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设计)

2020-03-02 08:36:5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空气占据空间吗?

说学情

三年级学生刚刚接触科学课,操作能力还不够成熟,需要老师细致的指导。在学习过程中对于那些平时动手能力比较弱的学生鼓励他们大胆动手,勤于思考,使他们积极参与到整个探究活动中。而对那些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则要引导他们学会合作,

科学概念: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体积)是可以变化的。

过程与方法:用实验的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用对比实验控制条件的方法,进行观察;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形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知道空气与其他物质一样,能够占据空间,但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认识到空气是一种物质。

教学难点: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并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教学准备:给每个小组准备:一个水槽,半截饮料瓶,纸巾,一个乒乓球。

给每个学生准备一个针管。 教学流程: 一.创设魔术情景、激发探究兴趣

老师表演魔术,指着装有水的水槽问:水槽里有什么?我们可以说,水占据水槽的空间。老师把点燃的蜡烛放在泡沫板上,并把它按入水底,你看见了什么?(学生猜测)

难道空气真的占据空间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板书课题。

二.师生互动合作、开展探究活动

师:要想知道空气是否占据空间,我们必须通过实验。老师这里有一个装有水的水槽、一个杯子、还有一张软纸,你利用这些材料打算怎样做这个实验呢?

师:组内交流一下,把你的想法和组内的同学说一说。

生:组内讨论

师:刚才同学们讨论的非常认真,那你能站起来说给大家听听吗?

师:这是你们组的想法,其他组的想法呢?

师:为了方便大家的研究,老师有几点要求,请大家注意听。(师边说边演示)

1、将纸巾揉成团,塞到杯子底部,不能掉下来;

2、将杯子轻轻地竖直倒扣下去一直压到底,不能松手,再轻轻..地将杯子从水中拿出来,杯口朝下;

3、用桌上的毛巾将杯子先擦干后,取出纸看看有没有湿。

4、组内同学要合作,一人操作、其余学生仔细观察。 小组汇报:在刚才的活动中你们看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还有哪个小组想补充?纸没有湿,说明杯子里水进去了没有?水为什么进不去?(杯子里有空气,空气占据了杯中的空间,水就进不去了)

师:你们听明白了吗?那就开始实验吧。请各组派代表来取实验材料。

生:实验,师巡视。

师:看见同学们认真研究的样子真像一位科学家。谁愿意把你们的发现汇报一下。

师:不管是纸湿了还是纸没有湿,这两种现象都说明了空气可以占据空间。

过渡语言:利用空气可以占据空间这一性质,我们可以解决一些问题。老师这里有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你们愿意接受老师的挑战吗?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乒乓球,把矿泉水瓶倒立压入水槽中,矿泉水瓶子中的乒乓球会有什么变化?我们试一试。

生:发现乒乓球进入水中。 师:你能解释这种现象吗?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我们再一次证明了空气是占据空间的,(修改板书把“?”和“吗”去掉)

过渡:我们知道水会占据空间,空气也会占据空间,那它们占据空间的大小会变化吗?

三、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

师:(出示注射器)见过吗?哪里见过? 师:你很聪明。 师:今天的玩法很特殊,一定要注意,我们先抽入6毫升的水,然后用手堵住管口,用适当的力向下压,向上拉注射器活塞。我们观察到了什么?再用注射器抽进6毫升空气,用适当的力向上拉,向下压。你又感觉到了什么?

师:邻近的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发现。 师:你能解释这种现象吗?

师:如果我们把空气想象成许多微粒组成的,你们说压了之后会怎么样?用手压了之后会怎样?用手拉了之后又会怎样?刚才发现同学玩的很尽兴,那你在玩耍中有什么发现吗?(水占据的空间不能变,空气占据的空间可以变化)

师:板书,变化。

师:空气可以被压缩的性质在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什么?课件:篮球,打气筒,在生活中,你们还知道哪些地方运用了空气可以被压缩的性质吗?(喷壶,水枪)

四、总结延伸

师:空气占据空间,而且空气占据空间会变化,空气还有许多性质,请同学们有时间可以研究一下。 板书设计:

空气占据空间

变化

《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设计

“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设计

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设计

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设计

《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设计

《探究“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设计

空气占据空间吗片段教学设计

《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反思

《空气占据空间吗》说课稿

《空气占据空间》教学设计

《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设计).doc》
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