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法治安全知识150题

2020-03-02 09:29:1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一、思政思品常识题(20题):

1.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A )。

A.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B.爱国、敬业、诚信、善良 C.爱国、敬业、老实、友善

D.爱国、敬老、诚信、友善

2.今年的10月22日是红军长征胜利(C)周年纪念日。

A.60

B.70

C.80

D.90

3.80年前,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讲到长征,请问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 B ),长征是播种机。”

A.生产队

B.宣传队

C.工作队

D.战斗队

4.2016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 D )周年。 A.75

B.80

C.85

D.95

5.根据《国旗法》和教育部文件规定,中小学举行升旗仪式,当国旗升起时,全体师生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同时必须( B )。

A.奏国歌 B.唱国歌 C.唱《歌唱祖国》D.保持肃静

6.习近平指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 D )。 ①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

②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统一

③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④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 ⑤坚持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7.“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些是福建籍民族英雄 ( C )的家风家训中提到的。

A.冰心

B.林觉民

C.林则徐

D.严复

8.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 B )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古至今都是作为培养道德情操、规范行为举止的有效方式,是国人立规、教子的首选。 A.家庭教育

B.家训家风

C.尊老爱幼

D.睦邻友好

9.福州城市精神是( C )

A 文明福州、持续文明

B爱国爱乡、海纳百川

C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D乐善好施、敢拼会赢

10.福州特有的传统节日是( B )。

A.端午节

B.拗九节

C.元宵节

D.中秋节

11.中国志愿服务精神是( D )。

A.团结、进步、严肃、紧张B.友爱、互助、团结、进步 C.奉献、互助、给予、进步D.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12.网络空间非法外之地,文明上网最基本的纪律是( A )。

A.不信谣不造谣不传谣

B.不转发

C.不评论

D.不谈隐私问题

13.《中小学生守则》要求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我们具体要做到:①了解党史国情,珍视国家荣誉,②热爱祖国,③热爱人民, ④热爱中国共产党。上面描述正确的是 ( D )。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4.《中小学生守则》要求每个学生都能做到“诚实守信有担当。”下列描述都正确的是 ( D ):①保持言行一致;②不说谎不作弊;③借东西及时还;④做到知错就改。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5.《中小学生守则》要求学生“勤俭节约护家园”,我们具体做到:①不比吃喝穿戴;②爱惜花草树木;③节粮节水节电;④低碳环保生活。上面描述正确的是( D )。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16.《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规定:中学生参加网络社交媒体,应当遵守( A )。

A.网络道德和安全规定

B.相关法律法规

C.文明上网规定

D.保密规定

17.历史虚无主义的根本目的是动摇我们的民族自信心,搞和平演变,颠覆我们的国家,下列属于历史虚无主义表现有的( D )。 ①否定我国历史上对人类的巨大贡献 ②丑化毛泽东等革命领袖

③侮辱雷锋、董存瑞、邱少云、刘胡兰等英雄模范 ④以野史、秘史为招牌杜撰历史人物事件等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8.暑期出国出境旅游,要文明出行、文明旅游,特别要注意( D )。

①尊重旅游地习俗风俗

②尊重当地民族宗教政策 ③不说有损国格、人格的话 ④不做有损国格、人格的事

A.①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19.外出旅游的时候,不文明的行为有( A )。

A.在景区的墙壁上写下自己的名字,作为纪念 B.发现别人在景点拍照,等人拍完之后再通过 C.不在景区留下垃圾

D.在展览馆参观时,不触摸展品

20.在公共汽车、地铁、火车、飞机上或影剧院等公共场所,朋友或熟人间说话应该 ( B )。

A.随心所欲

B.轻声细语、不妨碍他人

C.大声交谈

D.手舞足蹈

二、安全常识题(30题):

1.中小学生应该记住的报警电话是( D )。

①火警119 ②报警110 ③救护120 ④交通事故122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行人通过人行横道,要按人行横道灯的指示通行。小明在通过人行横道线前,看到人行横道红灯亮时,应该( B )。

