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梁平

2020-03-03 16:50:4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简述梁平年画

作者:刘

梁平年画旧时称屏锦门神。屏锦,正德八年(1513年)始造寺庙,初名“坪井”,康熙11年间更名兴屏市,开市设铺,集市铺房东高西低,依山近水犹如行船,文人以“山水如屏,形色似锦”屏锦由此而得名。其东北角的市级风景名胜百里竹海、明月湖是旅游、度假的好去处。此地民风淳朴,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境内产天然气、煤、石灰、石矿石、烟花爆竹、高岭土(白土巴)、竹纸,更是产能工巧匠。是一个具有民风、民俗特色的文化古镇。丰厚的文化底蕴,使梁平年画在此地生根开花。

梁平年画起源何时,尚无文献可供稽考。但清初(《高梁耆英集》)蓝选青所作的《竹枝词》对粱平年画中的门神有所记载:“闲披屏市诸先生,官绿榜黄色色新,更有驰名京省处,钩金水甲(水印)土门神。”据此印证,梁平年画,大约有三百年历史了。在清朝中期,梁平年画已经盛极一时,当时年画业已相当兴盛,据现存的信立号的一枚章(刻有:徐信立臣子)推测,信立号的年画很可能曾作为皇家贡品。据屏锦的老艺人徐典隆先生(1911年生)回忆,梁平红纸刷房开办于清乾隆时。嘉庆年间,他大祖父徐梅仙幼年学刷红纸于李凤祥字号,而李家凤祥字号又是向龙家刷房习的艺。他大祖父学艺后,便自开“和盛发”刷房,父传子、子传孙、代代人都刷红纸和兼刷门神。其叔父见其生意兴隆也开办了“德和泰”、“徐德和”刷房。另一家商号“元兴号”( 张裕华的祖父开的)艺人刘锦斌回忆,屏锦是从刷红纸、兼售梁平年画而发展到生产年画的。

年画制作工具简单,技术要求不高,门神印刷是在红纸上套用红黑两色,色调简明单纯。发展到后来,简单的年画从线板发展到套色五至六道版,最多的套色版有12至13道版。一般作坊均有各种类年画套色版300至700多块。

梁平年画始于造纸业集聚的屏锦铺一带,逐渐发展到袁驿镇各地。清乾隆年间屏锦就成立了年画行会“梅葛会”,由染纸、年画作坊老板捐款修建有“梅葛庙”,作坊主与工人都可参加。每年农历6月16办会,祭祀梅葛先师,讨论决议行会一切事务,选举总值、值年人事、协调行内一切事宜。清末民初,梁平年画有恒太正、正兴号、信立号、王恒茂、锟发号、信义恒、德和泰、冯兴祥、德钦恒、正兴隆、张正顺、复兴恒等

三、四十家,集中在屏锦半截子街和袁驿镇一带。两处从业人员

六、七百人,其中信立号一家每天

七、八十人生产,还收有忠县的学徒。

梁平年画从此进入了旺盛时期,当时最有名望的当数“徐·德和泰”号老板的堂弟徐云山、“徐·信三丰记”徐丰隆之子徐弼二人。

徐云山屏锦人,生于1854年,自幼父母双亡,其自幼天资很高,被当时名满下川东的画家雪六子所赏识,收为徒习画,同时,他又拜民间雕刻家为师,勤学苦练,学成了一手绝活,十

五、六岁时,就能独立操作,很受老板器重。他创作的《钟馗嫁妹》、《麒麟送子》、《盗令出关》等八美图形象生动,栩栩如生。作品在处理手法上,用民间传说的门神形象,大胆的进行艺术夸张,以凶神恶煞为之镇邪,有完美的装饰意趣,并且具有民族地方性和独特的个人风格。深受群众喜爱,成为年画中的抢手货,别的商号只有翻刻徐云山的木板印刷年画。

徐丰隆之子徐弼在南京艺专师从徐悲鸿毕业回梁,在梁平县私立中学任教之余,采取融合西画艺术于民间绘画艺术之技法,巧施阴阳(明暗处理)手绘五官,色泽浑厚,使门神更具立体感。其年画人物神态各异,形神兼备,农民称赞画神了。其独树一帜的画风明显区别于绵竹、夹江年画,饮誉各地,十分畅销。

