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 》教学设计

2020-03-02 15:53:1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行路难》教学设计

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第一中学 高卿

教材分析:

《行路难》是李白在天宝三载(744)离开长安时所作,是他当时的心情写怀。他借乐府《杂曲歌辞》的旧题“行路难”写世路艰难,反应了政治上遭遇挫折后,诗人的情怀时而失落苦闷,迷惘不知所措;时而充满希望,信心倍增;继尔又彷徨无据感时伤逝;最终战胜自己执着于理想的强烈自信,诗人的情感波澜起伏、跌宕变化,也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做到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

2、通过自主研讨,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3、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1、通过反复诵读,做到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

2、通过自主研讨,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通过自主研讨,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朗读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背景音乐《渔舟唱晚》上课之前先请大家猜个谜语

(多媒体展示:)

______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饮中八仙歌》)

(生:李白。)同学们说得很正确,看来李白“酒仙”的称号可真是深入人心,我们从小到大不知道学了他老人家多少名篇名句呀。现在同学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我们都背过哪些名篇名句„„

二、诵读诗歌

1、自由诵读

师:人们常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下面我们就来朗读这首诗请同学们先自由朗读一遍,画出生字。

生: (自由诵读)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

2、听读诗歌(多媒体展示视频朗读:)

师:同学们都读完了,我们听听录音看他是怎样读的,能否解决自己的疑问。生: 自由诵读„„

3、考查生字:

师:塞有三个读音当边塞讲时读(sàn )当堵头时读(sān)做动词时读(sè)所以这里读(sè)。那其它生字是否会读呢?我要考考你,(多媒体展示生字:)

我找一个同学读

生:金樽(Zūn )珍羞(xiū) 投箸(zhù )歧( qí)路 塞

- 2(大家认真看书后再讨论,三分钟后) 师:我们大家都讨论完了,不会的请举手。

生:“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如何理解? 生:吕尚闲居,曾在碧溪垂钓;我梦里乘舟路过太阳边。 生(争着说):不对,应是:当年吕尚闲居,曾在碧溪垂钓;伊尹受聘前,梦里乘舟路过太阳边。

2、再读诗歌

师(看看同学都不再举手):看来我们都理解了诗的大意,那你认为这首诗应怎样读才好?请你给大家读一遍。

(找两名同学读并请其他同学评价)„„

四、品味诗歌

那你知道李白为什么要写“行路难”吗? (生你看我我看你很疑惑)

师:天宝元年(742),李白被玄宗召至长安,进入了翰林院。然而此时李隆基已经昏聩了,不理政事,他不过把李白看做文学弄臣,只是想用李白的才华为宫廷生活作点缀粉饰太平。李白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性格也同权贵们格格不入,如此种种,在宫廷不久即蒙受谗言,天宝三载(744)李白被李隆基赏了一些金子给赶了出来。为之努力了多年的政治理想还没有来得及实现,就在一旦之间付之汪洋。这首诗就是写在李白无奈离京朋友为他设酒送别之时。所以,“行路难”中“路”即指: 生:人生之路。

- 4师:不敢肯定啊,到底是不是呢? 生:是的。金樽、玉盘、珍馐都是非常好的东西。所以这里的清酒应该是好酒。

师:是的。要配套才是啊。金樽玉盘,清酒珍馐都价值万贯,看来档次高得很啊。够五星级标准了吧!“会须一饮三百杯”嗜酒如命的李白要一醉方休不醉不归了吧? 生:没有。 师:诗中怎么说的? 生:(读)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师:“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化用南朝鲍照的“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表明自己出身卑微空有一身才华无处施展而抑郁悲愤。李白的“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表情更确切,那诗人的心情如何,从哪些动词可以看出? 生:“停”、“投”、“拔”、“顾”极度的苦闷悲愤。

师:美酒佳肴、朋友的深情厚谊应是乐景,而情却伤,对比之下„„ 生争着说:情更伤,实际也是写行路难。

师:七八句写的是谁?什么事?与李白有关系吗?

生:姜尚、伊尹,他们都是开始政治命运坎坷最终被帝王重用而建立伟业的人。

生:李白想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样,为统治者所信任重用,建立一番伟业的信心。

师:看来李白是借用“垂钓碧溪”、“乘舟梦日”两个典故,自我勉

- 6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扬起希望的风帆,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抵达胜利的彼岸。

师:我记得四班板报上曾这样写着:大学生毕业时,面对未来的前途他们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有谁能用这两句话说一段话?

生:在这里学习,尽管有很多困难,但我们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师:诗人紧紧围绕 “行路难”中的“难”酣畅淋漓地抒发自己在政治失意,前路渺茫时时而失落苦闷,迷惘不知所措;时而充满希望,信心倍增;继尔又彷徨无据感时伤逝;最后又能豪情万丈,豁达自信的情感历程。

五、体味诗歌

诗人的感情在诗歌中跌宕起伏,那我们再一次回顾课文想想诗人的感情变化„„(板书感情变化过程)根据你对诗歌感情的理解,把自己假想成李白,齐声品读诗歌。

„„

六、拓展延伸

假如李白就在你身边,你会对他说什么?提示:可用学过的诗句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或名言警句。 生:阳光总在风雨后

生: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 8

板书设计

自信苦闷失意希望迷惘

教学反思:

1、本着“三分诗七分读”的教学要求,把读贯穿整节课,有自由读、听读、齐读、竞读、师生对读、研读、品读等。做到以读促解、以读促品,在理解的基础上品读诗歌体会诗人哀而不伤、悲而能壮、虽历经矛盾却仍昂扬向上的情怀。

2、根据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我在课堂上让学生自主理解诗意,研讨诗意与诗人对话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现代教育理论主张在课堂上抛出一个主问题来带动学生对全篇进行质疑、分析、探讨,即一石可以激起千层浪,所以我从题目“行路难”入手,围绕“行路难”设计问题,从而达到品味诗歌的目的。

3、新课程标准主张中学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人文素养,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精神。通过“拓展延伸”环节,既使学生进一步积累了古诗名句,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播放歌曲《愿和李白喝一杯酒》既营造一种与文本相和谐的氛围,起到画龙点睛的目的,又让学生进一步走近诗人了解诗人的人生、理解诗人的情感。

《行路难》教学设计

《行路难》教学设计

行路难教学设计

《行路难》教学设计

《行路难》教学设计

《行路难》教学设计

行路难教学设计

行路难教学设计

《行路难》教学设计

《行路难》教学设计

《《行路难 》教学设计.doc》
《行路难 》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