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

2020-03-02 22:21:2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一份爱,一份责任

——“感动中国”2012年度人物颁奖典礼观后感

“嘟——”伴随着汽车的长鸣,一位年轻的女教师来不及多想,只是迅速地、下意识地伸手将她身边的四个学生推开,而她自己却倒在了血泊之中。

这位女教师叫张丽莉,正如她的名字一样,这位老师就像一朵散发着清香的茉莉!她平凡,如所有的老师一样教书育人;她伟大,危急关头舍身救人!

事情是这样的:那天,张丽莉老师正与她的学生有说有笑地过着马路。忽然,一辆失控的汽车直冲着她们奔来。眼看着前面的四个孩子就要被撞到了,张丽莉老师下意识地一个飞跃,将那四个孩子分别推向了两边„„刹那间,汽车疾驰而过,旁边被吓呆了的老师和同学纷纷围拢过来,他们发现,那四个被张老师推开的学生安然无恙,而张老师却倒在了血泊之中!——好伟大的张老师!

受伤的张老师被送到了医院,虽经医院全力抢救,张老师还是失去了她那双修长的双腿。她这一生只能和轮椅为伴了!但是病床上的张老师还是微笑着安慰着来看她的学生——好坚强的张老师!

张丽莉老师、谭千秋老师、张米亚老师„„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称号:老师!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伟大的师德灵魂,他们心中充满了对学生的爱!

张丽莉老师,您的行为让我感动,您的精神令我震撼!您是我的榜样,永远的榜样!

颤抖的双手

——“感动中国”2012年度人物颁奖典礼观后感

一头斑白的短发,一张消瘦的脸庞,一双盈满泪水的眼,一双颤抖的手,紧紧呵护着那只沉重的石盒。这石盒里装的是旷世的宝物吗?打开那黄色的绸布,这竟是一盒骨灰!

骨灰的主人是这双颤抖的双手的亲人吗?不,不是!他们之间毫无血缘关系!双手的主人叫高秉涵,今年已经78岁高龄了。骨灰的主人是从大陆去了台湾的老兵。高秉涵老人正按照老兵生前的意愿,把这盒骨灰带回大陆,交给他的亲人,葬在故乡的泥土里。

这只是高秉涵老人生活的一个镜头。他自己也是一位游子,13岁离开故乡外出闯荡,解放前又误上了去往台湾的最后一班轮船。可没想到这一去就是几十年。几十年里,他无时不在想念着故土,想念着家乡的老母亲。好不容易有机会和亲人相见了,可是老母亲却永远地离去了,从此他对母亲的记忆就只能停留在13岁的时候了。白发苍苍了,两岸也开放可以互相往来了,他又开始为那些有生之年没能回到故乡的老兵护送骨灰回乡。一次次往返,一次次呵护,让多少游子欣慰地闭上了双眼,让多少家庭留下了感激的泪水,让多少亡灵魂归故里!十几年了,高秉涵白发日趋苍苍,身躯日趋消瘦,手中那石盒也日趋沉重。可他,却堪比巨人——颤抖的双手捧着的不仅是捧捧骨灰,更是缕缕乡愁!

高秉涵,用那颤抖的双手谱写了一首首游子之歌;用那窄窄的船票安抚了一个个游子的灵魂。让我们向这位白发老人致以最高的敬意!

人小心大

——“感动中国”2012年度人物颁奖典礼观后感

“你快回来,我一个人承受不来„„”这旋律是那么的熟悉,可声音却又那么哽咽。仔细看镜头,病房、病床、白被单,痛不欲生的母亲,哽咽歌唱的父亲„„再听听解说词:23日凌晨,12岁的何玥因脑瘤突然恶化,病情加重,瞳孔扩散,呼吸停止,被医生诊断为死亡。

12岁?和我们同龄!脑瘤、死亡?她还那么小呀!听着何玥父亲那哽咽的声音,我的心中不禁掠过一丝酸楚。

镜头还在继续。何玥虽然才12岁,但她面对病魔的折磨时,却表现出了小孩儿甚至连大人们都没有的坚强——不哭、不闹,忍住疼痛,配合治疗,安慰父母。她从小就很善良,汶川大地震,不仅捐出了自己长期积攒下来的所有零花钱,还缠着父母将他们一个月的工资捐了出去;她生病住院后,同学和老师得知她的病情后,纷纷捐款给她,可她却又让父亲将这些钱捐给了红十字会。

更为令人震撼的是何玥在生命的最后那段时间里,多次提出要无偿捐献她体内可以用的器官!在她的家乡,这就如一块石头扔进了河流,激起了千层浪:大人们怎么也不答应,这么小就失去生命,死后还要开膛破肚!可何玥却一直坚持着,劝慰着父母,她希望在她死后还能对别人有所帮助!

