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区为主教师队伍建设的探索和思考

2020-03-03 12:38:3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区为主教师队伍建设的探索和思考

摘要:区教育局管理为主的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是当前我国义务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模式,本文,以宁波市江北区教育系统的师资队伍建设文蓝本,探索和思考这样一种师资队伍建设的经验和方法。

关键词:区为主 教师队伍 建设

百年大业,教育为本,教育大计,以师为本。发展国家教育事业,师资队伍建设是其中重要一环。当前我国义务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以区教育局管理为主的教师队伍建设是其中最主要的模式之一。本文,以宁波市江北区教育局的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为蓝本,探索和思考以区为主教师队伍建设的经验和方法。

宁波市江北区教育局辖下初中学校10所,小学23所,公立幼儿园6所,专任教师1483人,该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主要采取以区教育局管理为主的模式,区教育局负责教师培训、考核、流动、职评等诸多事项,全面实施师资队伍建设工作。

一、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区教育局主要起到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完善师资队伍管理的作用。一方面,区教育局要引导学校自主开展校本培训,并为之提供便利;另一方面,区教育局要为学校教师的培养和管理搭建平台,创造教师校际交流,名师和骨干跨校指导的机会。江北区教育局在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主要做到:

1、强化教师培训模式

依托市培训中心,对区属教师开展菜单式培训,由教师根据市培训中心开设的科目,自由选择参加培训。区教育局创造条件,给教师提供到省、市、区参加各级各类培训的机会,包括选派优秀英语教师赴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接受外籍教师的专业培训。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确定各学科重点培养教师名单,设立教师学科备课小组,提高教师教学能力。2006年,区教育局组织以教研员为组长,名教师、学科骨干教师为组员的教研力量对农村初中教师以及刚参加工作的33名新教师进行全面听课,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1 为提升教师教学素质和学科能力,江北区教育局创新形式在教师中开展“师生同考”活动,即在宁波市初中毕业生中考的同时,安排所有任初

一、初二的教师进行同样的考试。此项活动让教师感受了考试的气氛,对教师把握教学的重难点,提升教学的能力水平有很好的成效。

2、加强中青年骨干教师力量的培养

为青年教师参加教学培训和学科比武创造有利条件,搭建有效的平台。以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推动师资队伍素质的全面提升。通过“名师带徒”、“良师带徒”、“学科比武”等项目,加强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在宁波市第七届中小学特级教师带徒活动中,有11名年轻教师榜上有名,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位于农村地区的妙山中学,学校仅有30教师,在这次名师带徒中的就占据了两个名额。

同时,江北区教育局对中青年骨干教师委以重任,积极引导骨干教师承担起青年教师培养、教育教学课题研究等重任,参与示范课、研讨课和专题讲座等活动,为教师发展创造平台,并在经济、生活、工作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3、加快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江北区有大片土地位于农村地区,农村教师队伍相对城区要薄弱得多。区教育局以教育均衡发展为指导思想,启动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其中包括,名教师下农村定点指导,规定名教师每年都要安排一定的时间下农村指导农村学校教师教学;开启农村骨干教师评选活动,农村初中骨干教师实行任期制,每届任期一年,获得称号的教师必须承担提升农村初中教学质量的重任,同时他们也将享受每人每月300元的骨干津贴。2007年初,全区五所农村初中进行了农村初中骨干教师的评选,共评选出农村初中骨干教师61名。

4、推进“名师工程”建设

出台相关文件,规范名教师的管理和使用。加强名教师和特级教师在全区教师中的辐射带动作用,每学期都组织名特教师到学校定点辅导和公开讲学,通过“名师带徒”、“良师带徒”、“名师定点联系学校”等方式,充分发挥名教师的示范带动效应;展开名师结对薄弱、农村学校活动,要求名教师一个月至少安排两天时间到结对学校听课、评课、讲座和上辅导示范课。建立名教师个人教学博客网站,为教师的交流、学习和提高创建平台。江北区名教师实行年度考核制,考核材料网上公示,考核合格则给予每月1000元的津贴。

二、干部队伍管理方面

在学校干部队伍建设中,区教育局主要起到统筹干部队伍,激发干部队伍活力的作用。一方面,局教育局要承担起学校领导班子建设的重任,另一方面,区教育局对学校领导干部选拔、任用以及交流也起到决定作用。江北区教育局在具体工作中,主要做到:

1、加强学校领导队伍建设和培训

利用暑假时间,加强校长党风廉政、办学思想等内容的培训,要求校长结合工作实际,围绕“我的办学思想”,撰写学习体会。组织校长到各省市、高校参加现代校长管理的培训,选派部分校长到香港、新加坡、日本等地参加省骨干校长培训。选拔年轻有为的校长到杭州、上海、广州等地挂职锻炼,每学期选派两名,每次半年以上。