A.迅速通过人行横道

B.在人行横道线前等待 C.缓慢通过人行横道

3.凡在道路上通行的车辆驾驶人、行人、乘车人以及在道路上进行与交通有关活动的人员( A )。

A.都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B.有时可以不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C.只有车辆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4.交通信号灯黄灯闪烁时,车辆、行人应( A )。

A.不准通行,但已越过停止线的车辆和已进入人行横 道的行人可以继续通行

B.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通行

C.加速通行

5.上高中了,学校离家较近,想节约路上时间,可以使用( C )作为道路交通工具。

A.滑板

B.独轮自行车

C.自行车

6.搭乘父母的小汽车上学,小汽车在学校门前路边停车后,正确的下车方法应该是( C )。

A.立即开门下车

B.观察前方情况后下车 C.观察侧后方情况,缓开车门

7.行人在没有交通信号灯和人行横道的路口应当( C )。

A.跑步快速通过

B.示意机动车让行后直行通过

C.确认安全后直行通过

8.2016年4月福州制定了《治理城区交通拥堵工作总体方案》,提出用3年,重点组织实施五项工程、五大行动,治理城区交通拥堵。对于青少年学生,下列做法中值得提倡的是( A )。

①通行路口时按秩序通过,看到有人过街可以一起走 ②不骑行电动车或电摩,出行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 ③劝告自己的家长接送上下学的时候,尽量不把车辆停

靠在学校门口路段

④遇到各种交通违法行为,在自我保护前提下,提出批评或拍照进行举证

A.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9.乘坐客车外出,发现客车意外失火且车门无法打开时,正确的做法是( C )

A.先行灭火再撬开车门

B.砸碎前风窗玻璃 C.砸碎侧风窗玻璃

D.砸碎后风窗玻璃

10.下列( D )是中小学校的禁烟区。

①图书馆

②行政楼

③教学楼

④整个校园区域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④

11.高层楼发生火灾后,不能( A )。

A.乘电梯下楼

B.用毛巾堵住口鼻

C.从楼梯逃生

12.火灾致人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是( A )

A.吸入有毒烟气窒息死亡

B.直接被火烧死 C.人员拥挤致死

D.跳楼或惊吓致死

13.使用手提式干粉灭火器的正确顺序是( B )

①拔去保险插销

②从火焰侧面对准火焰喷射

③一手紧握灭火器喷嘴,一手提灭火器并下压压把

14.灭火时,灭火器的喷射口应对准火焰的( C ) ④把灭火器上下颠倒几次,使筒内干粉松动 A.①—②—③—④

B.④—①—③—②

C.①—④—③—②

D.④—①—②—③

A.上部

B.中部

C.根部

D.全部

15.火灾发生后,在现场的人员如何逃生:( C )

A.用湿毛巾蒙住口、鼻匍匐前进 B.有条件喷大量水灭火降温

C.以上均正确

16.下列可以燃放烟花爆竹的场所是( B )

A.房屋的屋顶、阳台、窗口 B.在室外空旷的地点等指定区域 C.有外墙保温材料的高层建筑附近

D.商场、宾馆、影剧院、歌舞厅等人员密集场所

17.当打开房间闻到煤气气味时,要迅速 ( C )。

A.打开灯寻找漏气部位

B.点火查看

C.打开门窗通风

18.以下防止烟气中毒的不正确的方法是( C )。

A.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B.弯腰低姿逃离火场

C.直起身子往外跑

19.以下哪位小朋友的做法是正确的?( C )

A.小明食用校园周边流动摊贩上购买的食品 B.小红直接食用未经清洗的水果

C.小丽放学回到家后先洗手再吃东西

20.校园暴力主要有哪三种形式( B )。

①语言暴力

②身体暴力

③心理暴力

④行为暴力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1.同学之间发生小摩擦时,下列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 )。

A.原谅同学或报告老师,让老师处理

B.据情节给予报复

C.记恨在心,事后叫校外人员教训对方

D.叫家长到学校来教训对方

22.遇到校外人员滋事怎么办?( A )

