荥阳法院赴大别山干部学院培训学习

2020-03-01 16:35:1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革命圣地、红色教育

荥阳法院赴大别山干部学院培训学习

在河南最南端的县城新县,千里大别山之中, 庄严的大别山干部学院坐落于此。在火红的七月,荥阳市人民法院组织五十余名干警慕名来到这里接受一场关于党性、关于理想与信念的革命洗礼。

进入夏天的大别山玉树葱葱,像展翅飞翔的大鹏,翱翔在鄂豫皖三地之间。从1921年建党到1949年解放,这片土地先后有200多万人参军参战,近百万人牺牲,说她“家家有红军、户户有烈士”“随手抓一把泥土都能挤出革命的鲜血”毫不为过……

清晨伊始,学院内就红歌不断,荥阳法院学员们穿着红军服,戴着红军帽穿梭在学院内。唱首红军歌,走趟红军路,“红”字,点燃了学员一天的学习激情。学院通过访谈教学、情景教学、体验式教学、课堂教学……一套“组合拳”把教材和历史结合了起来。此次培训课程安排十分紧凑,三天时间内学员们参观了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将帅馆等地,瞻仰了鄂豫皖苏区烈士陵园,重温了入党誓词。。。其中体验式教学最为特别,新县有山有水,革命遗迹众多,以“探寻红色足迹、接受群众教育”为主题的体验,将教育事业融入故事、情境、行为之中。体验教学中有一课叫“重走志仁小道”,让学员重走新县第一位共产党员、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牺牲的首位县委书记王志仁,当年宣传革命思想、开展革命活动时所走的崎岖山路。红色拓展训练融入绿色体验之中,虽走下来辛苦,但也愉悦,在历史发生地讲历史,让历史融入了学员的内心。

为期三天的“荥阳法院大别山理想、信念教育专题培训”结束后,7月10日下午,我院单组组织参加此次培训的干警们在十一楼荣誉室组织到这里结合法院工作谈谈此次培训心得体会交流。交流会上,干警们在这里畅所欲言,感触很多,收获颇丰。

黄花香副院长谈到学习期间,按照学校的要求和培训计划,我和大家一起积极参加了课堂教学、现场教学、体验式教学、体察式教学、访谈式教学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特别是穿红军服走“志仁小道”、激情唱响红歌、红田惨案遗址前重温入党誓词、深入农户体民情接地气、红色故事会等等教学活动给我们大家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回忆,毫不夸张地说是:处处都能感受到精神的洗礼、和纯朴的民风;我深刻感受到了大别山“坚守信念、牢记宗旨、顾全大局、勇于担当”的精神,理想信念更加坚定,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更加牢固,加强修养、提高能力的目标更加清晰。

专职审委会委员刘宝安说,通过此次培训,我深刻的认识到理想信念进一步坚定。一个人,要有信念,一个团队、一个组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更需要有一种信念、一种精神把民众团聚起来,这样才能形成合力,克服困难,走向成功。这一点,从牺牲在敌人枪口刀尖上的5.5万烈士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从大别山战斗过的349位将军英勇战斗故事上我们看到了,从大别山满门忠烈的黄德跃这一家人身上看到了,大别山地区28年红旗不倒的光辉历史,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信念的力量。见证“中国力量”、激扬“民族信念”,需要我们党员干部率先垂范,身体力行。作为法院干警、我们要弘扬传统、坚定信念、锻炼作风,铭记习总书记“走在前头、作出表率”的要求,坚守共产党人精神家园,永葆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的政治本色,争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

民商事第三团队副庭长王浩动情的讲道,太行山之行让我深受感动和震撼,我深深的意识到作为法院的法官必须做到服务群众意识进一步提升。在革命战争年代,大别山的共产党员用鲜血谱写了亲民、爱民、为民的英雄赞歌、大别山的群众们也用行动保护了革命的火种、支持并参与了对敌的各项斗争。通过学习培训,我深深明白,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党的事业的中流砥柱、各项建设的排头兵,要切实增强服务群众意识、提高服务群众能力,在法院工作中我们必须全力做到心里装着群众、感情连着群众、办事想着群众、发展为了群众,才能发自内心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真正成为人民群众贴心人。

通过此次培训学习,广大法院干警重温了光辉的革命历史,感悟了先辈们崇高的革命精神,也锤炼了党性修养,坚定了司法为民理想信念,参训干警纷纷表示要将此次培训上学习到的理念和顿悟自觉运用到审判工作中去,倾尽全力办好每一起案件。

荥阳法院 徐文娟 端木叶婷

赴大别山干部学院学习体会胡

大别山干部学院培训心得体会

参加大别山干部学院培训学习体会

1大别山干部学院学习心得体会

赴浦东干部学院学习培训总结

赴焦裕禄干部学院培训学习情况报告

赴浦东干部学院培训心得体会

大别山干部学院党性锻炼学习体会

大别山干部学院学习心得体会—追寻党的信念。

赴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培训心得体会

《荥阳法院赴大别山干部学院培训学习.doc》
荥阳法院赴大别山干部学院培训学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