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宫词》中的唯美元素探析[材料]

2020-03-02 03:10:1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大明宫词》中的唯美元素探析

内容提要: 一直以来,电视作品被称为快餐文化,只是大众的消遣品。甚至大多数人认为粗糙就是电视剧的本质,不会有深刻的艺术内涵。但是李少红的电视剧《大明宫词》的出现却改写了中国电视剧的历史。该剧不仅把电视语言进一步文学化,并且用精致细腻的创作手法,把人物的语言和心灵独白完全诗化,营造了唯美的意境。本篇论文主要从造型化的叙述、诗化的人物形象塑造、亦真亦幻的意境营造这三个方面,分析电视剧《大明宫词》,从剧本主题、情节、节奏、台词、造型、道具、画面、色彩等方面,归纳总结其唯美元素,探究李少红电视剧诗意唯美、精致典雅的原因。 关键字: 《大明宫词》 唯美元素 造型化叙述 人物形象 意境

长期以来,电视作品一直被人们被称为快餐文化,只是满足大众娱乐的消遣品,甚至大多数人认为粗糙就是电视剧的本质,并认为其不会有深刻的艺术内涵,更不会成为精品。再加之电视属于大众文化形态,满足大众欣赏要求一直是电视剧追求的目标,因此导致电视剧在人们的观念中只是一种供人打发时间、消遣的东西,跟精美无缘。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已经开始忽略了电视剧还是一种艺术,也需要艺术追求。

而李少红的电视剧《大明宫词》的出现却给观众以耳目一新之感,打破了许久以来人们对电视剧的误解局面。该剧从服装、道具的运用,对白的设计,到影像与造型,乃至气氛的营造,都力求精致,给人以美感,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唯美风格”。在市场化、世俗化日益严重的今天,像《大明宫词》这种精致、唯美,既叫好又叫座的电视剧作品实属罕见。于是它的诗意和唯美不仅在观众群中,同样在电视剧创作界也引起了广泛关注。因此,研究电视剧《大明宫词》中的唯美元素,以及分析这些元素如何服务于电视剧创作,对我们研究电视剧创作和探寻电视剧发展路线具有重要意义。

一、造型化的叙述

1、剧本主题

一直以来,人们都以唯美来定义电视剧《大明宫词》,但是却没有人给这个唯美具体下个定义。 1

其实电视剧的唯美和诗化不外乎几种情况:一是叙述的造型 化,二是唯美诗意的人物形象,三是意境营造。

说到造型化的叙述,首先是应分析其剧本主题。总体来说,我国历史题材的电视剧按其表现方式及其表达效果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以史实为依据,根据历史学研究的规范所创作出的主流或正统历史剧,如《雍正王朝》《康熙大帝》等。还有一种是将历史演绎化、调侃化,将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赋予了传奇色彩,故事的叙述也很主观化,如十年前曾热播的《还珠格格》等。而电视剧《大明宫词》与上述两者都大不相同,可以说李少红在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创作中独辟蹊径。它一方面不回避正史剧所极力摒弃的主观演绎,用主观的、现代的观念来表现历史人物;另一方面,它在主观演绎的时候又没有流于表面戏说。一定程度上来说,《大明宫词》既保留了正史剧精致典雅的审美气质和精品意识,又具备正史剧所缺乏的故事性和演绎成分。

《大明宫词》选用的是历史题材,但却没有拘泥于历史。它讲述的是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故事,但是它更是一部诗化了的电视剧。它不是在简单叙事,而是将冲突内在化,并融入人物的内心世界。