徐丰隆经营 “徐·信三丰记” 的年画作坊人员齐备,分工明确。画稿、刻版、做版、人物开相、调色都各司其责,他本人专司指导和调色。其年画品种较多,花样新颖,销路甚广生意兴隆,曾在上海、湖北宜昌、沙市设立分栈。贵州遵义等地曾再版印售梁山年画30年。每年秋后,陕西汉中、云南、湖南、贵州、湖北、甘肃等地客商云集屏锦订货,梁平年画一时名声大噪,曾远销东南亚各地。民国12年(1923年)通过年画经纪人的沟通, “徐·德和泰”号生产的《八美图》,被邮寄法国为东方艺术爱好者所收藏。重庆博物馆至今收藏着民国时的梁平年画。远居美国旧金山的老华侨陆—定先生也收藏有梁平年画。梁平年画销售最多年达到数百万张,兼售红纸、花纸、门笺、花笺等产品,成为西南片区大宗出售商品之一。为西南的经济发展,人们的文化生活作出过重大贡献。

1989年笔者去湖南滩头考察,发现滩头年画中的《帅旗帅貌》、《和气致祥》至今保持着与梁平年画年相同的格局,其年画印刷操作方式也与梁平年画相同,也成立有“梅葛会”。据当地老艺人讲,梁平年画流入滩头已有二百年的历史。

清、民之际,梁平年画为适应各地要求和生活习俗,创作出画幅大小、横竖长方不同的各类产品,主要的品种规格有:水全、托全、清张、屏条、门神、装饰性的年画及其他。

水全:又称水两,是水印套色年画的简称。用于印制门神,大小以粉笺纸的全开张,为120×50厘米,这种年画需用十

二、三次套色版印成,工序繁多,印刷精细,加上手绘五官,施金用银、价格昂贵,属上等货,常被张帖于正门、中堂、客厅等显赫之处。

托全:又称水托,印刷使用六至九道套色版,画幅有半张和四开张,为60×50厘米,60×25厘米。这种年画给人以喜庆、朴素、淡雅的感受,属中等货。以门画为主,用传统故事、戏剧人物入画,很受大众欢迎,贴于单门、茶馆、酒店堂口等处,是梁平年画最常见的品种。

清张:开张直横不拘,印刷用

四、五个套色版,多以醒目大方取胜。袁驿镇一带多生产这类品种。

屏条:以四屏条或八屏条组成。如《四季图》,每张以春夏秋冬四景配上诗句组成。原题诗句:“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这类屏条多用于轩室等处。

门神:是梁平年画生产最多的品种,概括水全、托全等规格。画面分武门神、文门神两种。武门神以传说中的历史人物唐帅尉迟敬德,大将秦琼为偶像;其代表作有《顶盔亮甲》、《马上铜锤》、《拖刀顿斧》等,文门神的代表作有《天官赐福》(加官)和《合和二仙》等。

装饰性的年画及其他:象征吉祥的《五子登科》,《早生贵子》,取材民间传说的《钟馗嫁妹》,《耗子嫁女》,取材戏剧的《踏伞》、《盗令出关》、《杨家将》,还有《灶王府君神位》、《六畜兴旺》等等。还有用一种红纸透明花笺,以类似剪纸的手法,用铁錾和木槌将空白剔去,保留线条图案,配以金色文字,别具一格,如《四季平安》、《财源涌进》、《荣华富贵》、《恭喜发财》等,品种繁多,让人叹为观止。

在抗日战争中,也有宣传抗日的年画,《钟馗斩妖图》的年画,就是其中的代表作。该画(现收藏在梁平民间美术博物馆)画面主要表现了钟馗手持大刀,穷追汉奸汪精卫和日本鬼子。取名钟馗斩妖就是斩日本鬼子和汉奸。

