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创业之星先进事迹

2020-03-02 03:37:2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返乡创业,复兴传统蜂产业带民致富

——青年党员姚俊返乡创业典型事迹

姚俊,男,苗族,24岁,中共党员,毕业于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大学专科学历,现任来凤县尚风寨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一、借东风初起步

2010年6月,出身农村的姚俊放弃恩施市报酬丰厚的工作,为实现复兴来凤养蜂业的创业梦想,他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返乡发展养蜂业之路。姚俊在一个多月时间里,翻山越岭深入革勒车乡和大河镇的村村户户去调查养蜂情况,向有经验的养蜂老师傅学习养蜂技术。通过不懈地调查走访,一份颇具含金量的“尚风寨”蜜蜂养殖最早的创业计划书在他的笔下诞生。有了创业目标就要去践行,他的创业计划也得到家人朋友的支持。作为一名普通的青年农民,资金是创业最难逾越的一道鸿沟。在家人和亲戚朋友的支持下,通过在信用社联名担保,姚俊在获得最初的启动资金10万元。初生牛犊不怕虎,姚俊在获得启动资金后就马上紧锣密鼓地开始创业。由于经验不足和管理上的疏忽,刚启动一个多月他就在创业路上摔了第一跤:在大河镇放蜂时一名农户在给萝卜喷洒农药治虫时,误将农药喷洒在了蜂箱上,造成了20余箱蜜蜂不同程度死亡,此后蜜蜂所剩无已,因该农户属特困户无力赔偿,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万多元,姚俊的养蜂大户梦几近破灭。

二、寻求合作谋发展

蜜蜂中毒事件后,因担心亲戚朋友的指责,姚俊就把自己关在家里关了5天,通过阅读创业书籍和观看视频教程,同时利用网络平台求教于成功企业家、朋友、老师,深刻总结了失败的原因。在他们的帮助和指导下,他发现单个农户抵御风险能力差的弊端,大家只有拧成一股绳抱团发展才能闯出一番天地。于是姚俊就开始谋划创建农民专业合作社来发展养蜂产业,他联合革勒车乡蜂农文继祥等人,依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于2010年8月登记注册了来凤县第一家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尚风寨蜜蜂养殖合作社,专门从事蜜蜂养殖、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 蜂终于尝到了甜头。

三、观前景思对策

随着国家退耕还林政策不断深入,特别是近年来武汉凯迪在我县大力发展油桐和刺槐,使我县的养蜂环境得到根本改善。他看准了养蜂业不仅能够提供大量营养丰富、滋补保健的蜂产品,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人民身体健康,而且对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产品品质和维护生态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他以时代眼光将这种生态环保的和谐理念视为发展契机,按照“先发展,后规范,边发展,边规范”的总体思路对合作社的发展作出了长远规划。合作社在运作初期,就十分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独特的合作运作模式,对于成员的帮扶,主要采取以区域综合发展基金的方式介入。经

书面申请加入合作社的成员,可以享受合作社提供的产前、产中、产后及市场销售服务。成员可以通过合作社搭建的远程教育平台和聘请的专家进行授课,学习最新养蜂技术和了解行业信息。合作社还对成员产品签订收购协议,按照每斤高于市场价2-5角保护价收购,让成员吃下“定心丸”,有效地避免了单家独户生产带来的信息不畅、技术落后而导致的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从而节约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确保成员蜂蜜产销两旺,蜂农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四、创品牌,强营销。

有了好的产品,就必须拓展良性的市场。随着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消费者更加关注乡土风味和纯天然、原生态的产品,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大,导致纯天然蜂蜜价格比普通蜂蜜价格还要高上许多。在合作社理事长姚俊带领下,合作社申请注册了“尚蜂寨”系列商标,办理了法人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今年还申办QS认证。合作社抢抓发展机遇,在产品宣传上下大工夫,印制了专用的品牌包装,创办了合作社宣传网站和销售网店,以狠抓产品质量为核心稳步进入市场,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五、科学规划求长远。

合作社深知发展之路在于科学规划,理事会一班人在理事长姚俊的带领下,结合了我县蜜蜂养殖产业布局和市场需求的可观前景,科学地制定了一系列规划。一是继续加强现有养蜂基地建

设,争取5年内通过有机食品认证,提高产品品质。二是建设完善产品配送中心,深入开展农超对接。通过与大型超市对接,有效解决蜂产品的销售体系欠缺而导致的养蜂风险难题。未来五年,合作社拟建武汉、恩施、宜昌三地的直销网络,来凤现已创办专卖店两家。三是制定符合合作社运行的财务管理、质量管理、员工福利等相关制度,使合作社规范健康发展。最终,让更多蜂产品爱好者了解尚风寨蜜蜂养殖合作社,以推动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为愿景,遵循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统一的价值观,增强消费者和经销商对“尚风寨”蜂产品消费和经营信心。

六、为人真诚,乐于学习。

姚俊返乡养蜂,借东风致富显身手。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他严谨认真,不急不躁,热情为广大社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服务,他对蜂友和爱好者友所提出的问题都认真解答,受到了广大成员和蜂友的一致好评。到目前为止,他为成员蜜蜂免费义诊百余次,多次为困难成员赠送蜂具。姚俊在对尚风寨未来发展描述中这样说到:“以学规划谋发展,把尚风寨合作社做精、做强,在有充分的原始积累后,一定要创办一家尚风寨商务学堂和一间诊所。”商务学堂,旨在为尚风寨成员和更多的人提供成功的经验,促成更多人的成功;诊所,旨在帮助尚风寨成员和贫困人员解决就医难、看病贵的问题。此外,大学毕业后的他,一直保持“有余力,则学文”的良好习惯。据了解,他每年至少要花上2000余元

购买各类书籍,现在他家中堆满了各类书箱,翻开阅读过的书都有他的读书笔记,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利用网络查找答案或求教于老师。在长期实践中,他还总结出了“养蜂不要种,只要勤做桶,养蜂不愁富,只要有技术”的山区人致富经。

姚俊在创业中树立诚信乃成功之本的信念,靠勤学实干兴业,靠求实创新发展,造就了今天的事业。超越自我,挑战未来,一份信念使他在返乡创业路上成为一名年轻有为的带头人。

返乡创业之星先进事迹

返乡农民工创业先进事迹

104位农民工“返乡创业之星”

创业之星候选人先进事迹

贵州省第一届返乡农民工创业之星推荐表

失地农民返乡创业致富典型先进事迹

返乡创业能手陈伟个人先进事迹

返乡创业女青年先进事迹汇报演讲(旅游业)

返乡流动党员致富带动创业先进事迹

返乡创业意向书

《返乡创业之星先进事迹.doc》
返乡创业之星先进事迹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