概括的来说,电视剧《大明宫词》处理剧本的方式就是“淡化历史,铺陈人生”。该剧的剧本主题集中在一个话题之中——对爱情与权力二者关系的哲学思考,中国的历史剧很少以如此现代化的价值观念来表现历史人物,这就在价值观念上和一般历史题材的电视剧拉开了距离。它不从传统古典的政治立场来表现历史人物和讲述历史事件,而是从现代的价值观念的角度来提出了一个令人深刻思考的问题:爱情与权利的争夺和两者之间的矛盾。剧本为了更切合这个主题,将历史演绎主观化、现代化,将剧本的叙述造型化,剔去了意识形态话语,也省略了强烈的社会利益阶层的冲突,回避了传统历史剧所采用的宏大的叙事风格,将镜头对准了人性的深处,对准了人物的微妙情感和本能的爱憎。为此,它把那些与主题无关的历史人物与事件排除于叙事之外,又把与之相关的人物和事件加以改造、强化,将历史演绎成关于“爱情与权力关系”的材料。因此,整部剧中我们看不到“国家”的字眼,绵延其中的反而是“长相守”的缱绻。正是这种整体造型化的叙事手法,使得整部电视剧呈现出一种浑然一体的美感。

再具体一点来看,整部剧最能体现“爱情与权力关系”这个主题的还是对主人公太平公主的一生的编排和讲述,同时也是造型化叙述手法表现最为突出的地方。整个电视剧贯穿始终的是老年太平那凝重而深沉的旁白,和她饱经沧桑、感慨万千的心情,太平就是这样深情而忧伤地向自己的侄子李隆基虚拟地讲述她的人生经历和成长的心路历程。从她的讲述和回忆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奢靡华丽的大明宫中,爱情这个美妙的字眼不得不与权势、阴谋这些词汇捆绑在一起。无论是皇帝皇后、王子公主,还是大臣男宠,都必须屈从一个阴郁的共同的命运——权力的争夺。虽然权力赋予他们

荣耀和骄傲,但他们为了这份荣耀和骄傲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无论他们是热爱权力还是痛恨权力,都被牢牢困在这个牢笼里,无可奈何。

剧作者之所以选择太平公主为主人公,也是因为太平这个人物最适合作者展开爱情与权力的思考。因为太平作为剧中的抒情主人公,本身就是一位感情炽烈的人,再通过剧本造型化的叙述,将太平公主的一生进行造型化、主观化,将与爱情和权利无关的历史事件剔除,使得贯穿整个故事的是太平对爱的追求。在这里太平被塑造成了“情”的化身,正如太平自己所说,她“太想爱了”,并且一生都在寻找爱。其实真正的历史上,太平公主确实曾嫁与一个叫薛绍的大臣,但那个人后来因为谋反被诛。后来武则天又把太平嫁给了武承暨,这么说来,太平与武攸嗣根本没有什么关系。还有历史上大诗人王维与大周并没有什么交集,当然更不会出于爱慕太平而为太平写下《红豆》一诗。并且,历史上太平公主最终是因为与李隆基争权而被处死。而在《大明宫词》中,作者将太平的一生造型化,让她作为情与美的化身徘徊在大明宫无休无止的争斗和痛苦之中。她深爱薛绍,且一生都守护着这份爱情。她的美丽和善良,甚至使得大诗人王维为她写下“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的相思之句。在结尾时,当政治和权力要求她登基主政时,她宁可一尺白绫自绝于大明宫内,也誓死不受皇权争斗、人世之垢所污,用生命来交换世间的太平与自身永恒的美好。正是这种造型化的叙述,将现实中残忍的、世俗的材料摒弃不用,强化爱情的强烈和炙热,着重刻画人物内心世界,将美与悲伤放大,营造出一种唯美的风格。这就是《大明宫词》给观众带来的第一重美感,也是从剧本上、根源上所产生的唯美之感。

2、故事情节

电视剧《大明宫词》的情节是浪漫的,同样也是被造型化的情节。其实如果历史地来看,该剧中这些浪漫的情节有些让人难以置信。

例如太平的出生,武则天过了预产期却迟迟未能分娩,而在推迟数月之后太平的出生又终止了长安连绵不断的大雨。这一切几乎玄幻的情节都仿佛告诉观众,这只是一个神话故事,是一个浪漫的梦。可是玄幻归玄幻,这种浪漫的情节设计在不改变整个历史发展的前提下,用梦幻的手法将太平的出生演绎成为一个唯美的开场,奠定了整个电视剧的唯美基调。