梁平年画纸张、颜料、画稿、制版等工艺也颇具特色。

纸张:梁平年画所用的白纸为自制粉笺纸,宽52厘米,长120厘米。制作时先将二元纸蒸二小时,退去脆裂性和缩水性之后,刷上胶水、矾水和白土而成。纸质厚实,经久耐用。

颜料:梁平年画用色非常讲究,软硬色兼用,色调分阴阳,阴称冷色,阳称热色,故色彩鲜艳夺目,凝重沉着,保存多年,色彩不退,充分体现民间画师的聪明才智。所谓软色,即植物色,透明,明快纯净,加粉后浅淡柔和。所谓硬色,即矿物质色,不透明,厚重而有份量。颜料名称有煮红(苏木子)品绿、槐黄(槐花子)、佛青、黑色(烟子)朱红、粉红、粉蓝、桔色(黄丹)等。再适当掺胶、矾水、白泥而成。使用时,先用热水稀释,过滤,如遇天冷先用暗火煨化再用。就是购买的颜料也必须加工后才能使用。

椐老艺人讲屏锦沙井河坝的井水是调研梁平年画颜料配制中不可缺少的,换了其它的水配制的颜色就达不到此水调制的色泽。

画稿:重金外购画稿样,内请名师徐云山、徐弼绘制人物。这两位笔下的人物,形象生动,体态自然,以线造型,用线简洁,精细有致,构图充实,画面均衡。“水全”“水托”两种人物的面部,先印面肉色平面,再由画师开脸、眼、耳、口、鼻、须都描绘得维妙维肖,形神兼备。

制版:用米饭捣碾成泥,将画稿反贴于光滑的梨木板上,精雕细刻出主要的轮廓线版;再以线版为准,刻成各种套色版,以保持原稿神韵,版面采用深刻法,使线条两边粗细匀齐,线条凸出版面,印出来的线条,清晰、挺拔有张力。

梁平年画其构图饱满简洁,对称呼应,疏与密,虚与实,动与静的处理十分得当;造型古朴、粗犷,神态生动。如:《盗令出关》、《踏伞》等作品从构图上以奇巧取胜、门神中的《将帅图》、《立刀顿斧》等作品的造型朴实敦厚,手法夸张、缩短身长(约四个头高),突出表现头部五官、扬起剑眉于额上,双眼炯炯有神,再在眼皮下用淡绿示阴面(暗部处理),是其它年画中不多见的。再配以动感的美髯,增添神威,威武仪态,震撼人心。民间祢为“有精有神”,呈现出“扶正压邪”的门神作用,脸上的红点在腮边上,似绵竹年画,鸳鸯笔,一面点红,一面点酒,在腮上一啄即成(“称作开脸”,这种风格在其他的年画上从未有过”)。用色上,以大小冷暖不同色块的巧妙运用,搭配合理,使画面色彩对比强烈而和谐统一。还用金银粉深印门神大袍、使画面产生富丽感。大片黑须也起着色调和衬托的重要作用。这些都是梁平年画独具个性的艺术特色。

梁平年画在地域文化和人们审美习惯的影响下,经过漫长岁月的磨炼,形成了自已独有的艺术风格,它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大胆的艺术提炼,夸张的意念造型、浓厚的主观用色,使梁平年画具有浓艳的红彤彤绿油油的热闹喜气和花俏明快的艺术效果。其画面白天白底,人物形象突出,表现技巧和艺术风格形成了独特的体系,充分显示出农民画的特点,曾被誉为三峡民间艺术中的奇葩,2000年被评为“巴渝十大民间艺术”之一,与灯戏、竹帘画共享“梁平三绝”之誉,受到大众欢迎,历久不衰。

