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2020-03-03 04:41:3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 * 大 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暑期社会调查报告

题姓名:***学号:年级专业:指导教师:**

2011 年 8 月 18 日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成绩与不和谐因素调研报告

调查时间:2011-8-12 - 2011-8-18

调查地点:**省**市

调查对象:当地村民

调查目的:了解我国政府对农村建设的政策以及当代农村发展现状;

了解我国新农村建设中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发展阻力;

明确我国农村发展今后需坚持的思想路线;

端正自己作为当代大学生的人生态度,增强社会责任感、历史

使命感。

此次暑期实践,我就自己选择的课题,在**省**市**村,对当地村民进行了为期一

个星期的专题调研。此次调查围绕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了解掌握农村发展所取得

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听取普通百姓对国家政策的看法及期望,现将此次调研情况报告

如下:

一、国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出台及成就

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要按

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

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

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

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国总体上经济发展已

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以人为本与构建和谐社会理念深入人心的新形势

下,中央做出的又一个重大决策,是统筹城乡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

业”方针的具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关系到农业,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富裕,

而且关系到现实国家长治久安和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把建设新农村

作为我们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使之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认识和共同行

动。

国家出台相关政策以来,该村领导始终将本村“农业”、“农民”问题放在重中之重,

努力利用国家扶持资金改变村容村貌,村内原来的很多小土路变成了水泥路,街道两旁

统一着色好看又整洁,村内街道垃圾聚集的地方也会经常派人清理。村内大家娱乐设施

进一步完善,设有专门的健身场地,购买有健身器材,村内有村民自己组织的舞蹈队,不时会在一起大家娱乐,村民的文化生活丰富。村内还经常进行普法知识宣传,在大队

广播上播讲,增强村民法律意识。村内居民收入来源有:农作物种植、外出打工,居民

好多人在市里有购房,家中拥有私人小轿车,生活祥和平安。

当前村内领导仍紧抓“三农”问题,贯彻党的纲领、思想路线,切实落实有关文件,

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农村文化服务功能,丰富群

众业余生活。全面实施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加大农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

二、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不和谐因素

虽然政府对我国农村发展有了长远点的规划,但考虑到我国的国情,大部分地区、

大部分人为农民,文件执行到地方时,鉴于农民自身局限性,确实存在很多问题。

1.相关领导执行政策不彻底。

有些地方仅仅是做了一些表面文章,在村口建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牌坊,

把街道两旁的房子粉刷一下就算了。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相关领导的麻痹大意,不认真

负责。文件一级一级往下执行,上级领导应该向下级讲清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

大意义和必要性,加大上级对下级的监督力度。

2.农村建设规划滞后。

长期以来,村级规划建设处于“各自为政、自我发展”状态,缺乏整体和长远规划。

3.农民思想观念落后。

随着现代文明不断发展,农村居民思想观念有了很大提高,但仍有很多人迷信思想

根深蒂固,只重视眼前个人利益,法律意识淡薄,违法违纪行为时有发生。在交流中发

现很多人对国家对农村的相关政策一概不知,更不用说“新农村建设”。

4.农村建设资金匮乏。

相较于城市中的大楼拆了建、建了拆,农村的学校连电灯都没有。县乡村财力薄弱,

主要靠国家拨款才能运转,村内很难有余钱投资公共设施建设。

5.农村民主法制制度不健全。

很多村内换届选举搞幕后操作,向选民行贿、拉选票,国家主席尚且做多连任两届,而下面有些村级干部连任多届。上级部门对此的管理也有松懈,很多会议召开只是一个形式,普通百姓根本没有参与村中决定的意识,经常一人说了算,一般人也不懂,到头来稀里糊涂。

6.农村环境日益恶化。

由于农民的环境自律意识差,农村大部分村庄普遍存在柴草乱堆、垃圾乱倒等脏、乱、差现象,农村生活垃圾、废水处理等问题较为严重,同时,由于在农业生产中不当使用化肥农药等,造成环境不同程度污染。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建议及未来展望

1.进一步加大中央财政的扶持力度。

新农村建设需要以大量的资金投入作为物资保证,必须按照胡锦涛总书记“两个倾向,两个支持”的论断,加快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加大城市和工业对农村、农业的反哺力度。在继续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同时,积极鼓励、引导社会各个方面力量投入农村建设。努力使农村经济形成支柱产业,有自己的经济来源。

2.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加大对农村生活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有效处理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做好农业与农村环境保护规划,规范农业产业化与集约化生产模式。有效控制工业化与城镇化带来的环境污染与破坏。

3.努力提高农民素质。

进一步加大对农民的宣传力度,让农民充分了解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充分调动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转变农村居民知足常乐、固步自封的生活态度。村内可以设农业知识图书室,进行科学讲座,增强农民科学文化水平,掌握技术、科学种植。

4.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要以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补贴、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逐步建立和完善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城乡对接,多层次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研究解决转移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纳入城镇职工社会保险体系问题。

5.细化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标准和基本内容。

如何建、怎样建、建些什么、建成什么样才算是新农村?结合各地实际,要有一个指导标准。同时要强化示范,实行打造亮点和整点推进相结合,不能急于求成。

6.加大各级监督管理力度。

不能任由下面随意执行有关文件,上面直管部门有注意对下面进行指导,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指正,做出规范性指导意见。该处理的批评的不能手软搪塞,不可因一时疏忽而对大局产生影响。

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党的第四代领导人上台提出“科学发展观”,立足我国国情,农民占主体,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大意义。

我国农村人口众多,经济社会发展滞后,这个时期我们只有建设新农村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国际经验表明,工农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前提。我们要深刻汲取国外经验,把农村发展纳入整个现代化进程,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城镇化同时推进,让亿万农民共享现代化成果,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的现代化道路。

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大学

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报告.doc》
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