此外该剧中还有一个比较突出的、浪漫化的情节,那就是在一个妇女只是一件商品的时代,剧中的女性居然都为爱情不顾一切,这也是一种浪漫愿望的向往。且不说太平那份炽烈、感天动地的爱,武则天对薛怀义的深情和宠溺,以及安乐公主为了爱情而像当年的太平一样奋勇护夫,与权力较量。剧中所有的女性,武则天、太平、韦后、安乐,她们所有人的人生轨迹都是在围绕着爱情与权力的关系发展。在那样一个女性处于从属地位的社会中,女性如此强烈、赤裸裸的展现自己的情

感与爱情,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切实际的,是一种浪漫的虚构,但也正是这些被浪漫化、诗化的人物,以及围绕她们所展开的种种情节,成为了组成电视剧的唯美元素之一,绘制出一幅唯美浪漫、强烈炙热的爱情画卷。

3、节奏

除了剧本主题和情节之外,《大明宫词》整部剧从节奏上也是舒缓唯美的,像一首娓娓道来的抒情长诗。

《大明宫词》以太平公主的宫廷生活追述为结构框架,以武则天称帝前后的一段唐朝历史为剧本主体背景,采取追忆式的叙事角度,用从容、舒缓的语气娓娓地讲述那段如梦往事,展开了一轴宫廷生活与宫廷斗争的历史画卷。这样追忆式的叙事方式和主人公太平公主那深沉、舒缓又略显忧伤的旁白,奠定了全剧的抒情基调。

长期以来,我们所看到的戏剧冲突和矛盾,尤其是电视剧中的冲突和矛盾多为表面化了的、缺乏内在的冲突。所以,在这种观念引导下,观众看到的要么是没有三言两语就动刀动枪的武打格斗,要么就是主人公一个个像疯子一样声嘶力竭地吼叫。而观众也正是在那些表面的热闹和混乱中停止了思维,失去了感受,沉迷于那些感官的刺激,却忘掉了深度,遗落了思考,更是早已忘记了什么才是真的冲突和矛盾。在这种躁动的情绪下,电视剧中的人物已经沦为没有深度没有内在的空心人。

《大明宫词》这种舒缓悠长的叙事节奏打破了许久以来电视剧夸张做作的创作模式,让剧中的冲突和矛盾回到人物内心世界中去了。

该剧在叙事时极大地放慢了节奏,它没有紧张而激烈的故事发展过程,也没有悬念、突转等叙事技巧,更没有令人心惊胆战的激烈的武打格斗。总之,没有什么外在的戏剧冲突令人感受那份喧嚣与刺激。取而代之的是深沉忧郁而又持久的人物内心风暴,将冲突内在化,让观众在观看时细致地体会主人公内心的痛苦与矛盾。

《大明宫词》采用了的这种节奏正好迎合了整部剧的主题和风格。从某种程度上说,整部电视剧的节奏也被造型化了,并入到造型化的叙述之中,共同为该剧的唯美风格奠定基调。

二、诗化的人物形象塑造

近年来,观众一直对各类电视剧抱着宽容的态度,认为电视剧只要热闹、有情节、好看即可,早已忽略了其美学价值,但是《大明宫词》却改写了中国电视剧的历史。它像舞台上的话剧一样,不仅把对白语言文学化、诗歌化,将造型化妆舞台化、精致化,而且用电影创作一般精致细腻的手

