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起作文与生活的桥梁

2020-03-01 21:49:5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架起作文与生活的桥梁

【内容提要】初中作文教学现状令人忧虑,学生空话,套话、假话、大话、大人话比比皆是,,内容空洞,不实在,不具体,毫无童心童趣,千人一面,没有个性和特点。要想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必须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品味生活,架起作文与生活的桥梁,让学生不再闭门造车,笔下无物。 【关键词】作文 生活 引导 课堂 桥梁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然而,学生作文语言干瘪,没有文采,内容陈旧,没有个性和创新,情不真切已成通病,究其原因还是许多教师疏于对学生作文的指导,因此寻找符合现在气息的技巧方法,从而激起学生的写作欲望,使学生勤于表达、乐于表达,最后让学生爱上作文是至关重要的。白居易曾说过,“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让学生写出反映生活的文章,需要老师们时时引导,以架起作文与生活的桥梁。

首先,拟定生活化的作文题目,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激情。

审视近几年来中考作文命题的变化轨迹,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展示自我”, 关注学生的发展已成为中考作文命题的主旋律。因为,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是中考作文命题的重要准则。作为语文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关注学生的生活,拟出让学生感到“不陌生”,“有话说”的标题。因为一个好的文题会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就像叶老说的,“学生平时干些什么,玩些什么,想些什么,教师心中都要多少有个数,有个数,出题目就有了考虑的范围„„总要接触照顾到学生有什么可写,总要想方设法鼓励他们的积极性。“因此我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设计多元化命题,以此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例如《走进初三》、《我的校园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月光下的遐想》等等,这些话题多以学生的生活为源泉,让学生用心去观察生活,而这种观察,绝不是冷漠的旁观,而是热情地参与,同时还要融入自己的思考,通过分析色彩斑斓的生活表现,探究事物的实质。从而感受生活的真谛,明辨是非曲直。作文时,学生可以充分调动自己生活的积淀,从多方面去思考,就可以借助于自己生活的经历,叙写一种对生活的特殊感悟。叶老曾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所以说到底,作文标题的拟定可以激发学生的对生活的激情。

第二,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写作“动”起来,

课堂也是生活。如何利用课堂为学生提供写作的素材,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呢?写作课传统的教学模式是“静”态的。大多是教师居高临下指挥着学生如何“审题、谋篇、行文、润色”,如何做到“构思要巧妙,立意要独到,语言要生动,技法要高超”等。可这些“方法技巧”的传输和训练,在实际操作中却直接导致了学生作文“新八股”——情感虚假,言之无物,千篇1律。然而问题是不是出在“方法技巧”本身呢?我想不是,而是出在教师的“教授之法”。试想,学生的情感思考还没有调动激发,又如何将方法技巧内化为自己的写作技能呢?所以写作课关键是要让学生“动”起来,让他们学会动手、动口、动眼、动耳、动脑,从而尽可能调动全身的感官,让情绪兴奋起来,让思维活跃起来。例如,我们在写议论文的时候,我开始了自己的谈话,你看,昨天某某的作业没有完成,张某某的课文还没有背下来,去教室外面补去,学生看了看漫天飞舞的雪花,不由得缩了一下衣服,眼里流露出不满的神色,几个好学生看着我感觉很不向信似的,那两个学生只好无奈的收拾东西,终于,有学生站了起来:“老师,你看,外面太冷了,你看能不能„„”我笑了:“你们就用文字的形式进行吧。标题教育需要惩罚,教育不需要惩罚”。学生此时才明白我的用意,马上,学生就开始了写作,最后,我收到一篇篇论据翔实,说理充分,情理并茂的作文。这种方法讲究相机而动,随机应变,求变出奇,奇中有新。学生置身于教师精心设计的情景中时,他们会忘记了是在写作文,而不过是在急切地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而已。

