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要回归本真

2020-03-03 22:01:3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教育教学要回归本真

育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和易以思,回归本真

“和易以思出自《学记》——‘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教学就是要追求简单和谐的境界”。

易知易行,即“尊重规律、尊重计划,立足常规、立足特色,遇事三思、整合为佳,敢于放弃、舍即是得”。认识教育规律,是“知”;遵循规律办事,是“行”。教育不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我们要努力把教育的基本问题搞清楚:教育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到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教育是有其内在规律性的,不能人为地将其复杂化,而应易知易行,简简单单、真真切切、踏踏实实,把握住教育的真谛。

要和而不同,即“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守正出新、成己成人,包容尊重、选贤与能,”。“和”是不同元素的结合,不同、差别是“和”的前提。容“不同”,才能达到“和”的境界。教学实践中,“和而不同”就是既要坚持原则,又要承认、包容、尊重差异,以达融合共存,进而共荣。

教育就是使人成其为人,使人成为有能力的人,使人成为幸福的人。如果教育不能使人幸福,教育就没有意义了。我们提出价值主义教育就是要使教育回归人的本真,使教育去发展、实现人的价值。我们的价值主义教育思想根本是使教育者教育唯真、唯智、唯实、唯和。所谓“唯真”就是教育要崇尚真理、追求真理、实践真理、捍卫真理,做真人、行真事,要真爱、真诚。这就对现在社会上存在的,教育培养人的两面性产生了挑战。现在的教育往往培养人的一种政治表达,就是表达如何去追求什么,表达如何忠心,表达如何为了未来的目标。另外,我们的教育要培养学生热爱智慧,敬畏智慧,生长智慧,要求取智慧。这样,教育就要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创造,使我们的民族成为一个爱智慧的民族,使每个人成为爱智慧的人。然后去增长自己的智慧,实践自己的智慧。

教育面对的是学生,是人的教育,人是千差万别的,是具有能动性的。因此教育的最终目的就应该是对人的培养,是对人的知识的提升,能力的发掘和素养的促成。教育的首要目标不是批判,而是建设。现时很多教师为了在学生前显示权威,对课文和社会动辄批判:这里不对,那里不行。除了显示自己的高深外,我看不能给学生以任何希望。教育要对学生的升学考试负责,更要对学生一生的幸福人生负责。基础教育要带给学生希望、力量,带给学生内心的光明、人格的挺拔与伟岸,带给学生对于自我、对于生活、对于未来和对于整个人类的自信,以便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成为自由社会的建设者和幸福人生的创造者。

教学应该以“书本”和“大纲”这个本为出发点,而不是花里胡哨的这个材料,哪个资料。当网络技术飞速发展,让很多老师查资料行了方便,同时也带来一个弊病:教师从网上下载过多资料和材料,对书本知识进行补充,有时甚至到了忘记课本的程度。一堂课学生能学懂课本知识就是成功。如果脱离学生实际,去引导学生求知更广阔的领域,这无异于揠苗助长,其结果不言而喻。教育是实事求是的,任何好高骛远只能与教育的目标背道而驰。当我们抛弃课本和大纲而去寻求更新颖的教学内容时,当我们把课外补充知识大量带入课堂时,我们可能就把本应掌握的知识丢掉了,学生本应学会的字词,本应掌握的技能和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削弱了。 作为拓宽学生知识面的方式,上网或查找资料未免不可,但这应是建立在充分掌握了“本”的基础上,而不是课一开始上就进行资料“轰炸”,更不是教师越俎代疱,这些都应是学生自己去寻求和解决问题的手段。否则就只能是缘木求鱼了。

教育到了回归本真的时候了。

回归本真

回归本真

回归语文教学本真

让教育回归本真之路

以人为本 让教育回归本真

以人为本让教育回归本真

让教育回归教育的本真

探寻教育本真 回归教育主业

回归本真课堂

让语文教学回归本真

《教育教学要回归本真.doc》
教育教学要回归本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