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雕塑艺术史》心得

2020-03-03 13:36:4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读《中国雕塑艺术史》心得

时代的脚步已然跨入21世纪,审美教育已经成为整个社会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提高人的文化修养,陶冶人的情感,净化人的思想,完善人的品格,美化和发展自身最有效的途径。

老实说,以前的我从未认真去关心过中国的雕塑史,更没有过多的去了解过中国雕塑的博大精深。但现在通过课程的学习和自己看的那本《中国雕塑艺术史》,让我对中国雕塑的历史和我国古代许多优秀的雕塑作品有了一定的了解。让我知道中国的雕塑历史是多么的源远流长,其发展路程是多么的坎坷艰辛。它在发展中形成了自己鲜明的民族特点,不仅具有写意性、绘画性,还具有很强的装饰性。这些以前看似不经意的东西现在正体现出它绚丽多彩的文化底蕴和强健的生命力。

从整体上看,中国雕塑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形成和发展期、成熟鼎盛期和衰败期。

首先,先秦和秦汉时期是我国雕塑的形成和发展期。在这个时期的雕塑多为实用工艺品的附属,写实能力很强,但已经慢慢体现出了装饰性的特点。例如,大汶口文化出土的《陶兽形壶》,就是艺术家们制作的一个既模拟动物形态又具有很高实用功能的陶器。它不仅雕塑精美,神态逼真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再说秦汉时的雕塑题材则更贴近生活了,他们有的平朴写实,也有的浪漫夸张,这在极大程度上对后代雕塑作品的创造有很大影响。例如,规模宏大,高度写实的《秦始皇兵马俑》;手法简练,造型夸

张的《击鼓说唱俑》;还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完美结合的《马踏飞燕》等等,都深受后人的喜爱。

魏晋南北隋唐是我国雕塑的成熟和鼎盛时期。魏晋南北朝时在民族融合与中外交流的大潮下,思想文化异常活跃,同时雕塑的创作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中以佛教雕塑题材的数量就占了90%以上。老庄思想“轻形重神”的审美观渗透进了美术创作和实践,所以这个时期的作品神态都是主要注重的,描绘的非常逼真。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这中国四大石窟之二就是其最好的代表。云冈石窟外形饱满圆润,精神清俊秀逸,雕刻手法朴实无华,整体感强,具有浓烈的宗教气息,其中的“飞天像”和“菩萨像”尤为经典。龙门石窟它开凿的年度跨度大,作品数量也丰富,集中了大批的佛教经品,雕塑作品所表达的故事和隐含的意义时至今日也广为大中所喜。

隋唐时中国的雕塑事业达到了历史的顶峰。唐代国富民强,政治稳定,加上对雕塑的需求量也很大,同时唐代的社会风气也相对开放,人们思想活跃,精神相对解放,因此对雕塑艺术的创造具有十分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一时期的宗教雕塑、陵寝雕塑、实用工艺雕塑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艺术成就,雕塑技术亦趋于完善,是后代无法企及的。《昭陵六骏》是唐代的代表作,它以其真实而细腻的雕塑手法反映了唐太宗征战时所骑六匹战马的形体特征,它不仅结构准确,造型也是栩栩如生,写实手法令人叹为观止。此外,雕塑作品中的佛教故事例如龙浴太子、树下思维等等在现在也广为大家所传颂。此外这一时期的唐三彩更是为唐朝的雕塑作品增添了一抹神秘色彩。

走过辉煌的隋唐鼎盛,中国的雕塑开始了自己的下坡路。五代时期社会战乱频繁,到宋代时才较为稳定。此时由于市民观念的改变,儒家思想占据主导地位,佛教也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有日趋衰落的趋势。雕塑风格也发生了变化,变得明显的世俗化,表现较为明显的就在佛像方面。位于四川的大足石窟是宋代雕塑的典型代表,它不仅在风格上具有浓烈的地方特色,生活气息也很是浓厚,尤以里面的宝鼎山石窟艺术成就最高。诸如这样的例子多不胜举。

全本书还列举了很多古代的精美雕塑,各朝各代的都有。通过对里面内容的阅读和作品的欣赏,让我有了更为具体的更为全面的对中国古代雕塑史的了解,同时对中国精美绝伦的雕塑作品也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五千年翻云覆雨的风云变迁,五千年博大精深的知识沉淀,造就了中国五千年的艺术瑰宝。面对着先人们的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我们不得不感叹,也不得不为之所折服。所以了解了中国雕塑的历史以后我们就不能够只有心动而缺少行动了。先人们的智慧应该在我们的手中得到更好的保护、继承和发展不是吗?我们的使命是艰巨的。同时新时代的我们也应该拿出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传承和发扬我们的瑰宝而努力起来,行动起来,进而创造出更多更好并且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艺术作品。

中国古琴艺术史心得

中国古琴艺术史

中国园林艺术史作业题

雕塑技法心得

了解中国钢琴艺术史[材料]

艺术史复习题

读《中国精神》心得

读中国教师报心得

读《中国传统文化》心得

读中国教师报心得

《读《中国雕塑艺术史》心得.doc》
读《中国雕塑艺术史》心得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