A.及时报告公安部门,利用法律保护自己

B.与其打斗,对峙

C.与人为善,委曲求全

23.当好朋友叫你帮他教训某人时,首先应如何正确处理:( D )。

A.马上报告班主任或辅导员、其他老师

B.根据和某人的关系好坏决定是否参与

C.不参与也不报告

D.劝说好友不要打架

9

24.在校园人群集中的时间段,较容易发生踩踏的地点是( C )

A.教室

B.操场

C.楼道

D.校门口

25.在楼房中,一旦发生地震,最好的避险措施是( C )。

A.迅速跳出窗外

B.迅速从楼梯跑到楼外

C.就地躲藏,震后跑到户外

D.乘坐电梯下楼

26.在户外避震应就地选择( B )避震。

A.楼房边

B.开阔地

C.徒坡下

27.按台风可能造成的影响程度,从轻到重向社会发布台风预警信号( D )

A.蓝红黄橙

B.红蓝黄橙

C.红橙黄蓝

D.蓝黄橙红

28.遭遇洪水袭击来不及撤离时,应( B )。

A.在身上捆绑重物,防止被洪水冲跑

B.迅速向屋顶、大树、高墙等处转移 C.以静制动

29.当发现有人落水时,你该怎么做?( D )

A.大声呼救,向周边人求助

B.打

110、120

C.如有漂浮物就及时扔给落水者

D.以上都对

30.暑期游泳正确的方法是( A )

A.经家人同意,到有资质的游泳馆游泳 B.和水性好的同学、朋友到野外游泳 C.独自在自家或同学家游泳池游泳

D.独自在江河、湖泊、小溪、石窟积水潭游泳

三、法治法宣常识题(40题):

1.全国第七个法治宣传教育规划实施时间是( A )

A、2016-2020年

B、2010-2015年

C、2015-2019年

D、2013-2018年

2.七五普法规划明确指出,法治宣传教育的对象是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重点是领导干部和( A )

A、青少年

B、农民

C、外来务工人员

D、企业经营管理者

3.我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于( B )年。

A、1949年

B、1954年

C、1950年

D、1982年

4.我国将每年的( C )定为“国家宪法日”、“全国法制宣传日”。

A、6月10日

B、9月8日

C、12月4日

D、12月9日

5.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 C )

11

A、国务院

B、中共中央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最高人民法院

6.下列选项中:①受教育权;②服兵役;③劳动权;④纳税。我国宪法规定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的是哪些?( A )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7.亮亮今年上小学六年级,一天他看见爸爸妈妈参加投票选举人大代表,也想去投票,但是妈妈告诉他,他年龄还小不符合我国法律规定的选举年龄。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年龄是( B )。

A、16周岁

B、18周岁 C、14周岁 D、12周岁

8.全日制学校,除寒假、暑假和星期日外,应当( A )升挂国旗。

A.每日

B.每周

C.每月 D.根据实际情况

9.我国国旗上四颗星星代表的阶级有以下说法,①工人阶级;②农民阶级;③城市小资产阶级;④民族资产阶级。其中正确的是?( D )。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0.张某居住在闹市区一栋楼房的九层,一天将打碎的花瓶顺手扔出窗外,致使在楼下行走的于某被砸成重伤,张某的行为属于( B )。

A.意外事件

B.过失致人重伤罪 C.故意伤害罪

D.不构成犯罪包庇罪

12

11.某中学高一学生王某为躲避持刀抢劫犯李某的追赶,

在胡同拐弯处撞开住户的大门进入躲避,由于慌忙不慎将房中老太太撞倒在地后造成重伤。王某的行为属于刑法上的( B )。

A、正当防卫

B、紧急避险

C、意外伤害

D、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

12.根据刑法的规定,( B )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A、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

B、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 C、已满10周岁不满12周岁

D、已满12周岁不满16周岁

13.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被告人是未成年人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应当指定( A )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A、承担法律援助义务

B、承担法律咨询义务

C、承担有偿法律服务

14.《道路交通法》规定,不满( B )周岁的儿童不准在道路上骑自行车。

A、10周岁 B、12周岁 C、14周岁

D、16周岁

15.下列人员:①机动车驾驶人;②非机动车驾驶人;③行人;④乘车人。都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哪些?( D )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6.遇有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或交通标线与交通警察的指挥不一致时:( B ) A、服从信号灯

