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听课记录及评课稿

2020-03-01 18:58:4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校长听课评课记录

《拿来主义》听课记录及评课稿

执教班级:高一(2)班

执教时间:2007年4月26日上午第三节

【听课评课记录】

一、学生查字典,教师题解导入: “主义”是指重大的原则或主张。

“拿来主义”这个提法是鲁迅先生的独创,它的题旨是针对国民党政府媚外卖国的政策和有些人的“全盘西化”的主张,也针对革命文化阵营内部的拒绝借鉴,盲目排斥的错误态度,鲁迅提出既要大胆吸收借鉴外国文化(也包括本国的文化遗产),又要认真的分析精华与糟粕,加以批判吸收,以期改造民族素质,创造民族新文化。

【评:直接入题,简捷,“学会灵活使用常用语文工具书”,“使全体高中学生获得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二、师生研读课文的前半部分(1-4节)

1.学生阅读1-4节,思考:鲁迅先生在提出“拿来主义”主张之前,先批判了那些主义?重点在揭露和批判什么主义?(小组讨论,学生汇报学习结果,教师点拨) 2.细读第3节,要求找出只送去不拿来的后果的关键词句,思考:鲁迅先生用怎样的笔法来论述这个问题的?(小组讨论,学生汇报学习结果,教师点拨)

3.思考第4小节中“抛来”和“抛给”有何区别?作者为什么“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小组讨论,学生汇报学习结果,教师点拨)

【评:有限时间讨论、学生补充发言、看书思考、当堂提问点拨等等,虽然没有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但丝毫没有影响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这一主题。需要强调的是,陈老师将学生作为主体这一根本原则从头至尾贯穿始终,真正做到了学生的全程参与、全身投入。】

三、师生研读课文后半部分(5-10节) 1.指名朗读第5-7节。

思考:①作者批判了“闭关主义”,尤其是批判了“送去主义”之后,是怎样提出“拿来主义”主张的?哪些词语饱含了讽刺的意味?(小组讨论,学生汇报学习结果,教师点拨)

②“送来”和“拿来”区别何在?为什么要把“送来”和“拿来”加以区别?(小组讨论,学生汇报学习结果,教师点拨) 2.齐读第7节,指导阅读

8、9两节。

思考:①作者以什么作比方来阐明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问题?批判了哪三种错误倾向?“拿来主义”者采取怎样的态度?(小组讨论,学生汇报学习结果,教师点拨)

② 本来继承文化遗产,是一个很深奥的理论问题,可经鲁迅先生这么形象地一论述,就使得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深奥的道理浅显化。第8小节最后说“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那么“拿来主义”者究竟是怎样对待文化遗产的呢?(小组讨论,学生汇报学习结果,教师点拨)

③“拿来主义”者占有哪些东西,怎样进行挑选呢?

校长听课评课记录

3.课文第10小节共5句话,讲了哪五个问题?(小组讨论,学生汇报学习结果,教师点拨)

【评:教给方法,让学生去思考完成,久而久之,可以达到“教是为了以后不需要教”的目的。】

四、教师总结全文,学生加深理解。 因为 第一层:只是送去,有往而无来。(有悖于交往原则)

第二层:只是送去,必沦为乞丐。(要正视历史逻辑) 第三层:听凭“送来”,大受其祸害。(应重视现实教训)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评:抓住重点作深入理解,指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思想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总评】

整节课,教者都落实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通过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要素的融汇整合,切实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开放而有活力。具体表现如下:

一、发现创新,激发兴趣

本课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专题“文明的对话”第三板块“拿来与接纳”中的一课。陈老师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语言、文学和文化现象,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学习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

二、学法迁移,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有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课堂中,老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让学生运用学法自由组合学习小组,经过小组讨论,最后由学生汇报学习结果。整个过程都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这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而且增强了创新的意识和团结协助的精神。

三、自主学习,读中感悟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读中理解、读中体会、读中感悟,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上述方面陈老师在课堂中做得很好,希能重视现代多媒体技术与高中语文教学的整合,努力做到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本节课容量很大)。

听课记录及评课稿

《UN üN》听课记录及评课稿

un ün听课记录及评课稿

听课评课记录

听课评课记录

听课评课记录

评课听课记录

音乐课听课记录及评课

幼儿园听课评课记录听课

幼儿园听课评课记录

《拿来主义听课记录及评课稿.doc》
拿来主义听课记录及评课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