法,把人物的性格和心灵完全唯美、诗化了。因此,诗化的人物形象也是全剧重要的唯美元素之一。

总体来说,在《大明宫词》中,诗化的人物形象是从视、听两方两个方面来着手展现和塑造的。

1、视觉方面

《大明宫词》中造型的唯美和华丽是毋庸置疑的,剧中流光溢彩,裙裾飘渺,那些惊艳照人的服装和发型无不体现了一种的唯美风格。

现今,荧屏上的古装戏层出不穷,可是大多数的剧中人物的造型设计都缺乏创意和内涵,千篇1律,只是为了华丽而华丽。而《大明宫词》中的服饰追求写意的风格,艳丽而浪漫的色彩,既细腻精致又自由奔放,体现了舞台与生活、古典与现代的完美结合。既有历史上唐朝服饰的风格,又揉进现代时装的韵味。而且更难能可贵的是,剧中的服饰从色彩、面料、造型等方面都与人物的年龄地位、心情、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与他们的人生阶段和心情心理变化紧密相连。例如太平的服饰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色彩体系。少年时她的服饰以米黄、白、浅绿、橘黄这些淡雅纯净的颜色为主,发型也没有过多的装饰,简单干净的发髻体现了她少女的纯净与天真。成年后她服饰的色彩体系以红色、紫色、枣红、棕色、蓝色这些明净而厚重的色彩为主,发髻也更加复杂,常以娇艳的牡丹点缀,衬托出她的美丽与温婉。而老年太平的服饰以赭色为主,压抑而深沉的颜色加上高高的发髻体现了她的忧郁和沉重。

总的来说,剧中的人物都有各自的色彩体系,例如水墨画代表的是张易之的服饰,美男子张易之一席飘逸的白衣,水墨竹叶和诗词的搭配古韵十足,给人以儒雅之感,正是这素白的衣服在绿水红花间成了一抹亮色。同时张易之的这袭白衣也是有象征意义的,白色本是纯洁的象征,可是在色彩艳丽到奢靡的后宫里,这白色便是突兀的彩色和欲望的象征,体现了他内心中无限膨胀的欲望和贪婪。又例如油画是女子繁芜的装束,如武则天的服饰多以红、紫、金、黑为主,色彩浓重,对比强烈,衬托出了她的精明狠毒与凄凉,更是权力和身份的象征,同时因为其绮丽而散发着梦一样的气息。

总而言之,全剧通过整体的色调把不同人物的服饰色彩统一起来,使观众感受到既细腻又宏放的审美感受。并且该剧中服饰色彩与环境、声音、光影以及人物的命运等因素的配合,表现出深刻的文化内涵和优雅别致而又唯美的美学风格。

2、听觉方面

影视剧中的听觉元素包括声音、音响、音效、旁白和台词,这里不一一列举,而是就其中最有特点、最具代表性的听觉元素旁白和台词进行分析。说到《大明宫词》便不得不得提及它诗歌般唯美的语言。现如今,能这样精心使用电视语言的导演不是很多,但是李少红做到了。全剧的语言华

丽、音韵和谐、对仗工整,给所有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同时也从听觉方面营造了一种唯美基调,塑造出个性鲜明的、诗化的人物,同时也迎合全剧唯美的风格。

首先,华丽唯美的台词必然离不开修辞手法的运用。不同于以往口语化、简单化的电视剧台词,《大明宫词》大量运用了排比、夸张、比喻等诗歌常用的修辞格,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生动性和冲击力。大量的修辞手法的出现使得人物语言更加精致也更加华丽,这也正是为什么观众觉得《大明宫词》的台词较其他电视剧而言更加唯美的原因。

排比的运用在剧中是大量的,这样的句式一方面能够强化感情色彩,与剧中浓郁而强烈的感情表达相得益彰;另一方面,又能够增强语势,与作为整个剧本背景的皇宫之中的皇家气派相互映契合。例如剧中太平的一段独白“身为皇家之子,长大意味着进入无穷无尽的礼数,意味着任何一种孩童的普通想念都要被披上一件高贵的外衣,意味着与你所爱的人开始疏远的漫长历程。”这些排比句整齐匀称、语势贯通,语义相关、使得语言畅达明快而又铿锵有力,带有极强的音韵之美。

比喻的运用也是该剧一个不可或缺的亮点,例如薛绍对太平诠释爱情的意义时的台词“爱情就像峭壁上两颗纠缠在一起的长青藤,共同生长,繁茂,共同经受风雨最温存的爱抚。最终,共同枯烂,腐败,化作坠入深渊的一缕缕丝屑。”这个比喻将爱情的本质生动形象的展现出来的同时,又加入了强烈的感情和唯美的意象。整部剧中的比喻大多是采用美好的意象作为喻体,正如这段话中,将爱情比作纠缠在一起的常青藤,富有想象力而又感情真挚,字里行间透露出的不仅是对爱情的诠释,更是对爱情的向往与尊重。

