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鲸》的黑色浪漫主义

2020-03-03 02:30:4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白鲸》的黑色浪漫主义

白延平

摘要:黑色浪漫主义特性是美国著名小说家麦尔维尔所创作的《白鲸》的重要特征。文章 从亚哈的个人悲剧、死亡情节以及主题上的善恶冲突等分析了黑色浪漫主义的独特特性是如 何在《白鲸》中体现的,表现了生与死,罪恶与黑暗等关于人性、命运、道德的重大主题。 关键词: 黑色浪漫主义; 悲剧; 死亡;邪恶

《白鲸》无疑是美国作家麦尔维尔的一部伟大的浪漫主义小说,而同时不能忽视的是,该书包含了很多黑色浪漫主义特征,具有“歌特式”作品独特的艺术震撼力。小说中,作者把人物放到一个特殊的环境—— 波涛汹涌的大海之上,利用恐惧的特殊力量, 揭示人隐秘的内心世界。评论家查尔斯·瓦而卡特认为,《白鲸》是一部具有深刻意义的作品.他认为大海象征着人本身的邪恶,现实中的邪恶又通过人的邪恶反映出来。 1j5 小说渲染阴森、神秘气氛,悲剧色彩浓重,表现了善与恶、生与死、罪恶与黑暗等关于人性、命运、道德的重大主题。

一、“黑色浪漫主义” 小说特征 歌特小说产生于18世纪,具有其特殊的社会、历史和文化原因,它属于浪漫主义文学,其表现手法被称为“黑色浪漫主义”。所谓的“黑”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情节上,它渲染悲剧与恐怖氛围; 主题上通过揭露社会、政治、宗教和道德上的邪恶.揭示人性中的阴暗面来进行道德探索。歇特小说的发展与圣经、古希腊悲剧以及英美的清教文化等都有密切关系。哥特小说的一个重要源头是:古希腊悲剧以及英国文艺复兴时的戏剧,英国第一批有影响的世俗剧作家创作的很多“复仇剧” 充斥着死亡、暴力等,这一特点在莎士比亚等人的悲剧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麦尔维尔深受这些悲剧思想的影响, 叹服那种“黑暗” 和激 情的结合,他甚至暗示说悲剧家本人即是个悲剧式的英雄。最典型的哥特人物是“恶棍英雄”。集善恶于一身,具有超强意志和力量。同压抑人性、束缚个性的社会体制势不两立,是悲剧性的。

19世纪3O年代以后.歌特小说在美国日趋心理化、内在化。据此,弗瑞特曾说道: “善良与罪恶. 黑暗与光明,理性与迷信.高尚与堕落, 真实与荒谬,文明与野蛮.超自然与自然等之间的区别再也不那么明确⋯ ⋯”L3]死亡和悲剧性是黑色浪漫主义小说的重要特征。麦尔维尔的《白鲸》就是此类小说的代表作之一。从语义上讲, 悲剧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白鲸》所采用的是广义的悲剧概念, 因为悲剧可以存在于戏剧以及其他的文学题材和艺术形式中。

二、《白鲸》的“黑色浪漫主义” 特征

麦尔维尔具有反超验主义思想并深受霍桑的黑色浪漫主义的影响,他在《白鲸》中把心理探索同道德探索结合在一起,表现善恶冲突。麦尔维尔曾写道:“吸引我并使我入迷的是霍桑作品中所表现的丑恶。” 在《白鲸》这部书里, 麦尔维尔倾注了他全部的对人性、社会的思索以及对许多问题的看法,表现了哥特小说的“黑色” 特性。

(- ) “恶棍英雄” 亚哈

《自鲸》中的亚哈便是这样的哥特人物—— “恶棍英雄”。亚哈因白鲸夺去了他一条腿而引起仇恨,发誓报仇并付诸了行动。内心充满复仇、妄图征服自然、破坏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些就是引起他死亡和悲剧的主要根源。他做事偏激,追杀白鲸的过程中,无视全体船员的宝贵生命。他知道他的对手强大,发出感慨“必须单独玩下去”,他所想到的就是消灭这个邪恶的代表。4O年的海上生涯练就了他坚强的意志,也使他更想念安谧的陆地、妻子和唯一的儿子。追杀白鲸是他的生命意义所在,不祥的预兆、警告和恳求都不能改变他复仇的决心。为了猎杀白鲸,他视全船人员的性命如儿戏,没有丝毫的同情心和仁慈心。这一切最终导致了船毁人亡。他的悲剧在于充满私欲的盲目报复。然而从另一方面来说, 他与自然斗争到底的决心也体现了英雄主义精神,追杀白鲸的过程中他不苛求名利和权势,即使牺牲自己生命也在所不惜。亚哈是邪恶的,是悲剧的,也是英雄主义的。总的来说. 他就是所谓的“恶棍英雄”,一位英雄主义的悲剧人物。

