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2020-03-04 00:29:3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文明施工是指保持施工场地整洁、卫生、施工组织科学,施工程序合理的一种施工活动。文明施工的基本要求包括:有整套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有健全的施工指挥系统和岗位责任制度,工序衔接交叉合理,交接责任明确,有严格的成品保护措施和制度,大小临时设施和各种材料、构件、半成品按平面布置堆放整齐,施工场地平整,道路畅通,排水设施得当,水电线路整齐,机具设备状况良好,使用合理,施工作业符合消防和安全要求。因而实现文明施工,不仅要着重做好现场的场容管理工作,而且还要相应做好现场材料、机械、安全、技术、保卫、消防和生活卫生等方面的管理工作。

一个项目的文明施工水平是该项目乃至所在企业各项管理工作水平的综合体现。

第1节 创建文明工地的管理目标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我司计划本工程文明施工管理目标为: 1 确保省级“安全文明工地”;争创“国家级安全文明工地”; 2 无严重污染扰民事件; 3 无食物中毒和传染疾病; 4 施工料具无浪费现象; 5 无火灾事故;

6 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中的《文明施工检查评分表》达标90分以上。

第2节 文明工地管理体系的建立

项目部成立“创建文明工地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项目安全员任副组长,项目其他管理人员参加,制定切实可行的文明工地管理措施,同时利用职责经济杠杆手段进行层层落实,从而保证创建文明工地各项制度和措施能够层层落到实处。

第3节 施工现场场容管理的措施 3-1施工现场场容管理原则

1 进行动态管理

场容管理必须以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和有关主管部门对场容的有关规定为依据,进行动态管理。施工现场的情况是随着工程进展不断变化的,为了适应这种变化,不可避免地要经常对现场平面布置进行调整,但必须在总平面图的控制下,严格按场容管理的各项规定进行。

2 建立岗位责任制

按专业分工种实行场容管理责任制,把场容管理的目标进行分解,落实到有关专业和工种,是实行场容管理责任制的基本任务。例如,土方施工必须按指定地点堆土,谁挖土,谁负责。现场混凝土搅拌站,水泥库、砂、石堆场的场容,由混凝土搅拌站人员管理;搅拌站前的道路清理,污水排放,由使用混凝土的单位负责;砌筑、抹灰用的砂浆机,水泥,砖,砂堆场和落地灰,余料的清理,由瓦工、抹灰工负责;模板、支撑及配件,钢木门窗的清理码放,由木工负责;钢筋及其半成品,余料的堆放,由钢筋工负责;脚手杆,跳板、扣件等的清理堆放,由架子工负责;预制构件,材料的堆放由经管材料、构件的人员负责;水暖、管材及配件的清理、归堆、码放由管道专业人员负责。为了明确场容管理的责任,施工中通过施工任务或承包合同落实到责任者。

3 勤于检查,及时整改

对场容管理的检查工作要从工程开工做起,直到竣工交验为止。检查的时间可以安排在月中和月末,也可按工程进度分,每个分部或分项工程完了检查一次,检查结果要和各工种的施工任务书的结算结合起来,凡是责任区内场容不符合规定的,不予结算,责令限期整改。由于施工现场情况复杂,也可能出现三不管的死角,在检杳中要特别注意,一旦发现,要及时协调,重新落实,消灭死角。

3-2施工现场大门及围墙

1 现场大门

1.1 施工工地的大门和门柱应牢固、美观,大门总高度6m,宽度为8m,门扇高为2.5m,为铁质大门。

1.2 大门上设灯箱标牌,灯箱标牌上应有企业名称及标志。

1.3 工程大门内两侧各设6个盆景花一组,或根据场地情况设绿化带。 2 现场围墙

2.1 施工现场围墙应封闭严密、完整、牢固、美观,上口要平,外立面要直,高度不低于1.8m。

2.2 围墙每5m设一墙柱,柱子上面预留彩旗插孔。在围墙上每隔5m设彩旗一面,彩旗上印公司名称,大门横梁上每1m挂一面彩旗。

3 七牌一图

3.1 施工工地应在大门外附近明显处设置施工标牌,即:工程概况牌、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牌、安全纪律牌、安全生产牌、十项安全措施牌、消防保卫牌、文明施工牌、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3.2 施工平面布置图的比例合适,内容齐全,一般以结构施工期平面图为主,也可以分基础期、结构期、装修期分别设置平面图。

