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论文

2020-03-02 13:00:1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浅谈小学生心理健康

朝阳中心校胜业分校

赵中杰

2018年7月16日

浅谈小学生心理健康

摘要: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树立在出现心理行为问题时的求助意识,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 理健康, 减少和避免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 培养身心健康, 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关键字:小学、心理健康、学校、教师

一、气氛和谐,方法灵活。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年龄小,感知、思维等方面的能力以及 知识经验都非常有限。故而,要宽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偏执,热爱、尊重、理解、相信每一个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要以表扬鼓励为主, 要善于倾听不同的声音, 适时地选择一个既合本意,又易于为学生接受的实事求是的表达,打动学生的心弦,引起他们的共鸣,使得课堂成为平等、和谐、围炉夜话般的温馨境地,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让学生想说就说,敢于表述 不同意见,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上来看,他们在感知过程中,还不能自觉地 调节和支配自己的感知,不善于对物体进行综合分析, 目的性不明确, 无意性和情绪性明显;在注意上,小学生是无意注意占优势,注意力 不稳定,不持久,容易被一些新异刺激所吸引,此阶段,他们的有意 注意也在发展, 但还达不到完善的程度。 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方法上, 应该精心设置,有意注意、无意注意交替出现,教学中可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具、学具,也可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例如多媒体电脑等,化抽象为形象,帮助学生理解。我们还可以推出课本剧,让学生对课文进行创造、加工并演出,合适的篇目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自评,从而全方位地投入到了语文实践中。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 获取了知识。

二、树立榜样,陶冶性情。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入了大量文质兼美的优秀篇章。同时也塑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有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为人类社会的 进步作出贡献的科学家;有为保卫祖国,忠贞不屈,抛头颅,洒热血 的民族英雄、钢铁战士;有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勤勤恳恳的农民; 有热爱学习,人小志大的红领巾;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民总理 等等,古今中外,无所不包。这是一条极其精美、丰富的人物画廊, 老师应该让学生在认识这些人物高尚灵魂的同时, 引导学生把这些人 物形象作为榜样, 树立在心中。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他们或是具体、明确,或是间接、潜移默化地教育了学生,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 中,心灵得到了净化,情操得到了陶冶,形成了健全的人格。 例如,在《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我们可以先让学生观看电影 《周恩来》,让学生通过影片初步感知周总理的伟大人格。在学习课 文的过程中, 老师引导学生体会文章字里行间所蕴含的人民对总理的 真挚情谊,并启发学生理解人民为什么如此尊敬和爱戴周总理。课后 可以让学生搜集有关总理生前事迹的资料,并举行一个汇报会,再让 学生讨论自己应该怎样学习周总理。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充分 感受、理解周总理一心为公,为祖国、为人民甘愿奉献自己的一切等崇高品格。让学生把这一形象作为榜样牢固树立于心中。

三、尽情渲泄,保持心境。 心理健康的人也有各种消极的心理体验,此时,人总有表述的欲 望,所以说“一吐为快”。小学生的情感易外露,自制力较差,情绪很不稳定,容易激动和爆发。遇到高兴的事就喜形于色,连蹦带跳,碰到困难和挫折就垂头丧气,甚至哭泣。 为了能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 最好的方法是让他们把自己的心事倾诉出来。老师、家长、同学都可 以是倾诉的对象。然而这些人不一定就会那么及时地,时地随时随地 地倾听你的诉说。从而,作文本便成了学生最忠实的听众。在“亲情一条线”的活动中,我设计一些便于学生表达内心情感活动的作文题目,例如 《老师,我想对您说》《妈妈,您听我说》《今天我真高兴》等等。 鼓励学生要在作文中讲真话,表真情。还可以鼓励学生多写日记,随 时记录下自己的真实感受,在受到不良情绪影响和干扰时,及时地在 日记中渲泄出来,从而摆脱消极的心理体验,使自己的心境始终保持 活泼、开朗、稳定、充满朝气。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及时把握学生的 心理动态,适时进行疏导、教育。 笔者的班级曾经有一位女同学。很长时间以来,我发现她的胆 量很小,上课从不敢主动发言,特别对考试很紧张,答题时显得谨小慎微。前不久, 我在批阅她的日记时,发现这位同学对自己的父亲“积 怨”很深,认为父亲对自己极为“凶狠”,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父亲亲生的,其措辞令我很是震惊。课后我立刻找到这位同学,同她谈话,对 她进行心理疏导。此后,我又赶紧与她的父亲取得了联系,向这位父亲通报了孩子近期的表现,以及孩子的心理负担,并同他探讨了教育 孩子的方式问题。交谈中,孩子的父亲主动认识到,自己在教育方法 上可能过于简单粗暴,对孩子的学习要求也过于苛刻了,以至造成孩 子的心理负担过重,表示要和老师一道教育好孩子。第二天,孩子主 动找到了我,告诉我,爸爸昨天晚上和她谈了很久。她也认识到,爸 爸所做的一切都是希望自己能够成才,只是方法不够好,并表示今后 要多理解爸爸、妈妈。在此后一段时间的观察中,我发现孩子开朗、活泼了许多。 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来关心、维护孩子的心理健康,让他们的身心都得到充分、健康地发展,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 用人才。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树立在出现心理行为问题时的求助意识,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 理健康, 减少和避免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 培养身心健康, 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便学会自信。 如果孩子生活在容忍中,他便学会耐心。如果孩子生活在赞扬中,他便学会自赏。如果孩子生活在受欢迎的环境中,他便学会钟爱别人。如果孩子生活在赞同中,他便学会自爱。 如果孩子生活在平等中,他便懂得什么是公正。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全中,他便学会相信自己和周围的人。如果孩子生活在友谊中,他便会觉得他生活在一个多么美好的世 界。 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来关心、维护孩子的心理健康,让他们的 身心都得到充分、健康地发展,使他们真正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用 人才。

文献参考:《小学生健康教育》 斯塔顿?美国

心理健康论文

心理健康论文

心理健康论文

心理健康论文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幼儿心理健康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心理健康辅导员论文

心理健康辅导员论文

《心理健康论文.doc》
心理健康论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