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VS腾讯——3Q之争之法律解读

2020-03-02 13:00:4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360VS腾讯——3Q之争之法律解读 北京市汉卓律师事务所 赵虎

据媒体消息,昨日腾讯状告奇虎360“扣扣保镖”不正当竞争案在广东省高院开庭审理。虽然并没有当庭宣判,但是因为该案影响巨大,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2010年年底,国内最大的两个客户端软件商腾讯QQ和奇虎360大打出手,发生了一场混战。这场混战以腾讯QQ宣布与奇虎360不兼容为高潮,以在政府部门的要求下双方均向公众道歉为结束,之后双方进入了司法诉讼解决阶段。这个一起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时间,许多的隐藏的问题在这次事件中被凸显了出来。

1、什么叫不正当竞争?到底是谁在不正当竞争?

用QQ的人应该都知道QQ有一个安全模块,其用处是对电脑内存进行安全扫描。奇虎360指出,腾讯QQ的安全模块其实不是扫描病毒和木马,而是根据腾讯自己的黑名单来扫描用户电脑硬盘中的程序,偷窥用户隐私,为自己进行不正当竞争之用。并且,奇虎360对QQ安全模块的扫描过程进行了公证和录像。同日,腾讯QQ对此作出回应,承认存在名单,但说“该名单为软件下载和软件升级服务列表清单”。奇虎360又紧抓住不放,继续发表自己的质疑。腾讯表示,自己并没有访问客户的隐私。奇虎360遂起诉腾讯QQ不正当竞争。

究竟何为不正当竞争?到底是谁的行为构成了不正当竞争呢?

竞争是市场经济最基本的运行机制,正当的竞争是受到法律保护的。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违反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和公认的商业道德,以假冒、虚伪表示、侵犯商业秘密等不正当手段进行的竞争。不正当竞争是被法律所禁止的。如果腾讯QQ的安全模块真的如奇虎360所说其目的是为了偷窥用户隐私,刺探竞争对手情报,那么腾讯QQ则属于违反了公认的商业道德,违背了诚实信用的原则,有可能构成不正当竞争。如果腾讯QQ的安全模块的用途不是如奇虎360所说,奇虎360则可能构成不正当竞争,因为奇虎360属于捏造、散布虚伪事实的行为。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四条规定:“经营者不得捏造、散布虚伪事实,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

所以,对腾讯QQ的安全模块如何认定将是本案的关键。

2、什么是外挂?外挂侵犯了他人什么权利? 2010年10月29日,奇虎360推出一款名为“扣扣保镖”的安全工具。奇虎360称该工具全面保护QQ用户的安全,包括阻止QQ查看用户隐私文件、防止木马盗取QQ以及给QQ加速,过滤广告等功能。72小时内下载量突破2000万,并且不断瞬速增加。腾讯对此作出强烈说明,称360扣扣保镖是“外挂”行为。那么什么叫“外挂”?外挂侵犯了他人什么权利呢?

外挂并非是一个具有确切含义的法律概念。新闻出版总署、信息产业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版权局、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对“私服”、“外挂”专项治理的通知》第一次使用的“外挂”这个概念,是指未经许可或授权,破坏合法出版、他人享有著作权的互联网游戏作品的技术保护措施、修改作品数据、私自架设服务器、制作游戏充值卡(点卡),运营或挂接运营合法出版、他人享有著作权的互联网游戏作品,从而谋取利益、侵害他人利益的行为。该文件中所指的外挂仅局限于互联网游戏中的侵犯著作权的行为。

外挂是一种破坏、修改他人拥有著作权的软件的程序。发布、使用外挂属于侵犯了他人的著作权,并在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情况下获利的行为。这种行为是违法的,我们应该自觉抵制。

对于奇虎360推出的“扣扣保镖”是不是外挂,这要看在什么意义上来说。从行政治理和俗语的角度来称呼未尝不可,但从法律用语上来看,用“侵犯他人的著作权”比较合适。如果“扣扣保镖”如奇虎360所说的具有“阻止QQ查看用户隐私文件、防止木马盗取QQ以及给QQ加速,过滤广告等功能”,那么要看“扣扣保镖”是如何实现这种功能的。如果“扣扣保镖”是通过修改、破坏QQ程序来实现这一功能的,则属于侵犯腾讯QQ著作权的行为。

3、普通用户的利益如何保护?

奇虎360和腾讯QQ的混战是以保护用户的名义展开的,但又是在用户的电脑上和网络空间里进行的。两家公司不断的利用自己掌握的话语权的向用户灌输各种信息,向用户推荐安装软件,之后腾讯QQ干脆宣布与奇虎360不兼容。也许一开始广大网民还抱着隔山观虎斗的心态,但是后来发现原来火已经烧到了自己家,自己还没有办法。如果不是工信部最终出来说话,这场在用户的电脑桌面上进行的斗争还不知道进行到什么时候。这次事件可能是第一次让这么多的网络用户反思:普通用户的权利如何保护?

网络生活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尽管许多的网络工具和网络空间都是一些网络公司提供的,但是不代表用户没有利益。写在空间、博客里的文章、网络空间里的好友等等都是普通网民的财富。腾讯QQ宣布与奇虎360不兼容,导致用户无法使用自己的QQ和进入自己的QQ空间,肯定是对网络用户权利的侵犯。另外,作为QQ和360客户端软件的使用者同时也是消费者,应该受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了消费者具有知情权,有人身、财产不受侵犯的权利。腾讯QQ和奇虎360利用自己的平台来发布不真实的信息,侵犯了用户的知情权。如果通过提供不正确的信息诱使、迫使用户删除已经下载的软件则侵犯了用户的财产权。

目前普通网民的权利受到侵犯的情况比较多,网络权利保护也是一个全新的话题,很多问题正在探讨之中。如果发生类似腾讯QQ和奇虎360的事件,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保护自己的权利:

第一,向政府部门投诉。不特定的多数人的利益属于公共利益,而维护公共利益是政府的职责。用户可以向政府部门投诉,并要求政府部门处罚侵害自己利益的主体。

第二,向消费者权利保护协会投诉。如前所述,使用客户端软件的网民也是消费者,遇到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可以向消费者权益保护协议投诉。由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作为一个组织出面来维护自己的权利。

第三,联合其他网友向法院起诉侵权人。网络侵权行为对整个普通用户群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但是平均到每一个网民的身上又往往是微不足道的,而且诉讼往往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司法裁判是维护正义的底线,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受到侵害的网民有权向法院起诉。为了便于诉讼,也为了节省成本,可以联合其他网友一起起诉。

综上,腾讯QQ和奇虎360之争其实是市场之争,但是只有考虑广大网民的切身利益才能最终占领市场。如果只强调企业自己的利益,把网民的电脑桌面当做战场,那么只有双输。 越是大公司,越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不用被经济利益冲昏了头脑,注意法律底线。期待本案的最终判决。

http://blog.sina.com.cn/

浅谈腾讯360之争

案例C:腾讯与360之争

小作业:腾讯360之争2

腾讯公司就3Q大战致广大用户道歉信

公司法角度解读国美之争

国美控制权之争的法律思考

法律职业解读

解读加多宝和王老吉之争

3Q大战终审宣判:360赔偿40万 向腾讯公开道歉

转基因,科学之争不能僭越法律底线

《360VS腾讯——3Q之争之法律解读.doc》
360VS腾讯——3Q之争之法律解读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