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酬管理案例

2020-03-03 22:20:1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清水衙门”水不清

某市人大与全国各地人大机关差不多,是一个清水衙门。在2002年取消“小金库”,实施统一津贴之前,人大与政府部门相比,实际工资明显低很多。实行统一津贴以后,除了人大等少数部门以外,大部单位的工资水平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虽然通过多种渠道,如午餐补贴等方式增加福利,但很有限。2003年正式实行部门预算以后,连加班工资和出差也受到影响,加班工资一年人均不得超过2000元。相比之下,人大是大机关,财政对几个大机关网开一面,在人头经费控制方面相对宽松,因此出差经费和加班工资几乎没有上限。因此,在工作强度相同的情况下,由于人大是集体行合职权,政府是首长负责制,人大工作人员所需要承担的责任明显要轻松许多。在获取同等报酬的情况下,因为人大不象政府那样承担更多的个人责任,因此就出现了态度好效率低、互相推诿、少做事少犯错的思想逐步蔓延,有矛盾逐级上报,就是不肯协调解决的现象。

另外,在人大机关自身内部也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人大的机构设置由负责业务的各专门委员会和负责后勤保障的办公厅组成。它与市委、政府等实权部门不一样,没有自己的下属机构,除了工资,没有其他收入。由于大家收入来源一样,工作做多做少做好做坏都一样,大家上班都没有什么积极性。但自全国人大授予该市地方立法权以后,这潭水开始被搅动了。为了做好地方立法工作,有立法任务的各专门委员会频繁到北京和深圳学习立法经验。一开始是领导去,后来领导去得多了,开始叫下属去。不久,这两个地方去多了。领导开始想法子往全国其他地方走,专门委员会的工作人员多的时候一年可以出差三四趟,一趟都在10天以上,费用都在4000元以上。办公厅的人开始眼红了,他们开始要求搞平衡,要求每年的出差要报计划,由办公厅主任和秘书长统一协调、平衡,争取每一趟都带一个办公厅人员。另一方面,随着工资的逐年升高,加班工资也成为人们眼红的对象,在加班工资上,办公厅拥有绝对的主动权,他们借口办公厅接待任务重,没有视察经费和立法经费,因此对办公厅工作人员的加班工资网开一面,专门委员会只能据实报领,最多只能三天,办公厅最多可以报六天,在报领时对办公厅人员很随便,对专委会人员则严格审查。由于加班工资、用车和出差报销都受制于办公厅,专门委员会开始在出差时转变思路,他们不再自己组织,而是动员政府为主组织,自己随同,或者在行和和时间上进行变动,使办公厅无所适从,想跟也跟不了。2002年换届之后,新上任的领导认为三天加班工资不领白不领,财政对此没有限制,没有理由自己卡自己,因此决定所有工作人员一律公平,每月都可以据实领三天加班工资。同时规定,今后以专门委员会为主组织的出差原则上每年两趟,每人原则上一趟,同时尽量捎带一名办公厅人员。这样,又大致回到原先做多做少做好做坏一个样的境况。

问题:

1、请根据案例中所出现的情况评价现行的工资与福利体系。

村干部报酬管理暂行办法

报酬待遇管理规定

报酬待遇管理规定

报酬待遇管理规定

员工心里报酬

代扣代缴劳务报酬

报酬性福利

入党·进步·报酬

工资报酬;劳动效率;管理效益;综合性计件工资

管理案例

《报酬管理案例.doc》
报酬管理案例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