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1:使用光敏传感器

2020-03-02 11:27:2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 第9课 使用光敏传感器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亮度传感器的功能,学会用亮度传感器获取亮度信息。学习使用变量百宝箱为传感器获取的信息设置存储变量

2.能力目标:学会亮度传感器的检测,学会使用条件循环控制模块、永远循环控制模块。学会使用条件判断模块。学会在仿真环境下设置光源。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逻辑判断能力,培养学生的耐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传感器的功能,百宝箱设置变量的一般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传感器的功能,百宝箱设置变量的一般方法。

教学设计

本课是传感器学习的第一课,由于需要对传感器获取的信息进行判断,所以需要循环和条件判断知识的支持,由于本课包括存储传感器获得的信息需要通过百宝箱设置变量的操作,所以本课新的知识点比较多,教学难点也比较多。

本课通过传感器的检测引入“亮度检测”模块(传感器),通过亮度检测值的存储引入变量百宝箱,通过反复检测的需求引入“永远循环”控制模块。

通过“机器人追光”的活动要求,引入“条件循环”模块,即循环条件要满足“没有达到光源亮度”时循环的判断,若该条件不成立就退出循环。通过对左右亮度的比较判断,引入“条件判断”模块,即“左侧亮度小于或等于右侧亮度”时条件成立,机器人左转;否则机器人右转。

重点内容分析

(1)理解传感器的功能。传感器是机器人获取外界信息的装置,亮度传感器是学习的第一个传感器。

(2)理解循环控制中的永远循环是条件循环中循环条件永远成立时的特例。 (3)在对亮度变量设置时,要注意百宝箱设置变量的一般方法。 (4)传感器检测结果是通过“显示”模块显示的,其显示内容是传感器的检测值,所以要熟悉不同传感器的检测值的表达和意义。

教学补充

本课创作天地的参考程序与第10课中机器人绕月中的“入轨绕月”子程序类似。本课创作天地的活动项目也是对“机器人绕月”的铺垫。

上机练习

完成机器人追光的程序设计 教学反思

对于亮度检测值有些同学还很模糊,“条件循环”模块初次使用掌握的还不是很好,上机练习能完成的只有少数同学,出现的问题较多,主要有,

1、变量百宝箱的变量应用出现错误较多。

2、设计条件判断时,条件一和条件二给值不清楚。

教学设计:使用红外线传感器

教学设计:使用碰撞传感器

光敏传感器的原理与应用领域

传感器教学设计3

MMA7660传感器使用心得

传感器设计论文

震动传感器产品使用说明书

传感器课程设计题目1

HZ60磁电转速传感器使用说明书

彭光敏同志先进事迹

《教学设计1:使用光敏传感器.doc》
教学设计1:使用光敏传感器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