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家访管理制度

2020-03-01 23:57:2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小学教师家访管理制度

家访是学校与家庭取得联系的一种重要方式,为有计划地进行,中心校特制定以下制度:

一、家访工作责任人:

家访工作主要由班主任负责,科任教师全员参与。学校行政人员家访主要处理学生突发情况或典型事件。

二、家访形式

1、采用个别家访及普访形式走访学生家庭;

2、电子(电话、电子邮件、微信、校信通)联系;

3、邀请家长来校座谈

三、家访要求:

个别家访与普访相结合、个别家访体现针对性和实效性,家校联系形式多种多样,成效明显。班主任每学期至少与每位学生家长联系一次。科任教师应积极配合班主任家访,其家访次数由班主任根据本班情况确定。

四、家访原则:

1、学生因病、事假或有突出成绩,或发生问题,应及时家访。

2、家访前,要做好充分准备,明确谈话中心。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纪律、品德等情况,必须实事求是地采用适当的方式告诉家长,让家长真正了解学生在校的表现。同时及时了解学生在家表现,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3、家访时,谈话的态度要诚恳、耐心,形成和谐融洽的气氛,要使家长感到教师对学生的爱护和关怀。

4、家访时要注意其家庭环境、家长心情、学生在场与否,酌情采取恰当的谈话方式。

5、班主任(教师)和家长应互相留下联系方式,及时通报双方各自情况。

6、在规定的时间内走访学生家庭是硬性指标,必须保质保量地完成。

7、做好家访记录,撰写家访日记,并做好访后分析。

五、家访的内容:

1、了解学生在家实际情况,提供学生在校全面表现情况。

2、了解学生家庭的结构、经济状况、环境、教育等情况。

3、与家长协商共同教育学生的措施、方法、手段。

4、协调学生与家长的关系。

5、增进与学生、学生家长的情感交流。

六、家访的注意事项:

1、每次家访要确定家访的目的,往返途中注意安全。

2、家访前可以通过电话预约,以提高家访实效。

3、家访过程中,学生、学生家长都应在场,应一切从实际出发,切忌片面孤立地看问题,个别问题可要求学生回避。

4、家访后,教师及时记录好家访记录表。

20

15、2

小学教师家访工作总结

小学教师家访工作计划

小学教师家访手记

小学教师家访记录

小学教师家访心得体会

小学教师家访心得体会

小学教师家访制度

小学教师家访工作总结

小学教师家访手记

小学教师家访记录

《小学教师家访管理制度.doc》
小学教师家访管理制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