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中的手势

2020-03-02 06:36:5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演讲活动是演讲者与听众进行思想、意念和情感交流的过程,是人际交流的

演讲中的手势

高级形式。演讲中不但不讲,而且有演,“讲”不是一般地说话唠嗑,在声音、音调等方面有一定的要求;“演”不是一般的表演,而是一种“演示”。演讲中的道具没有别的,除了面部表情之外,主要是依靠手势,可见手势在演讲中是十分重要的。

手势是演讲者拆诸听众视觉、给听众以演讲者直观形象的构成部分。也是交流、传播思想、意念和情感的最重要的辅助手段。诚如早期马列主义宣传家叶·米·雅罗斯拉夫斯基所说的:“演讲者的手势自然是用来补充说明演讲者的观点、情感与感受的。”因此,手势既可以引起听众注意,又可以把思想、意念和情感表达得更充分、更生动、更形象,从而给听众留下更深刻、更鲜明的印象和记忆。

在演讲中,手是活动范围最广,活动幅度最大的部位,它包括从肩膀到手指的活动,还有肘、腕、指、掌各部分的协同动作。是态势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演讲起着重要作用,是演讲中“演”的重要手段之一。手势使有声语言显得生动、活泼而自然,增强声音的感染力。国外一些学者认为,手势和面部表情(态势语言),在演讲中可以传递整个演讲信息的40%。苏联早期马克思主义宣传家叶米雅罗斯拉夫斯基说:“演讲者的手势自然是用来补充说明演讲者的思想、情感与感受的。”苏联演员瓦帕帕江也说:“手势语本身就象文字一样地富有表现力。”特别是在言语少于思想,三两句话中蕴藏着通篇哲理的时候,尤其是这样。手势语不仅能强调或解释台词的含意,而且能生动地表达台词里所没有的东西。”可以这样说,没有手势的演讲,不是真正的演讲。

演讲的手势可以说是“词汇”丰富,千变万化,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作为一个出色的演讲者平时要认真观察生活,刻苦训练,积极付诸实践。

下面介绍演讲中常用的三十式手势。

(1)拇指式。竖起大拇指,其余四指弯曲,表示强大、肯定、赞美、第一等意; (2)小指式。竖起小指,其余四指弯曲合拢,表示精细、微不足道或蔑视对方。这一手势演讲中用得不多。

(3)食指式。食指伸出,其余四指弯曲并拢,这一手势在演讲中被大量采用,用来指称人物、事物、方向,或者表示观点甚至表示肯定。胳膊向上伸直,食指向空中则表示强调,也可以表示数字“一”、“十”、“百”、“千”、“万”。手指不要太直,因为面对听众手指太直,针对性太强。弯曲或钩形表示

九、九

十、九百„„齐肩划线表示直线,在空中划弧线表示弧形。

(4)食指、中指并用式。食指、中指伸直分开,其余三指弯曲。这一手势在一些欧美国家及非洲国家表示胜利的含义,由英国首相邱吉尔在演讲中大量推广。也表示

二、二

十、二百„„之意。

(5)中指、无名指、小指三指并用式。表示

三、三

十、三百„„。 (6)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四指并用式。表示

四、四

十、四百„„。 (7)五指并用式。如果是五指并伸且分开,表示

五、五

十、五百„„。指尖并拢并向上,掌心向外推出,表示“向前”、“希望”等含义,显示出坚定与力量,又叫手推式。

(8)拇指、小指并用式。拇指与小指同时伸出,其余三指并拢弯曲,表示

六、六

十、六百„„。(9)拇指、食指、中指并用式。三指相捏向前表示“这”、“这些”,用力一点表示强调,也表示数字

七、七

十、七百„„。

(10)拇指、食指并用式。并拢表示肯定、赞赏之意;二者弯曲靠拢但未接触,则表示“微小”、“精细”之意;分开伸出,其余三指弯曲表示

八、八

十、八百„„;

(11)“O”型手式。又叫圆型手势,曾风行欧美。表示“好”、“行”的意思,也表示“零”。

(12)仰手式。掌心向上,拇指自然张开,其余弯曲,表示包容量很大。手部抬高表示“赞美”、“欢欣”、“希望”之意;平放是“乞求”,“请施舍”之意;手部放低表示无可奈何,很坦诚。

(13)俯手式。掌心向下,其余弯曲。表示审慎提醒,抑制听众情绪,进而达到控场的目的,同时表示反对、否定之意;有时表示安慰、许可之意;有时又用以指示方向。

(14)手切式。手剪式的一种变式。五指并拢,手掌挺直,像一把斧子用力劈下,表示果断、坚决、排除之意。

(15)手啄式。五指并拢呈簸箕形,指尖向前。表示“提醒注意”之意,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向性,并带有一定的挑衅性。

