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马 刘丽丽

2020-03-03 17:48:3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赛马》教案

刘丽丽 奚仲小学

教材版本:人音版小学音乐第六册第二课 课型:欣赏课

教学理念:本课设计遵循审美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以兴趣爱好为动力,以音乐活动为主线的理念,按照课标、本课目标要求,我采用律动、模仿相结合的手段进行教学。让学生参与式的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层层深入地达到了音乐的审美核心。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形象思维的心理过程,整个过程是以听为中心,从而对作品的节奏、旋律、力度、速度等进行鉴赏;对作品中所表达的音乐形象进行体味和想象。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二胡、打击乐器 学生准备:自制打击乐器

教学分析:本单元《我们的朋友》是由四个作品组成。表演唱:奥地利童谣《顽皮的杜鹃》、儿童寓言歌曲《花喜鹊与小乌鸦》,聆听小型管弦乐组曲《森林深处的杜鹃》、二胡独奏曲《赛马》。综合本单元的几幅作品我把《赛马》定在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为:聆听《赛马》。通过聆听、感受、体验乐曲激发对草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遵循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根据《音乐课程标准》确立的阶段目标和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学习情况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在聆听的基础上律动、模仿、创造、演唱。学生的表演如亲临其境,活灵活现。从而提高了感受音乐、表示音乐、创新音乐的能力。

乐曲分析:二胡曲《赛马》选自人音版小学音乐第六册的聆听内容,黄海怀作曲。该曲描写了我国蒙古族人民在欢度节日、举行赛马盛会时热闹而欢快的局面,表示了他们对草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这一乐曲由热烈豪放的第一乐段、悠扬柔美的第二乐段、以和再现乐段组成。

学情分析:本学期的同学学习这一首曲子是有一定基础的。他们在一年级学过《草原就是我的家》、《我是人民小骑兵》、《挤奶舞》,三年级上学期学过《我是草原小牧民》、欣赏《草原放牧》、《草原巡逻兵》等,对蒙古族的风土人情和基本的舞蹈动作已有一定的了解。并经过长期的课堂常规训练,同学已养成专注聆听音乐的好习惯。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感受《赛马》所表示的意境和情趣,激发对草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表达对动物的一片爱心。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采用聆听、模仿、体验、合作交流等手段,感知不同的音乐段落并熟悉主题旋律。

3、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节奏的变化感受到乐曲情绪的变化。 (2)通过聆听乐曲能即兴模仿、创作、表演乐曲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感受不同乐段所表示的意境和情趣。 2.教学难点:

听音乐模仿二胡演奏技巧“拨奏”。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播放《我是草原小牧民》音乐。

师生表演《我是草原小牧民》走进自己的位置。

设计意图:教师要面带微笑,全身心的投入到音乐中去,从而带动感染学生尽快进入状态。 2.播放课件

出示:风景图、民族服装、丰富菜肴(牛、羊肉)、蒙古包、乐器舞蹈、那达慕大会图。

师:同学们优美动听的歌声把我们带进了辽阔的的蒙古大草原。看:这里天空明朗,景色宜人。蒙古族男女老幼一年四季都喜欢穿长袍,俗称蒙古袍。男袍一般都比较肥大,女袍则比较紧身,以显示出女子身材的苗条和健美。以牛羊肉为主食。居住的蒙古包,这是他们民族乐器马头琴和顶碗舞,这幅图是蒙古族一个传统的节日“那达慕”大会。在每年

七、八月这一水草丰茂、牲畜肥壮、秋高气爽的黄金季节举行。“那达慕”的蒙语是“娱乐”或“游戏”的意思。它的内容主要有摔跤、赛马、射箭、下蒙古棋等民族传统项目,是蒙古族人民特别喜欢的大型比赛项目。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教师介绍蒙古族人民的衣、食、住、行,使学生对蒙古族的风土人情有初步的了解。教师语言要简洁,语速适当,表现出赞美、羡慕的情感,给学生一种非常向往的感觉。 二.初听感受 初听乐曲

师:听!这首乐曲表现的是“那达慕”大会中的哪一项比赛? 生:赛马。

师:从音乐中你是如何感受到时赛马比赛的呢? ①生1:我仿佛听到了马蹄声。 师:你能模仿一下吗? 生1:敲击双响筒。

2/4 ××|××|××|××‖

生2:打响舌。 其余学生集体模仿。 ②生:我仿佛听到了马铃声。 生:敲击串铃模仿。

2/4 ×—|×—|×—|×—‖

③生:人们观看比赛的欢呼声。 生1:用沙锤模仿。

2/4 ××|××|××|××‖

生2:拍手鼓掌 ④生:我用碰铃模仿马鞭声。

2/4 ×—|×—|×—|×—‖

师:同学们听得非常认真,想象丰富,特别棒!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创新表示,用打击乐器模仿马蹄声、马鞭声,用串铃模仿马铃声时,他们的脸上情不自禁地流露出胜利的喜悦。 三.复听感受 第一次复听

师:你能听出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生:二胡。 课件出示:二胡。

师介绍:二胡是由两根弦,一个共鸣箱,一把弓。弓摩擦弦,振动发声,由共鸣箱扩大传音。 第二次复听

师:乐曲分为几个部分?情绪怎样?速度、力度怎样? 生:欣赏、讨论、发言。

师:这首二胡独奏的乐曲《赛马》,采用内蒙古民族音调写成。旋律宽广舒展,情绪热烈奔放,抒发他们对对草原、对生活的无比热爱之情。乐曲分为三个部分,让我们随音乐动起来。 四.分段欣赏