3.3 各种标语牌,字体应书写正确规范、工整美观,并经常保持整洁完好。 3.4 针对施工现场情况设置宣传标语和黑板报,并适时更换内容,切实起到鼓舞士气、表扬先进的作用。

4 大门警卫、统一胸牌和安全帽

4.1 施工现场要加强安全保卫管理工作。在大门一侧设门岗一间,作为门卫室。 4.2 门卫必须设专职安全保卫人员,并统一着装上岗。

4.3 进入施工现场实行现场胸牌制度,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都必须佩戴胸牌,胸牌大小规格按总公司要求。

4.4 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按照有关规范要求,即施工人员戴黄色安全帽,普通管理人员戴白色安全帽,项目经理以上管理人员及外来检查人员戴红色安全帽。安全帽上必须有企业标识。

3-3施工现场道路与排水

1 场区道路

1.1 施工现场首先应尽量利用原有的交通设施,并争取提前修建和利用拟建的永久设施解决现场运输问题,这样不仅能节约临时工程费用,降低施工成本,而且可缩短施工准备时间,争取早日开工。

1.2 当现场不具备上述条件时,就需要修建临时道路。临时道路的布局,一般应做成循环道,以确保现场运输和消防车的畅通。临时道路的硬化可采用C15 砼硬化处理。

1.3 施工现场道路实行硬化处理,施工现场也要进行硬化处理,硬化处理后的道路、要平整坚实、畅通,场地无积水。

2 道路照明

在道路两侧每隔30米设1路灯照明。 3 现场排水

3.1 在施工道路两边、搅拌机四周、水泥库、外脚手架四周、均设置深300mm、宽200的排水沟,均做明排水沟,并用水泥盖板覆盖,做到雨天无积水。

3.2 根据需要设置过水沉淀池,使其沟池成网,集中清淤。

3-4现场临时设施与管线

1 临时设施

施工现场的临时设施包括临时性的生产设施和生活设施,临时供水、供电、临时通讯等设施。施工临时设施的安排原则是:

1.1 尽量利用施工现场或附近的现有设施(包括要拆迁,但可暂时利用的建筑物),在建工程本身的建筑物先完成的结构工程(供施工临时应用,交工前再装修)。

1.2 必须修建的临时设施,应充分利用当地材料或旧料,尽量采用移动式或容易拆装的建筑,以便重复使用。

1.3 临时设施的布置,应方便生产和生活,不得占据在建工程的位置,与施工的建筑物之间,或临设房屋之间要保持安全和消防间距,并考虑总包和分包单位的需要,生活区与施工区要有明确划分。如有可能,借用建设单位在施工现场或附近的设施。

1.4 根据上述临时设施的安排原则,本工程临时设置需要数量及面积详见施工准备计划中的《临时设施安排计划表》。

2 临时管线 2.1 施工现场的临时用水、用电的设计及布置详见临时用水、用电设计。 2.2 现场施工临时用水、用电等均要有专人管理,不得有长流水、常明灯现象。

3-5现场材料和配件堆放

1 料具和构配件应按施工平面布置图划定的位置分类码放整齐。预制板、预制过梁等构件、模板存放时,场地应平整夯实,有排水措施。

2 所有材料堆场均实行挂牌制度,标牌上应该标明材料的名称、品种、规格等。 3 施工现场各种料具按施工平面布置图指定位置存放,并分规格码放整齐、稳固,一头齐,一条线。砖应码放成丁、成行,高度不超过1.5m。砌块码放高度不超过1.8m。砂、石子和其他散料堆放成堆,界限分清,不得混杂。

4 现场材料应根据其性能采取防雨、防潮、防晒、防冻、防火、防爆、防损坏等措施。

5 贵重物品、易燃、易爆和有毒品应及时入库,专库专管,加设明显标志,并建立严格的领退料手续。

6 施工现场外临时存放施工材料,须经有关部门批准,并按规定办理临时占地手续。材料堆放整齐,不影响交通和市容,并应加围挡。

7 建立文明施工责任制,划分区域,明确管理负责人,做到现场清洁整齐。 8 施工现场不准乱堆垃圾及余物,应在适当地点设置临时堆放点,并定期外运。清运渣土垃圾及流体物品,要采取遮盖防漏措施,运送途中不得遗撒。