B、服从交通警察指挥 C、服从交通标志、标线

17.我国刑法规定的一般刑事年龄为( B )。

A、14周岁

B、16周岁

C、18周岁

D、男22周岁,女20周岁

18.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对他人造成损害的,( D )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A、行为人

B、监护人

C、其所在的单位

D、行为人或者监护人

19.下列情形中,可予以治安管理处罚的是( A )

A、偷窥、偷拍他人隐私的 B、证人拒绝作证的

C、不满十四周岁的人初次吸毒 D、饮酒后驾车违章撞伤行人

20.16岁的林林在校区内被两个认识的朋友拦住,要求帮助望风,他们要去盗窃摩托车。一开始林林不同意,

但是他们说:“你只管望风,出了事情也不要你负责,不要那么胆小”。下面那个选项是正确的?( D )

A、林林的行为只是轻微违法 B、林林既不违法也为犯罪

C、林林只管望风,所以他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D、林林和其他两个人构成盗窃罪

21.下面哪个场所是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的( D )

A、营业性舞厅

B、酒吧

C、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

D、游乐场

22.《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让不满( D )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

A、14周岁

B、18周岁 C、12周岁 D、16周岁

23.下列行为:①携带管制刀具 ②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③偷窃、故意毁坏财物 ④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的不良行为有哪些?( D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4.未成年人禁止携带管制刀具,下列刀具:①卷笔刀 ②匕首③三棱刀

④弹簧刀,属于管制刀具的是( A )。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

25.下列行为:①在足球场看比赛大叫大闹,投掷汽水瓶,发泄不满;②拉帮结派,经常发生械斗、群殴;③强拿

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的;④侵入政府或企业网站,恶意破坏、制造病毒。属于妨碍社会公共安全的是( C )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26.某学校初三班主任为了使同学们集中精力学习,在班上宣布了一条规定:本班同学的个人信件均应向班长报告主要内容,否则,班长或班主任有权暂扣或开拆,违者将受到点名批评。请问,该规定侵犯了( A )权利。

A、隐私

B、人格尊严

C、名誉

D、荣誉

27.什么时候我们不可以拨打110?( C )

A、有人在街上抢劫

B、有人在校门口打架斗殴 C、晚上自己一个人在家怕黑

D、回家路上看到有人要跳楼自杀

28.为了防止遭到拐卖和绑架,下列哪种行为是不安全的?( D )

A、与陌生人打交道时,保持警惕,不轻信其甜言蜜语,不贪图便宜,不接受小恩小惠

B、不向陌生人介绍自己家庭、亲属和个人爱好等个人信息

C、不接受陌生人的食品、饮料

D、外出时不把自己的明确去向和联系方式等告诉家人

29.中学生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解决的途径不正确的是( D )

A、应告知家长、老师

B、通过合法途径解决 C、可以实施正当防卫

D、以暴制暴

30.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招用未满( B )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A、14周岁

B、16周岁 C、18周岁 D、20岁

31.当我们被高年级的学生强行索要财物时,下列哪种行为是正确的?( C

)

A、不敢告诉老师、家长和同学,担心对方变本加厉

B、反正他们要的钱也不多,花钱买平安 C、在对方人多事力量相差较大时,可以先答应他们的条件,记住索要者的特征

D、身上带很多钱,独自回家,买东西时大手大脚

32.《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 C )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A、十日

B、十五日

C、五日以上十日以下

D、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

33.《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 A ) 。

A、警告 B、罚款

C、行政拘留

D、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

34.行人在道路上通行,下列行为中正确的是( D )

A、跨越、倚坐道路隔离设施

B、扒车

C、强行拦车

D、沿斑马线行走

35.下列内容:①姓名;②住所;③照片;④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新闻、报道、电影节目、公开出版物不得披露该未成年人的内容有哪些?( D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6.下列类型的劳动和危险作业:①过重;②有毒;③复杂;④有害。任何组织和个人依照法律和国家有关规定招收已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不得安排其从事的有哪些?( B )

A.①②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7.每年( B )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A、3月15日