(16)手包式。五指相夹相触,指尖向上,就像一个收紧了开口的钱包,用于强调主题和重点,也表示探讨之意。

(17)手剪式。五指并拢,手掌挺直,掌心向下,左右两手同时运用,随着有声语言左右分开,表示强烈拒绝。

(18)手抓式。五指稍弯、分开、开口向上。这种手势主要用来吸引听众,控制大厅气氛。

(19)手压式。手臂自然伸直,掌心向下,手掌一下一下向下压去。当听众情绪激动时,可用这手势平息。 (20)手推式。见“五指并用式”。

(21)抚身式。五指自然并拢,抚摸自己身体的某一部分。抚胸表示沉思、谦逊、反躬自问;抚头表示懊恼、回忆等。

(22)挥手式。手举过头挥动,表示兴奋、致意;双手同时挥动表示热情致意。 (23)掌分式。双手自然撑掌,用力分开。掌心向上表示“开展”、“行动起来”等意,向下表示“排除”、“取缔”等;平行伸开还表示“面积”、“平面”之意。 (24)举拳式。单手或双手握掌,平举胸前,表示示威、报复;高举过肩或挥动或直锤或斜击,表示愤怒、呐喊等。这种手势有较大的排他性,演讲中不宜多用。 (25)拳击式。双手握拳在胸前作撞击动作,表示事物间的矛盾冲突。 (26)拍肩式。用手指拍肩击膀,表示担负工作,责任和使命的意思。 (27)拍头式。用手掌拍头,表示猛醒、省悟、恍然大悟等意。

(28)捶胸式。用拳捶胸,辅之以跺脚、顿足,表示愤恨、哀戚、伤悲。演讲中不太多用

演讲时,可以根据自己想要取得的演讲效果,结合使用不同的演讲手势。管理者在演讲时确立一个正确的手势形象时,要遵循一定的规则:

第一,不可滥用手势。各种各样的手势,如同在舞台上朗读时的种种动作一样,愈少愈有力量。这是因为,同任何作用于人的视觉东西一样,手势如果被多次反复,便会失去吸引力,不可能、而且也不应当代替有声语言,不可能、也不应当与有声语言具有相同的功能。

第二,手势必须用得审慎。因为每个人所特有的具有表现力的手势动作是有限的,不审慎就会与所有的人一样,失去特性,因而其演讲也就失去了光华。 第三,手势必须用得有道理,必须是所阐述的思想、所表达的感情的自然产物,而不是一种出于紧张、神经质的乱动。管理者演讲的手势不是随便做出来的,它是管理者内心状态的外部表现,是管理者进入演讲角色后,在对所讲问题有浓厚的兴趣,对所讲内容有深切感受的基础上,自然生发出来的。大概管理者都有这样的体会,当自己有演讲的感情冲动,而又十分恳切他讲出该讲的话时,自己的态势动作就显得自然得体,并常常由于自己的理智和感情倾注于演讲而忘记自己这时所做的手势动作,虽然未曾受过专门训练,却做得恰到好处,使人感到真实准确,无可挑剔。

第四,手势不宜只从肘部做起,那样显得局促,不自然、不大方。从肩部做起,显得有力而顺眼。领导演讲时的任何手势都要和其说的某句话一起完成。如果太快或太慢,看似小小的不妥,则往往突出不了你强调的重点,甚至会使听众将别的什么当作你强调的重点

运用手势要注意以下六个原则:

第一, 上中下三区的运用。

上区,就是手势在肩以上,表示积极向上,一般用在号召鼓动、赞美、表扬的时候。

下区,就是手势在腰以下,表示消极的、不好的,一般用在批评指责的时候。

中区,就是手势在肩与腰之间,表示一般的描述表达。

一般演讲过程中,大部分手势都在中区。

第二,场面大,手势大;场面小,手势小。

当会场大、人数多的时候,我们的手势做得要大气,要做出来让听众都能看见。

当会场小、人数少的时候,我们的手势做得要小一些,做太大了,反而会让听众感觉有点张牙舞爪,和现场不协调。

在这里还要分年龄,在对年龄大的人演讲时,手势要尽量小一些;相反在对年龄小的人演讲,手势要尽量大一些。

另外还有男女之分,对于男士,手势可以大气一些,对于女士,手势可以做小一些。

第三,肩发力,表示力量;肘发力,表示亲切。

第四,手势应该停留足够长的时间。

手势一做出去,马上就收回来,则会使听众对你立刻失去信赖感。

如歌星在现场唱歌时,他的手势会指着一群人好长时间才放下来,然后再去调动另外一群人的情绪。

第五,自己的思维“仓库”里要存储3到5个手势。

在运用手势的过程中,切忌一成不变就做一种手势,这样显得太单调、太呆板。

第六,在运用手势过程中一定要自然、协调。

讲话的手势大有讲究,但不是靠闭门造车“设计”出来的,而是在讲坛上,随着演说的内容、听众的情绪、场上的气氛,在演讲者情感的支配下,自然而然“喷射”出来的。至于选择单式手势还是复式手势,则要看内容的要求,会场的大小,听众的多少,表情达意的強弱而定。手势语言沒有固定的模式,沒有规定的角度,不受先人的制约,也无需“导演”的引发。它象体操动作一样,绝不是用一个模子套出来的,它需要自己创造。但对于初学者总会有一个模仿的过程,如听演讲、看电影时,注意揣摩,作点“积累”,这样在演讲时就可以顺手拈来了。

演讲中的反驳手势

演讲中如何使用手势

演讲中手势的运用

演讲中的手势语言

演讲手势注意事项

演讲的手势

演讲中常用的演讲手势(图)

演讲中表达趣谈的手势

讲解演讲中的手势的含义

演讲中的手势技巧详解

《演讲中的手势.doc》
演讲中的手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