第4节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的措施

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止由于建筑施工造成的作业污染和扰民,保障建筑工地附近居民和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必须做好建筑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工作。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是文明施工的具体体现,也是施工现场管理达标考评的一项重要指标,所以必须采取现代化的管理措施做好这项工作。

4-1现场环境保护的基本内容

1 防止大气污染:防治施工扬尘,搅拌机的降尘,茶炉、沥青锅的消烟除尘,生产和生活的烟尘排放(锅炉)。 2 防止水污染:搅拌机的废水排放,现制水磨石作业,乙炔发生罐作业产生的污水处理,油漆、油料的渗漏防治,施工现场临时食堂的污水排放。

3 防止施工噪声污染:人为的施工噪声防治,施工机械的噪声防治。

4-2现场环境保护的管理目标

1 不发生水体污染;

2 采用高科技将噪声控制在60dB以下; 3 空气污染不高于二级。

4-3现场环境保护的检查制度

1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的每日自检

每天由工长、安全员进行自检,凡违犯施工现场环境保护规定和扰民措施的要及时指出及时整改,由施工工长在当天的施工日志上记录自检情况。

2 项目每月定期检查4次

值班领导带领有关管理人员对所属的工地进行定期检查,按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检查、考评标准进行检查评分,填写评分记录表,作为工地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考评的依据。在检查中,对于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采取“三定”原则(定人、定时、定措施)予以整改,落实后及时做好复检复查工作。

4-4施工现场防大气污染措施

1 施工现场防扬尘措施

1.1 施工中清理施工垃圾时,使用封闭的专用垃圾道或采用容器吊运,严禁随意凌空抛撒造成扬尘。施工垃圾要及时清运,清运时,适量洒水减少扬尘。

1.2 拆除旧建筑物时,应配合洒水,减少扬尘污染。

1.3 施工现场要在施工前做好施工道路的规划和设置,建设工程施工现场道路必须进行硬化处理。可利用设计中永久性的施工道路。也可采用临时施工道路,基层要夯实,路面铺垫细石,并随时洒水,减少道路扬尘。

1.4 散水泥和其他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应尽量安排库内存放,如露天存放应采取防潮地坪严密遮盖,运输和装卸时防止遗洒飞扬,以减少扬尘。 1.5 生石灰的熟化和灰土施工要适当配合洒水,避免扬尘。

1.6 施工现场要制定洒水降尘制度,配备专用洒水设备及指定专人负责,在易产生扬尘的季节,施工场地采取洒水降尘。

1.7 现场道路及施工区铺设5~10cm混凝土处理,防止大风扬尘。 1.8 防水材料采用冷油聚胺脂,现场不熬制沥青,减少空气污染。

1.9 施工用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施工现场不设搅拌站。为防止商品混凝土进场不及时,用小型混凝土搅拌机,进料口采用喷嘴喷雾(如JW-1型搅拌机雾化器),防止水泥扬尘。

1.10 冬季保温措施采用防火草帘,不使用岩棉被防止岩棉扬尘。 2 茶炉、大灶、沥青锅的消烟除尘措施 2.1 茶炉要用消烟除尘型的或烧型煤。

2.2 食堂大灶的烟囱要有消烟除尘设备,加二次燃烧或烧型煤。

2.3 凡进行沥青防水作业的,要使用密闭和带有烟尘处理装置的加热设备。 2.4 市区和郊区城镇区域内的施工现场,应自行对茶炉、大灶、锅炉的烟尘黑度按林格曼烟气浓度图进行观测,并在组织检查时抽查。现场清洗搅拌机水经过沉淀池作现场清扫用水。

4-5施工现场防止水污染措施

1 搅拌机的废水排放控制

凡在施工场地进行搅拌作业的,必须在搅拌机前台及运输车清洗处设置沉淀池。排放的废水要排入沉淀池内,经二次沉淀后,方可排入市政污水管线或回收用于洒水降尘。未经处理的泥浆水,严禁直接排入城市排水设施和河流。

