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中考真题地理

2020-03-04 00:10:2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2016年海南省中考真题地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将字母代号填在下表相应的空格内)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我国位于(

) A.亚洲东部、太平洋东岸 B.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C.亚洲西部、太平洋西岸 D.亚洲西部、大西洋东岸

解析:我国从东西半球来看,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位于北半球;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答案:B

2015年国庆66周年之际,习近平主席在与民族团结优秀代表座谈时指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完成下列问题。 2.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

) A.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B.大聚居,小散居,分散杂居 C.少数民族分布在西南和东南地区 D.中部和东部全部为汉族

解析: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这样的民族分布格局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往与合作,为各民族共同繁荣提供了有利条件。 答案:A

3.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同心共筑中国梦”。下列工程中,较好地解决我国能源跨地区调配的是(

) ①西气东输 ②南水北调 ③西电东送 ④青藏铁路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解析:跨世界的四大工程中属于水资源跨流域调配的是南水北调工程,属于能源调配的是西气东输工程和西电东送工程,属于交通设施建设的是青藏铁路工程。 答案:C

读华北地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如图),完成下列问题。

4.甲处(虚线所示)的地形部位是(

) A.山顶 B.陡崖 C.山谷 D.山脊

解析:读图可知,图中甲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故选项D符合题意。 答案:D

5.乙地农作物的熟制是(

) A.一年一熟

B.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C.一年两熟到三熟 D.一年三熟

解析:华北地区位于我国的北方地区,属于暖温带,作物熟制是两年三熟,选项ACD不符合题意。 答案:B

6.欧洲人形成以乳畜产品为主要食物的饮食习惯是因为:欧洲(

) A.加工业发达 B.林业发达 C.畜牧业发达 D.种植业发达

解析: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海岸线曲折,深受来自大西洋的西风影响,温带海洋性气候最为典型,非常适合多汁牧草生长,有利于发展畜牧业,因此欧洲人酷爱乳产品和牛羊肉。 答案:C

7.如图所示的传统民居中,最适合游牧民族居住的是(

解析:读图可知,A是蒙古包,B是爱斯基摩人的冰屋,C是黄土高原地区的窑洞,D是湿热

地区的高脚屋;蒙古包呈圆形,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种房子,建造和搬迁都很方便,适于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故选项A符合题意。 答案:A

2016年1月中国恢复同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完成下列问题。 8.阿拉伯国家的居民从外部体质特征看,主要属于(

) A.黑色人种 B.黄色人种 C.白色人种 D.混血人种

解析:阿拉伯国家的主要人种是白色人种。 答案:C

9.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互助合作称为(

) A.南北对话 B.南南合作 C.南北互助 D.南南对话

解析: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同属于发展中国家,因此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 答案:B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如图),完成下列问题。

10.甲、乙、丙、丁所在的省区与其简称及行政中心的连线,正确的是(

) A.甲——鄂——长沙 B.乙——湘——武汉 C.丙——赣——南昌 D.丁——桂——广州

解析:读图可得,甲是湖北省,乙是湖南省,丙是江西省,丁是广东省。甲省的简称是鄂,行政中心是武汉;乙省的简称是湘,行政中心是长沙;丙省的简称是赣,行政中心是南昌;

丁省的简称是粤,行政中心是广州。 答案:C

11.丁省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优势条件是(

) A.矿产能源丰富

B.京广、陇海铁路直通本区 C.人口稀少,发展空间大

D.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毗邻港澳

解析: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很多地方是侨乡,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故D正确。 答案:D

12.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判断,下列地形单元中,与阿尔卑斯山脉成因相同的是(

) A.红海 B.大西洋 C.东非大裂谷 D.喜马拉雅山脉

解析: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喜马拉雅山脉是有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阿尔卑斯山脉是由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故选项D符合题意。 答案:D

读我国东北地区简图(如图),完成下列问题。

13.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甲地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 A.林地 B.水田 C.草地 D.旱地

解析:从图中位置看出,甲是大兴安岭,该区域的土地利用类型是林地。 答案:A

14.乙地发展重工业的有利条件是(

) A.太阳能丰富 B.水能资源丰富 C.科技力量雄厚

D.铁、煤等矿产资源丰富

解析:读图分析可知,图中乙地为辽中南工业基地;辽中南地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有丰富的煤、铁、石油等自然资源、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良好的工业基础。 答案:D

15.由天津运抵海南文昌卫星发射基地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体积十分庞大,最合适的运输方式是(

