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片叶子

2020-03-03 10:21:4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职高语文第一册 最后一片叶子

《 最后一片叶子》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主题,使学生感悟希望对于生活的意义,培养学生积极对待苦难的精神。

2、从分析故事情节入手,让学生体会小说构思的巧妙,提高学生小说鉴赏能力和作文构思水平。

3、欣赏幽默的小说语言艺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把握主题;体会构思。

2、难点:能够在几个不同小说中找到相似的精神倾向;揣摩琼西在得知这一片叶子的真相以后的心理活动。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方法】课内导读。

【课型】新授

【教具】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是活生生的生命,生命是宝贵的,生命对于每个人都只有一次。但你们是否思考过生命的意义?假如你在世上只有最后三天时间了,你将怎样安排这三天?爱情和死亡是文学的两大主题,古今中外的许多作家都深刻地思考过死亡问题,其本质就是生命问题。当代著名作家史铁生在他的著名的散文《我与地坛》里说: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比如你起早熬黑准备考试的时候,忽然想起有

一个长长的假期在前面等待你,你会不会觉得轻松一点?并且庆幸并且感激这样的安排?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我最喜欢的作家。他生于北京,22岁时双腿瘫痪,从此靠轮椅行走。近年,他的病情恶化,每三天要到医院去洗一次血,一根管子把血流出来,另一根管子把洗干净了的

1血输进去。所以,有一次记者问他的工作,他说,我的工作是生病。大家想一想,一个22岁的青年,在人生最美好,最富有理想的时光,突然双脚瘫痪,那真是天大的灾难。但他克服了,并且把苦难化为难得的思想。

今天,让我们来读一个生生死死的故事,希望大家因此能悟出点什么。请大家欣赏一下短篇巨匠欧·亨利的代表作品之一:《最后一片叶子》。

三、讲授新课:

(一)作者简介:(出示多媒体)欧·亨利:(1862——1910),短篇小说巨匠。出生于美国南部北卡罗来纳州的一个小镇,干过多种营生,后在银行工作时由于账务上的事于1897年入狱,1901年出狱后在纽约靠写作为生,经常混迹于码头、贫民窟、血汗工场、小酒店和下等剧场。他的作品反映了底层人民的痛苦,语言幽默,结构巧妙,结局总出人预料,被誉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的百科全书”。代表作品还有《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等。

(二)多媒体出示教学目标:

(三)结合课文预习,完成下列各题(多媒体出示,在教师指导下完成):

1、填写下列加点字的读音:(1)仗义(2)嗤笑(3)羼(4)茸(5)鬈曲 2、解释下列词语(1)嗤笑(2)羼(3)黯淡 (4)不速之客(5)傲然 (6)鬈曲

(扫清了文字障碍,再来分析故事的情节结构)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

(一)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教师总结分析本小说的构思和主题。

1、从以上表中可以看出,小说以时间为线索,可是标题却是“一片叶子”,这片叶子有什么意义?这片叶子和上述两个人物有什么关系?下面分析一下小说的构思。

问题1、小说发生在什么地方?什么季节?那里的天气怎么样?回答:纽约华盛顿广场。纽约的纬度与北京相似,为北纬40度,那里的冬天比我们这里的冷多了。大家想象一下,在100多年前的纽约贫民窟的一个冬天,两个为了理想而合租在一间阁楼里的姑娘,并且一个病了,病得很厉害,医生说只有1/10的希望。这真是很可怜的处境呀,我相信所有善良的读者都希望她能够恢复健康,看到春天。

问题2、在琼西生病的时候,窗外的自然环境是怎样的?大家找出来。只见一个空荡阴暗的院子,二十英尺以外还有一所砖房的空墙。一棵老极了的长春藤,枯萎的根纠结在一块,枝干攀在砖墙的半腰上。秋天的寒风把藤上的叶子差不多全都吹掉了,只有几乎光秃的枝条还缠附在剥落的砖块上。寒冷的雨夹杂着雪花不停地下着。

问题3、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下,预示着叶子怎样的一种结局?这又预示了姑娘的生命将有怎样的一种结局?回答:必落无疑,并且很快就要落了。姑娘的生命也即将结束了。因为琼西对自己的健康已经毫无信心,并且迷信地觉得自己的生命就像窗外的那棵藤一样,当最后一片叶子落下时,她的生命也将结束。

