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自然

2020-03-03 19:17:0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11、《敬畏自然》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整体感知课文,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2、能力目标: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找出体现作者观点的语句,并品味其深层含意,了解对比和反问的作用。

3、情感目标: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提高认识自然,爱护自然的理性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疑点

重点:通过此篇议论性散文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

1、通过反复阅读,体会作者的感情。

2、理解课文内容,并品味其深层含意,了解对比和反问的作用。

3、树立爱护自然的理性认识。

难点:品味关键性语句的深层含义.理解文中的深刻哲理。

课型:教读课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电影《2012》

电影《2012》是一部关于全球毁灭的灾难片。它讲述了2012年世界末日到来时,主人公以及世界各国人民挣扎求生的经历。一方面,电影与人类生活有一定的差距;另一方面,电影来源于生活。灾难片之所以有市场,是因为生活中灾难频发。例如:2008年中国汶川地震,2010年海地地震及海啸,2010年中国西南大旱....而古人笔下的自然总是如此多娇——“万条垂下绿丝绦”(唐,贺知章《咏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唐,杜甫《绝句》)、“西塞山前白鹭飞”(唐,张志和,《渔歌子》)。为何古人能享受那种“桃花源”般的环境,而我们却被各种各样的垃圾包围,甚至在世界末日的谣言中忐忑不安呢?归根结底,是因为我们没有保护好环境,没有与自然和谐相处。要想突出垃圾的重围,要想重筑桃花源,我们就应该爱护自然,敬畏自然。

二、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

 生字词,读一读,写一写。

蓬蒿咫尺狼藉呐喊自不量力相形见绌精巧绝伦斥鷃混淆窃笑美味佳肴

 本文是一篇议论性的散文

主要使用议论这种表达方式,其显著特点是富于文学色彩

扩展:文学体裁的分类(三分法: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四分法:散文、诗歌、小说、戏剧)

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议论文的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2、阅读文章,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老师提出的问题。

(1)本文主要谈论的是什么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

(2)用什么样的方法谈论的呢?着重写得什么内容?(用比较的方法,着重比较了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谈人和自然的关系究竟如何。)

(3)那么人和自然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呢?(人是大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

(4)那我们人类应该怎样对大大自然呢?(应该敬畏热爱大自然。)

3、本文的基本结构

引论(1)人类征服自然的想法是错误的

(2~4)人类的智慧

本论(2~10)(5)自然的智慧

(6~7)人类智慧与自然智慧之间的关系

(8~10)宇宙的生命

结论(11)应该敬畏生命

三、重点研读:

(1)、齐读第一段:

明确:作者从历史的角度,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从智慧的角度提出了人类“征服自然”的想法是错误的。那么作者通过分析论述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呢?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找出关键的语句:(敬畏自然、爱护自然)

(2)、那么为什么要敬畏自然?为什么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下面我们重点研读中间部分,看看作者是用什么样的方法得出结论的,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品味和学习的。请学生默读中间部分(2--10段),然后解决问题。

明确:比较的方法一人类与大自然相比。

论历史,宇宙至少已有200亿年,“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论关系,人类“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论智慧,又怎么样呢?这是作者重点比较的内容。请同学们找出人类智慧和大自然的智慧的语段和语句。

1、人类智慧:

① 高科技航天事业的空间,在宇宙中间非常狭小;

② 人类的认识史也是一部不断纠错的历史;

③ 矿坑也可能成为人类自掘的陷阱。

④ 作者推断,“在宇宙中,一定存在着远比我们的智慧要高得多的生物”

2、大自然智慧:

“自然智慧是大海,人类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

大自然的智慧则是无与伦比的。大自然创造了宇宙的一切,一切都精巧绝伦,令人不能不赞叹大自然智慧的深邃、高超;(问题:为什么说蚊子、苍蝇也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蚊子、苍蝇的身体构造和生理机制。

大自然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生命,人类更是大自然的杰作,大自然能运用美的规律创造宇宙的一一切。所有这一切,都是人类智慧所不及的。

四、总结:作者之所以提出要“敬畏自然”,是因为人类与自然都是宇宙生命的组成部分。人类智慧在大自然的智慧面前,常常是无足轻重的。而人类却常常与自然对立,有时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以致遭到自然界的惩罚。其实,自然就是人类的生存环境,人类也是自然的一个要素。只有认识、爱护自然,人与自然才能和谐发展。所以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智慧,敬畏生命,敬畏我们自己。敬畏自然,即爱护自然,爱护人类生存的环境,就是爱护我们自己。

五、布置作业:课后习题

教学后记:

① 导入时间过长,应控制在5~6分钟

② 布置任务时,语速放慢,可重复1~2次

③ 重点的生字词应该板书

④ 给学生尽量多的时间阅读课文。遇到学生不懂的问题,可组织分组讨论 ⑤ 语速放慢,根据文体讲课。例如:小说可以从人物、环境、情节三方面入手

1l、《敬畏自然》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整体感知课文,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2、能力目标: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找出体现作者观点的语句,并品味其深层含意,了解对比和反问的作用。