B、4月15日

C、4月25日

D、5月14日

38、( D )和组织支持、协助国家安全工作的行为受法律保护。

A、党员

B、群众

C、人民

D、公民

39.《国家安全法》的立法依据是( B )。

A、刑法

B、宪法

C、刑事诉讼法

D、全国人大的决议

40.小华13岁是摄影爱好者,在省里举办的少年儿童摄影大赛上得了一等奖。爸爸奖励他4000元钱买架高级照相机。小华独自一人到商场,看中了一架3800元的照相机。根据《民法通则》相关规定:“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售货员( A )。

A、不能把照相机卖给小华

B、可以卖给小华照相机

C、必须请示商店领导

四、反邪教常识题(30题):

1.我国《刑法》第三百条对邪教组织的司法解释界定为:冒用宗教、气功或者其他名义建立,神化首要分子,利用制造、散布迷信邪说等手段蛊惑、蒙骗他人,发展、控制成员,危害社会的( A )。

A、非法组织

B、地下组织

C、合法组织

2.邪教的基本特征:“教主”崇拜、( B ),编造邪说、聚敛钱财,秘密结社、发展成员,危害社会、残害生命。

A、金钱控制

B、精神控制

C、人身控制

3.识别邪教的基本方法是:看是否把活着的“教主”称之为“神”。如果所崇拜的“教主”是( A )的人,并称为神的就是邪教。

A、在世

B、死去

C、复活

4.李洪志为首的“法轮功”是打着气功、( C )旗号的邪教组织。

A、基督教

B、道教

C、佛教

5.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公民受宪法保护的重要权利。但未成年人年纪小( A )信教,不得跟随成年人或独自参加宗教的任何活动。

A、不能

B、可以

C、随意

6.根据法律规定,宗教不得妨碍国家教育制度和教育活动,任何( A )不得到学校开展活动。

A、宗教团体

B、社会团体

C、文娱团体

7.宗教信仰和崇拜的对象是特定的神,是固定不变的。邪教崇拜的则是教主( B )。邪教头子总是神话自己,达到对成员的精神控制的目的。

A、祖先

B、本人

C、替身

8.2001年除夕河南省7名“法轮功”痴迷者到**广场自焚,其中一个五年级女学生经抢救无效死亡,这个12岁的小学生的名字叫( C )。

A、陈果

B、郝惠君

C、刘思影

9.邪教组织严重危害社会,危害人类,任何一个负责任的政府都对邪教组织采取( A )的防范态度,邪教组织的违法犯罪活动。

A、坚决打击

B、放任自流

C、约束管理

10.重庆“法轮功”痴迷者高恩诚跳下四楼自杀生命垂危,妻子不让抢救,说“法轮功”头子( B )会来救他,结果高恩诚因抢救不及活活摔死了。

A、赵维山

B、李洪志

C、释清海

11.从我国历史和现实情况看,邪教的根本目的是企图谋取( B )地位和权力。

A、经济

B、政治

C、文化

12.浙江苍南县“法轮功”痴迷者陈福兆,制造一起( A )案,导致17人死亡。还向4名小学生送有毒的“饮料”,孩子们记得“不吃陌生人的食品”,才幸免于难。

A、投毒杀人

B、持刀杀人

C、持枪杀人

13.鲁班是我国古代一位优秀的土木工匠,也是一位古代发明家。他死后被尊崇为仙,称“鲁班仙师”。实际上,人们就是推崇他的( B )。

A、善良和诚信

B、勤劳和智慧

C、忠诚和勇敢

14.2014年5月28日山东省招远市一家麦当劳餐厅里,邪教制造了一起凶杀案。六个( A )的邪教分子把一个无辜年轻妇女活活打死。

A、全能神

B、门徒会

C、法轮功

15.上网时发现邪教宣传内容,正确的做法是( B )。

A、阅读内容

B、不听、不看、不信、不传

C、下载保存

21

16.如果你本人、家庭或亲友受法轮功邪教欺骗,造成人身伤害、财产损失,应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以便尽快破案,依法维护自身( A )。