出台《江北区中小学中层干部任用实施意见》,进一步规范干部竞聘上岗机制,全区各校中层干部实施竞争上岗。开展正副校级领导公开招考、竞争上岗以及教师直选校长等形式多样的校级干部选拔机制,创新用人条件,拓宽用人范围,使一批创新、进取、务实的同志走上了领导岗位。

2、实行灵活的中小学干部流动机制

以《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为指导,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下属中小学干部的选拔和任用。每年6月,对校长队伍进行全面考核,并展开校长聘任,校长轮岗交流工作,推动干部合理流动,促进教学资源均衡分布。2006年,全区有10个学校的11名校长在岗位上进行了任职交流,有的校长从城区学校调往农村学校担任校长,有的校长由农村调往城区学校。同时,还选拔年轻有为的干部教师担任校长职务,进一步充实中小学校长队伍。当然,任职交流,也有3名正校级和2名副校级干部由于群众公认度低、工作绩效差等原因被降级任用为副校级和普通老师。

三、探索和思考

1、发挥区教育局的统筹引导作用

①、加强学校教师师德教育和先进考评工作

区教育局可以利用暑假时间,组织对全区教师进行师德师风和义务教育法律法规的集中教育,同时,区教育局也可以在全区范围内展开先进教师的评比活动。 3 比如,区教育局应积极开展浙江省春蚕奖、宁波市王宽诚育才奖、宁波市十佳师德青年楷模教师以及区级先进教师的评比工作,开展“爱与责任—师德之魂”论坛,“感念师恩”、“书香伴我行”征文活动,“学党章,知党史,强党性”知识竞赛以及“知荣明耻树我新风”演讲比赛等,以确保全区教师良好的精神风貌。另外,区教育局还应帮助学校制定教师师德量化考评机制,以江北区为例,采用自评、互评、学生评、家长评等形式,将师德考评与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考核相结合,并将考核的成绩与教师的年度考核、职务评聘、评优评先相挂钩,实行师德考核的“一票否决”制。

②、搭建教师培养的良好平台

在当前,中小学教师培训主要分校本培训和全员培训两种模式。区教育局应该积极搭建平台,创造条件,推动这两种培训的开展。在校本培训方面,区教育局应统筹和综合全区各校教师培训的经验,给学校校本培训的开展予以积极的指导,同时,区教育局要大力组织全区教研组、骨干教师、名教师的力量,下学校配合校本培训的开展;在全员培训方面,区教育局可以在全区范围内分学科组织大型的培训活动,推动“名师带徒”、“良师带徒”、“名师定点联系学校”等活动的开展,同时,区教育局还应该积极联系,为学校教师到省、市以及跨区培训创造条件。

③、搭建师资力量合理流动的平台

师资力量的合理流动是充实学校教学力量增加学校活动的良好途径,区教育局应该在教师流动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一方面,区教育局要推动教师校际交流和支教工作的开展。以江北区教育局为例,该局出台了教师校际流动和支教的相关文件,鼓励教师到薄弱学校以及农村地区的学校参加教学工作,并给予经济和生活上的大力补助,原则上规定时间1~3年,由接纳学校决定,这也确保了接纳学校在学生教学工作上的连贯性;另一方面,区教育局应该积极推动学校干部队伍的合理流动。江北区教育局每年6月都会对全区的学校校长和校级领导进行考核,了解干部工作的实绩,制定干部流动计划,实施学校校长在各校岗位上的轮岗交流,从而确保学校管理工作的思路和活力。

2、加强对农村学校的扶持,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①、加强奖金待遇的倾斜

4 对于像江北区那样既有城区学校又有农村学校的教育系统,应该对农学学校教师的奖金待遇上给予合理的补助,从而做到在待遇上留住人才。江北区对农村地区任教的教师实施每人每月200元的补助,对于在农村学校担任骨干的教师每人每月额外再给予300元的骨干津贴,同时再给农村地区教师在车贴等生活开支上也给予适当的补助。在农村地区任教的教师给予特殊津贴的补助,做到农村学校教师待遇高于或者不低于城区学校,从而保证了农村师资力量的稳定性。

②、职称评定和专业发展上的倾斜

职称评定向农村地区倾斜,为教师专业发展创造条件,可以有力地提高农村地区教师自我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江北区教育局在教师职称评定中就实行向农村薄弱学校倾斜的政策。教师职称评定的程序上采用笔试、上课、终评委评定三个环节,笔试实行淘汰制,并且城区学校和农村学校教师设置不同的合格分,终评委最终的评定也是设置了农村组、城区组两张表格,适当地倾向农村教师,以提高农村地区教师的积极性,推进师资力量均衡分布。

以情景和竞赛活动为主

以观赏和举办大型活动为主

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探索

农村干部队伍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的探索和思考

以创新精神探索公安队伍建设新机制

以创新精神探索公安队伍建设新机制

以创新精神探索公安队伍建设新机制

区农村党员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以区为主教师队伍建设的探索和思考.doc》
以区为主教师队伍建设的探索和思考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