问题4、那姑娘最后死了吗?为什么?回答:没有,因为出现了一个老画家贝尔门,他用生命为代价画了他一生中最精彩的杰作——一片给人以活下去的希望的叶子。

问题5、联系题目,理解叶子在本故事中的重要作用。一片普通的树叶将三个人联系起来。这一片叶子关系着两个人的生命,一个人因此而活了下来,一个人因此而死去。这就像是输血,一个老头把生命和希望输给了一个病人。

短篇名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构思巧妙,像欧·亨利的另一名著《警察和赞美诗》,讲一个流浪汉想到监狱里去度过残酷的冬天,但阴差阳错,好事多磨,多次故意犯法没能得逞,而正在他生起了新的生活希望时,却被警察抓去。

2、课文主题的理解

好,同学们,体会了这篇小说构思的巧妙以后,再让我们去理解这篇小说的思想内涵。请几位同学谈谈自己读后的感受。对一篇小说的理解没必要也不应该只有一种角度,一个结果,大家只要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都是对小说的一种评论。

教师评价:回答得非常好,大家基本上都理解了课文的意思,这个小说讲的就是一个绝望的病人获救的故事。课文提示里把重点放在那个舍己为人的老画家身上,这也未尝不可,但这并不是唯一的理解,我本人则更在意希望对于生命的重要。这使我想起了史铁生的著名小说《命

若琴弦》,它与这篇课文的主题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故事是讲一个瞎子乐师,他的师傅在临死前告诉他:你只有弹断一千根弦以后才可以打开琴槽里的药方,然后可以看见世界。一千根弹断时,他已经老了,他打开琴槽,别人却告诉他,那纸上什么都没写。然后,他又去骗他的瞎子徒弟:我记错了,师傅跟我说是1200根,我已经不行了,你还年轻,你只要弹断1200根琴弦,你就可以用这药方去买药以看见这世界。他师傅为什么要骗他?因为,这谎言给人的是希望。

(二)体会欧·亨利小说语言的幽默。

问题:请同学们谈谈这篇小说语言的特点。引导向幽默方面。关于幽默的例子数不胜数,随便举几个:6

5、6

6、67页

例子1:那是5月里的事。到了11月,一个冷酷的、肉眼看不见的、医生们叫做“肺炎”的不速之客,在艺术区里悄悄地游荡,用他冰冷的手指头这里碰一下那里碰一下。在广场东头,这个破坏者明目张胆地踏着大步,一下子就击倒几十个受害者,可是在迷宫一样、狭窄而铺满青苔的“胡同”里,他的步伐就慢了下来。

例子2:年轻的画家为了铺平通向艺术的道路,不得不给杂志里的故事画插图,而这些故事又是年轻的作家为了铺平通向文学的道路而不得不写的。

(幽默、诙谐、俏皮、夸张、比喻的语言,渲染了悲剧的喜剧色彩,让读者在俏皮的描写中醒悟内在庄严的思想感情,在生动活泼中给人启迪)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体会欧·亨利小说的精巧的构思艺术,幽默而有诗意的语言艺术,并且联系实际生活,思考希望之于生活的意义,积极地面对生活中的苦难。

五、课堂练习,拓展迁移

1、看谁说得好:当琼西听说老画家的事情以后的心理活动。

2、下发参考资料:藤叶,随风飘吧! ——读《最后一片叶子》有感

六、布置作业:

小作文: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何收获?应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结束语:有些故事是不可评说的,因为它是我们生命中最可珍贵的回忆。欧·亨利的《最后一片树叶》就是这样的故事。这样的故事总能让我看到寒冷后面的一丝暖意,黑暗后面的一线光明,这是我们生存下去的最后理由。所以,请用心来读它,用心来评它,且让它照亮你将走的所有的道路。 祝大家身体健康,心灵更健康!

最后用奥斯托洛夫斯基的关于生命意义的名言勉励同学们。(多媒体出示)

七、板书设计:幽默、诙谐、俏皮、夸张、比喻的语言,渲染了悲剧的喜剧色彩,让读者在俏皮的描写中醒悟内在庄严的思想感情,在生动活泼中给人启迪。

最后一片叶子

最后一片叶子

《最后一片叶子》

最后一片叶子

最后一片叶子1

《最后一片叶子》读后感

最后一片叶子__教案

最后一片叶子读后感

最后一片叶子教案

最后一片叶子读后感

《最后一片叶子.doc》
最后一片叶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