) A.铁路运输 B.航空运输 C.水路运输 D.高速公路运输

解析:货运要根据货物的性质、数量、运输距离、价格、时效等情况,选择运输方式。一般来说,贵重或急需的货物而数量又不大的,多由航空运送;容易死亡、变质的活物或鲜货,短程可由公路运送,远程而又数量大的可用铁路上的专用车;大宗笨重的货物,远距离运输,尽可能利用水运或铁路运输。由天津运抵海南文昌卫星发射基地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体积十分庞大,最合适的运输方式是水路运输。 答案:C

16.从如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地形的突出特征是(

A.地势西高东低,阶梯状分布 B.平原、丘陵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 C.高原、山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 D.中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

解析:读图可得,图中所示我国地形的特征是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图中所示了我国各类地形的面积比例。 答案:D

17.祖国大陆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加强与祖国大陆的经济联系,有利于台湾(

) A.扩大市场和发展空间 B.保护和繁荣土著文化 C.向大陆输出富余劳动力 D.高能耗产业向大陆转移 解析:台湾利用自身的一些优势条件,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形成了“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加强与祖国大陆的经济联系,有利于台湾扩大市场和发展空间。 答案:A

读南海诸岛略图(如图),完成下列问题。

18.海南省三沙市管辖的范围包括三大群岛(

)的岛礁及其海域。 A.西沙、东沙、南沙 B.西沙、舟山、南沙 C.西沙、东沙、中沙 D.西沙、中沙、南沙

解析:海南省行政区域包括海南岛和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 答案:D

19.借助信息技术,三沙市的居民也可以聊微信、上淘宝下单,这主要得益于(

①当地迅速发展的工业 ②当地繁荣的旅游业

③国家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 ④国家的大力支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借助信息技术,三沙市的居民也可以聊微信、上淘宝下单,这主要得益于国家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和国家的大力支持。 答案:B

20.有关香港、澳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澳门是世界著名的自由贸易港 B.香港博彩业发达 C.香港和澳门地狭人稠 D.香港和澳门自然资源丰富

解析:香港是世界著名的自由贸易港,故A错误;澳门的博彩业发达,故B错误;香港和澳门都是地狭人稠地区,故C正确;香港和澳门自然资源比缺乏,故D错误。 答案:C

今年6月5日第45个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结合如图,完成下列问题。

21.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A.传统生活方式落后

B.滥垦滥伐,破坏地表植被 C.黄土结构疏松,裂隙多 D.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 解析:黄土高原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是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黄土土质疏松;人为原因是过度放牧和过度砍伐,造成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等。 答案:B

22.“高原绿了,农民富了”。说明黄土高原治理的根本是(

) A.多施有机肥,改良土壤 B.在沟里打坝淤地

C.将坡耕地改造成水平梯田 D.植树种草,保持水土 解析:黄土高原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自然原因是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夏季暴雨多等。治理黄土高原的根本措施是植树种草,加强水土保持工作。 答案:D

23.下列行为中,符合“绿色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 A.关紧水龙头,防止滴漏 B.人走灯不灭,照亮房间 C.求美味,多吃炭火烧烤 D.讲卫生,多用一次性餐具

解析:关紧水龙头,防止滴漏,节约资源,符合低碳生活的理念;人走灯不灭,照亮房间,浪费电能,不符合低碳生活的理念;多吃炭火烧烤,浪费了木材资源,不符合低碳生活的理念;多用一次性餐具,浪费资源,不符合低碳生活的理念。故选项A符合题意。 答案:A

2015年11月7日,我国第32次南极科考队起程赴南极执行科考任务。完成下列问题。

24.下列描述中,与南极洲自然环境不相符的是(

) A.酷寒 B.烈风 C.降水稀少 D.森林繁茂

解析: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大风和干燥,南极地区没有森林。 答案:D

25.我国中山站(如图)所濒临的大洋是(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

解析:读图可知,我国科学考察站中山站濒临的大洋是印度洋。 答案:B

今年6月8日世界海洋日,海南省多地开展“净滩行动”。完成下列问题。 26.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领海跨越热、温、寒带 B.台湾岛位于黄海海域

C.大陆海岸线长2.2万多千米 D.是海陆兼备的国家

解析:我国领海跨越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没有寒带,故A错误;台湾岛位于东海海域,故B错误;我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多千米,陆上国界线长2.2万多千米,故C错误;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海陆兼备的国家,故D正确。 答案:D

