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山工教学设计

2020-03-02 22:33:0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挑山工》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的作品。课文通过描写 “我“登泰山时发现挑山工登山,虽然比游人多一倍,但速度却不比游人慢,原因在于专心登山,脚步踏实,说明做任何事情都要踏踏实实、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文章寓理于事,发人深思。课文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顺序来写。首先,写“我“登山时看见挑山工走的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但速度却不比游人慢,心中感到很奇怪;其次,写“我”与一位挑山工交谈,明白了他登山速度快的原因;最后写下山后请人画了一幅登山画,用挑山工登山不止的精神勉励自己不断向前。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学会本课生字12个,正确读写:“光溜溜、货物、节奏、平衡、诵读、超过、肌肉、拘束、耽误、哲理”等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作者通过写事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3、了解挑山工的话,从其登山中感受脚踏实地勇往直前的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干什么事都要一心向着目标,步步踩实,一个劲儿往前走。学习挑山工不停地登攀的精神。

教学难点:用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谈话渲染、主题导入

同学们,从今天起我们学习新的单元《快与慢》。一提起快慢,老师就会想到《龟兔赛跑》的故事。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生说)

这节课我们一块儿来学习与快慢有关的一篇课文:《挑山工》。

【设计思路:由单元主题为切入点,从学生熟悉的童话故事导入新课。】

二、交流资料,链接文本

课前布置同学们上网或通过其他的渠道搜集有关泰山和挑山工的资料,下面谁愿意向大家汇报一下。(生汇报)

【设计思路:通过此环节让学生对挑山工有初步的了解,明白他们是怎样一群人,他们是干什么的。既考查了学生搜集相关信息的能力,又为学习课文内容打下基础。】

三、初读感知,自主质疑

1、自学生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字形。

2、自由朗读,思考三个问题: (1) 文中的不解之谜指什么?

(2) 作者是怎样解谜的?

(3)作者领悟出什么深刻哲理?

3、检查朗读。

4、组织交流。 (1)作者奇怪的是,虽然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但他们花的时间并不比游人多。

(2)作者为什么感到奇怪?读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关键词语、重点句子。着重从挑山工登山的姿势、路线来理解。折尺形路程比游人约多一倍,可结果花的时间不比游人多,这是不解之谜。

(3)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设计思路:此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通过安排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学,让他们自主学习,学习在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为后面以疑促读,深入自学,自主解疑做好了准备。】

5、出示练习:

虽然挑山工(

),但其实(

)。 虽然游人(

),但其实(

)。 因为挑山工(

),所以(

)。 因为游人(

),所以(

)。 交流完成填空,学生读。

【设计思路:联系上下文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在句式的训练中渗透学习方法。这不是课文的简单重复,而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运用关联词语,即使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又对课文内容有了深入的理解,使我们的逻辑更严密,学生参与联系的积极性特别高。】

四、布置作业,熟读延伸。

把课文多读几遍,直到读流利为止。

【设计思路:以学定教,学生对课文熟悉既能帮助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所以此环节的设置至关重要。】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开火车”读课文。师生从正确、流利、朗读习惯、技巧等方面进行评议。

二、解疑感悟

1、说说挑山工的不解之谜是什么?读3-6节找出表现不解之谜的三组句子。

2、交流出示句子,各种形式读句子。

三、解谜明理

1、出示作者的疑问(第4节)

2、最后,挑山工的回答解开了他心中的谜。出示挑山工说的一段话。 指名分别读这段话。

3、挑山工的这段话怎样解开这个不解之谜呢? 出示阅读提示:

任选一个内容进行学习,先读懂这段话,再联系上下文,进行小组讨论交流: (1)是否同路 山下 他们同时起程

回马岭

一、二次……

山道上 几次相遇

最后汇合在极顶的小卖部前 (2) 游人走法:

挑山工走法: 让学生在黑板上画出来。

【设计思路:通过画图,让学生认识到,游人轻装上山走的是直线,而挑山工挑着重物上山走的折尺行路线。游人上山是玩赏,挑山工则是工作。】

3、挑山工的速度为什么不比游人慢呢?在挑山工的回答中,有一个问句:“你看,是不是这个理?”挑山工是怎样理解“这个理”的呢?请同学们勾画出挑山工说的话,反复朗读,精读细品。

(1)组织交流评议。

(2)通过朗读,你觉得在挑山工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有一种不怕吃苦,脚踏实地,勇往直前的精神。)

(3)鼓励并指导学生读出挑山工的精神。

(4)再次齐读挑山工的那几句实实在在的话。

【设计思路:指导情感朗读,通过各种形式反复读,促进学生进一步入情入境,在感情上与作者真正融为一体,实现学生与文本之间的“零距离”接触。】

4、组织学生讨论:课文最后一句话“因为我需要它”里面的“它”指的是什么?

5、师小结。

[设计思路:该环节是课文学习重点难点突破的关键所在,紧紧围绕学生提出的疑点,引导学生精读细品,感悟内容。]

三、再读深思,学习表达

1、快速默读课文,看看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表现人物品质的。

2、组织交流,形成共识,指导习作。

[设计思路:使学生体会到写人的文章可以通过写事来表现人物的品质,使“读”和“写”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读”带“写”。

四、情境交融,心灵互动

通过作者的介绍,我们认识了令人肃然起敬的挑山工。他们身上具有吃苦耐劳,脚踏实地,认定目标,勇往直前的可贵品质。假如有一天你有机会去登泰山,你会和挑山工进行一次怎样的对话?

[设计思路:创设具体生动的语言情境,唤起学生畅所欲言的愿望,训练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也给了孩子一次触动心灵的机会,深化了思想认识。]

五、赏读品味,激发情感

同学们,在这篇课文的学习即将结束之时,你觉得哪些内容是自己最喜欢的,请你富有激情地读一读,再说一说理由。如果你心里的想法一下子无法表达出来,那么就用自己的朗读来表现,行吗?

[设计思路:用品读来结束教学,让挑山工的具体言行去感染学生的心灵,激发起学生脚踏实地,勇往直前的精神。]

六、做业布置

1、熟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2、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

挑山工

速度不比游人慢

得一个劲儿的往前走

我需要它

生疑

脚踏实地

解疑

坚持不懈 激励

挑山工教学设计

《挑山工》教学设计

挑山工教学设计

挑山工(教学设计)

挑山工 教学设计

《挑山工》教学设计模板

五年级《挑山工》教学设计

四年级《挑山工》教学设计

挑山工教学设计(优秀)

《挑山工》教学设计4

《挑山工教学设计.doc》
挑山工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