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望)教学案例 魏强

2020-03-02 03:08:1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春望》教学设计

礼县石桥镇初级中学 魏 强

教材简析:这是一首五言律诗,通过诗人亲眼所见的长安城景象,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诵读诗文—整体感知—引导探究—感悟归纳 教学目标:1.了解杜甫及背景,掌握诗歌内容;有感情地诵读。

2.整体感知、体会诗歌的韵律和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 3.了解战乱给劳动人民的苦难,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流程:

师:同学们,在唐代诗歌史上有两位伟大的诗人,他们都是谁? 生:李白、杜甫。

师:好!今天我们一同走进杜甫和他的诗作。 (板书: 杜甫)

师:杜甫由于所处的时代是唐王朝由盛到衰得转折期,因此,他创作的诗多真实深刻地反映唐王朝由盛到衰这一转折过程中的种种社会现实,成为唐代社会的形象和历史。他的诗被称作什么?有谁知道? 生:诗史。 (板书: 诗史)

师:很对!看来这位同学对杜甫有所了解。那么,他被后人誉为什么? 生:诗仙。

师:杜甫是“诗仙”吗?

- 1

在我们共同学习探究这首诗歌。“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句写的是什么?

生:写长安城经战乱后的萧条景象。

师:对,这是写望中所见,国都沦陷,山河依旧。春天到来,乱草丛生。如此强烈的反差怎能不使人触目惊心呢?这一联虽写景,却也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思想感情。这是首联,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写了什么?

生: 诗人移情于物,花、鸟都因国破家亡而惊心落泪。 师:这位同学回答正确吗?

生:不正确,这联是写诗人因忧国伤时而看到花鸟就不免惊心落泪了。 师:这两位同学回答的都有道理,这联向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以诗人为“感”“恨”的主体。花、鸟在春景中是最有代表性的事物,能使人赏心悦耳,但诗人此刻面对残破的国都,不知官军何时才能平定叛乱,不知妻儿在兵荒马乱中如何度日„„种种念头困扰着他,他怎能不见花落泪、闻鸟而惊心呢?另一种以花、鸟为“感”“恨”的主体。这自然是诗人移情于物的结果。所以,这两种解释实质上并无区别,都表达了感时伤世的感情。

本联以“感时”一语承上,以“恨别”一语启下,章法分明。那么,“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句写的是什么? 生:战火烧了三个月,家人寄来一封信并万两黄金。 师:这位同学回答正确吗?

生:不正确,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妻儿的强烈思念。

- 3

师:回答的很好!勤奋努力,以求更大的进步。下课。

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诵读、整体感知、引导探究、感悟归纳的教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很好地把握了诗歌主题,认识了战争的残酷性和破坏性,体会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并从中受到了教育。

【作者简介】:

魏强,男、汉族,1983年7月生,甘肃礼县人,大学学历,200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自2006年3月参加工作,一直担任语文教学工作,并参加《传统文化和语文教学》课题实验,曾多次获奖,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实验员。

《春望》教学设计

春望 教学设计

《春望》教学设计

《春望》 教学设计

《春望》教学反思

春望教学设计

春望教学设计

春望教学实录

春望教学设计

《春望》教学设计

《(春望)教学案例 魏强.doc》
(春望)教学案例   魏强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