(三)、积累生活的点点滴滴、养成随笔的习惯。

冰心这样说过:“心里有什么,笔下写什么,此时此地只有 我 „„只听凭此时此地的思潮,自由奔放,从脑中流到指上,从纸上落到笔尖。微笑也好,深愁也好。洒洒落落,自自然然的画在纸上。”这句话就是冰心老人自己写作生活。而学生作文水平提高慢,因素诸多,但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条就是疏于练笔。一个人,生活再丰富,素材的积累再多,但如果平时很少动笔,作文的语言能力也就提不高。练笔的空间极为宽阔,自由度也大,一个自然的现象,一件细微的小事,一个甜甜的微笑,一丝淡淡的心绪,都可以是练笔的内容。练笔的习惯养成了,写作就会成为学生自身的一种精神需求,从而完成从“要我写”到“我要写”的彻底转化。如此,也一定能够驾轻就熟,水到渠成。随笔就是记录一天中最值得记的东西,小零小碎,有的甚至是不登大雅之堂,不上台面的小片段。有一天的心情笔录,有不满的情感渲泄,有另类心得体悟。多则洋洋洒洒几千字,少则几十字,形式、体裁不苟,长短多少不论,良言恶语不计,但必须有一个要求,必须要“真”,要有生活的气息。他们有时从以往的“小事”中找到写作的灵感,找到写作的素材,有时从随记中追寻着以往的快乐和忧伤。随记成了他们心情的“记事本。”生活的“速写本”,写作素材的“材料本”,我想,随着岁月的流逝,随记本上记录的不仅仅是作文,更是他们孩童生活的轨迹。

随笔的方法是我们让孩子观注生活的一个载体,难怪孩子会说:“我原以为只有‘伟大’的事才能写成作文,原来,生活中不起眼的小事也照样能行„„”“小小的随记,成了我们与老师交流,倾诉的最好方法,有助于我们的心理健康。” 随记虽然没有系统而规范的作文模式,没有严谨而科学的思维逻辑。但我想,正是没有这种束缚,他们才能更自由地观注着自己平凡但又不平淡的生活,才能毫无拘束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不必拘泥于现成的模式和框架,不必担心什么题材该不该写等等。这样,儿童才能真正与生活零距离地“对话”,不苟一格的作文才能形成,生活作文才能真正来源于生活。

四、作文修改的生活化,作文讲评多样化。

作文是语言形式的生活,评改是对某种生活经历的回味。一个人的生活,即便是某一失败的生活经历,都有他回味的美好。因此,教师在评改学生作文的时候,要用心去回味学生的“生活”,注意发现和珍惜学生“生活”中的每一个闪光点,哪怕是一则新颖的材料,一个巧妙的构思,一段精彩的描写,一句生动的语言,从而使学生发现自身的积极东西,产生自信。人有了自信,就有了追求完美的愿望,从而能有克服一切瑕疵的勇气,能有发挥包括创造力在内的一切潜能的可能。习作本身具有多样性,因此我们在习作指导的过程中,尽量避免模式单调、手段单一。从习作计划制订来说,既要求严谨又要灵活——从整体上来说,要统筹安排;从局部上来说,要灵活机动。从指导方式来说,因文而异,求新求变。有的课侧重从读学写,有的课侧重情景创设,有的课侧重思维开拓。从评价手段来说,我们多法并举,如出版班报、上墙报、教师为优秀作文配音乐朗读、评比习作标兵、推荐到刊物发表,更多的作品被发表在“原生态作文”博客上„„让学生在教师的多元评价中充分享受习作带给他们的快乐。

作文讲评仍然要以学生为主体,是学生应该且必须参与的实际生活内容之一。写作之时学生已倾注了自己的心血,修改之时又吸纳了同学的高见,一定会感慨良多。教师要很好地组织他们进行集体讲评,让他们在讲评中畅言得失。教师以导演的身份参与作文讲评,在必要的时候进行恰如其分的引导、点拨,让他们或记取教训,或发扬优点。这样,作文讲评才算落到实处。我深信,学生一定非常欢迎这种讲评方式。因为经过对自己生活经验的反复思考,认真写作和精心修改,学生们一定有太多的话要说。给他们讲评的机会,小“评论家”们会将自己在写作和修改中的惊奇发现与真实感受,很动情地向大伙全盘托出。这时候,作文讲评实际上已经是“佳作”欣赏了。

总之,“生活化”的作文教学,自始至终都笼罩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学生可以轻松愉快自由地从事写作活动。让学生尽可能地描写真实生活,表达真实思想,抒发真实感情,使作文写作变成丰富有趣、生动活泼、真实可喜、令人向往、其乐无穷的现实生活,这将是作文教学获得解放的必然途径。我们认为应该让作文回归其本体功能――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写作,通过写作书写真实的生活,从而根本改变作文的假大空,让学生的作文如生活的汩汩甘泉,清纯鲜活,充满生命的活力

