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案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2020-03-01 20:12:3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高中数学教案

【课题】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课题类型】新知课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推导过程 2.要求学生牢记并会灵活运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重点】掌握并会灵活运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难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1.引出新课 ⑴提出问题

让同学们思考,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已知某点P的坐标为(x0,y0),直线L的方程 Ax+By+C=0,那么怎样由点的坐标和直线的方程直接求出点P到直线L的距离呢? ⑵提问问题

找同学回答点到直线的距离是如何定义的

(点P到直线L的距离d是点P到直线L的垂线段的长度 ⑶做出图形

让同学观察图形,则图中PQ即为所求点到直线的距离

引导学生思考,若求PQ,则要用到连点之间的距离公式,因此要求出点配合点Q的坐标,由于P点的坐标已知,因此之需求Q.若求Q,由于Q是直线L与直线PQ的交点,因此需要求出直线PQ的方程,又点P的坐标已知,PQ与直线L垂直,故PQ的斜率为B/A 通过以上分析,可计算出PQ的长度,即点P到直线L的距离

要求学生下去自己求解,但由于计算过程复杂,问是否有简单的方法呢? 2.讲新课 I.分析过程

⑴在图上作出过P点与x轴,y轴垂直的直线PS,PR与直线分别交与S,R 让同学们观察是不是有什么新的思路。 ⑵两分钟后,和同学们一起分析,PQ相当于直角三角线PRS斜边上的高,即S=1/2|RS||PQ| 然而,直角三角形的面积S=1/2|PR||PS| 因此有

1/2|RS||PQ|=1/2|PR||PS| 即

|PQ|=|PR||PS|/PQ ⑶那么要求|PQ|,只需求解|PS|,|PR|,|PQ|,那么怎么求解这几个量呢? II.推倒过程

此时,可设P(x0,y0),则R(x1,y0),S(x0,y2) 由

Ax1+By0+C=0 Ax0+By2+C=0

x1=(-By0-C)/A

y2=(-Ax0-C)/B 所以,

|PR|=|x0-x1|=|(Ax0+By0+C)/A| |PS|=|y0-y2|=|(Ax0+By0+C)/C| |RS|=√PR*PR+PS*PS=√A*A+B*B/AB*| Ax0+By0+C| 代入面积公式,得

|PQ|=| Ax0+By0+C|/√A*A+B*B 3.讲例题

求点P(X0.Y0)到直线2X+Y-10=0的距离 【留作业】 85页2,3题

点到直线的距离

向量与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证明

点到直线的距离教案

点到直线距离和圆的方程公式(推荐)

点到直线的距离教案2

高中数学_谈“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向量推导方法

《画垂线、点到直线距离》教学设计

高考名师推荐语文文科两点间距离公式、点到直线距离公式J

《点到直线的距离》教学设计人教版原创

攀枝花黄意南点到直线的距离教案

《高中数学教案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doc》
高中数学教案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