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2020-03-03 01:40:1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结膜炎的认识和预防

甲:亲爱的老师、同学们,你们好!“健康”小栏目又和大家见面了。

乙:今天“健康”小栏目广播的主题是: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认识和预防。近期,各校出现多例结膜炎病例,希望大家能认真收听,引起重视。

甲: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由肠道病毒70型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乙:流行病学依据:传染源:病人为传染源。传播途径:游泳池水被病毒污染后传染性强,可经手、眼科器械、毛巾、昆虫等传播。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

甲:临床表现:潜伏期短,接触病毒后一般于12-24小时内即可发病,双眼先后或同时发病,主要症状有眼红、刺痛、异物感,伴畏光、流泪及水样分泌物,有时为血性分泌物。检查可见眼睑及结膜水肿,结膜明显充血,常见点、片状结膜下出血。儿童病程短,一般2—3天,成人可长达1—2周。

乙:预防:

1.确诊患着应隔离治疗,禁止去公共浴池及游泳池,患者用过的毛巾、手帕等煮沸消毒;

2.接触患者后应用肥皂和流水洗手,加强眼科器械消毒,防止医源性传播;

3.学校应倡导学生个人卫生习惯,要用肥皂勤洗手,勤洗澡,不共用毛巾和脸盆。

谢谢大家的聆听,我们下期再见!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4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防治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防治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宣传材料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流行病学调查表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流行病学分析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睛)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防治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预防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doc》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