春节作文

写春节作文前,我们可以先回忆下过春节是我们参加过的活动,如贴倒福、分压岁钱、吃饺子、掸扬尘、贴年画、贴剪纸、放鞭炮、守岁、给压岁钱、挂千千结、贴春联等,然后挑一个我们印象深刻的上网查些资料,可以到百度搜春节的八个习俗,春节的由来与传说等,也可以上作文网作文素材频道找到相关资料再进行介绍。

作文题目可以自拟,如欢度春节,春节游文庙,除夕之夜,美丽的春节,春节花会

开头部分:大致介绍一下春节,及春节的一些习俗,点明你所要介绍的习俗。(略写)

第二部分:介绍这一习俗的来历、象征意义等,像剪纸、年画、千千结等还可以写写这些物品的种类、样子等。(详细)

第三部分:回忆自己参与这一活动的情景。(详细) 结尾结尾部分:写写自己对这一习俗的感受。

每个部分举例:

开头部分:大致介绍一下春节,及春节的一些习俗,点明你所要介绍的习俗。(略写)

例:元宵节是我国的四大节日之一,元宵节一过,春节也就算过完了,所以这一天是非常隆重和热闹的。过元宵节的节目丰富多彩,有充满乐趣的看花灯猜灯谜,有喜气洋洋的舞龙,还有热闹非凡的赛龙船。不过,最吸引我们小孩子的却是那多姿多彩的烟花。

第二部分:介绍这一习俗的来历、象征意义等,像剪纸、年画、千千结等还可以写写这些物品的种类、样子等。(详细)

例:春联代表着欢乐祥和。在我们中国,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在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的气氛。一幅幅春联不仅带来了吉祥和祝福,还带来了中国古老的浓浓的文化气息。瞧!“大地春光好,长天晓日红”、“岁岁皆如意,年年尽平安”、“江山万里如画,神州四时皆春”、“春风送春处处***美,喜鹊报喜家家喜事多”…… 幅幅春联让千家万户喜气盈门。春联的种类比较多。按照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批、春条、斗方等。因此,贴的位置也不同,如“门心”贴在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横批”贴在门楣的横木上。

第三部分:回忆自己参与这一活动的情景。(详细)

例:记得去年元宵节的晚上爸爸妈妈带我去工人体育馆看烟花。八点整,只听见几声沉闷的声音,一个个烟花带着红红的火星窜上了天空,几声脆响,夜空绽放出几朵美丽的花朵。它们的形状和颜色各不相同,有五颜六色的满天星,金黄色的蒲公英,紫色的牵牛花,火红的玫瑰花,粉红的月季、银色的百合,真是绚丽多彩。随着一声声的炮响,人们在惊呼,在赞叹,夜色中,人们微微扬起的脸上也变幻着多姿的色彩,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结尾结尾部分:写写自己对这一习俗的感受。

例:我看着那散发着传统文化芳香的中华结,仿佛品味到了中华民族远古的神秘和东方的灵秀。它的古香古色,它的千变万化,让我神往,让我遐想…… 《春节的街头》

今天,是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早晨我还没醒,就听到了鞭炮的声音。平静的社区,今日显得热闹非凡。这热闹的喧嚣,把我的睡意一股脑的全都打撒开来。于是,起床穿上了新衣服连早饭都来不及吃就冲到门外,看着各家各户的炮竹,烟花。接着就是跟爸爸妈妈一起去走街串巷——拜年!