抒情方式的大量运用也是该剧惯用的修辞手法。整部剧中不乏大段直抒胸臆的抒情语言表达。抒情性原本是诗歌的美学特征,由于抒情感情的强劲渗透介入,使得普通的符号语言便具有了诗意之美,而将这种美学特征运用于普通的语言对白中就成为了我们所说的“诗化的语言”。

《大明宫词》就将这种情感炽热的诗化语言充分融入到人物的对白之中,这种带有强烈抒情意味的语言,像是一首首舒缓悠扬的抒情诗一般贯穿全剧,作为一个重要的唯美元素,为诗化的人物形象塑造服务。例如薛绍与太平公主的一段对话中薛绍对“爱情”的诠释“你知道爱情意味着什么吗?爱情意味着长相守,意味着两个人永远在一起,不论是活着还是死去„„她的崇贵需要两股庞大的激情,两颗炽热的心灵,缺一不可。真正的爱情是无坚不摧的。不论是天上的神明,还是地狱的命官,都不能叫他屈服,因为他本身就是天堂,代表着生命最崇高最健全的境界,公主你真正拥有它吗?”这段台词堪称经典,看过《大明宫词》的观众都不会忘记薛绍炽热的眼神和那种如岩浆喷涌而出般的热烈和激情。只这一段台词,便已将薛绍向往爱情、尊重爱情又对爱情忠贞不渝的特征表现的淋漓尽致。

当然,整部剧的台词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不仅仅是这三点,还有许多修辞手法就不在此一一列举。总之,它们共同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精致优美的台词风格,同时也营造了一种华丽唯美的意境。

其次,纵观全剧我们不难发现,该剧台词多用长句、整句和带有前缀、倒装、定语的句子,使得全剧形成一种书面语体的风格,气势连贯、形式整齐、意义鲜明、声音和谐。

例如电视剧的开场,老年太平那段略显沧桑和忧郁的独白“一连数月的大雨将大明宫浸泡得仿佛失去了根基,甚至连人们的表情也因为多日未见阳光而略显苍凉伤感。绵绵细雨周密而仔细地覆盖住这座精致皇家小院中的每一个角落,通往紧闭着房门的主厅的砖红通道两侧,两排卫士纵向一字排开,雨水沿着他们铁灰色的冰冷头盔亮晶晶地漏下。”在这里,带有东方的古典韵味的欧式长句,体现出一种逻辑的魅力,也使人物对白更加深沉与优美。这种表现手法不仅能表达丰富的感情,还能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印象,体现出一种精致美。

总而言之,《大明宫词》中的语言和现行剧本中通用的简洁明了的符号语言不同,大量使用繁密的词语组成大段台词,表达周密复杂的意义,增强了书面语体色彩,加强了抒情效果,增加了诗意美。的确,该剧的语言不仅言之有物,更是表现出了智慧和美感。这种智慧和美感共同形成了一种唯美的气质,为诗化的人物形象塑造而服务。

三、亦真亦幻的意境营造

一部诗化的电视剧的唯美元素除了剧本和人物之外,美轮美奂的意境也是不可或缺的条件。《大明宫词》便是充分运用各种视听手段来营造了一个亦真亦幻的意境。在风中肆意鼓荡的轻纱幔帐,贯穿始终的劲风呼啸,浓烈饱满的色彩,这些充满冲击力的视听元素共同营造出一种眩人眼目、荡气回肠的气势和情调,最终配合剧本主题和诗化的人物形成了全剧唯美的审美风格。

1、色彩

整部作品的画面是浪漫的。在这里,一切景语皆情语,画面的色彩与作品的抒情气氛相得益彰、和谐相融。整部电视剧中浓烈饱满的色彩满溢画框,洋溢着瑰丽的梦幻色彩。从最开始纯洁清澈的蓝色,到后来表现爱情时温馨而浪漫的橘黄色,再到最后展现激烈的政治斗争和人物内心矛盾时压抑的色调。不论哪个阶段色调无不迎合着整部剧作的唯美风格,营造梦幻而又诗意的意境。

