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言语

2020-03-02 16:46:2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非言语行为及其在会谈中的应用

教科院

10016220503

张玉召

2011.5.30

目 录

一、什么是非言语行为?

二、非言语行为有哪些?都有什么作用?

三、会谈中咨询者的非言语行为

四、会谈中,咨询者运用非言语技巧应注意哪些问题?

一、什么是非言语行为?

非言语行为是指运用面部表情、身体姿势、手势、目光接触等无声言语或语速、节奏、音调等辅助言语传递行为.它既能表达一个人的意志、性格和情绪又能表达某些意见它可补充、加强甚至代替言语使它更加明确有力。

二、非言语行为有哪些?有什么作用?

会谈中的非言语行为主要包括来访者的非言语行为和咨询者的非言语行为。

来访者的非言浯行为有面部表情,躯体行为,声音特征,总体印象,沉默。

咨询者的非言语行为有声音特征,面部表情与身体语言,目光接触。

身体语言包括无声的动态姿势,如手势、面部表情、眼神、体态变化等,或无声的静态姿势,如站立、倚靠、仰坐等,以及交往中的人际空间距离等,它在人际交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身体语言中,面部表情在人际交往中所传递的信息是大量而有效的。人类的大多数面部表情具有文化的普遍性和非习得性(心晴部落整理发布www.lijinquan.net)。但也发现,社会因素往往能够降低消极的态度和情绪的表情强度,使得那些本能性的面部表情受到严格的限制。

在面部表情中,眼睛被认为是最能明确表达内心活动的,有人将眼睛比作是“心灵的窗户”,它在非语言交往中用途最广,往往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目光接触(也称视线接触)是人际沟通中极为重要的手段,其作用主要在于:①作为一种认识手段,表明对说话者十分感兴趣,并希望知悉、理解他们的话题;②控制、调整沟通者之间的互动;③用来表达人的感情及其在沟通情境中的卷入程度;④作为提示、告诫以及监视的手段。人们交谈的时候往往通过目光接触来了解自己的话语对他人的影响或者说他人对自己话语的反应。目光接触的意义可因以下因素的不同而改变:目光接触的时机选择、时间长短、强度以及双方的空间距离。

声音属于辅助语言,也称副语言或次语言,包括声音的音调、音量、节奏、变音转换、停顿、沉默等,而类语言则指那些有声而无固定意义的声音,如呻吟、叹息、叫喊、附加的干咳、哭或笑等。它能强化信息的语义分量,具有强调、迷惑、引诱的功能,弥补语言表达感情的不足。在许多场合下利用辅助语言和类语言表达同一语词的不同意义。例如“谢谢”一词,可感动地、喃喃地说出,表示真诚的谢意;也可以冷冷地、缓慢地吐出每一个字,表示轻蔑或不耐烦。

目光接触可以是想要暂停谈话或想要说话的信号;同时互相看的次数越多,感情投入和舒适程度就越高;目光接触较少或眼看别处是回避、尴尬或者不安的信号,可以用来掩盖在表达被视为文化或社会禁忌情感时的羞愧;瞪眼或凝视意味着思维的僵化或全神贯注。眼球的快速运动可能是兴奋、愤怒或者是隐形眼镜不合适;眨眼过多(正

常成人是6~10次/分钟)可能与焦虑有关;集中注意力和专心思考时眨眼频率一般会减少;目光转移——如从咨询者身上转到墙上,可能表示来访者在思索或在回忆某件事。

三、会谈中咨询者的非言语行为

在咨询性会谈中,咨询者非言语行为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来访者对咨询者专业技能和个人魅力的知觉,在很大程度上与咨询者能否有效地使用非言语性技巧有关。此外,良好咨询关系的建立和维持也有赖于咨询者的某些非言语行为。

(一)身体语言

1.面部表情与目光接触

一般来说,咨询者不耐烦、轻视、冷漠、回避、不安、忧郁的表情或眼神会抑制来访者继续会谈的愿望,导致会谈的中止或推迟,甚至会导致咨询关系的破裂。当咨询者倾听来访者的谈话与叙述时,目光可直接注视着对方的双眼;当你在讲话解释时,这种视线的接触可比听对方谈话时少些。也就是说,当来访者讲话时,咨询者通过注视对方来表示自己的关注,而当咨询者谈话时,视线可以短时间离开来访者。

2.身体姿势和动作

一般来说,会谈中咨询者较为适宜的身体姿势和动作,大概是当来访者初次到来时,可以和对方握手表示欢迎与接纳之意。若来访者是女性,而咨询者为男性时,则应尊重来访者的意愿或可免此动作。若有的咨询者不习惯于这种方式,也可以不用握手的方式,但需起身招呼来访者坐下。在整个咨询过程中,要使自己坐得舒适、自如,同时又要表示出对来访者的关注。在倾听来访者谈话时,咨询者可使自己面对对方,使自己的身体略微倾向于来访者,并用点头等方式表示自己的注意。在说明问题时,可借助某些手势加强会谈效果,但要注意运用适度,不能显得过分夸张,以免使人感到有“取宠”之嫌。在每次会谈结束时,咨询者应起身将来访者送出门外,这可以看作是一种礼节,但也表明了会谈中咨询者对来访者的尊重、真诚的态度。会谈中,咨询者应该避免出现某些姿势和动作。比如颤动双腿,这可能会让来访者产生一种咨询者“居高临下”的感觉,使来访者感到紧张、压抑与不安;又如,坐姿懒散、上身向后仰会使来访者产生被轻视或怠慢的感觉;再如,某种怪癖或不洁动作的表露会令多数来访者望而生厌。另外,有些咨询初学者在讲话的时候,由于担心来访者正在观察和考验自己,往往过于紧张,常常会有只坐椅子的一半、身体僵硬且向前倾斜很大、双手紧紧地拧在一起、两脚不断的搓地等表现。纠正的办法是咨询者要靠椅背而坐,找到一种使自己感到舒适的姿势,手中可拿笔纸做出准备记录的样子。另外,咨询者与来访者的距离不宜过远或过近,以大约一臂的距离为宜。