2 现制水磨石作业污水的排放控制

施工现场现制水磨石作业产生的污水,禁止随地排放。要在合理位置设置沉淀池,经沉淀后方可排入市政污水管线。

3 乙炔发生罐污水排放控制

作业时严格控制污水流向,施工现场由于气焊使用乙炔发生罐产生的污水严禁随地倾倒,要求专用容器集中存放,倒人沉淀池处理,以免污染环境。

4 食堂污水的排放控制 施工现场临时食堂,要设置简易有效的隔油池。产生的污水经下水管道排放要经过隔油池。平时加强管理,定期掏油,防止污染。

5 油漆油料库的防渗漏控制

施工现场要设置专用的油漆油料库,油库内严禁放置其他物资,库房地面和墙面要做防渗漏的特殊处理,储存、使用和保管要专人负责,防止油料的跑、冒、滴、漏,污染水体。

6 禁止将有毒有害废弃物用作土方回填,以免污染地下水和环境。

4-6施工现场防噪音污染措施

1 防止施工噪声污染。

2 降低混凝土振动器噪音,将高频振动器施工改为低频率振动器(混凝土振动器)以减少施工噪声。

3 降低钢模施工带来的噪声,座落在居民生活区内的施工现场,小钢模改为多层木胶合板,以减少振动器冲击钢模产生的噪声。

4 电锯使用时,出料口应设三角形开口器减少木料夹锯片发出的噪声,或设在地下室。

5 对施工人员进场进行文明施工教育,施工中或生活中不准大声喧哗,特别是晚10时之后,早6时前不准发生人为噪声。

6 材料不准从车上往下扔,采用人扛下车和吊车吊运,钢管堆放不发生大的声响。

7 夜间施工争取少现浇混凝土及大型材料倒运,如遇抢工需夜间施工,首先通知居民委员会,以求谅解。

8 高考期间服从统一安排,为考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考试环境。

4-7现场防止固体物污染措施

1 土方运输装载须低于槽帮15cm,采取有效措施封闭严密,杜绝遗撒污染道路。 2 土方开挖过程中运土车出入现场不得将土带上公路,必须在工地大门口铺设草袋,同时有专人冲洗车轮胎和整理车厢内土方栅布。有条件时可在出入门口设坡水道,车过坡水道时自动洗车。 3 垃圾清运不得装车过满(低于槽帮15cm),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垃圾遗撒。 4 现场土方贮存时,要防止黄土露脸,被大风吹土扬尘,可在土堆上浇水湿润播种草籽,以使绿茵尽快覆盖土堆。施工现场卫生管理

第5节 施工现场卫生管理的措施

为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养成良好的文明施工作风,增进职工身体健康,施工区域和生活区域应有明确划分,把施工区和生活区分成若干片,分片包干,建立责任区,从道路交通、消防器材、材料堆放、垃圾、厕所、厨房、宿舍、火炉到吸烟都有专人负责,专人管理,使文明施工保持经常化。

5-1现场施工区卫生管理措施

1 施工现场要天天打扫,保持整洁卫生,场地平整,道路畅通,做到无积水,有排水措施。

2 施工现场严禁大小便,发现有随地大小便现象要对责任区负责人进行处罚。施工区、生活区有明确划分,设置标志牌,标牌上注明负责人姓名和管理范围。

3 卫生区的平面图应按比例绘制,并注明责任区编号和负责人姓名。 4 施工现场零散材料和垃圾,要及时清理,垃圾临时存放不得超过三天。 5 建筑物内外的零散碎料和垃圾渣土应及时清理。楼梯踏步、休息平台、阳台等悬挑结构上不得堆放垃圾及杂物。

6 施工现场应设垃圾站,及时集中分捡、回收、利用和清运。垃圾清运出场必须到批准的垃圾消纳场倾倒,不得乱倒乱卸。

7 楼内清理的垃圾,要用容器或小推车,用塔吊或提升篮运下,严禁高空抛撒。

5-2现场生活区卫生管理措施

1 宿舍卫生管理规定

1.1 职工宿舍做到天天打扫,保持室内窗明地净。

1.2 宿舍内铺上、铺下要做到整齐美观,被子叠放整齐,提包和鞋按规定码放,不得到处乱放。

1.3 宿舍内保持清洁卫生,清扫出的垃圾倒在指定的垃圾站,及时清理。 1.4 生活废水应有污水池,做到卫生区内无污水、无污物,废水不得乱流。 1.5 宿舍值班人员负责当天的卫生工作,禁止其他人员乱扔废纸、废物,不准随地吐痰。