3、情感目标: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提高认识自然,爱护自然的理性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疑点

重点:通过此篇议论性散文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

1、通过反复阅读,体会作者的感情。

2、理解课文内容,并品味其深层含意,了解对比和反问的作用。

3、树立爱护自然的理性认识。

难点:品味关键性语句的深层含义.理解文中的深刻哲理。

课型:教读课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 听写字词

蓬蒿咫尺狼藉呐喊自不量力相形见绌精巧绝伦美味佳肴

 文体

议论性散文

 基本结构

引论(1)人类征服自然的想法是错误的

(2~4)人类的智慧

本论(2~10)(5)自然的智慧

(6~7)人类智慧与自然智慧之间的关系

(8~10)宇宙的生命

结论(11)应该敬畏生命

高科技航天事业的空间,在宇宙中间非常狭小;

 人类的智慧人类的认识史也是一部不断纠错的历史;

矿坑也可能成为人类自掘的陷阱。

(狭小)“在宇宙中,一定存在着远比我们的智慧要高得多的生物”

自然的智慧精巧绝伦的艺术品

人类是大自然的杰作

二、新授课

1、人类智慧与大自然智慧的关系。

a.人类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的,人类智慧是自然智慧的一部分.是宇宙自我认识的工具。

b.人类智慧是宇宙智慧的高级形态.人类智慧与宇宙智慧,是同一智慧的不同阶段。作者从自然智慧进而论述宇宙生命,得出结论。

(结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一体。理所当然,人类应该爱护自然、“敬畏自然”。

2、宇宙的生命究竟存不存在?表现在哪些方面?

动物、植物好理解,那粉笔、桌子呢?(死气沉沉的物质也是宇宙生命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

B.课文中的“宇宙的生命”是拟人化的说法,把宇宙比拟为人,将宇宙的一切设想为造物主的创造

3、那么“为什么要敬畏自然?为什么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这个问题现在可以回答了吧

明确:

(1)、为什么要敬畏自然?

因为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这种观点有其合理的一面,但走到极端往往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导致自然界的惩罚、报复。大自然的惩罚、报复是无情的是残酷的是令人畏惧的。

(2)、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因为只有认识自然的伟大,爱护自然,人类才能求得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敬畏自然”之所以就是“敬畏我们自己”,是因为人类与自然都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都是宇宙生命组成部分,尽管生命的存在形式不同,生命形态有高低之别,担都是平等的生命,所以“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智慧,敬畏生命,就是敬畏我们自己。再则,敬畏自然,就是爱护自然,爱护人类生存的家园,就是爱护我们自己。

4、这种对比的方法有什么作用呢?

人类与自然的差距明显的表现出来,为“敬畏”作了铺垫。层层推进.水到渠成的论述方法:从否定“征服自然”的口号开头,最后作出“敬畏自然”的结论。中问比较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是一层,指出人类的智慧也是大自然赋予,人来的智慧就是大自然的智慧,是进了一层,从论智慧到论生命又进了一层。这样在层层推进的论述中,自然水到渠成的出结论。

三、语言品味

本文语言充满哲理之美和思辨之美。找出你最欣赏的语句,读一读,体会其中包含的深意。以加深对课文主旨的理解。

(1)人类为自己取得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理解:用比喻的方法形象地说明人类开采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各种矿物。留下了无敦矿坑,也就破坏了地貌和地层结构,很可能酿成灾难,危及人类自身。形象地写出人类面临的危机。)

(2)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理解:比喻宇宙的一切,包括人类,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它翻与我们是平等的生命。“弟兄”体现了宇宙问的切生命是紧密联系的,不可分割。)

(3)宇宙到处隐藏着生命。到处都有生命的萌芽,到处都有沉默的声音。

(4)在物质中,有无数的生命在沉睡着,一旦出场的时问到了,它们就会从睡梦中醒来。

(理解:此二句说明宇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永恒的生命,宇宙的一切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都是生命的一种形式.)

(5)宇宙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理解:把宇宙拟人化,把人类的出现说成是宇宙有目的的创造。)

(6)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昵?(理解:用了反问句。更有力地强调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葫卖弄小聪明是毫无理由、毫无资格的。)

四、总结课文主旨大义

五、布置作业:

1、以“敬畏自然,热爱自然”为主题写一则广告语。

2、以“人 自然生命”为话题,写一篇感想。

教学后记:

① 最后一段没有讲透彻,条理不清

② 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缺乏衔接

敬畏自然

敬畏自然

敬畏自然

敬畏自然

《敬畏自然》

敬畏自然

敬畏自然

敬畏自然

敬畏自然

《敬畏自然》

《敬畏自然.doc》
敬畏自然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