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教案

2020-03-03 12:21:5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第六课 对外友好往来教案

古寨中学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材料分析、小组合作了解隋唐与日本、新罗、天竺交往的概况并分析其影响。

2、通过阅读教材、史料研习、图片欣赏、小组合作能说出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的史实,体会他们坚韧不拔的精神。

3、通过阅读教材、观察《唐朝对外交往路线图》及小组讨论,理解唐朝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

教学重点:唐朝与日本、天竺的交往

教学难点:理解封建时代的对外交往为何如此频繁?它与当今的开放有什么区别?

教学策略:

自主探究学习法;小组合作、讨论学习法。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相关资料、图片 课时:一节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提问第五课的知识,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隋唐的民族关系,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隋唐的外交关系。

二、自主先学、知识梳理:

 出示学习目标(生读):通过阅读教材、材料分析、小组合作分析了解隋唐与日本、新罗、天竺交往的概况并分析其影响。

 通过阅读教材、史料研习、图片欣赏、小组合作能说出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的史实,体会他们坚韧不拔的精神。

 通过阅读教材、观察《唐朝对外交往路线图》及小组讨论,理解唐朝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

师:根据学习目标自主预习,用铅笔做好重点知识的标记,时间为5分钟。温馨提示:有能力的同学,完成后填写《伴你学》P18知识梳理。

师:通过刚才的预习,有没有疑惑的地方,或者是解决不了的问题?带着问题走进本节课。

三、教材挖掘、合作探究

出示广告词“山海有奇观,威海看赤山。”师:有没有同学去过我们威海的赤山风景区呢?你能谈谈你到赤山都看到了什么景观?(生答)

出示图片:赤山法华院及相关一组图片

师:石岛赤山景区现有威海唯一的佛教寺院——石岛赤山法华院,它是唐朝时由新罗人张保皋兴建的,也是连接中日韩三国友谊的佛教圣地,唐朝时有一位曾居住在这里的日本高僧。他是谁呢?

1

出示图片:圆仁法师塑像及简介。

师:圆仁法师在中国游历的过程中曾见到过这样的景象(出示图片《职贡图》),画面中有一些穿着怪异、面貌奇特的人,他们赶着马车,风尘仆仆,提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上的人物与我们学过的唐朝时期人物的服装、样子一样吗?反映了什么情景呢?(见课本第28页插图下面的文,此图反映了外国使节和周边少数民族携贡品来唐的生动情景。)那唐朝时与哪些国家有着密切的往来?通过刚才的预习你是否有答案?

出示《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生答(天竺、新罗、日本),教师在图上圈画。而在日本与唐朝的交往中,圆仁法师就是中日友好使者的典型代表,圆仁在中国游历的近十年中,很多日本使者也来到了唐朝,究竟是什么吸引了他们,下面我们今天入

(一)对外交往之日本篇

师:唐朝时,中日友好交往的使者,除了圆仁,你还知道哪些?(根据学生的思路随时调整。)

线索1:先由学生提出“遣唐使”。日本从汉代开始就与我国正式交往,隋唐时期的友好交往更为密切。隋朝时,已向中国派遣使团,称为“遣隋使”。唐朝贞观年间开始,日本先后十几次派出遣唐使团到中国,有时日本天皇还亲自到海边为他们送行;遣唐使团先后两千多人冒着生命危险,舍身渡海到达中国。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他们要源源不断地到唐朝去呢?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日本书纪》中找到答案。

出示课件:《日本书纪》“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见课本P29下面小字注释。哪位同学给我们解释一下?(也就是说唐朝是一个制度规范全面、文明发达、值得珍视的国家。)日本现在虽然是世界上的发达国家,但在古代,中国隋唐已经是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日本还处于奴隶社会阶段,在各个方面都远远落后于中国,所以当时的日本把向中国学习、吸取隋唐文明作为基本国策,经常派遣唐使到唐朝来。

线索2:现有学生提出鉴真法师,通过观看视频,了解鉴真东渡的故事。播放视频。

师:看完视频后你有什么感想?生答,师总结:鉴真的这种坚韧不拔的毅可歌可泣,确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向他学习。

线索3: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下面图片,分析唐朝对日本文化产生了哪些影响?