何玥的父亲最后还是尊重女儿的意愿,无偿捐献了女儿的器官——何玥的两个肾脏被移植给了两个尿毒症患者,肝脏移植给了一个上海的肝病患者。

何玥只活了12岁,但她的生命却一直延续了下去。她以一己之力挽救了三条生命!她人虽小,心却大!我也要向她这样心中装满他人!

“何处春江无月明”

——“感动中国”2012年度人物颁奖典礼观后感

凌晨,在那小小的病房里,全家人都沉浸在无比悲痛之中。她的爸爸更是一直哽咽着,吟唱着:“你快回来„„”那心碎的歌词,无奈的呼唤,却再也唤不回12岁的小玥玥了。此时,12岁的何玥正躺在病房里那张病床上,她的身上盖着一条白床单——身患恶性脑瘤的她已经停止了呼吸,永远地离开了自己的亲人,离开了这个缤纷的世界。

这是“感动中国”2012年度人物中最小的一个——何玥的一组镜头。我已经是第二次看到这组镜头了,可我的热泪还是情不自禁地滑过脸颊。身边的同学们也都安静下来了,一个个眼圈都是红红的。

何玥能舍得把自己所有的零用钱都捐给汶川,真是了不起!何玥能把同学和老师的捐款又捐给了红十字会,真是令人感动!可更令人震撼的还在后面——她决定死后无偿捐献体内有用的器官!对她的父母来说,这是多么残忍:女儿小小年纪就离他们而去,死后还要被开膛破肚!可对别人来说,这是多么博大的爱心呀!她将能拯救多少生命呀!

何玥临死前的一个晚上,一直唱着两首歌:一首是气势磅礴的《五星红旗》,一首是感人肺腑的《拯救》。她多么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身边的亲人、热爱那些素不相识的人呀!在她的感染下,她的父母在汶川大地震后也捐出了自己一个月的工资!在她死后,他的父亲还是强忍悲痛,在无偿捐献器官书上签了字。何玥永远地离开了大家,可是她却挽救了三条生命:两个肾分别捐给了两个尿毒症患者,一个肝捐给了一个肝病患者。

何玥的生命得到了延续,爱心得到了传承。我们的心灵在她的爱心中被纯洁、被震撼!是呀,爱心何处不在?那爱心就如头顶上那一轮皎洁的明月,柔和,使人心旷神怡。

何玥,何玥,“何处春江无明月”!

“坐着休息”

——“感动中国”2012年度人物颁奖典礼观后感

“坐着休息”,或许绝大多数人看来,都只不过是一句普通而简短的话语。但正是这句普通而简短的话,使我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说这句话的人名叫林俊德。他是一位参加了四十几次核爆试验的核物理学家,是一位为我国的国防事业奉献了一生的科技工作者,是一位与病魔抗争、为研究争分夺秒的战士,是一位不怕苦、不怕死的军人。他在环境恶劣的戈壁大漠工作,一丝不苟,认真细致,没出丝毫差错。每天,他只有一件事,那就是研究研究再研究,休息成了可有可无的安排。

不幸的事终于发生了。因为长期超负荷工作,身体得不到充分的休息,他被查出患上了胆管癌, 而且已经到了晚期,急需入院治疗。可是,一旦入院,就不得不暂时离开工作岗位。为了工作,林俊德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治疗。后来虽然经过家人的好说歹说,他才同意住院,但还是有一个附带条件:把自己的工作电脑带进病房。他的理由很简单:他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他要利用有限的时间把自己未完成的事业做完。

看到这里,我周围同学的眼眶都红了。镜头里,林俊德坐在病房里的书桌旁,笔记本电脑就摆在他的眼前,护士在不停地劝说他躺下休息,可他却说:“我现在就是在休息,我只要坐着休息就行了。躺下的就是病人,而我是个正常人。”

“坐着休息”!知道吗,为了工作,林俊德已经七次拒绝手术了!要完成的资料整理终于完成了,林俊德在老伴儿的劝慰声中终于安然入睡,这一睡,他再也没能醒过来!

林俊德,为了祖国的国防事业,奉献了一生!他的死,是研究所里所有人的痛,更是国家国防事业无法挽回的损失!看看他,再看看我自己,多鲜明的对比呀!我有着充足的时间,却把它挥霍在无用的地方;林俊德生命有限,却与死神争分夺秒!

林俊德院士,你安息吧!相信我和我的同学们,会以你为榜样,为自己钟爱的事业奉献一切!

《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

《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

《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

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

《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

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

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

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

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

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

《“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doc》
“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