(一)播放乐曲《赛马》第一段 1.师生用体态律动自由表现。

2.师:这段音乐表现骑马比赛的什么阶段?(开始) 场面怎样?(热闹) 音乐的情绪怎样?(热烈)

音乐的力度呢?(强) 课件出示:主旋律谱

师:哼唱主旋律。唱出渐强记号。

生:用拍手动作表现渐强的变化。(目的讲赛马比赛中马蹄疾驰,你追我赶的场面刻画的活灵活现。)

师:音乐以坚定有力的强音“6”、附点音符,表现了牧民挥鞭上阵。十六分音符出现表现了马蹄疾驰,刻画了群马像离弦之箭飞奔而去的沸腾场面。

(二)播放乐曲第二段。 1.师:这段旋律什么样的感受? 生:音调悠扬舒展。 师:表现了什么内容?

生:人们在观看赛马时载歌载舞的欢乐情景。 出示主旋律,生哼唱。

生用“啦”哼唱,看图形谱,用食指画旋律线。

3.师:在乐曲中反复出现几次?(3次)反复时有什么变化? 生:第二次出现时节奏用了十六分音符。

师:第三次出现时用了“拨奏”的手法模仿马蹄声。(老师用二胡、学生用拍手动作表现渐强的变化,目的将赛马比赛中马蹄急驰、你追我赶的场面刻画得活灵活现。)

师:同学们表演得真不错,把蒙古人民欢度节日时的快乐、高兴的心情和赛马场上的紧张气氛都表现出来了。

【设计意图】:针对学生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我精心设计制作了图形谱,进行直观教学,协助同学更好地感受音乐。同学在看谱、划谱、唱谱的过程中,轻松地感受到音乐的段落以和主题旋律,听辩出B乐段的三个层次。

(三)播放乐曲第三段 课件出示:

1.结尾的音乐和哪一段相似?哪一段情绪更激烈?

2.这段音乐刻画了怎样的情景? 生:讨论、发言。

师:结尾的音乐和第一段相似,但比第一段情绪更激烈,刻画了比赛到冲刺阶段,赛场了马蹄疾驰、比追我赶、奋力争先的紧张场面。 师:让我们再次完整的感受这奔放热烈的二胡独奏《赛马》。 生:欣赏全曲,即兴表演。 五.学跳蒙古舞

师:蒙古族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蒙古人非常喜欢马,我们已经感受到了乐曲中的赛马,在舞蹈中师怎样表现的呢?一起来看看吧。 播放舞蹈《小马队》片段 生:欣赏、模仿。

师:谁学会了那个动作就给大家表演一下?(挑几个跳得好的表演) 生:欣赏、模仿、评价。

师:我也学会了几个动作,让我们一起跳跳?(小跑马步、踏点马步、骑马的手臂动作包括勒马、扬鞭、挥鞭、加鞭以及肩部动作。) 生:自由模仿。

师:你体会到他们对草原、对生活有一种什么样的感情?(无比热爱)让我们一起来骑马比赛好不好? 播放乐曲《赛马》。 师生共舞。 六.分组活动

师:除了跳舞还可以用哪些方式来表现赛马呢? 生:讨论、发言。

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乐曲。(学生自由组合) 舞蹈组:前面学会的动作,自编。 器乐组:串铃、双响筒、沙锤、、、、绘画组:彩色笔、A4纸 演唱组:用“啦”模唱主旋律。

师:大家都有不俗的表现,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生:汇报表演,相互评价。

【设计意图】:学生自由组合,根据自己的兴趣,教师不要强求。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团结精神。每个组展示,可以同时进行,节约时间。 七.课后小结

蒙古人把家乡当做自己的生命一样来爱惜,你们爱自己的家乡吗?将来你准备为家乡做些什么? 生:简单交流。

师:让我们随着音乐唱起来,跳起来吧!

【设计意图】:通过本课的学习渗透思想教育,爱家乡、爱祖国。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采用律动、模仿相结合的手段进行教学。让同学参与式的聆听音乐,表示音乐,层层深入地达到了音乐的审美核心。

2.鼓励他们大胆探索、创新表现。当他们用打击乐器胜利地模仿马蹄声、马鞭声,用串铃模仿马铃声时,每个人脸上情不自禁地流露出胜利的喜悦。

3.针对同学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我精心设计制作了图形谱,进行直观教学,协助同学更好地感受音乐。同学在看谱、划谱、唱谱的过程中,轻松地感受到音乐的段落以和主题旋律,听辩出B乐段的三个层次。

今天这一节课,全体同学都能精神丰满地参与每个环节中,从而提高了感受音乐、表示音乐、创新音乐的能力。还学会了协作的学习,提高了交往能力,增强了自信心。总之,达到了较好的效果,完成了我设定的教学目标。 不足之处:

本人二胡演奏水平较低,对学生的指导不到位,特别是在演奏技巧上有待加强。

教学建议:教学时教师或学生能现场演奏,课堂生会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全国人大代表刘丽

数学论文刘丽丽

刘爱丽

刘丽 稻草人

刘少丽自荐信

化工技术员(刘丽丽)

刘丽娟 事迹

刘丽述职报告

刘丽华求职信

刘红丽学习心得体会

《赛马 刘丽丽.doc》
赛马 刘丽丽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