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2020-03-02 11:56:0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两小儿辩日》

教材分析

《两小儿辩日》是人教版教材第十一册中的一篇文言文。文章讲的是古时候两个小孩凭自己的直觉,一个人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为此,各持一端,争执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不能作出判断,这个故事既渗透了要主动认识自然、探求客观真理,并大胆质疑的科学态度,也说明了知识无穷,学无止境,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应该实事求是的道理。

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借助《两小儿辩日》这篇文章,学生将初步的感受到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增强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信心,并为今后学习文言文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文意。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古人为认识自然、探求真理而善于动脑、大胆质疑的精神及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重点

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 教学难点

感受两小儿的聪明可爱及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领悟古今字义不同。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教师介绍孔子生平。

2、学生展示自己积累的孔子的名言。

3、提出:可有一次,孔子在周游列国时,却被两小孩的一个简单问题给难住了。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吗?今天我们学习第二十六课《两小儿辩日》。师板书课题。

(大部分学生是第一次接触文言文,对此既新奇又有点畏惧。上课伊始,我采用展示学生自己积累的孔子的名言导入,拉近了白话文与文言文的距离,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学生对文言的陌生感和畏惧感。)

二、解题、质疑。

1、齐读课题:解题。

2、质疑:看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3、归纳学生的问题(1)、这两个小孩到底为了什么问题争了起来?各自观点是什么?(2)、他们到底谁对?(媒体出示问题)

三、读课文,读顺、读通。

1、学生试读交流:怎样读好文言文?

2、教师范读。(配乐)

3、比较得出:读文言文停顿多,但停时不能断掉要做到似断非断。

4、学生自由练读文言文,边读边画出停顿。

5、学生在小组中练习读。

6、全班齐读。

(教师伴随一段典雅优美的音乐抑扬顿挫地朗读,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文言文的韵味,能够通过比较,突显文言文特点。)

7.学生回顾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四、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1、学生结合文中注释理解文章内容。

2、在小组内内交流学习成果,并提出疑难问题。

3、学生试说文言文写的是一件什么事?

4、小组解决前面归纳的两个问题?(1)、这两个小孩到底为了什么问题争了起来?各自观点是什么?(2)、他们到底谁对?

五、学生汇报,反复品读。

1、各小组派代表说,不完整的可以补充。

2、理解“笑”的意思。

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在自己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针对有难度的问题进行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同时促进学生对两小儿笑有深入独特的感悟,展现学生的“个性化感悟”四—五条理清晰,一环扣一环。)

六、弄清寓意。

学生分角色表演故事。

1、在这个故事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2、从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七、课后延伸。

假设一现代少年穿越时空隧道来到遥远的古代,见两小儿辩斗,用科学的知识向两小儿解释原因。课后练习表演。

板书设计:

两小儿辩日

日初出

日中

一儿

大如车盖

小如盘盂

远小近大 另一儿

沧沧凉凉

如探汤

近热远凉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doc》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