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六大激励保障机制调动村干部积极性

2020-03-02 08:28:0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四川六大激励保障机制调动村干部积极性

四川省近年来积极推进村(社区)组织配套改革,从制度层面探索建立村(社区)干部六大激励保障机制,在基层干部队伍中形成了“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的良好氛围。

建立政治激励机制,让村(社区)干部“干有所盼”。各级党委都建立了表彰、宣传村(社区)干部先进典型制度,其中,省委每三年、市(州)委、县(市、区)委每两年、乡镇(街道)党(工)委每年表彰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村(居)委会主任。去年以来,四川共表彰、宣传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2000余名。畅通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村(居)委会主任进入乡镇(街道)干部队伍的渠道,建立从政治上关心培养村(社区)干部的长效机制。去年结合乡镇(街道)党政班子换届,选拔了152名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进入了乡镇(街道)领导班子,通过合法程序解决了公务员身份。

建立经济激励机制,让村(社区)干部“干有所得”。省委、省政府于去年出台文件,按山地、丘陵、民族、平原4类地区,将在职村干部每月最低误工报酬提高到200-300元,纳入省财政转移支付保障范围。全省先后有17个市(州)、163个县(市、区)提高了补助标准,其中成都市村(含涉农社区)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年平经济收入分别达到

10956元、9288元,社区党组织书记、居委会主任年平经济收入分别达到11591元、10685元。同时,一些地方在全面提高村(社区)干部经济报酬的基础上,建立村(社区)干部报酬与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挂钩并定期调整补助标准的政策措施,完善经济报酬正常增长机制,如绵阳市、丹棱县分别按3%-5%、10%的增幅逐年提高。许多地方按照“基本报酬﹢绩效报酬”的思路,完善村(社区)干部经济报酬与工作绩效考核挂钩的政策措施,将村(社区)干部经济报酬与增加群众收入、发展集体经济等工作实绩挂钩或给予重奖。

建立养老保险及医疗保险机制,让村(社区)干部“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各地采取财政补贴与个人负担相结合、以财政负担为主的办法,建立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村(社区)干部养老保险及医疗保险办法。目前,全省已有43个县(市、区)对村(社区)干部实行了养老保险,53个县(市、区)实行了医疗保险

建立退职补助机制,让村(社区)干部“卸有所补”。以县级财政负担为主体,对任职3-5届以上、男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没有参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已正常离职或今后正常离职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村(居)委主任,参照任职年限、当地财政状况及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采取一次性补助或按月(年)定补两种方式,给予适当补助。目前,全省有98个县(市、区)已建立这项制度,今年还有44个县(市、区)正在探索建立这一制度。

建立帮扶解困机制,让村(社区)干部“忧有所解”。采取县(市、区)财政每年预算一定经费或建立村(社区)干部救济基金、风险补偿基金等办法,对生活特别困难或因公遭到非法打击报复的在职或正常离职村(社区)干部,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助。以县(市、区)为主,建立村(社区)干部(包括正常离职的)法律援助制度。

建立教育培训机制,让村(社区)干部“干有所学”。以省、市、县财政负担经费为主,依托各级党校、农业高等院校、农广校以及各类培训基地,构建省示范培训、市(州)重点培训、县(市、区)普遍培训的三级培训体系,大规模培训村(社区)干部。去年,由省财政负担经费,由省委组织部牵头,依托四川农业大学培训农村(社区)党组织书记6600名;各市(州)由市(州)财政负担经费,依托市(州)职业技术学校培训28000余名。今年下半年,省、市(州)两级还将采取同样方式分别培训农村(社区)党组织书记6000名、26000余名,两年内将全省农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轮训一遍。(通讯员徐宏)

调动村干部积极性的思考

保障村干部待遇 调动村干部的积极性

如何调动村干部积极性的思考

村干部关爱激励保障机制建设调研

某建立健全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探索

凤县村干部待遇激励保障机制实施方案

员工激励及积极性的调动

员工积极性调动之薪酬激励

激励保障机制

发挥有效激励管理调动员工积极性

《四川六大激励保障机制调动村干部积极性.doc》
四川六大激励保障机制调动村干部积极性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