例如贺兰沉湖这一个片段,画面中是一片深蓝色的清澈河水,它即象征着人物的清纯与无辜,又烘托着一种忧郁与悲凉。本事可怕的杀戮与死亡,却被刻意营造成一幅忧伤唯美的画。

又例如,太平与薛绍相遇的情节,当情窦初开的太平在上元节与薛绍不期而遇时,画面中同样

是蓝色的基调,却在光影的流动中营造出一种如梦如烟的境界,让观众感受到一个怀春女子对未来的向往。

2、道具

用一个唯美的意象来象征剧中人物的性格和命运,也是剧中营造意境一种手法。贯穿剧情的道具使用是舞台剧常用的表现手法,而李少红发现并将其运用到了电视剧《大明宫词》之中。。

剧中随处可见的是那些预示着人物性格和命运的道具。例如薛绍的古琴,暗示着追逐完美爱情却最终曲尽人亡的悲剧;太平的面具,似乎在告诉太平公主,在皇宫中,每个人都戴着面具,每个人都无时无刻不处于政治漩涡之中,每个人都带着面具,你不知道看到的将是什么,虽然执着追求面具背后的真情,最终也只是一厢情愿的幻梦;旦的鸽子,他一直幻想自己能像鸽子一样自由翱翔,逃离宫廷无止无休的争斗,但却始终飞不出自己的宿命;显的香囊,身为男子却喜擅制香,这似乎一开始便预示了他的平庸,也注定了他即使做了皇帝也不会有大的作为,甚至连死亡都那样的窝囊平庸,不明不白。

该剧巧妙的选取了很多精致唯美的道具来贯穿全剧预示人物命运,将舞台剧的惯用手法与影视剧相结合,运用道具来表现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而古琴、昆仑奴面具、香囊这些东方古典气息浓郁的道具又为整部剧营造了一种亦真亦幻、古韵十足的唯美气氛。

3、理想化

为了迎合整部电视剧唯美的风格,营造一种诗意的意境,剧中每一个出场的人物,都被剧作者设计得诗意而优雅。剧中尊贵如皇帝皇后、皇子公主、文臣武将,低贱如宫女太监、门客男宠、画师花匠,其语言、举止、思想都是精致唯美、被诗化了的。

例如太平和武攸嗣结婚第二天从郊外回来,在馄饨摊吃馄饨时,卖馄饨的老人对太平说 “不瞒您说,我在长安卖了十年的馄饨,第一次伺候像您这样美丽高贵的客人„„其实这天下不论是男君还是女主,只要老百姓过得好,咱们就欢天喜地的拥戴她。”老人不过是街边卖馄饨为生的普通老百姓,在那个教育还并不普及的年代,一个卖馄饨的老人是说不出这样精致的语言,也不会有这样深刻的思想。

因此,该剧中的人物、台词、场景是十分理想化的。这种理想化的设计将生活中本有的粗俗、丑陋都藏起来,只留下如大明宫殿一般富丽堂皇、典雅精美、诗意盎然而又气势恢宏的诗化的氛围,有着与金碧辉煌的皇宫相匹配的气派和华丽。

4、梦境

该剧中随处可见的是着意被铺陈和渲染的武则天和太平公主的梦境。描述梦境,本身就是营造

亦真亦幻的意境的一种最直接、最显著的手法,而剧中又将这种梦境刻意的渲染了一番,使得整部剧游走在现实与梦幻之间,构建出整部剧恍如仙境的意境。

这一点在片头,甚至第一个镜头中就得到了表现。整部剧的开场便是武则天的一个梦境,橘黄色和蓝色的神秘色彩、暧昧的灯光影调、缓缓移动的镜头、随风飘扬的纱帐、鬼魅般怪叫的人声,整体渲染出了该剧的风格基调。在王皇后的声讨与指控中,武则天始终保持着她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气度,展现着她的狠毒与决绝。但是,我们同样也看得到她的恐惧与惊慌,孤独与哀伤,这个拥有全天下至高无上的权力的女人,只有在梦境中才肯流露出一丝哀愁与恐惧,这样的梦境设计,一方面体现了全剧爱情与权力关系思考的主题,另一方面梦境与现实交织,营造出一种玄幻的氛围。

