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抗震救灾精神

2020-03-03 12:58:0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多难兴邦、多难砺党、多难强军。2008年5月12日,我国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人民军队的意志、勇气和力量经受了严峻考验。在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坚强领导下,我军官兵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充分发挥了主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在同地震灾害艰苦搏斗中展现了人民军队的性质本色和英雄气概,用忠诚和血肉之躯又一次向党和人民交出了无愧于党的军队、人民的军队、社会主义国家的军队的合格答卷。回顾我军参加抗震救灾、恢复重建的伟大实践,从中汲取思想和精神营养,对于打牢官兵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履行使命的思想根基,提高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党的军队、人民的军队、社会主义国家军队的性质规定,是人民军队参加抗震救灾、恢复重建的根本遵循在人类社会中,任何一支军队的性质都是其存在和发展的根基。我军是中国共产党亲自缔造、领导和指挥的新型人民军队,其性质是党的军队、人民的军队、社会主义国家的军队。这既反映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军队同党、人民和国家的内在联系,也深刻揭示了其性质的本质内涵,为我军参加抗震救灾、恢复重建指明了方向。

党的军队,这是我军性质的核心。我军是由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武装斗争中独立缔造的革命队伍。党领导这支队伍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经过20多年的革命战争,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夺取了全国政权。没有党的领导,没有党领导的这支队伍,就没有中国革命的胜利。我军作为党缔造和领导的武装力量,是执行党所赋予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以党的宗旨为宗旨、以党的目标为目标是我军与生俱来的固有特质。始终坚守党的军队这一性质要求,无论时代怎么发展,无论军队成员如何更新换代,无论任务怎样转换,我们这支军队都要把听党指挥作为立军之本,牢牢熔铸在自己的旗帜上。

人民的军队,这是我军性质的实质。我军来自人民,是人民的子弟兵;服务人民,是人民利益的捍卫者。自觉地与人民保持着密不可分的血肉联系,是我军区别于一切剥削阶级军队的显著特色。对于我军来说,除了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也不允许有超越于人民之上的特殊利益;除了为人民服务,也没有任何其他的特殊服务对象。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觉服务人民,始终是我军性质的根本所在。从人民的军队这一性质要求出发,不管社会环境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不管利益格局出现什么样的变动,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考验,我军官兵都要坚定地站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上,把人民利益作为基本出发点和归宿,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

社会主义国家的军队,这是我军性质的表现形态。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认为,军队是国家机器的主要组成成分,始终是以维护国家利益为基本职能。在中国,当社会主义制度确立起来以后,我们这支由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便历史地成为了社会主义国家机器的有机组成部分。军队的性质,历来是同军队的职能作用相联系的。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我军作为国家机器所发挥的职能作用,是其固有性质在为国家服务上的直接反映。始终铭记社会主义国家的军队这一性质要求,无论任务多么艰巨,无论条件多么艰苦,无论环境多么恶劣,我军官兵都要不断强化职能意识,自觉把肩负的保卫社会主义祖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任务视为生命,以报效祖国的赤胆忠诚,愈益当好党和人民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

党的军队、人民的军队、社会主义国家的军队,涵盖了我军性质的内在规定,三者构成了有机统一体,始终贯穿于军队各项实践活动之中。在抗震救灾、恢复重建中,我军官兵时刻听从党的召唤,以最快速度奔赴抗震救灾第一线,全力救助被困群众,恢复基础设施,帮助灾民重建家园,维护社会发展稳定,谱写了人类地震救援史和灾后重建史上的新篇章。汶

川大地震以一种猝不及防的特殊方式再次证明,坚持人民军队的性质,是我们军队完成各项任务的根本保证。

二、我军以勇当抗震救灾主力军、突击队和积极参与恢复重建的实际行动,展现了党的军队、人民的军队、社会主义国家军队的能力和形象

面对特大地震灾难,人民军队衔命冲锋在前,冒着余震频发、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危险,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用钢铁般意志和血肉之躯筑起一道道生命的长城。人民军队危难关头挺身而出、舍身为民的壮举,就是党的军队、人民的军队、社会主义国家的军队的充分展现和生动证明。

一是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主席的号召,一声令下,立即行动,全力投入抗震救灾斗争。严重灾难发生后,全军应急指挥机制紧急启动,13余万大军突进灾区,以最快的速度展开救援行动。胡主席视察灾区,了解到分散在十余万平方公里内的数千个受灾村寨与外界失去联系亟待救援,立即发出部队尽快“进村入户”命令,各部队跋山涉水,多路挺进,按规定时间进入2400多个偏远山区村寨实施救援;抗震救灾取得阶段性成果后,胡主席又对军队支持灾后恢复重建作出明确指示,部队立即作出专题部署,调整救灾力量和工作重点,倾力帮助群众重建家园。人民军队积极贯彻落实胡主席的重要指示,按照中央军委的统一部署,不畏艰难险阻,连续奋战,为夺取抗震救灾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困境中的受灾群众深情地说:“解放军来了”、“党的队伍来了”,我们有救了!

