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进校园 甘雨润德育

2020-03-04 02:00:1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法制进校园 甘雨润德育(原)

2007-07-15 16:34:52|分类: |标签:|字号大中小 订阅北京市曾搞了一个法制展览《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展览》,有一组可怕的镜头:12岁的初中学生因不满老师的批评,竟将老师折磨致死;13岁的男孩将年仅4岁的幼女残忍杀害;16岁的陈某因母亲不给钱玩游戏机而将母亲杀死;文某因缺毒资,而将相依为命的祖母勒死;黑龙江某煤矿一个15岁的男孩为了自己能上大学、受到父母的宠爱,竟将弟妹骗至郊外亲手活埋……参观的人们迷惑不解,现在的孩子生活环境这么好,他们为什么还会走上犯罪的道

路呢?原因何在呢?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开始。”江泽民总书记要求,“要经常地在学生中开展纪律法制教育,增强他们的纪律法制观念,使他们懂得遵纪守法的道理。”今年5月10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全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广大干部教师把未成年的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应从小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养成他们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锻炼他们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我们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有以下四点做法,并经过几年的“临床”实验,

取得了较好“疗效”。

一、发挥课堂教学主体作用

让学生接受法制教育的主要阵地是在课堂里,并以小课堂为主,大课堂为辅。我们把课堂定义为是小课堂(教室)、大课堂创设特定学习“场”就是自然课堂。教师充分利用小教室的教学与自然课堂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广阔的时空

背景上进行开放式学习。

通过小课堂教学,有机地渗透法律知识,是对学生进行渗透法律知识的一条重要渠道。各科教师在教学中结合本学科特点,有意识地渗透法律知识,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受到法制教育。把法制课与品德课进行揉合、渗透,在灌输法律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弄清美与丑、善与恶、真与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结合综合课和语文等学科教学,渗透《义务教育法》、《国旗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知识;科学课与

学习《环保法》相融合。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学生自己当导演,自己找资料,自己主持)明白法律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它就像社会生活中的“指南针”,指引着生活的方向;就像竞赛规则,评判着每个人行为的优劣对错;就像巨大的“保护伞”,保护着我们每一个人享有自己合法的权益,不受不法侵害,它对一切违法犯罪行为给予公平而严厉的惩处和制裁,同学们只有认真学习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才能树立正确鲜明的是非观念,判明罪与非罪,从而远离罪恶之门,

走好人生之路。

并由政教处等行政领导组织全校学生上大课堂法制教育辅导课,其中组织学生观看了电影《少年犯》,这部反面题材的电影在学生的心灵上引起极大的震撼,失足者对自由的渴望使学生们清醒地认识到自由的可贵,那些活生生的事实给同学们敲响了警钟,有的同学在谈感想时说到:看完这部电影,使我认识到哥们义气既害人又害己,所谓的哥们义气是要不得的。有的说:不懂法才使他们走上犯罪的道路,我要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识,不让法盲的悲剧发生在自己的身上。借着这次大好的机会,在学生中进一步强调了知法、懂法、守法的重要性,使法制观

念在学生的心目中扎得更牢。

学校还邀请了两名少年犯,现身说“法”。让学生在与犯人“面对面”的对话交流中感受到守法的快乐与违法的痛苦,听了以后,同学们都非常的震惊,看到他们失去自由之后的无奈,听着他们铁窗内的哭诉,同学们纷纷表示要认真选择好自己的生活道路,珍惜今天,把握好明天,做一个让爸爸妈妈放心,对社会有用

的人。同学们从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二、课外法制教育生动活泼

生活实践表明:每人每时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在与法打交道,而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光靠教室的有限时间显然是不够的。因此,抓好课堂教育的同时,精心组织好课外活动,使课外教育成为课堂教育的有益补充,开辟灵活多样的法制教育第