27.维护海洋环境,保护“蓝色国土”。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 A.城市污水可直接排入 B.随意大规模填海造陆 C.禁止过度捕捞

D.取缔所有近海养殖业

解析:目前我国海洋面临着一些严峻的问题,如海洋灾害频繁、局部海域环境污染加剧、近海渔业资源衰竭等。城市污水可直接排入、随意大规模填海造陆、过度捕捞都会加剧海洋污染,因此要禁止过度捕捞、合理发展近海养殖业。 答案:C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8.四地所在大洲排序正确的是(

) A.欧洲、亚洲、南美洲、非洲 B.北美洲、欧洲、南美洲、非洲 C.亚洲、大洋洲、南美洲、非洲 D.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

解析:据图中的经纬度可得,甲位于亚洲,乙位于非洲,丙位于欧洲,丁位于大洋洲。 答案:D

29.四地所在的大洲中,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中高周低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依据经纬度的范围,可判定图中甲地位于亚洲,乙地位于非洲,丙地位于欧洲,丁地位于大洋洲;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答案:A

30.如图甲处发生洪涝灾害,最有可能的是(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解析:图中的甲处属于地中海气候,其特点是冬季温和多雨,夏季高温少雨,此图所示的是北半球,图中甲处发生洪涝灾害,最有可能的月份是1月。 答案:A

二、综合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31.(10分)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太阳直射点总是在____________(纬度范围)之间来回移动;夏至日,华盛顿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____。

解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23.5°N~23.5°S)之间移动;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位于北半球的华盛顿的昼夜长短情况是昼长夜短。 答案:23.5°N~23.5°S 昼长夜短

(2)回归线与极圈之间______(有或无)太阳直射现象,属于地球“五带”中的______带。 解析:热带的纬度范围是南北回归线之间,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北回归线—北极圈,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北极圈—北极点,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南回归线—南极圈,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南极圈—南极点;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温带既无阳光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 答案:无 温

(3)12月22日前后,格陵兰岛北部地区处在漫长的______(极昼或极夜)中;此时,①国的河流处于______(汛期或枯水期)。

解析:12月22日前后是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此时格陵兰岛北部地区(位于北极圈以北)为极夜现象;读图可知,图中①国是美国,降水集中在夏季,12月22日前后为冬季,故河流处于枯水期。 答案:极夜 枯水期

(4)习惯上,人们把______运河作为划分南、北美洲的界线;①国是世界农业大国,生产区域______化和机械化是其最突出的特点。

解析:美洲大陆是一块整体。人们在美洲大陆中部中美地峡的狭窄部位开凿了巴拿马运河,习惯上以它作为划分北美洲与南美洲的界线;①国是美国,美国是世界农业大国,种植业与畜牧业并重,农业生产区域专门化、机械化和商品化程度都相当高。 答案:巴拿马 专门

(5)在“北美洲略图”中40°N~60°N 的海洋范围内用箭头符号“→”画出西风的风向;并请说明北美洲温带海洋性气候沿海岸呈狭长带状分布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在“北美洲略图”中40°N~60°N的海洋范围内用箭头符号画出西风即可;北美洲西部是高大的落基山脉,由于山脉为南北走向,来自太平洋的湿润空气仅能到达西部沿海地区,因此北美洲温带海洋性气候沿海岸呈狭长带状分布。

答案:画图略(说明:必须在 40°N~60°N 范围内的海洋中画出西风或西南风) 受西部高大山脉(系)的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暖湿西风(湿润空气)难于深入内陆 (说明:只要正确描述出“地形对气流的阻挡”即可得分)

32.(10分)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2016年初,湄公河流域的旱灾和我国南方地区的洪灾,对两地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______影响极大;你认为两地有效抵御和减轻旱涝灾害的工程措施是____________。

解析:读图可得,①是北方地区,②是南方地区,③是西北地区,④是青藏地区。湄公河流域和我国南方地区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都是水稻,有效抵御和减轻旱涝灾害的工程措施是修建水利工程。

答案:水稻 修建水利工程

(2)①地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__地区;该地区与②地区的分界是 ______一线。 解析:①是北方地区;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 答案:北方 秦岭、淮河

(3)③地区的河流多为_____河(内流河或外流河);该地区瓜果特别香甜的主要原因是:光照充足和______。

解析:西北地区的河流多为内流河,该地区瓜果特别香甜的主要原因是: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答案:内流 昼夜温差大