1、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

2、参照汉字创造了日本文字。

3、在社会生活上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

4、在建筑和钱币方面也学习唐朝。(学生在课文中整理并巩固本题)

各抒己见:通过前面的了解,我们知道日本非常善于学习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并且在吸收先进文明后,不断创新。在古代,日本学习中国隋唐制 2

度实行大化改新,在近代,学习西方先进制度进行明治维新,这两次改革成为日本历史的两个转折点,终于使日本成为当今世界发达国家之一。在唐朝与日本的交往中,处处可见日本民族的好学精神,对你有什么启发?(日本大和民族这种善于学习、勇于进取和敢于改革的精神是很值得我们借鉴的。)

师:接下来我们看看圆仁法师在唐朝的那十年间还看到了什么?进入下一篇章

(二)对外友好往来之新罗篇

出示图片:长安市场,生读:前面的牌匾上写着“东市”两个大字,传来悠扬富有民族风情的新罗音乐声,摊位上摆放着珍贵的人参和药材,圆仁法师一行还发现前面挤了一群人,正对一匹健硕的马在评头论足,有人惊讶地喊:“新罗马,新罗马。”

师:长安的市场里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新罗物品呢?生答。 师: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出示《新罗地域图》,问题:新罗位于哪个半岛?

师:新罗的位置跟今天的朝鲜和韩国的位置大致一样,那我们现在与那个地方是否有来往?新罗和唐朝的关系有来有往、融洽和谐,这种友好交往一直延续现在,威海与韩国经济文化往来密切,在我们威海随处可见韩国的服食等,我们周围也有来自朝鲜半岛的国际友人,甚至班里就有韩国同学,你能不能说一说我们周围的韩国文化呢?(总结:现在的对外往来更加频繁。)

师:那圆仁法师在中国还有没其他的见闻了呢?咱们接着向下看。

(三)对外友好往来之天竺篇

(生读)远远地,圆仁法师听到了隐隐的梵唱声,他极目远眺,令他亲切无比的一幅画面出现了:高塔凌云,钟声梵唱。你知道佛教的发源地在哪吗?

说起佛教、天竺,我们就会想起一个很熟悉的人物——唐僧,同学们都是从小看着《西游记》长大的,你对西游记里的人物有什么看法?你心目中的玄奘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中国历史上,玄奘确有其人,到西天取经也确有其事。但是真实版的玄奘可不像唐僧那么懦弱,他有一件鲜为人知的天竺论辩的故事。让我们看看真实的玄奘、真实的西游。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本P28的导言中天竺论辩的故事。

现实版的玄奘的情况怎么样呢?请阅读课文P31回答大屏幕上的问题。学生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回答:

1、玄奘西行时哪个皇帝在位?唐太宗李世民,贞观年间。游学地点在哪?那烂陀寺。

2、玄奘的重大贡献有哪些?(携带大量佛经回长安,写了《大唐西域记》)

3、对《大唐西域记》的评价?(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3

4、从玄奘西游的事迹中,你能学到他的什么优秀品质?(做事应该坚持不懈,不畏困难,要有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回的精神,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也就是“有志者事竟成”。联系鉴真)

这节课跟随圆仁法师一路走来,我们再回顾一遍隋唐的对外交往,出示《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那是主要是跟哪几个国家有密切友好往来?哪位同学到前面在图中找到并填写上名字。其余同学在课本P29的图中圈出,并在旁边相对应的写上在与之交往中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物名称。

师:隋唐时期对外交往如此频繁,你能总结出原因吗?(政治、经济、交通、政策等条件)

学历史是为了博古通今,以古鉴今:唐朝前期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民族关系和睦、中外交流密切,对世界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促进了本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对于今天我们处于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中的中国,我们能从唐朝的对外交往中得到什么启示? 一试身手:

一、选择题

1、下列唐朝与国外友好交往的史事,发生在唐玄宗时期的是 A.日本第一批遣唐使来到中国 B.鉴真东渡

C.唐朝人到天竺学习熬糖技术 D.玄奘西游 ( B ) 2.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最杰出的使者是:

A.阿倍仲麻吕 B.玄奘 C.鉴真 D.一行 ( B )

二、材料题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1、诗中的“传道艺”是指什么?(传播佛教)

2、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先生所著,是为了提倡中日文化交流的) 边学边练:

资料:这是一座太平洋上的美丽岛城,置身岛上,你几乎会怀疑自己来到了大唐的长安,这里的人们使用着圆形方孔的铜钱,穿着宽大飘逸的服装和木屐,热衷于中国书法,饮茶之风盛行,甚至也过重阳节。

请回答:(l)这座城市位于哪个国家?(日本奈良即平城京)

(2)列举唐文化对它的影响有哪些?

探究活动

 活动主题:对比《西游记》中的唐僧和现实中的玄奘有何相同与不同。

 活动内容:通过读书、上网等方式,搜集《西游记》对唐僧的描述,以及现实中玄奘和尚的相关史实,将资料整理成多媒体课件,在课外活动时间作展示和汇报。

 活动要求:小组成员各负其责,各尽其职。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

鲁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者黑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教案

鲁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案

鲁教版九年级第第一单元单元测试题

鲁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教案

鲁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单元教案

鲁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8单元教案

七年级政治上册第一单元复习提纲(鲁教版)

《鲁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教案.doc》
鲁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