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典籍读后感

2020-03-02 15:53:3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林海雪原》读后感

记得很小的时候,字还认不全,却在舅舅藏书的老阁楼上无意中发现了《林海雪原》,可是年幼的我并不能很好地把它读下来,于是凭着一股好奇心缠着长辈教着记下了故事的梗概,那时候的我对土匪的概念很深,因为奶奶总说,“不听话就让妹给长毛贼(家乡人对土匪的称呼)抓去喽”。当听到土匪被剿灭的时候心里是雀跃的,终于不用担心要到很多老鼠,黑漆漆的山洞里当长毛贼的婆娘了,于是有了理由淘气好一阵子。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无知的年岁过去了,再看到《林海雪原》的时候我有一丝惊奇,模糊地,我竟记得很久很久以前自己似乎看过它,翻开陈旧泛黄的封面,故事竟像昨天才翻阅过,虽然年代久远,虽然很多情节已记不清,但是杨子荣这个曾经在我心里像战神一样存在着的人物形象,依然在我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也许我自己都不知道,这么多年来为什么会不自觉的对军人有种肃然起敬的感觉,我想,根源就在这儿吧。

长大后再翻阅这本书已经不是单纯的希望尽快把土匪剿灭了,而是带着对儿时的怀恋和某种不可名状的敬意我认真咀嚼了每个字句,当我终于放下这本书的时候,那种崇敬如潮水般汹涌,让我得到了不一样的感动。

重新捧读《林海雪原》这部小说,使我对当时的作战环境与作战背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那是1946年冬天,国民党的主力重兵压向东北,更在北满收罗伪满官吏、警察、宪兵以及惯匪、地主等土匪武

装“中央先遣挺进军”在我后方作乱,我军不得不抽出一部分主力,到北满肃清匪患,巩固后方。我军战士便数度深入林海雪原,和匪患周旋作战。在周旋中锻炼了我们自己,在战术上、军事技术上,我们压过了敌人,战胜了敌人,直至将匪徒歼灭。

书中人物性格饱满,鲜活,少剑波的沉着冷静,杨子荣的聪明勇敢,让人油生敬意,小炉匠的诡计多端,座山雕的残忍狡诈,让人咬牙切齿,满心愤恨。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从鞠县长率领的工作队正在杉岚站开展土改,深夜遭到奶头山匪许大马棒的突袭,到奇袭奶头山,踏平匪窝,到帮助夹皮沟群众生产自救,到运输物资的小火车遭劫,高波同志遇害,到杨子荣深入威虎山与坐山雕斗智斗勇,最终一举歼灭匪寇,活捉匪首座山雕等等,扣人心弦,让人欲罢不能。阅毕,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跟自己读过的一些中外名著的重墨渲染相比,《林海雪原》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它就像是一条清澈的小溪,一直流过我的心间,如林海雪原中的雪那样纯洁,没有一丝杂质和尘埃,珍存在我心中一个温暖而特殊的角落。让我记得:火红的岁月里,有那么一群可爱单纯,执着勇敢的战士为了信念快乐地奋斗;如今的我们,是不是也应如此?不要被现在社会中的紫醉金迷所迷惑,要为了自己的理想与信念勇往直前。正如书中说道:这一切,杨子荣同志和高波同志没有看到,更没有享受到,他们正是为了我们今天所享受的这些,度过了艰苦的年月,献出了他们最宝贵的生命……,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个革命先辈用血肉换来的,我们不仅要倍加珍惜,更要用自己这一辈的努力,去完成先辈们未竟的事业。

雪原上、林海中,一个个白色的身影如风般呼啸而去,如一道道白色的闪电,那是我们的战士,在奔向剿匪的路上,也是在奔向幸福的方向……

中国建筑文化古典典籍读后感

子部典籍

文化典籍

中国文化典籍英译

中国农业典籍目录

《红色之旅》读后感

红色之旅读后感

红色经典读后感

《红色家书》读后感

红色经典读后感

《红色典籍读后感.doc》
红色典籍读后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