(4)划分④地理区域的主导因素是______;最能适应该地区独特自然环境的牲畜是______、藏绵羊、藏山羊等。

解析:划分青藏地区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地势;最能适应该地区独特自然环境的牲畜是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 答案:地形地势 牦牛

(5)中南半岛与我国山水相连,其地表形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中南半岛与我国山水相连,其地表形态特征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答案: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33.(10分)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环带开发布局是海南岛资源开发和生产力空间布局的基本特征。 材料二:如图

(1)海南岛的山脉多呈______走向;地势特征是____________。

解析:海南岛的山脉多呈东北-西南走向;海南岛的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分流,因此海南岛的地势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 答案:东北-西南 中部高,四周低

(2)在海南岛最东端建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____________,该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______、热带季雨矮林及野生动物。

解析:为保护珊瑚礁、热带季雨矮林及野生动物。我国在海南岛最东端建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铜鼓岭自然保护区。

答案:铜鼓岭自然保护区 珊瑚礁

(3)2015年11月7日,昌江核电站 1号机组成功并网发电,开启海南绿色核电时代。昌江核电站的选址不考虑的因素是( ) A.工程抗震有利区

B.纯朴的民族风情和丰富的美味佳肴 C.夏季盛行风

D.工业布局“东轻西重北综合”的构架

解析:核电站的建设对厂址的要求非常高,涉及地质、地震、水文、环境等影响因素。所选的地址要能应对各种地质灾害,包括地震、台风、海啸等。故选项B符合题意。 答案:B

(4)结合“海南岛地形剖面略图”,环带开发海南岛资源,你认为甲地带最适宜种植的热带经济作物有______(填写一种即可);乙地区开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____________;丙地带优势旅游资源是______;丁处属于______海,该海域能源优势是石油、______等矿产能源储量丰富。

解析:甲地地形平坦、气候湿热,适宜种植的热带经济作物有橡胶、椰子、胡椒、槟榔(南药)、腰果、香茅、咖啡、可可、剑麻、油棕等;乙地区位于山坡,开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恢复和保护热带森林植被;丙地临海,优势旅游资源是滨海风光;丁处属于南海,该海域能源优势是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能源储量丰富。

答案:椰子 恢复和保护热带森林植被 滨海风光 南 天然气

34.(10分)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6年8月6-22日,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巴西举行。 材料二:如图—巴西简图Ⅰ、圣保罗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柱状图Ⅱ。

(1)奥运会举行期间,里约热内卢正处于______(季节);为了方便与当地居民交流,中国运动员最好学会一些______语。

解析:读图分析可知: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6、

7、8月是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的冬季;巴西里约热内卢位于南半球,8月6-22日奥运会举行期间,正处于冬季;巴西使用葡萄牙语,为了方便与当地居民交流,中国运动员最好学会一些葡萄牙语。 答案:冬季 葡萄牙

(2)巴西是______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资源丰富,其中_____矿储量巨大。 解析:巴西是南美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资源丰富,其中铁矿储量巨大。 答案:南美 铁

(3)结合图例可知,巴西的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______。

解析:结合图例可知,巴西的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这里开发的早,海运便利,气候适宜。 答案:东南沿海

(4)巴西北部分布有世界上最大的______平原。20世纪 60年代以来,这里的热带雨林遭受到严重破坏,由此产生的环境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解析:巴西的热带雨林遭受到严重破坏,由此产生的环境问题有:影响全球气候(或极端天气现象增多;或温室效应加剧;或加快全球气候变暖);水土流失加剧;全球空气质量下降;部分物种灭绝(或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或生物多样性锐减);破坏生态平衡等。

答案:亚马孙 影响全球气候(或极端天气现象增多;或温室效应加剧;或加快全球气候变暖);水土流失加剧;全球空气质量下降;部分物种灭绝(或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或生物多样性锐减);破坏生态平衡等

(5)根据图Ⅱ概括圣保罗的气候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根据图Ⅱ可知圣保罗的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炎热)多雨,冬季温暖(温和)干燥(少雨)。

答案:夏季高温(炎热)多雨,冬季温暖(温和)干燥(少雨)

海南中考真题语文

孝感市中考地理真题

重庆市北碚区中考真题地理

滨州市中考地理真题试题

海南会考真题

全国各地地理中考真题:亚洲概况

中考真题·

海南物理会考真题

海南申论真题含答案

地理会考真题

《海南中考真题地理.doc》
海南中考真题地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