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学习型家庭 让孩子学会感恩

2020-03-02 08:28:2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如何创建学习型家庭

益阳市桃花仑小学

肖玲

从我们创建学习型家庭的实践来看,有七点体会:

一、学习型家庭的学习具有团队性

所谓“团队”,是指由具有多种综合机能、怀有共同的信念、为完成共同的工作任务而在一起工作的一群人组成的工作单位。团队中每个成员之间相互信任、相互依赖,彼此协调配合,为完成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工作,并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得到彼此发展。我认为学习型家庭的团队性有这样几点:一是家庭成员人人都热爱学习,共同经营家庭文化、创造家庭学习气氛、培养家庭共同学习的习惯、建立共识与价值观,通过家人学习的过程与成果回馈,与家人共同分享、彼此互动而实现成长,进而提升家庭生活教育水准。二是家庭成员在学习上互相鼓励,互相支持。从我们家来看,三个人都是自主学习的主体,家庭中每个成员之间在学习中都能做到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彼此协调配合。我们常常会以女儿的学习为中心,时时调整一家的生活方式,以避免影响她的学习。每当看到她学习时,我会自觉地把电视关掉或把音量调得很小,我把一家人的生活料理得井井有条。在这样温馨的家庭氛围中学习,真是其乐融融,学习效果也事半功倍,学习型家庭的团队精神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二、学习型家庭的成员要培养学习的兴趣 要创建学习型家庭,就必须首选热爱学习,对学习要有足够的兴趣,真正把学习当作人生的第二需要。学习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或者简直就是一种苦恋。那么,是什么促使自己能忍受这种学习的寂寞和痛苦呢?苦恋源于酷爱,是兴趣使然。其实,学习的痛苦与学习的快乐是一对孪生姊妹。没有学习过程中的痛苦,哪来学习成功后的快乐呢?所谓“梅花香自苦寒来”不就是这个道理吗?

三、学习型家庭的学习具有目标性

有目标才有动力。正是有了这种信念,我们全家才学习不止,奋斗不已。学习目标是有阶段性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由于学习目标的阶段性,决定了我们学习的连续性和终身性。

四、学习型家庭要学会写作

我们体会,学习不只是看看书、上上网之类,更要善于将学习的心得体会记录下来,将学习的知识运用于研究之中,形成文字,也就是要学会思索、学会动笔,学会写作。如果我们只是停留在一般表面上的学习,而不能把学习的知识通过大脑的加工,通过写作和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那么我们学习的绩效就会大打折扣,学习的积极性也很难最 大限度地被激发出来。

五、学习型家庭的学习要与时俱进

社会在不断进步,科技在不断发展,知识在不断更新。因此学习的内容和形式也得随之而变化。学习型家庭的学习要与时俱进,与时代同步。

六、学习型家庭要有必要的硬件投入

学习型家庭要作必要的硬件投入,以创造学习的条件。我们的体会是:一是要有一定数量的藏书。书的种类也涉及普通类工具书、专业类工具书、外语类工具书以及大量社科类藏书、中国文学名著、外国文学名著、各类教材、业务培训书籍、影像资料等,这些书籍帮了我们不少的忙。二是电脑和上网。这是与信息社会接轨的不可或缺的载体和手段。没有这样的设施和手段,就很难及时获取最新最全面的信息,很难提高学习的效率。三是有选择性地订阅书报杂志。四是不要吝啬必要的学习费用支出。

七、学习型家庭要注意培养家乡情结

周恩来同志曾经说过:“一个热爱祖国的人没有不热爱自己的家乡的”。一个热爱家乡的人,总想把自己的家乡装扮得更加美丽,总想通过建言献策的方式来改变家乡的面貌。从这个意义上说,爱国爱乡情结也是学习的又一动力。

社会的需要家庭的选择,学习型家庭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建设学习型家庭是适应和满足家庭的精神需求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教育孩子学习的基石,也是拓展家庭功能的内在要求。 让孩子学会感恩

感恩是一种美德,感恩是一种良好的生活态度,懂得感恩的人受人们欢迎,人们愿意跟他合作。每个人只有学会了对父母、师长和社会心怀感激,才懂得关爱和回报,才能把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摆正。是要引导自我意识较强的独生子女懂得感恩。教育专家郭建国教授说:“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孩子永远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帮助他的人,更不会主动地帮助别人。”让孩子们学会“感恩”,让他们知道在竞争的社会里,靠单枪匹马是很难成功的,每个人的成功必然有亲情、友情、爱情、社会资源的支持。所以说,感恩心也是一种竞争力,我们应培养孩子具备这种竞争力。

如何培养孩子感恩之心呢?

1、让孩子从感谢父母开始。要让孩子知道,即使是来自父母那最简单的衣食,最质朴的关怀,也无不倾注了父母对他们的辛劳和热爱。这种爱是独一无二的。这样孩子才能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理解并爱父母。

2、家长以身作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父母则是孩子最好的榜样,正如中央电视台的公益广告中“妈妈给奶奶洗脚,孩子给妈妈端洗脚水”那样,家长自己要经常对上一代人的付出表达感激之情,体现出感恩之心、之行。做父母的如果不关心和上一代人,孩子就会模仿父母。同时,父母需有意识地激发和孩子的感恩之心。

3、让孩子体验辛苦。针对年龄特征,选择性地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了解家庭建设中的大事、难事,让其适当吃些苦,多一些亲身体验。如果体验不到关怀和爱等情感,光知道父母给我吃,给我用,对自己拥有和享受的一切容易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认为就是父母的国,难以产生感激、感恩的心。现在的孩子一遇到挫折就想不开,总是觉得这个世界欠他的,就是因为从小习惯了接受,他所有的需要都被父母无条件地满足了,他就认为别人的给予都是应该的,也就不懂得感恩。

4、从感恩身边的人做起。引导孩子:在家里懂得父母的辛苦;在学校里,明白老师、食堂员工、生活老师的不易;在社会上,能想起他人的难处和别人对自己的好处。渐渐地孩子会知道父母、他人对自己的付出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从而能产生感恩的情愫。

家长朋友们,让孩子学会感恩,让孩子感激养育他们的父母,感激给予他们各种知识的老师,感激给予他帮助的同学和朋友,感激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哪怕是那些点点滴滴。

让孩子学会感恩

让孩子学会感恩

如何让孩子学会感恩

让孩子学会感恩征文

如何让孩子学会感恩

怎样让孩子学会感恩

学习型家庭学习型家庭 让孩子爱上学习

“让孩子从小学会感恩”案例

5让孩子学会感恩(定稿)

让孩子学会感恩(家长学校教案)

《创建学习型家庭 让孩子学会感恩.doc》
创建学习型家庭 让孩子学会感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