能有传统的永远新生,永远年轻。

2、说一说,在作者看来艺术怎样才能做到“永远新生”?

做到了“反传统,反反传统,反反反传统”和“引入异种”,就能使艺术“永远新生”。

3、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中国艺术传统之所以有极强的生命力,正是由于不断地反传统,才使之永远新生。

第三课时

重难点句子和段落诠释 :

1、“历史太悠久了,传统之所以有如此强劲的生命力,正是由于反传统,反反传统,反反反传统的不断发展,永远新生。”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这句中“反”的叠加运用,体现了哲学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概括地反映了艺术发展的事实:艺术传统具有强劲的生命力,是由于不断的反传统使之永远新生。

2、“现代中国人同现代外国人之间的距离将愈来愈缩小,感情的传染愈来愈迅速。同是今日地球人,地球又愈来愈缩小,彼此间的交往日益亲密,相互的了解也逐步深入了。”怎样理解这句话? 地球愈来愈缩小(指交通、通讯的方便),彼此间交往日益亲密,了解也逐步深入的情现代外国人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小,感情的交流也越来越迅速。这是世界的潮流。

3、怎样理解第二段第

4、第5两句话?

第4句指出“中国的艺术传统无限丰富”是一个大的概念,意思是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种风格只能说体现了中国艺术的某些否定“规传统,而不能说代表了中国的艺术传统。第5句‘反’的叠加使用,体现了哲学”否定之律,概括地反映了艺术发展的现实。

4、“保管传统的孝子和盲目崇外的浪子都不是创造者,也许回头浪子倒居于优势,既跨越了孤陋寡闻,又立足于土生土长。”这段文字讲了一个怎样的观点? 举例说明。 这段形象的文字讲了这样一个观点:那些扎根于中国传统艺术,并学习、引入外国艺术精华的人有可能是中国传统艺术的创新者。

例:著名的画家徐悲鸿、本文作者吴冠中都是扎根于中国绘画传统、又精于西洋艺术的大艺术家,他们的绘画都经历了一个不断反传统的、引入新异种的过程,所以他们都有所创新。

写作特点:

文章高度浓缩,环环相扣,登高俯视,立意高远。 比喻论证,生动形象,说理透彻。 用典型事例证明观点,行文干净利落。

12、《科学与艺术》

教学目标:

1.学会用研究、讨论的方法就科学与艺术的关系,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等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与探讨。

2.理解“科学”“艺术”“创造力”“真理”这些标志人类文明进步的最重要的概念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基础知识 :

楔xiē:即楔子,比喻插进去的人或物;也指旧小说的引子,通常放在小说故事开始之前,起引出或补充正文的作用。

共鸣:①物体因共振而发声的现象②思想上或感情上的相互感染而产生的情绪

反响:回声;反应。 植根:栽种,根着。

鉴赏:对文物、艺术品等的鉴定和欣赏。 意境:文艺作品借助形象传达出的意蕴和境界。 作者简介:

李政道,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1926年11月25日出生于上海。

朗读课文 :

提问:

科学与艺术的特点?

1.艺术的特点就在于“用创新的手法去唤起每个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着的、已经存在的情感”。情感越珍贵,唤起越强烈,反响越普遍,艺术就越优秀。李白的《把酒问月》、苏轼的《水调歌头》,同是咏月的名篇,相距300多年,今天仍然能引发人们强烈的感情共鸣。这就是诗的普遍性。艺术家追求的普遍性,是外在的,它植根于整个人类,没有时间和空间的界限。教学时,可指导学生比较阅读这两首诗词,让他们在感受、体验、欣赏的过程中,理解文章关于艺术创造的观点。

2.科学是对自然界的现象进行新的准确的抽象。科学家追求的普遍性不同于自然现象的普遍性,是人类对自然现象的抽象和总结,适用于所有的自然现象。它的应用形式会不断发生新的变化,但其科学原理并不随这些应用而改变。

第二课时

分析课文:

为什么说科学和艺术是“一个硬币的两面”?

1.科学和艺术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性。创新是民族振兴、人类进步的不竭动力,也是科学和艺术发展的不竭动力

2.科学和艺术的关系是同智慧和情感的二元性密切相连的。对艺术的美学鉴赏和对科学观念的理解都需要智慧,随后的感受升华与情感又是分不开的。

3.科学和艺术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有意义。

4.科学和艺术都在追求真理的普遍性,尽管科学的普遍性和艺术的普遍性并不完全相同。

回顾人类所走过的路,我们可以看到,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科学和文化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创新的历史。江泽民同志站在时代发展的前列,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一重要命题。这是政治家的思想。杨振宁、李政道都是卓有成就的科学家,他们用科学家的眼光,从科学和艺术的角度,阐述了创新的思想,这使得我们对创新精神的内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口语交际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内容:

《你相信商业广告吗》

教学构思:

着重训练学生在日常环境中听、说、辩论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使学生能将生活和语文结合起来,了解有关辨别广告真假的知识,注意口语表达的连贯、得体。在活动中增强学生之间的协作能力,培养团队精神。 教学过程:

打开电视机、收音机,翻开报纸杂志,我们几乎随时能见到商业广告;在城市里我们几乎抬头就能看到商业广告,我们周围充满了商业广告。请大家说说自己知道的广告。

——学生说自己知道的商业广告,教师也可补充。如世界经典的广告词:

只溶在口,不溶在手。(M&M巧克力) 滴滴香浓,意犹未尽。(麦氏咖啡) 天长地久。(斯沃奇手表) 理解就是沟通。(爱立信) 成功之路,从头开始。(飘柔) 科技以人为本。(诺基亚) 让我们做得更好。(飞利浦电子)

没有不做的小生意,没有解决不了的大问题。(IBM公司) 这些广告和它们宣传的公司一样令人称道。

好的广告具备以下特点:关系到读者切身利益;具有奇特性;具有新闻性;简明易懂,一目了然。刚才大家说的广告琅琅上口,好听,好记。对广告的产品起到了很好的推广宣传作用,那么,我们考虑过广告的真实性吗?

学生分组交流讨论: 教师指导:

出示要求:(1)表明观点。(2)用自己身边的事例证明。(3)小组内意见不一致可进行辩论。(4)辩论时,要有理有据,同时尊重对方。

4、将相信和不相信商业广告的学生分为两组,各选代表进行班级辩论。教师提出辩论时口语表达方面的要求。用普通话,口齿清楚,思路明晰,语气态度手势恰当。

相信广告是真实的一方理由:(1)审批部门审查通过。(2)明星代言。(3)群众热购。(4)产品效果确实不错。

认为广告是不真实的一方理由:(1)夸大其词。(2)违规广告。 (3)假借名人。(4)坑害消费者。 教师总结:

写作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内容:

写一篇小评论

教学过程:

导入 :

我们在欣赏文学作品时,有时要对作品进行分析,今天我们学的是如何对作品进行分析。这也就是写短评,所谓短评是对人和事物进行简短的评论,属于评论的一种。 短评可分为哪几种?

分为文艺评论、政治评论、思想评论等。 如何写短评?

(1)、构思时要抓住关键词语,开门见山。 (2)、观点要鲜明,是就是是非就是非。

(3)、语言要简洁明快,不拖泥带水,尽量不说废话。

选自己喜欢的一部书(或一篇文章),写一篇文艺短评。题目自拟,字数400――600左右。

(语文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写作教案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四五单元)教案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总结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1720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1316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2125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一单元课文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成功教案语文版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912.doc》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912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