(二)辅助语言

我们知道,辅助语言具有强化信息的语义分量,弥补言语信息表达感情的不足等功能。咨询者在会谈过程中比较多地依靠自己的言语来影响来访者,这就需要咨询者在会谈时注意很好地运用自己的语音、语调、语速、变音转换。来访者在听咨询者讲话时,他从咨询者的话语中能够获得理性化的信息,从咨询者的辅助语言中感受到的情绪化的信息,并且容易受这种情绪化信息的感染而产生相应的态度与情感。有效咨询者是满怀对来访者的共情、真诚、温暖、理解与关切的态度向来访者传递言语信息的,他们讲出的话语扣人心弦、令人共鸣。

咨询者在讲话时,需要注意运用辅助语言的一些技巧。比如讲话时要有些抑扬顿挫、变速与停顿,这会使话语变得有生气、有吸引力。如果音调太平,则会使来访者感到平淡无奇,枯燥无味。讲话时音量要适当,以清晰明确为准,若音量过大,则容易使来访者担心谈话内容会被咨询室外的其他人听到,从而产生防御心理;若音量过小,以至于来访者不能听清咨询者所讲内容,则会使对方产生误解或犹疑。讲话时语速不要过快或过慢,一般中等速度较为适宜;过慢会使对方感到拖沓、不精炼,过快有时对方容易跟不上你的速度,因为有些来访者的意识原本就不够清晰,再加上他们同时还需要思考。掌握谈话中的停顿有助于来访者思考,除此之外,还能加强来访者的紧张状态,

提示他有参与会谈的责任。

四、会谈中,咨询者运用非言语技巧应注意哪些问题?

1.咨询者非言语行为和言语行为要保持一致

咨询者言语与非言语行为的一致性会提高来访者对咨询者能力的评价,增强对来访者的信任。尤其是在与来访者对峙时,或在讨论私人性、敏感而带有压力的话题时,咨询者言语和非言语间的一致性尤为关键。而这两方面相互矛盾的信息会使来访者感到困惑,降低对咨询者的信任感,拉大了与咨询者在心理上的距离。

例如,假设一个咨询者对来访者说,“我很有兴趣知道,你为什么对父母的敌意这么大”,与此同时,咨询者的身体不是面对着来访者,而且颤动双腿、身体向后仰、两只胳膊交叉在胸前。这个与言语不一致的非言语信息对来访者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事实上,一个否定性的非言语信息与肯定性的言语信息同时出现,它们的影响可能比相反的情形(肯定性的非言语信息与否定性的言语信息同时出现)要大的多。因为研究表明,当言语和非言语信息矛盾时,人们一般更相信非言语信息。否定性的非言语信息通常以下面的行为传递:极少眼光对视、身体位置与来访者位置呈45度角以上、坐姿懒散、身体向后仰、双腿颤动、两腿交叉(二郎腿)面对来访者、胳膊交叉在胸前等等。 (心晴部落整理发布www.lijinquan.net)

2.咨询者与来访者之间非言语行为要保持和谐

在咨询性会谈中,尤其是开始阶段,咨询者与来访者的非言语行为之间保持和谐是很重要的。身体姿势及其他非言语行为的协调一

致,有助于培养良好的咨询氛围以及建立起相互理解的咨询关系。和谐不意味着咨询者模仿来访者的每一个动作或声音,而是指咨询者非言语行为要与来访者非言语行为紧密结合或非常相似。

例如,来访者舒服地坐着,姿势放松并且两腿交叉,咨询者要与此相应,摆出同样的身体姿势和腿部动作。相反,来访者专心地将身体前倾,但咨询者却放松地向后仰;来访者面容悲戚,而咨询者却面带微笑;来访者轻松和缓地讲话,咨询者的回答却急速有力,这些都是明显的不和谐。能够达到和谐的非言语行为越多,咨询效果就越好。咨询初学者要想使自己的所有非言语行为都与来访者保持和谐,往往困难较大。可以尝试一次只与来访者的某个非言语行为(如声音、身体姿势或手势)协调一致。

非言语交际

非言语行为与人际关系

课堂教学中的非言语交流

跨文化商务交际的非言语交际

论非言语沟通的作用

浅谈教学非言语表达艺术

会谈中的非言语性技巧

简论非言语行为的文化差异

会谈中的非言语性技巧

4 非言语行为与人际关系

《非言语.doc》
非言语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