二是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在抗震救灾中全力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灾情紧急,人命关天。人民军队始终坚持把抢救人的生命摆在第一位,不抛弃、不放弃成为我军官兵的坚定誓言;只要有一线希望,只要有一点生还可能,就要做出百倍努力成为我军官兵的自觉行动。时间就是生命,救人刻不容缓。广大官兵不顾个人安危,不怕任何困难,不惜一切代价,连续作战,争分夺秒地抢救受灾群众;哪里有幸存者,官兵们就在哪里展开救援;手中有什么工具,官兵们就用什么工具进行抢救,肩扛手刨、竭尽全力抢救人民群众的生命。为及时救治伤员,军队医疗队紧急行动,与时间赛跑,同死神抗争,冒着余震和次生灾害危险,迅速展开医疗救治,成功挽救了大量危重伤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救援的奇迹。千方百计安置受灾群众生活,帮助灾区恢复生产、帮助群众重建家园,最大限度地减低了灾害造成的损失。灾区人民动情地说:“地震无情人有情,危难之时又见亲人解放军。”

三是坚决维护国家利益,在抗震救灾、恢复重建中彰显军队新风采、塑造国家新形象。国家有难,舍我其谁!山崩地裂,壮士出征!灾难突袭而来之际,人民军队快速反应,第一时间奔赴灾区,第一时间展开救援,第一时间突进“生命孤岛”,第一时间穿越“死亡峡谷”,摧艰拔难,排除了一个又一个险情,完成了一个又一个艰巨任务。在宝成铁路109隧道抢险中,工程和防化官兵冒着被困的13节油罐随时可能爆炸、隧道内毒气弥漫、山体飞石滚落的危险,昼夜奋战,提前打通了通往四川灾区的交通大动脉。空降兵在无地面指挥引导、无地面标识、无气象资料、高原地域复杂的气候条件下,于4999米高空实施了“生死之跳”,不仅改写了中国空军伞降的历史,而且创造了世界航空历史的新纪录。在灾后重战场上,人民军队与地方政府携手并肩,艰苦奋战,短时间高质量建成八一康复中心,创造了全国残疾人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为灾区重建家园奉献了又一精品工程。国外媒体评价说,中国政府让国际社会深受感动和鼓舞,中国军队展现出令人惊叹的战斗力!

三、发扬抗震救灾精神,永葆党的军队、人民的军队、社会主义国家军队的性质本色,努力在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中做出更大贡献。

当前,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但我国面临的挑战依然很多很复杂。军队不仅要肩负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历史使命,而且要承担不断增多的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人民军队参加汶川抗震救灾所砥砺的精神财富和实践经验,为保持我军的性质本色、提高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提供了精神动力和重要保证。

要始终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官兵,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切实打牢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思想根基。高举旗帜、听党指挥既是我军克服一切困难、战胜一切敌人的优良传统,也是我军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特有政治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的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是我们党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旗帜。广大官兵必须紧密结合部队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刻领会其根本立场、基本观点、科学方法,确保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纲领的模范实践者和坚定维护者,不断坚定为实现党的政治主张和政治任务的思想意志。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了人民军队性质本色和优良传统,反映了人民军队最核心、最本质的价值取向。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深化我军历史使命、理想信念、战斗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导广大官兵按照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立身做人,保证人民军队在各种风浪考验中强化主心骨、筑牢精神支柱,为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政治保证。

要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始终把为人民、学人民、靠人民作为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不断增强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力量资源。我军是人民的军队,人民是我军的“上帝”。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我军取信于天下、无敌于天下的“本线”。广大官兵必须牢固树立根本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的思想观念,始终把实现人民利益作为自己全部奋斗的最高目标贯彻到履行新使命、完成新任务的各项工作实践中。在此过程中,不仅要服务和保障旨在强国富民的改革发展大局,而且要按照人民利益要求确立和贯彻正确的工作指导思想;不仅要自觉弘扬为人民利益甘于奉献的牺牲精神,而且要以对人民极端负责的态度抓紧部队现代化建设;不仅要在危难关头为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挺身而出,而且要积极利用国防经济资源多办造福于人民的社会公益事业;不仅要按照亲民、爱民、为民原则正确处理军民之间的关系,而且要主动听取人民群众的批评和建议;不仅要按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加强和改进工作,而且要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检查。只有这样,人民军队才能不断增进同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才能在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中得到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要着眼时代发展要求和国家战略全局,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全面提高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素质。我军在新世纪新阶段既肩负着艰巨的历史使命,又承担着繁重的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科学技术既是生产力也是战斗力。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既要靠精神和勇气,也要靠科技和智力。要大力实施科技强军战略,切实把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到依靠科技进步特别是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高新技术进步上来,不断提高官兵科技素质,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对战斗力提高的巨大作用。要立足最复杂的非战争军事行动实际,建立科学、实用、高效地快速反应机制,完善各种应急预案,提高部队复杂环境条件下的机动能力。要针对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需要,加快推动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所需装备器材的研制、配发和储备,提高部队遂行任务的效能。要在提高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的基础上,加强对各种非战争军事行动特点规律的研究,组织部队搞好维稳处突、应急救援、抗震救灾等适应性针对

性训练,提升部队完成非战争军事任务的专业化水平。同时要深入持久地开展磨砺顽强斗争、旺盛士气、过硬作风教育培养,始终保持官兵高昂的战斗意志,不断提高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的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让党和人民放心。

发扬抗震救灾精神 扎实做好本职工作

大学生如何发扬抗震救灾的伟大精神

大学生如何发扬抗震救灾的伟大精神

抗震救灾精神

抗震救灾精神

5.30演讲稿(发扬抗震救灾精神 扎实做好国税工作)

弘扬抗震救灾精神

弘扬抗震救灾精神

抗震救灾精神意义

弘扬抗震救灾精神

《发扬抗震救灾精神.doc》
发扬抗震救灾精神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