(二)死亡情节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阐述的六大悲剧成分中,情节最为重要,因为情节是悲剧的灵魂和基础。情节由事件组成,事件由人的行为构成o C42~37在《白鲸》中,死亡情节贯穿着整篇小说 伊实玛利作为故事的叙述者,他的名字是按照《圣经·旧约全书》中的一个流浪汉命名的,预示着他以后的流浪漂泊生活。他登船前在客店门口看到:“一幢古老房屋的大门口,竖着一根旧中桅杆,在上面的横木中。摇晃着两口吊住锅耳、漆成黑色的大木锅⋯ ⋯ 使得这根桅杆的样子很像是一个绞刑架。”[5 桅杆代表大海, 而十字架、黑锅、绞架都与死亡有关。这使得伊实玛利感到不祥:“难道这两只锅是在暗示着什么与地狱有关吗?” 他 怀着对死亡的猜测和悲剧心理引领着我们进人了一个灭亡深渊。水手们上船前签约被看成是“把灵魂也签了出去”,亚哈船长把船长室看成了坟墓.视床铺为墓穴,他曾说:“我这样的老船长,要我走下这个狭窄的舱口.走向我那墓穴式的床铺去, 不免觉得走进我的坟墓。” 5]1。 这些话语在书中比比皆是.更增加了小说的黑色悲剧性。一步一步.死神越来越近。与白鲸决战的短时间里, 罗盘针被雷击。象限仪被摔,测程仪又被大海淹没。更奇怪的是救生圈不能救生而棺材改成救生圈。最终导致“佩阔德” 号捕鱼船被撞毁和几乎所有人的死亡。死亡和悲剧氛围一直笼罩着整篇小说,达到了宣泄怜悯和恐惧的目的。

(三) 《白鲸》的“黑色” 主题

黑色浪漫主义的“黑” 在主题上表现为: 揭露社会、政治、宗教和道德上的邪恶.揭示人性中的阴暗面,不偏离表现进行善恶冲突、进行道德探索这一主线。麦尔维尔“作为水手,他接触到大海。大海辽阔而空旷,壮丽而又使人生畏;它的冷漠无情令人联想到上帝对人类的遗弃。麦尔维尔在太平洋上的经历的两个方面使得这种失落感更加强烈,而且他给社会的看法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_6]。 所以他的后期作品都是以冷冰冰的面孔出现。在《白鲸》中,麦尔维尔把“佩阔德” 号上的船员当作人类的缩影,描述了森严的等级制度,而海上的航程(而非陆地)则是人类的命运。亚哈是主宰.他和三个副手同属统治阶级,有特定的活动范围和权利等。其他船员则是臣民,没有自由可言,干最艰苦危险的工作,得到的则是最少的。“佩阔德”号像一座漂浮在海上的工厂,具有十九世纪资本主义企业的典型特征。在这里金钱、权力高于一切。为了金钱, 二副甚至扔下在海中挣扎的船员.去追捕一条到手的巨鲸,并且心安理得.“我们不能为了像你这样的家伙丢了鲸⋯ ⋯卖一条鲸的钱可是卖你的钱的三十倍⋯ ⋯ ”