“李伯伯,新年快乐”“王阿姨,工作顺了”“刘奶奶,身体健康”〃〃〃跟所有的长辈们拜过年之后,妈妈提议说:一会,去街上看看,感受下新年的气氛。

一上街,街上可就更热闹了。人们手里有提着大袋大袋的菜,身边的孩子手上握着一大把小花炮,蹦蹦跳跳地跑着。看!我左边的一位

四、五岁左右的小女孩,跑到前面去。一下子又转过头对一位满手是鼓鼓的袋子的大人喊着:“爸爸,快点!我要回去放炮玩呢!”。有拿着那边超市发的小气球的,红的,黄的,绿的,还有蓝的。也有三五成群,手挽着手说说笑笑的姑娘们,小伙子们,忙绿了一年,辛苦了一年,我想这个时候应该是大家最放松,最高兴的时候。你看,路灯上还挂着两个小红灯,喜气洋洋的。就像在说,“我们也要过新年,我们也要过新年”。 一进菜市场,那才更热闹呢!人流窜动,一眼望去,什么也看不见,全是人。还有那翠绿的黄瓜,可真新鲜哪,你看,那金黄色的小花在太阳的照射下显得多么的生机勃勃啊。那鲫鱼,鲢鱼,青鱼,草鱼等等在水里游来游去,真是印证了我们中国的老话:年年有鱼(余)!黄的韭菜,红的番茄,黑的木耳,白的萝卜〃〃〃真是要什么有什么呀。“哎哟!可真够挤的。”我嘀咕了一句。跟着妈妈买了几个我爱吃的菜,结完帐就走出了菜场。超市里的收银台前也早已排起了长龙。

傍晚时分,街上,又渐渐安静下来。店主们把店子关了,超市也比往常早了些许关门。大家都提着东西回家过年去了。

到了晚上6点左右,社区渐渐安静,孩子们都回家吃团圆饭去了。吃完团圆饭

7、8点的样子社区又重新热闹起来。孩子们全都出来放花炮了。这个放个“降落伞,”那个又放个“天女撒花”〃〃〃〃各式各样的花炮全有。每放完一个都会聚集好几个孩子,他们在讨论谁的花炮最美丽,谁的花炮颜色最多,之后又是阵阵欢笑。大人们或几个坐在一起打牌,打麻将;或几个坐在一起嗑瓜子,剥花生;或看着自己的孩子放花炮,偶尔还要帮他们一下。大多数的孩子,都是自己独立操作完成。

夜,更深了。人们陆陆续续的回家了,有些不肯回家的孩子也在父母的劝说下,不情愿的回了家,一天的热闹景象渐渐被夜幕包围。我不禁感叹又是一年到,时间过得可真快呀!

春节见闻

“当、当、当”新年的钟声敲响了,家家户户的门上早已贴上了或火红或金黄的对联,每一家的老老少少都乐得合不拢嘴。兴奋的孩子们有的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品尝着一年一度的晚会大餐――春节晚会;有的急着给自己的长辈拜年,发短信,打电话,所有新年的祝福话语仿佛怎么也说不完;调皮的孩子正在向自己的父辈们 “讨要”压岁钱;屋外的鞭炮声此起彼伏,炸开了锅,五彩的烟花更是把这个特殊的夜晚点缀得绚丽多姿。

正月初一,农历新年的第一天迎着人们的喜悦祥和而来。我这个平时最赖床的懒汉,今天却起了个大早,因为我极想穿上我那美丽的新衣,出去好好炫耀一翻。我要去走亲访友拜新年了,这无疑也是一件高兴的事。我们小孩子走在拜年队伍的前面,见到长辈们拜个年,说几句吉利话,就可以收获一大把的压岁钱,然后拿到街上去买自己喜爱的东西――玩具、零食、鞭炮……,家长好像变了个人似的,对我们的放纵是那么的宽容,一切都有了!这就是过年的感觉。

“放鞭炮喽!”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小孩子们很快都聚在了一起。一串串鞭炮在人们手中点燃,响声震天,四处飞溅,仿佛要把一个个美好的愿望送到千家万户。一阵阵炮竹声接连不断,热闹非凡。

到了吃饭的时候,望着满桌子平时最爱吃的菜肴,我们小孩子却一点儿也不觉得饿。大人们在推杯换盏之间,谈论最多是:今非昔比啊!今天的幸福生活从餐桌上最能说明问题,现在人们生活好了,天天就像在过年!

奔波在走亲访友的路途上,我见到了春意盎然的田间大地,一条条新修的高速公路缩短了我们的行程,通往乡村的泥巴路也被“村村通”的水泥路所覆盖,城市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一年一个变化……

春节对于我们小孩子来说,那就是一切都在变化,一切都是新的!

架起作文与生活的桥梁

架起具体事件与作文的桥梁

架起识字和生活的桥梁

架起心灵桥梁

架起与学生沟通的桥梁

架起与学生沟通的桥梁

架起沟通的桥梁

架起沟通的桥梁

架起沟通的桥梁

架起理解的桥梁

《架起作文与生活的桥梁.doc》
架起作文与生活的桥梁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