二课堂,

通过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和形式,深入广泛地开展法制宣传和道德教育,和道德法律知识竞赛、典型案例分析会、模拟法庭等活动,寓教于乐,多角度地向广大学生灌输社会主义道德和法制知识,从而逐步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和守法意识,引导和教育他们按照法律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并能运用法律手段同违法犯罪现象作斗争,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社会风气。实践证明,只有坚持不

懈地抓好未成年人法制教育,才能从根本上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因素,推动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

在学校的日常思想教育中,通过升降国旗的活动、专题性的法制教育讲座或报告以及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国家标志的教育、基础文明教育、法律常识和遵纪守法教育,促进小学生树立法律意识。为了使学生受到更深刻的法制教育,我们开展了“法律在我心中”的演讲比赛,让学生从身边的小事中发现法律常识,撰写文章,并把自己的发

现与心得告诉同学们。从而使法律不在神秘,不在遥远。

通过一系列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活动,学生受到了良好的法制教育,增强了法制观念,懂得了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在法律知识的学习过程

中我们的学生都树立了以下五种法制观念:

一是公共秩序不容扰乱;

二是不义之财不可贪;

三是“物”的禁区不能闯;

四是哥们义气要不得,以牙还牙不可取;

五是玩笑限度应掌握。

三、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广泛深入地开展法律实践活动

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要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亲身经历和真实感受,不断增强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加学生的参与程度,得到更多法制实践的体验;组织旁听庭审、参观监狱和劳教场所,通过生动具体的案例和当事人的现身说法,使学生感受到法律的公正与威严。对于什么是违纪违法行为,违纪违法行为的危害性,违纪违法将受到什么处罚等,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和认识。提高了明辨是非、遵纪守法、预防犯罪的能力,在控制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广大学生提高了维权意识。对于依法维权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于什么是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如何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等法律知识有了更多的了解,不少学生还直接运用于实践,通过司法程序依法维权讨回“说法”。随着法律知识的逐步积累,在增强遵纪守法的义务和依法维权意识的同时,更多的学生认识到,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的,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对宪法所规定的公民的权利义务,对法律的价值,

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为全面提高青少年学生知法、守法、用法、护法的能力,打

下了一个比较好的基础。

在实践中,学校摒弃了那些空洞的说教,尽量创造宽松的环境,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寓教于乐,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引导学生开展自我教育,注重在实践中体验和感悟。比如组织 “模拟小法庭” 让学生自编自导法庭审判过程,身临其境地感受法庭的庄严和法律的严肃。成立“小法院”,让学生碰到法律的难题,就找“法院”的“小法官”解决,实在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向上一级“法院”的

“法官” (即老师)解决。

学生们通过寓教于乐的活动,不仅了解许多法律、法规,还懂得许多“规矩”,使自己的行为更规范。老师们也可以通过“学法、讲法、演法”等活动,在孩子

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法制”的种子。

四、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法制教育网络

对学生法制教育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范围广泛,需要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相互协调,形成合力,即需要社会的支持,更需要家庭的配合,应建立一个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全方位的法制教育网络体系,共同承担法制教育责任。作为学校要做到法制教育有大纲,学生有教材、教师,课时有计划,并形成制度;作为家长,要以身作则,处处事事都要担当起知法、遵法、守法的模范,从小培养孩子的法制观念和法制意识;社会各个方面要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树立依法行事的氛围。只有多方面共同努力,才能使学生从小

养成遵法守法的良好习惯,从根本上遏制其犯罪的势头。

法国思想家、教育家卢梭说过这样一段话:“人生当中最危险的一段时间是从出生到12岁。在这段时间中还不采取摧毁种种错误和恶习的手段的话,它们就发芽滋长,以致以后采取手段去改的时候,它们已经扎下了深根,以致永远也拔不掉了。”这是一段极具警示性又符合实际的话。是“人”是“才”能为社会做出贡献,是“人”不是“才”,不会对社会造成太大的危害,是“才”不是“人”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是不可估量的。在学生中开展法制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任重而道远。我们有决心进一步集思广益,积极探索,常抓不懈,为学生的健康、

