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 桥头堡

2020-03-03 10:33:1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核心阅读门户、枢纽、龙头——在实施建设云南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战略中,昆明的目标日益清晰。

近日,由省委宣传部组织,中央驻滇及省市新闻媒体20名记者参加的“桥头堡建设大家谈·滇中经济区—昆明市大型主题采访团”在昆明市开展了一系列采访活动。采访团记者们与昆明市市长张祖林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倾听了城中村改造项目中最先完成回迁房安置的原张官营村住户们的心声;了解了昆明市国资委下属上市公司云内动力国企改革、产业升级与创新的蜕变过程;深度体验了即将于下月底闭合的三环工程带来的便利交通;到螺蛳湾国际商贸城享受了一番低成本、“一站式”购物的快乐;前往呈贡斗南花卉市场了解了斗南花卉产业园区建设的情况。

“桥头堡”建设美景催人奋进,新昆明跨越发展昼夜不停。锁定目标,昆明蓄势待发。 构筑产业平台

目前昆明正依托现有产业基础,瞄准高端产业和新兴产业,积极引进国内外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改造和提升昆明产业技术层次,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鼓励和引导昆明具有比较优势,且与东南亚、南亚互补的产业进行国际间融合、重构,重点培育和依托卷烟配套、冶金、机电制造、化工、能源、光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制药和新材料八大产业,尽快形成国际区域分工和国际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国际关联性强、集约化水平高的产业集群。

昆明正尽快形成农业为基础、工业为支撑、新兴服务业为增长点,特色突出、后劲充足、竞争力强的开放型经济结构和产业体系。在现代农业方面,昆明加快以产业化、规模化,并集观光、休闲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以国际市场为导向,扩大农产品出口占比,培养对外贸易新增长点,大力发展开放型农业。在现代服务业方面,昆明积极发展区域性总部、商务代表处、会展中心、软件中心,重点推进东盟台商总部项目建设,依托中国·东盟区域信息交流中心,构建面向东盟的具有公信力、功能完善、技术先进的电子商务平台。发挥昆明区位优势,以内陆口岸型国际物流体系、大宗物资区域集散型物流体系和特色产业基地型物流体系等为突破口,加快物流中心建设,推动贸易投资便利化。

发挥集群辐射

近年来,昆明积极参与到联通4州市的交通路网建设中,全面开展昆曲高速、昆石高速、昆玉高速、昆安高速、高海高速、昆武高速、机场高速、嵩昆高速以及昆禄公路的建设。同时,联合玉溪、曲靖、楚雄等州市共同研究上报了滇中城际列车项目。目前,昆明市已启动都市区轨道交通概念性方案研究,新建的市郊成轨线,将开通至安宁、嵩明、富民和宜良的放射性市域轨道交通。随着昆明4环17射交通路网体系的逐步形成,滇中城市在交通上的壁垒将逐步打破。

在产业方面,昆明在与4城市毗邻的县区都有针对性地布置了工业产业园区,主动与周边城市进行产业对接。 除此以外,积极推进规划编制同绘、产业发展同构、金融结算同城等工作。通过建立滇中完整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规划体系,实现滇中无障碍物流。同时滇中城市群之间,有望实现通信、宽带等基础设施的融合,在公交、教育、文化、购物、医疗卫生等多个领域实现电子消费支付同城化。滇中城市群间,还将逐步消除滇中区域城市户籍限制,推进区域内教育资源、劳动力供求信息、再就业培训等信息资源共享,实现区域内人口自由迁徙,求学、谋职就业享受同城待遇。

三环闭合提速解堵

沿着刚通车不久的西三环,采访团的中巴车一路飞驰,“昆明变小了!”当驶入草海下穿隧道时,记者们惊呼:“难道我们头顶上真的就是滇池吗?”下月底,继二环快速系统之后,作为昆明交通解堵又一“利器”——三环闭合工程即将通车。作为云南桥头堡建设的主要核心城市的昆明,4环17射的交通格局进一步形成,主城区的交通拥堵将得到彻底缓解。这将为现代新昆明建设增效提速、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投资环境进一步提升打下良好基础。