不同于武则天鬼魅而略显恐怖的梦境,太平的梦境大部分充盈着一种暧昧的意味。橘黄色的光影流动之间,被虚化了的背景,使人眩晕而眼花的镜头移动,昆仑奴面具下那看不清面孔的脸„„梦境中的太平始终在追寻着什么,她不停追逐的脚步和惶恐、不知所措的表情,无不表现出表现了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对爱情的疑惑、向往和追寻。正如剧中太平一再说的“自己一生太想爱了”,太平的梦境正是对她这种心情的真实反映。

这种俯拾皆是的梦境渲染,为整部剧增添了一份梦幻和不真实,在梦境与现实之间搭起一座桥梁,创造出一种亦真亦幻的意境,同时营造出一种唯美的气氛。

在今天这个什么都逐渐快餐化的时代,影视作品越来越追求快速和低成本,使得现在的荧屏中充斥着各种粗制滥造和缺乏内涵的影视剧作品。而《大明宫词》的出现不仅给观众以耳目一新之感,也为中国的电视剧创作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它将舞台剧和电影创作的手法融入到电视剧创作之中,从最基本的剧本主题到对白语言的设计,再到服装道具的运用,乃至气氛的营造,都力求精致,给人以美感,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唯美风格”。因此,对《大明宫词》的研究和探索就成为了学术界一种必然的现象。我们只有尽可能全面的、细致的去分析其精致唯美的原因,总结其中的唯美元素,才能更好的指导我们日后的电视剧创作,将这种唯美的创作风格延续下去。

参考文献:

【1】 郑重,王要﹒大明宫词﹒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2】 李稚田﹒影视语言教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 魏少华﹒从《大明宫词》到《橘子红了》——谈李少红电视剧创作的戏剧化特点﹒戏剧文学,2005年,第11期(总270期):80——83页

【4】 陈叶红﹒电视剧《大明宫词》符号语言的诗意美略论﹒电影评介,2007年,第8期:47——48页

【5】 郝吉环﹒《大明宫词》一部诗化的电视剧﹒电视剧论坛,2000年,第12期:64——65页 【6】 程淑萍﹒电视剧《大明宫词》旁白语言艺术浅析﹒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月,第18卷第1期:68——72页

【7】 沐牧,张曦﹒电视剧《大明宫词》中服饰文化和服饰色彩的运用﹒电影文学,2008年,第15期:135 【8】 李朝阳﹒电视剧《大明宫词》的审美意蕴剖析﹒电影文学,2011年,第17期:第109——110页

【9】 郑云霞﹒精致唯美、诗意风格的镜像显示——李少红电视剧创作的视觉造型特色探微﹒电影评介,2008年,第6期:第5——7页

【10】 谢艳﹒论《大明宫词》的唯美诗化品质﹒华章,2010年,36期:第77页

【11】 邵瑜莲﹒论李少红电视剧的女性叙事与问题限定﹒东方论坛,2007年,第3期:第57——61页

【12】 段文韬﹒女性关照的诗意栖居——李少红电视剧《大明宫词》品析﹒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总第102期):第90——91页

【13】 王威﹒一首历史的心灵诗歌——谈《大明宫词》的诗化叙事风格﹒文教资料,2004年,第21期:91——94页

大明宫词经典台词

《大明宫词》经典台词89句

《大明宫词》经典台词89句

大明宫

唯美婚礼词

大明宫词 男女对话台词(推荐)

大明宫导游词

《大明宫》观后感

《大明宫》影评

薛绍与太平(看《大明宫词》有感)

《《大明宫词》中的唯美元素探析[材料].doc》
《大明宫词》中的唯美元素探析[材料]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