快乐地成长作出应有的贡献。

法律走进校园

学校是一个纯洁、神圣的地方。这里成长着祖国的未来和人民的希望。那些羽翼初长的雏鸟们都要从这里学会如何展翅高翔。孟子曰:无规矩不成方圆。同样,学校也需要法律的约束。孔子曰: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但是,校园里的学生却离不开纪律与法律的约束,他们的错不能永远被原谅。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开始。”

罗马因为它的法条而闻名,秦朝因为它的制度而统一,一个国家更需要法律来维持安定,学校是国家新生儿的摇篇,法律更应来到这里为祖国的未来作打算。一个国家的强大是需要规规矩矩的建改者建设而成的,而不是一群目无法纪的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需能树起一群健康向上的人,更是需要法律来扶持。当然,万丈高楼从地起,树人也要从娃娃抓起,这一点邓小平爷爷早已领会。所以法律走进学校是毫无疑问的。一个青年的未来是那鸟儿翱翔天际的时候,那一掠而过的弧度,法律的作用举足轻重。,

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金钱,物质的诱不断缠绕荷青少年们。网络、毒品危害着青少年的身心。年轻的他们面对诱惑并没有抗体,他们开始为它们而动摇。偷、抢的镜头不断出现在电视上,游戏上,作为社会最准确的镜子的他们会学不到吗?他们学到了,而且更加疯狂。因为不知管束,他们恃无忌惮;冈为年少轻狂,他们胆大妄为。因此多少青年无知的面孔出现在法庭上,那伤心的泪水已尤法挽回昔日的平静,那一栋栋铁墙割断了本应向父母撒娇的年岁,也毁了他们的一生。面对他们的是那冷冰冰的法条,他们悔恨、呼喊,希单能回到

从前但已无法实现,为什么他们会走到如斯田地?因为……因为他们不懂法。一句句“不道“让法官感慨,老师痛心,父母悔恨,而稚嫩的他们又应如何面对呢!

法律走进校园,它是必需的。正如人需要氧气,植物需要水源一样重要。现代的学校已不是昔日的私塾,当今礼会也并非从前。摇头晃脑不知其解已不适合现实了,学校是学生进入社会的导盲犬,补会的发展已不容许你慢慢适应,要生存就要懂得法则。适者生存,不一定出现在动物社会里。法的地位早已经超越了那些语数英。它的存在已是各国所需。因此学法、懂法是必须的!

拥有一条进门的通行证并不代表就可畅通无疑。法律走进校园但其未来令人担忧。学校会重视法律救育吗?人力资源的不足不也是一个重大问题吗?而这些问题也的的确确发生了。多少学校因为学业的压力忽视了法际知识的教育,又有多少学校总以没订能力的借口搪塞着。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最美的弧度需要法律的修正。但法律进校的路途漫漫,探索的成果并非朝夕可得,耐心、决心缺一不可。法律能否真正走进校园呢?仍有一条漫长的探索之路啊!

依靠法律来护航,一言一行记心上,谦和恭让莫逞强,二虎相争双受伤。结交朋友要谨慎,三六九等多思量,学校家庭是港湾,四海为家无人帮。烟酒毒品莫沾染,五脏六腑免遭殃,正确上网不上瘾,六神无主悔断肠。不在背后发议论,七嘴八舌把人伤,管制刀具危险品,八面威风把祸闯。遇到危险快报警,久安长治有保障,多听师长良言劝,十字路口不彷徨。学法用法记心上,百年树人做栋梁,千里之堤防蚁溃,万家平安万年长。转载自QC99 .com 作文大全

法制进校园 甘雨润德育

法制进校园

法制进校园

法制进校园

法制进校园

法制进校园

法制进校园

法制进校园

法制进校园

法制进校园

《法制进校园 甘雨润德育.doc》
法制进校园 甘雨润德育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