“昆明是全国26个省会城市中比较少的绕城公路没有建成的城市之一。西北三环的建设对整个城市将起到枢纽作用,可为昆明交通、物流、经济发展提供更快捷、舒适的服务,真正体现桥头堡的支撑作用。”昆明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王忠如是说。

自去年7月启动以来,三环闭合工程(西、北段)一直面临着征地量大、施工紧、工程难度大等诸多问题。过去一年中,工程完成征地1716余亩,拆迁房屋65万平方米,建设投资28亿元,突破了长虫山、滇池草海隧道等众多施工难点,克服了穿越街道社区村庄较多、地质最复杂、管线移动最多、工程协调等困难。在三环闭合工程中,交通部门采取了“先通后畅再提升”的方式,首先保证三环道路通车,再让其走起来更顺畅,最后再进行提升,要求全程无红绿灯,让三环真正成为继二环之后的又一快速系统。

据悉,为解决这些问题,每个施工单位都采取了24小时工作制,用一年的时间便贯通了西北三环,体现了又一个“昆明速度”,同时在技术上还创造了多项国内第一。首先,草海隧道是我省第一条水下隧道,同时也是我国第一条高原软土隧道。对于昆明市民来说,水下隧道充满着神秘感,试通车以来,许多市民都满怀好奇地体验了一把水下隧道行车的刺激。据介绍,在施工中,上海隧道股份有限公司还引进了拉森钢板桩围堰、SMW工法支护开挖技术、井点降水等多项国内先进施工工艺。王忠表示,目前,这些工艺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昆明市的环湖截污、环湖公路等大量基础设施建设中。其次,在岗头山隧道的施工中,施工方先后克服了溶洞群等众多地质灾害难题,仅用360天就完成了施工任务,同时,创造了同等级围岩条件下单个工作面单月进度的国内第一和同等级围岩条件下当日开挖量的国内第一。

改造村城惠民利民

“城中村改造使我们住上了好房子,还让我们的小产权房换成商品房,房屋升值了10多倍。”原张官营村460号的村民张玉华这些天正忙于装修自己在滨江俊园125平方米的新居。“城中村改造拆除了我原来自建的309.66平方米砖混房,换了三套房子,自己住一套,另外两套可租可卖。”同村60岁的刘红英也思忖着自己的5套房该怎样使用,“我想支持儿子做点事,这回有了房产证,到信用社贷款也不用愁了。”据悉,近日落成交房的张官营旧城及城中村改造项目是昆明市首个实现原址回迁安置的旧城及城中村改造项目。这也是昆明城中村改造工程传出的第一张胜利捷报。

谈起城中村改造前张官营村的脏乱差环境,原张官营股份合作社理事长张红梅觉得用“噩梦”一词来形容毫不为过,“每天都有几起打架斗殴,治安案件频发,村民们连最基本的安全感都没有。”张红梅过去还负责村里集体股份的资产运营,“过去村里每人每年从土地上有2000至3000元的收益,连低保的水平都达不到。村民们的主要收入来源于廉价的房租和打工收入。”2007年,张祖林市长到张官营村调研城中村改造时,全村对城中村改造的支持率达98%以上。

据悉,盘龙区共有69个城中村,目前已启动了18片20个村的旧城及城中村改造,有16个项目修建性规划获市规委会批准,已启动回迁安置房建设的有12个项目。盘龙区旧城改造和拆迁管理局局长郭仕忠透露:“宝云片区等8个城中村的改造项目即将启动。年内还将有老李山、任旗营等4个城中村共947户回迁户搬入新居。”

新螺蛳湾升级商贸业态

“我们今天究竟是来采访的还是来购物的?”在螺蛳湾国际商贸城,采访团的女记者们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采访的问题刚问完,几乎都开始了疯狂购物。你买个木雕工艺品,我抓两只毛绒熊玩具,还有人带回了一个大香蕉靠垫。“我们根本就没想到今天居然会来买东西,谁叫这里的东西又好又便宜。”女孩子们有些不好意思。“太正常啦!别说你们会冲动,许多东南亚各国的官员到了这里,也会忍不住要买呢!”陪同采访的中豪集团副总裁薛金根笑道。