小说中.船长亚哈和船员魁魁格在对待他人、他们自己和环境的态度上是完全不同的,分别显示着人性的恶和善。在专横的亚哈眼里, “你们都不是别的什么人,人们都是我的手脚.所以要听从我。” 亚哈是自私的.他的复仇是个人的.而他又是至高无上的主宰者。亚哈在追杀白鲸的过程中.无视全体船员的宝贵生命.让他们跟着自己去送死。当斯巴达克告诉亚哈,他的标枪着火, 是上天在反对他.劝他返航时,亚哈却大声咒骂起来.谁敢松解一下索头.他就用标枪戳穿他 亚哈偏执地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视他人的生命如儿戏。而当“拉吉” 号船长请求亚哈帮他找回失散的儿子的时候.亚哈却冷漠地拒绝了他。为了节约时间去追杀白鲸,他竟然置别人的恳求和痛苦于不顾。不仅丧失了理智,而且连做人所必需的一点同情心和慈悲也没有了。偏执和疯狂将亚哈性格中的阴暗面暴露无遗。麦尔维尔在亚哈等强权统治者身上揭示了个性的发展实际上是以权威对其他人进行压制.说服和强制别人支持其观点或生活方式以达到自己的目的。l7 。 麦尔维尔通过对亚哈的专横和强权统治的描绘, 揭露了资产阶级标榜的民主、自由的本质。魁魁格在《白鲸》中是异教徒的代表,但他比任何一个基督教徒都都显得更和蔼和有教养。他只身来到了基督教所代表的文明世界。他本来相信能够在基督教世界学到足够的东西去“启蒙他愚昧的同胞”.但他发现他先前向往的地方是一个邪恶的世界.“没有一处是干净的”,生活在其中的人们非常虚伪,而且不动声色地互相欺诈,因而他怅然若失。魁魁格是一个见义勇为的人。他会奋不顾身地救嘲笑过他的船员,并且对自己做法根本不以为然。魁魁格被认为“天生毫无文明人的虚伪和甜言蜜语”,“好象具有一种苏格拉底的智慧”.他会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钱分给刚刚认识不久的人,其高大的异教徒形象和崇高的气质以及高尚的情操在伊希梅尔和读者心灵上产生了巨大的震撼力。魁魁格代表了人性中的那份真和善。这一切也都印证了麦尔维尔的一句话“人的宗教信仰是一码事,这个世界却是另一回事。” 麦尔维尔生长在加尔文教的家庭环境里,对上帝有着根深蒂固的感情。而现实的困苦和残酷又常常动摇着他的信仰。异教徒被描述成了一个有教养、善良和高尚的人,麦尔维尔通过对比基督教徒和异教徒,对比善和恶,麦尔维尔揭露了宗教上的邪恶深入到灵魂的深处,揭露了社会、宗教、人性等的黑暗和邪恶,试图使人们清醒过来,认识到那些罪恶和危险 “对于那些听觉不灵的人,你得大声喊叫;对于那些快失明者,你只能把图画的大大的。”

三、结语 《白鲸》代表了麦尔维尔复杂的黑色浪漫主义和反超验主义思想,它始终没有偏离哥特小说表现善恶冲突和进行道德探索这一主线。“黑色”性质— — 恐惧、邪恶、阴森、神秘等笼罩着该小说。《白鲸》曾被历史尘埃所掩盖.但金子总会发光的,它所蕴含的悲剧魅力和道德震撼力等黑色浪漫主义特征使它发出越来越耀眼的光芒。黑色浪漫主义小说所特有的那种震撼人心的力量,能使人们清醒过来,认识到那些罪恶和危险。对当时社会的观察和人性的善恶以及生存价值等道德的探索是《白鲸》所表达的最突出的主题,有了这个主题。麦尔维尔成功地把自己一生的经历和思考所得全部凝聚在亚哈等相关的人和物上,刨造出了一个内涵极其丰富的艺术迷宫。 参考文献:

[1] Herman Melville ·Moby Dick[z].New York:Bantan Books.1981.

[2]Carl Jung·The Spirit in Man,Art,and Literature[M].Culture and Art Publision,1967. [3]肖明翰·英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EJ].外国文学评论,2001(2).

[4]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论选集[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赫尔曼·麦尔雏尔·白鲸[z].容新芳译.长沙;中国和平出版社,1999(4). [6]张中栽·西方古典文论选读[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7]Rubinstein,Annette T ·American Literature:Root and Flower[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1988.

白鲸读后感

《白鲸》读书笔记

白鲸 .12

白鲸读后感

白鲸读后感

《白鲸》读后感

白鲸文学社

害怕黑色

《浪漫主义的根源》读书笔记

白鲸读后感英文版

《《白鲸》的黑色浪漫主义.doc》
《白鲸》的黑色浪漫主义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