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落实审计整改联动机制

2020-03-02 10:39:5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如何落实审计整改联动机制?

【字号大中小】

答:立法不光是关注审计本身,还关注审计的结果和效果。常委会审议的过程中,不少委员非常关心这个问题,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得不到纠正怎么办?在实际生活中有一些屡查屡犯的现象,这种情况下强化审计整改是成为落实审计结果也成为落实审计法和《北京市审计条例》关键的问题。所以条例规定了完整的审计整改制度,不仅是要求被审计单位应该按照审计的要求去整改,同时还对比如说审计整改报告具体内容做了很细的规定,审计机关可以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检查或者是后续审计,人大可以对整改情况进行检查。同时条例还规定了一个对操作来说非常重要的机制,就是审计整改的联动机制,明确规定市和区县人民政府要建立这个机制,含义主要是审计机关在提请有关部门协助落实审计整改意见的情况下,或者是审计机关向有关部门提出来要对一些违法的情况进行处理处罚或者是要纠正一些情况,或者是处理相关人员的责任,这种情况下,法规要求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做出处理,同时也要求把处理结果向审计机关反馈。应该说联动整改机制对于推动落实审计整改的结果是非常有意义的。

这个机制概括起来是四句话。第一句话是政府主导,第二是人大监督,第三是部门联动,最后是审计跟踪。我们讲政府主导是政府要统筹管理审计的整改工作,有一些审计不单是一个部门的事情,会涉及到若干部门,如果没有政府主导,很多结果就很难得到落实,审计结论就很难得到落实,发现的问题也难以得到整改。人大监督就是我们现在实际上是市人大常委会已经有一个很好的监督机制了,我们每年都要向市人大常委会提交审计结果整改情况的工作报告,这是市政府提交的。同时,市人大常委会有关的专门委员会还组织对专项审计结果的跟踪督察,这些机制也是对于加强审计整改工作是必不可少的。部门作为审计结果整改的主体,很多要通过他们来落实,他们一方面要做好本职范围内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同时也要对跨部门之间的审计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部门联动就是在政府主导下,在人大监督下,同时在部门之间要互相联动。审计跟踪就是在审计报告出来之后,我们提出建议,作出决定,我们要检查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

审计范围

【字号大中小】

审计机关应当依法对下列事项进行审计:

(一)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预算的执行情况、决算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国家的事业组织和使用财政资金的其他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情况;其他取得财政资金的单位和项目接受、使用财政资金的情况。

(二)国有、国有资本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导地位的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财务收支及其境内外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情况。

(三)政府投资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的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

(四)政府部门管理和其他单位受政府委托管理的社会保障基金、住房公积金、社会捐赠资金、彩票公益金及其他有关基金、资金的财务收支情况。

(五)国家机关和依法属于审计监督对象的其他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负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

(六)本级人民政府批准的其他事项。

审计机关可以依法对财经政策和宏观调控措施执行情况,预算管理情况,国家所有的土地、水流、森林、矿藏等国有资产管理使用,以及其他与财政收支有关的特定事项进行专项审计调查。

审计监督对象

【字号大中小】

审计机关依法对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含直属单位)的财政收支、国有的企业事业组织和金融机构的财务收支,以及其他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本条例规定应当接受审计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及相关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进行审计监督。

内部审计意见建议整改落实规定

审计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工作报告

联动机制

审计整改管理办法

整改报告审计整改报告

审计整改报告

审计整改总结报告

审计整改报告

审计整改制度

审计整改总结报告

《如何落实审计整改联动机制.doc》
如何落实审计整改联动机制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