螺蛳湾国际商贸城是云南省委、省政府,昆明市委、市政府充分利用云南区位优势,立足于“提升昆明经济,调整城市建设及产业结构,发展商贸流通”而着力打造的一项划时代工程。项目是2008年昆明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已列为云南省重点工程,整体概算总投资约350亿元人民币,由浙商投资财团投资,云南中豪集团负责开发承建。

位于昆明市官渡区的螺蛳湾国际商贸城,地处连接昆明老城区和呈贡新区(行政中心区)的核心中枢地段,是一个罕见的超大型综合性项目,项目“四位一体”,包括“有形”的实体市场和将来“无形”的电子商贸平台。在实体项目中,除了总占地5705亩、规划总建筑面积约810万平方米(包括总建筑面积约550万平方米的主体市场,金融商务中心,综合商业,住宅,以及医院、学校等各项配套)的核心商贸圈外;还有位于国家级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昆明空港经济区的两个总占地近7000亩,总建筑面积约700万平方米的产业加工园区;以及位于核心商贸圈对面的约3000亩的仓储、物流园区。

斗南花卉走向世界 走进号称“中国第一花乡”的斗南,五彩缤纷、芳香扑鼻的各色鲜花“渐欲迷人眼”。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斗南从一个不知名的村庄变成了品牌价值为4亿元的全国第一个花卉类驰名商标。在斗南花卉的引领下,全省花卉的种植面积从0.3亩发展到了58.1万亩,花卉产值每年达200多亿元。

白天,斗南的鲜花交易市场里活跃着市民和远道而来的客人。晚上,3万平方米的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灯火通明,300个交易席位座无虚席。开始于每晚9时的花卉拍卖平均每4秒钟成交一笔交易,不久前的“七夕节”期间,这里每天的交易额达500万元以上。凌晨2时至7时,是花卉市场里最繁忙的时刻,花农们忙着打包,花商和经纪人们忙着发货运输,这些娇贵无比的百合、玫瑰、非洲菊们,要忙着乘坐最早的航班,飞往世界各地。

“桥头堡”战略的实施,为花卉这一云南传统的特色优势产业做大做强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条件。“昆明地处亚洲五小时航空圈的中心,昆明新机场明年底建成,将为花卉贸易打开无数条面向海外的„空中走廊‟。”业内人士十分看好云花走向世界的美好前景。

根据省市党委、政府的部署和昆明市规委会的决定,斗南花卉市场将引进香港阳光基金投资30亿元,历时3年,在原有市场基础上进行改造重建,形成占地1230亩的斗南花卉产业园区及4A级花卉主题旅游景区、花卉文化产业特区,并在昆明航空港建设占地1200多亩的斗南花卉物流园区。

园区项目已列为市政府重点督办项目、全市“十二五”重点项目和农业、旅游产业发展重点项目。目前该项目的招商引资及总体规划已完成,正在进行修建性详规的报批,待土地得到落实,有望于年内开工建设,3年后建成并投入营运。

云内动力借力出海

采访团走进昆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昆明云内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的新厂区,视野豁然开朗。占地900多亩的厂区内,一排排崭新的厂房井然有序,厂房内一条条先进的高科技生产线正在高速运转。随着近年来连续不断的投资建设,目前,该公司已形成了60万台柴油机的生产能力。

“桥头堡”战略的实施,工业是其重要支撑。张祖林提出,机械制造业是昆明的长项,要力争使昆明成为区域性国际化的制造中心。机械制造业历来是滇中工业的强项和优势产业。而云内动力就是机械制造业的一个龙头企业。目前,云内动力正致力于提高作为其核心竞争力的自主研发能力。公司通过与国内高校院所及国外顶级的发动机研发机构构建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拥有了一支高素质的研发队伍和先进的产品研发手段,研发能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桥头堡

桥头堡

桥头堡

云南桥头堡战略对昆明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一带一路桥头堡昆明——打造区域性国际大都市(4)

桥头堡 建设

桥头堡建设

桥头堡战略

桥头堡战略

绿色桥头堡建设

《昆明 桥头堡.doc》
昆明 桥头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