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心得

2020-03-02 03:51:1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论语心得

鉴于《论语》经历了历史的考验依旧在人们的心目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所以在选课的时候自己坚定地选择了论语导读这门精品课程。虽然知道自己不可能在短短的一个学期里把有关《论语》的一切了解得十分透彻,但我却清楚地知道这门课程不仅可以增强我的文学见识,加强我对《论语》精华的了解,更能塑造我良好的性格。

《论语》是孔子与其弟子的语录结集,是儒家重要的经典之一,结集工作是由孔子门人以及再传弟子完成的。《论语》名称的由来,班固《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以及弟子相与言“

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这一说法,大体可信。原始记录杂出于众手,最后编订在战国初期,以曾参门人为主。现在通行的《论语》20篇,内容以伦理、教育为主。《论语》在汉代有《鲁论语》、《齐论语》与《古论语》等不同本子流传,后来统一于郑玄。现存旧注有魏何晏注、宋邢昺疏《论语注疏》、宋朱熹《论语集注》以及清刘宝楠《论语正义》等,今注本有杨伯峻《论语译注》。 在《论语》一书中学习占据了本书的第一个篇章,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已经充分了解到了学习的重要,但是仔细阅读“学而第一”不难发现孔子所说的学并不单单指学习,而是包括读书和做人,是增长知识和道德修养的统一。在此单拿出《论语》中的“学

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一句来谈自己的心得和体会。但看这句话不难理解是说我们要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复习这样不仅可以把知识掌握的更加牢固同时还可以让我们从中得到新的知识和体会。从记忆科学的角度来说这是一种很好的科学的学习方法,求学者们在温故而知新的过程中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记忆能力还可以使自己在不断的温故过程中使自己的耐性得到增强。这句话其实我们一方面要温习典章故事,另一方面要努力撷取新的知识。我们要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在能力范围以内,广泛的阅读书籍,思考其中的深刻含义,对已经知道的只是也要不断复习,要明确告诉自己记住了和理解了是不一样的。真正地懂了并且把其运用于实践中去,才算是真正地掌握了。从另一层意思上来理解这句话,学习要主动地学。朱熹《论语集注》说:“言学能时习旧闻,而每有新得。则所学在我,而其应不穷,故可以为人师。”温习学过的知识对理解有很大的帮助。温故而知新是一种高效率的学习方法,掌握这门学习方法可以让我们学而无穷、学而无厌、常学常新、见解独到。这就是朱熹所说的“所学在我,而其应不穷”的道理。 其实《论语》中所蕴含的道理远远超过了这些,比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启示我们要学习和思考一同进行;又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启示我们复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诸如此类的句子还有很多都值得我们认真领会其中的奥妙。

再者在《论语》一书中我们不难发现孔子对于人们怎样做人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看法,值得我们深深地思考和学习。《论语》中记录

了好多孔子关于做人的看法和方法的名言警句,例如: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这句话从字面上理解是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据查阅此句话偶两层意思:一种是别人对我不了解、不理解,我并不生气;另一种是与不明智的人相处,我也不烦恼。能做这样的人不就是君子吗?(摘自百度百科)从这句可以看出孔子比较重视个人的修养问题,简单通俗点来理解就是孔子认为一个人只有先成人才可以成才,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需要的不仅仅是人文或者自然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这个人要具有较高的修养,其中喜不变言、怒不改色是最首要的要求。由此看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个人认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需要的不单单是具有丰富科学文化知识的人才,更需要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和做人原则的人,这种人才才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真正的栋梁。根据历史的记载和考证,历史上有才的人很多但是真正做到能推动历史和国家发展的人却不多见,乾隆时期的和珅虽然是大学士、虽然很有才,但却做了清代一个著名的奸臣,一身的才华给社会带来的不是财富而是百姓们的水深火热;秦侩虽然练就一手书法、空有才能但却害死了秦侩引起了历史上的“莫须有”事件等等。诸如此类的史实数不胜数,这些都告诉我们相对于才能和学问来说德行对个人乃至社会来说都要更重要一些。

最后再谈谈我个人对于《论语》中关于孝的言论的看法。例如:“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意思是父母在世,不要远离家乡,如果要出远门,必须有明确的去处。从这句话看来,孔子认为我们对于父母的孝顺要表现在方方面面,哪怕是现代人认为的只和我们自己有关系

的工作在孔子那个年代也是需要考虑父母的因素的。再者“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有能养。不敬,何以别乎?”这句话意思是当今的孝子,只是能后养活父母就行了的想法。就是狗马,都能得到饲养。若对父母不孝敬。那供养父母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这就对孝顺父母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仅仅满足父母的衣食住行是最低层次的孝道的要求,孔子认为要想成为一个孝顺的孩子,不仅需要在物质上满足父母的需要,更要从精神上给父母满足。这样才能算得上是一个真正孝顺的孩子。由此看来很早之前的孔子已经认识到人活着不仅仅是为了追求物质的满足、更是追求精神的慰藉。

在过去的这个学期里我对《论语》的了解更加加深了,个人准备在以后的日子里继续学习有关《论语》的知识和道理,并且用相关的原则来要求自己。

论语心得

论语心得

论语心得

论语心得

论语心得

论语心得

论语心得

论语心得

《论语》心得

论语心得

《论语心得.doc》
论语心得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