2 宿舍冬期取暖管理规定

2.1 宿舍冬期取暖炉安装要有验收合格证。

2.2 冬期取暖炉的防煤气中毒设施必须齐全、有效,建立验收合格证制度,经验收合格发证后,方准使用。

5-3现场办公室卫生管理措施

1 办公室的卫生由办公室全体人员轮流值班负责打扫,排出值班表。

2 值班人员负责打扫卫生、打水,做好来访记录,整理文具。文具应摆放整齐,做到窗明地净,无蝇、无鼠。

3 冬季取暖炉要有值班人员看管;落地炉灰及时清扫,炉灰按指定地点堆放,定期清理外运,防止发生火灾。

5-4现场食堂卫生管理措施

根据《食品卫生法》规定,依照食堂规模的大小,入伙人数的多少,应当有相应的食品原料处理、加工、贮存等场所及必要的上、下水等卫生设施。要做到防尘、防蝇,与污染源应保持一定的距离,并保持内外环境的整洁。

1 食品卫生: 1.1 采购运输:

1.1.1 采购外地食品应向供货单位索取县以上食品卫生监督机构开具的检验合格证或检验单。认为必要时,请当地食品卫生监督机构进行复验。

1.1.2 采购食品用的车辆、容器要清洁卫生,做到生熟分开,防尘、防蝇、防雨、防晒。

1.1.3 不得采购制售腐败变质、霉变、生虫、有异味或《食品卫生法》规定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

1.2 贮存、保管:

1.2.1 根据《食品卫生法》的规定,食品不得接触有毒物、不洁物。建筑上用的防冻盐(亚硝酸钠)等有毒有害物质,各施工单位要设专人专库存放,严禁亚硝酸盐和食盐同仓共贮,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1.2.2 贮存食品要隔墙、离地,注意做到通风、防潮、防虫、防鼠,有条件的单位应设冷藏设备。主副食品、原料、半成品、成品要分开存放。

1.2.3 盛放酱油、盐等副食调料要做到容器物见本色,加盖存放,清洁卫生。 2 制售过程的卫生:

2.1 制作食品的原料要新鲜卫生,认真做到不用、不卖腐败变质的食品,各种食品要烧熟煮透,以免发生食物中毒。

2.2 制售过程及刀、墩、案板、盆、筐、水池子、抹布和冰箱等工具要严格做到生熟分开,售饭时要用工具销售直接人口食品,饭票要消毒。

2.3 生吃凉拌菜必须洗净消毒,剩饭、菜要回锅彻底加热再食用,一旦发现变质,不得食用。

2.4 公用食具要洗净消毒,应有上下水洗手和餐具洗涤设备。 3 个人卫生:

3.1 炊事人员每年要进行一次健康检查,持有健康合格证及卫生知识培训证后,方可上岗。凡患有痢疾、肝炎、伤寒、活动性肺结核、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不得参加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制售及食品洗涤工作。

3.2 炊事人员操作时必须穿戴好工作服、发帽,并保持清洁整齐,做到文明生产,不赤背,不光脚,禁止随地吐谈。

3.3 炊事人员必须做好个人卫生,要坚持做到“四勤”(勤理发、勤洗澡、勤换衣、勤剪指甲)。

4 炊事人员健康证

为加强建筑工地食堂管理,严防肠道传染病的发生,杜绝食物中毒,把住病从口人关,单位要加强对民工食堂的治理整顿。凡在岗位上的炊事人员,必须持有所在地区防疫部门办理的健康证。

5-5现场饮水卫生管理措施

1 为了广大职工身体健康,施工现场必须设置保温桶和开水(水杯自备),公用杯子必须采取消毒措施。 2 夏季要确保施工现场的凉开水或清凉饮料供应,暑伏天可增加绿豆汤,防止中暑脱水现象发生。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保证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协调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doc》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