梁平年画在历史上有过“黄金时代”,但在抗日战争时期销售量一度萧条;在“*”时期,更被贬为“四旧”、“迷信”,几近灭绝。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梁平年画迎来了它发展的春天。梁平县文化局和文化馆于1980年成立了梁平民间美术博物馆,开始派人深入屏锦、袁驿等传统年画产地公开收集传统年画,并组织了多次对外宣传和展览活动,扩大了社会影响。1982年“梁平年画研究会”成立,开办了首期“梁平年画研究创作培训班”,邀请著名画家江碧波、谢梓文、西南师范学院教授谢良平,万县市艺术馆馆长陈和莲亲临教学指导,学员有梁平县、外县、学校美术教师和文化干部以及屏锦的老年画师。这次培训班创作出以陈和莲《武林英华》为代表的新年画共26幅。掀起了梁平年画创作新高潮。县文化局还多次派人到美术院校学习进修,初步形成了梁平年画传承发展的人才阵容。随后一些美术院校的老师、教授、专业创作人员也纷纷参与梁平年画创作,其创作题材更加广泛,创作技法也渐趋多样化,使梁平年画在质量尤其是艺术性上发生了一大飞跃,产生了一大批极具份量的作品,在全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梁平年画走出了梁平地域,赴成、渝、万等地巡回展出,四川美术学院领导范朴撰文高度赞誉“梁平年画那夸张变形的表现手法,厚重沉着丰富的色彩,威武雄壮的武将造型,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特别是人物不论男女,都在脸上腮部涂上一块椭圆桃红色,妙趣横生,在年画史上独树一帜。”该院的江碧波等几位教授多次带着学生,前往梁平学习、创作、借鉴,获益匪浅。其中有的师生受启发而创作出来的版画,成为优秀作品,在国内获得好评。1993年10月四川美术学院特邀梁平年画来该院举办梁平民间美术展览。梁平年画第一次走进了高等美术院校学府。1994年,梁平年画作为“三峡民间艺术展”的主要作品,赴北京中国美术馆与第八届中国美术优秀作品展同时展出,梁平年画又第一次登上了展示中国美术成就的圣殿。这一民间艺术所闪烁的光辉,让中外美术家、评论家耳目一新,好评如潮。《人民日报》等北京新闻媒体、中央电视台纷纷报道或播映展览盛况。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在一大批献身于梁平年画的画家共同努力下,有着三百年历史积淀的梁平年画,终于破土而出,萌发出艺术新芽,在徐徐的春风中,怒放它艳丽的芬芳,闪现出夺目的光煇。 陈和莲的《教子图》、戚序的《门德积庆》、黄作林的《巴山夜雨》、孙伟志的《胜利鼓》、李斌的《农家秋事》,谭述乐的《榨菜飘香》,笔者的《狮子龙灯》等20余幅作品,参加了第

6、

7、

8、

9、10届全国美展。《小放牛》、《猜灯迷》、《门德积庆》等作品先后被重庆博物馆、中国美术馆收藏。传统年画《四郎探母》收入《中国美术全集》,《加官晋爵》收入《中国民间美术全集》,《合和二仙》、《帅旗、帅帽》收入《中国年画发展史》。黄作林在梁平年画中吸取营养,他创作的《巴山夜雨》在第十届全国美术展览中受到同行专家好评。戚序的《门德积庆》在第五届全国群星展上获得金奖。笔者的《牧歌》选入了韩中现代美术优秀作家300人招待展。并荣获中韩现代美术优秀作品奖。梁平年画终于走出了农家小院,走出了巴渝大地,走向了世界。2005年梁平年画无可争议地被国家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元宵佳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在国家博物馆举行,梁平年画又一次荣登国家艺术殿堂,彰显了梁平年画卓越的艺术价值,标志着梁平年画必将迎来它的又一次辉煌。

刘勇简历

刘勇 重庆梁平人,获重庆市政府“名师奖”称号,重庆梁平红旗中学美术高级教师,重庆市教育协会会员,梁平年画研究会秘书长,重庆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重庆创作中心一级创作员,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会员,四川美术学院特聘教师,重庆长江师范学院乌江流域民族民间美术研究所研究员,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名誉教授。 联系方式:重庆市梁平红旗中学 邮编 :405200 电话:02353987464

梁平海螺

梁平调研报告

梁平项目工作汇报

梁平府发〔〕40号

梁平府发()46号

梁平府办发()28号

梁平爱购简介

梁平法表示简单总结

梁平食药监发2号文件

交通银行简述

《简述梁平.doc》
简述梁平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