A、合法权益

B、人身权利

C、家庭财产

17.发现有人散发邪教宣传品,正确的做法是( A )。

A、第一时间报警

B、接受宣传品

C、不管不问

18.出版、印刷、复制、发行宣扬邪教内容出版物,以及印制邪教组织标识的构成( A )。

A、触犯刑律

B、扰乱治安

C、过失违规

19.自行组织和参加集会、游行、示威,扰乱社会秩序,是一种( B )行为。

A、违规

B、违法

C、违纪

20.邪教组织常常冒用宗教的名义干坏事,利用未成年人( C )较低的弱点,极力在未成年人中发展成员,我们应保持高度的警惕。

A、交际能力

B、劳动能力

C、识别能力

21.邪教活动的明显特征是无视和践踏法律,( B )是同邪教斗争的有力武器。

A、科学

B、法律

C、知识

22.山东招远“5.28”案件“全能神”邪教分子张帆、张立冬被执行死刑,他们除了犯利用邪教组织破坏法律实施罪外,同时还犯有( C )罪。

22

A、贪污盗窃

B、流氓聚众赌博

C、故意杀人

23.“5.28”邪教“全能神”杀人案中年仅12岁的张某也参加殴打受害人。他既是小暴徒,又是邪教毒害的受害者。这说明了反邪教与少年儿童( B )。

A、没有关系

B、密切相关

C、一般关系

24.“全能神”为诱骗群众入教常用的手法之一是( A ),

在鸡蛋、小石子上写上“东方闪电”、“主已来了”等有关字样,偷偷放在被争取者鸡窝里或房前屋后、必经之路、菜地里等,骗说是天意,是“神”显灵,诱骗群众上当。

A、编造神迹

B、制造假相

C、算命看相

25.我国宗教倡导拥护政府,奉献社会,拥护共产党领导,邪教却煽动反对政府,危害社会,推翻共产党领导。宗教与邪教( B )。

A、完全一样

B、完全不一样

C、差不多

26.“法轮功”头目李洪志逃到美国后,背叛祖国和人民,甘当西方反华势力和各种敌对势力的( A ),敌视中国共产党和妄图推翻中国政府。

A、马前卒

B、应声虫

C、看家狗

27.选择吉祥数字玩的也是(A)把戏。同样的数字,有人说“吉”,有人说“凶”。其实数字里根本没有什么吉凶问题存在。

A、迷信骗人

B、娱乐游戏

C、猜谜游戏

23

28.两千年的东汉时期,有个著名的无神论者叫(B)。那时候,很多人都相信有鬼神。他说:“我就不相信人死变鬼的说法。”

A、王菲

B、王充

C、王安国

29.眼皮跳是一种(B),它不可能预示祸害。眼皮跳的原因有多种,只要闭上眼睛放松肌肉,或按摩眼皮消除疲劳,眼皮跳就会停止。

A、心理现象

B、生理现象

C、视觉现象

30.有人用蜂蜜在地上写咒语、画鬼符,引来许多蚂蚁,来宣扬迷信。其实,知道“蚂蚁爱吃甜食”是(A)的,就可以揭穿这个骗术。

A、生活常识

B、文化常识

C、艺术常识

五、毒品预防教育常识题(30题):

1.国际禁毒日是( B )

A、3月8日

B、6月26日

C、5月4日

D、8月26日

2.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数量达到多少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D )

A、5克以上

B、10克以上

C、50克以上

D、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

24

3.不属于吸毒方式是( B )

A、鼻吸

B、眼吸

C、口服

D、注射

4.吸食毒品属于什么( B )行为

A、娱乐

B、行政违法

C、刑事犯罪

D、经济违法

5.从年龄来分,青少年是我国容易沾染毒品的( D )

A、一般人群

B、较少人群

C、较多人群

D、重点人群

6.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虎门销烟”中销毁的是( A )

A、鸦片

B、海洛因

C、大麻

D、古柯膏

7.以下哪些是我国刑法所界定的毒品( A )

A、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

B、挥发性溶剂

C、烟草

D、酒精

8.以下哪种行为有可能会导致艾滋病的感染( D )

A、游泳

B、握手

C、吸烟

D、吸毒

9.“冰毒”是中枢神经( B ),吸食后会易处于幻觉状态,有暴力攻击倾向。

A、麻醉剂

B、兴奋剂

C、抑制剂

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25

10.我国《刑法》对毒品犯罪的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对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贩卖毒品罪的,应当( A )

