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光中心小学寄宿制学校汇报材料

2020-03-04 00:00:4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霞光中心小学寄宿制学校汇报材料

一、学校基本情况

霞光中心小学是一所六年制完全小学,是高台县第一所农村寄宿制小学。现有专任教师18人,小学教学班7个,在校学生199人,住宿生130人,附设幼儿园教学班3个,在园幼儿62人。

二、创办寄宿制学校的优越性

从2005年开始学校遵照上级领导集中办学的思路,先后合并新坝乡上片(原红崖子乡)13个村的小学和幼儿园,创办为一所农村寄宿制小学。学校辐射半径8公里,可服务于新坝乡13个行政村的适龄儿童和幼儿入学,覆盖人口约5500人。寄宿制学校的建成较好地解决了路远学生上学难问题。到中心校就读,学生全部能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真正达到了“资源共享,规模办学,优化配置,减轻负担,提高质量”的目的,受到了学生、家长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一)办农村寄宿制小学,较好地解决了路远学生上学难问题,巩固了布局调整成果。在合理布局、科学规划的前提下,加快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步伐,使上学路途远的学生都能进入寄宿制学校学习享受优质教育。

(二)办农村寄宿制小学,为外出留守儿童提供了一个“新家”,消除了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弥补了农村家庭和社会教育的缺陷。

(三)办农村寄宿制小学,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保障。寄宿制学校创办后,村小、教学点的学生到中心校就读,农村孩子就能全部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教师队伍人尽其才,达到了教师队伍的优化。教学时间得到保证,现代教学手段(特别是远程教育设备)的运用,国家、地方、校本课程的全面开设,都为学生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四)办农村寄宿制小学,寄宿学生独立生活的自理能力明显增

强。学校通过有计划的对寄宿学生进行自我服务和内务整理等常规技能训练,学生都能学会和掌握内务整理、排队打饭、洗衣服等基本的生活自理技能。

三、寄宿制学校建设工作情况

五年时间,我校寄宿学生人数由原来的60人增加到了现在的130多人(最高是达到174人),占到学校学生总数的65%以上。我校紧跟时代步伐确立了“寄宿学生进得来、留得住、有保障、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管理目标。结合实际,脚踏实地的进行寄宿制管理的实践与探究,经过近五年的不懈努力,我校寄宿制规范化管理基本形成了一套日趋成熟,行之有效的“人性化服务、个性化教育、规范化管理”的寄宿制管理新思路。

我校时刻将安全工作放在寄宿制管理的首位。学生的日常作息和课外活动时间活动内容丰富,安全工作最难保障,班主任老师全方位监控学生的一切活动,确保把安全事故控制在萌芽状态之中。晚上学生就寝时值周教师要查寝,到各宿舍清点人数。睡眠后值周老师还要不定时的到各宿舍进行巡视,看看学生是否睡得好,是否盖好被子,是否有身体不舒服的同学。平时定期给寝室消毒、开窗,让寝室通风透气。

学生在校寄宿,除了让学生住得好以外,还要考虑如何让学生们喜欢吃、吃的饱,吃得好。我们在饭菜质量、卫生、服务上下工夫,保证学生就餐质量。学校食堂的饭菜力求卫生过关、口味丰富、味道鲜美。高标准的要求,高质量的服务,使学生乐意吃在食堂,家长们放心。

良好的生活环境是学生学习的基本保障,要让学生在课外活动时有玩有乐,并且具有安全感,只有这样才能从本质上戒除学生恋家、逃学、厌学的心理,让学生学得安心。为此我们为住宿生提供了各种便利条件开展文娱活动,及时开放图书阅览室、乒乓球室满足孩子们

的兴趣爱好,各班级可以自主收看电视节目。

为培养孩子们的自理、自立意识,学校从学生入学开始就对他们进行独立意识教育,从行李的整理、房间卫生的清扫、物品的摆放、打饭吃饭等生活小事入手,经常性地开展各种生活能力竞赛,促进了学生们独立自主的意识和习惯,几年来一直受到家长和社会各届的好评。

四、创办寄宿制学校存在的困难:

1.住房紧缺,条件差。由于学校规模扩大,导致校舍紧缺,出现了学生人数增多,校舍却没有增加的现象,学校无法满足寄宿生的需求。宿舍大多数每间人数都超过25人,十分拥挤。有些学生为生活方便,就租借群众用房当作学生宿舍。学习至今没有供寄宿生就餐的餐厅,学生就餐在教室、宿舍、或露餐,既不卫生。

2.学校后勤人员少,后勤工作难保障。寄宿生自理能力低,学生在家中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到了学校一日三餐,一切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整理被褥、打扫卫生、打饭就餐都需要别人照顾。目前,学校配备教师紧缺,没有专职管理人员,教师兼职管理,一方面给教师增加额外的工作负担,另一方面给学校管理造成许多困难。

3.经费困难。学校合并后,拥挤的教室和宿舍尚待解决,实验仪器,体育器材和图书资料急需补充,部分宿舍、教室、床架、床板急需维修。执行“一费制”收费标准后,学校的公用经费有限,冬季取暖开支较大,电费最节约每月也需要支出几百元,再加上其他开支,余下的经费很难维持学校正常运转,加上地方政府对学校的投入资金越来越少,致使学校各项建设举步维艰。

五、今后的打算

(一)加大对寄宿制学校建设投入,创建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

学校积极筹措资金,争取危改项目,加大投入,做好农村寄宿制学校宿舍、食堂、餐厅、浴室、厕所、开水房等生活用房的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力争把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成办学条件基本完善、能满足教育教学需求、学生安心、家长放心、群众满意的学校。

(二)进一步理顺教育管理体制,处理好生活管理和教学管理的关系。

寄宿制学校的学生食宿在校,首先要解决好学生的生活设施,安排好学生的食宿,同时还要抓好教学质量。具体说就是建设和配备好生活设施,是为了解决学生“进得来”的问题;安排好食宿,是为了解决学生“留得住”的问题;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是为了解决学生“学得好”的问题。因此,办好寄宿制学校必须食堂和课堂同抓,生活管理和教学管理并重。让学生感觉到学校就是自己温馨的家。

(三)配齐配全人员,提高寄宿制学校教职工队伍水平

根据寄宿制学校的实际需求,申请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国家和省确定的编制标准对学校人员编制予以重新核定,适当提高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教职工编制标准,为寄宿制学校配备结构、数量合理,能够满足办学需要的教职工队伍。配齐学校后勤管理人员、学生生活辅导老师、医务保健人员和安全保卫人员,确保寄宿制学校的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四)身心并重,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关注学生身心健康,让学生茁壮成长,是每个学校的首要责任。寄宿制学校学生晚上时间特长,从下午

四、五点钟放学到,晚上九点钟熄灯睡觉,有将近五个小时的时间,为了安全,我们总不能让寄宿生老坐在教室里写作业、学习,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把学校变成寄宿生的乐园。

1、收看电视节目。利用校园电视设备,以集中组织学生为形式,收看《新闻联播》、《动物世界》、《科技博览》、《动画城》等电视节目,开阔学生的眼界。

2、组建丰富多彩的文体兴趣小组。尽力培养学生都能拥有一种或几种兴趣活动习惯。这些兴趣小组,一定要采取学生自愿参加的原则,不仅不给学生带来负担和压力,而且要给学生带来愉快和开心,放松学生学习的紧张心弦,培养一颗活泼、爱动、积极向上的心。

3、课外阅读与诵读经典。每个班级应该设立图书角,为学生阅读提供方便。为了让学生们从小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营养,可以开展了朗诵、演讲、小品、作文等多形式多各类的经典文艺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这些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寄宿生的生活,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扩展他们的知识面,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特长,提升他们的文化品位,更重要的是轻松解决了学生放学后到睡觉前的近五个小时空档,大大减少了此阶段发生安全意外的可能。

寄宿制学校汇报

霞光中心小学思想政治工作自查报告

寄宿制学校汇报材料

寄宿制学校汇报材料

霞光中心小学三年级中队活动

涡阳县寄宿制学校汇报材料

寄宿制学校观摩会汇报材料

申中中心小学寄宿制学校简介

巡检镇中心小学创建市级标准化寄宿制学校汇报材料

霞光中心小学示范家长学校创建工作总结

《霞光中心小学寄宿制学校汇报材料.doc》
霞光中心小学寄宿制学校汇报材料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