A、负刑事责任

B、不予刑事处罚 C、责令其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

D、由政府收容教养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 C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A、一

B、二

C、三

D、四

12.吸食什么类型毒品成瘾后又难以戒除的吸毒人员,可以去社区参加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 C )

A、冰毒

B、摇头丸

C、阿片类(海洛因、鸦片) D、氯胺酮(俗称K粉)

13.“你说毒品可怕,我就不怕;你说吸毒难戒,我就吸一个给你看。”这反映出青少年吸毒的( C )心理。

A、追求刺激

B、轻信朋友

C、逆反

D、逃避现实

14.( D )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场所,在青少年吸食毒品早期预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A、社区

B、体育馆

C、工厂

D、学校

26

15.严格遵守《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有助于远离毒品。以下行为正确的是( D )

A、吸烟

B、酗酒

C、进出娱乐场所、游戏厅

D、参加积极的文体活动

16.非法种植罂粟数量超过多少株,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A )

A、500

B、50

C、1000

D、1

17.长期吸食( A )会出现兴奋、狂躁、抑郁、幻觉(尤其是被害妄想)等精神疾病症状。

A、冰毒、摇头丸等合成毒品

B、海洛因

C、大麻

D、鸦片

18.“慎重交友”是有效防止青少年被毒品侵害的行为准则之一。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A )

A、拒绝交往引诱自己吸毒的所谓朋友

B、只在校内交朋友

C、只和认识的人交朋友

D、不在社会上交朋友

19.一位“朋友”以“参加朋友聚会”为由将你带至他的家中,然后提出玩点“小刺激”,引诱你使用某种物品。你应该选择最佳的拒绝方式是( D )

A、夺门而出

B、直接说“不”

C、提出新建议

D、寻找借口离开

27

20.学习毒品有关知识,全面了解毒品的危害,有助于青少年远离毒品、拒绝毒品。所以青少年需要学习的毒品知识是( C )

A、毒品是如何制造出来的

B、毒品会给人带来什么样的感觉

C、毒品有哪些危害

D、毒品价钱是多少

21.对初次吸毒被公安机关查获的,如何处理( D )

A、决定强制隔离戒毒

B、判刑

C、免予处罚

D、行政处罚

22.( C )、艾滋病、恐怖活动被称为当前人类社会三大公害

A、打架问题

B、吸烟问题

C、毒品问题

D、酗酒问题

23.发现周围有人在吸毒或是贩卖毒品报警电话应拨打(

C )

A、112

B、119

C、110

D、114

24.冰毒、摇头丸、K粉等合成毒品泛滥的速度迅速,多出现在娱乐场所,( D )尤其要提高警惕。

A、老年人

B、妇女

C、未成年

D、青少年

25.虎门销烟发生在什么时间( A )

A、1839年6月3日

B、1840年6月3日

C、1839年6月4日

D、1840年6月4日

28

26.《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施行的日期( D )

A、2007年12月29日

B、2008提1月1日

C、2008年5月1日

D、2008年6月1日

27.我国现有法律规定的戒毒模式是( D )。

A、劳教戒毒

B、收容戒毒

C、学校戒毒

D、自愿戒毒、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社区康复等4种。

28.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 A )应当对未成年人进行毒品危害的教育,防止其吸食、注射毒品或者进行其他毒品违法犯罪活动。

A、学校

B、居民委员会

C、其他监护人

D、关工委

29.吸毒具有( D )等多重属性。

A、病人

B、违法者

C、受害者

D、病人、违法者、受害者

30.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在( B )年。

A、1839

B、1840

C、1841

D、1842

29

中小学生应知应会文明法治安全知识150题(819)

国学常识知识150题

本安知识150题

本安知识150题

安全知识竞赛题150

本安知识150题(精华)

民族团结知识竞赛题目(150题)

农村信用社会计知识150题及答案

国防和双拥知识题库(150题)

中秋猜谜150题

《文明法治安全知识150题.doc》
文明法治安全知识150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