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山堂导游词简介

2020-03-04 08:59:4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平山堂导游词简介

平山堂导游词简介: 主要游览路线: 山门殿 —— 仙人旧馆 —— 大雄宝殿 —— 西苑芳圃 —— 鉴真纪念堂 —— 栖灵塔、卧佛殿、钟鼓楼

[山门殿]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古人的话说的一点儿都没错,我们今天要游览的“大明寺”虽然座落在海拔只有二十几米的蜀冈中峰之上,算不得什么高山,却是真的有好几位仙人呢!让我们一起去探访他们的踪迹吧。

大明寺建造于南北朝刘宋大明年间,依年号命名,所以叫作大明寺,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登上了这168级台阶,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淮东第一观”几个大字。它取自秦少游的诗句:“游人若论登临美,须作淮东第一观”。也就是说登上哪里能看到最美丽的景色呢?既不是泰山也不是黄山,最美的风景就在这里,在我们的扬州,在我们的蜀冈。

“高山名川僧占多”,许多寺庙都建在山上,所以寺庙的大门就被称为“山门”也叫“三门”。大明寺也不例外,请看它三门并立,格外的庄严肃穆。进了山门就是山门殿了,正中佛龛中供奉着袒胸露腹、笑口常开、慈眉善目的大肚弥勒佛。我觉得佛龛旁的一副对联最有深意“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佛教在中国不仅是一种宗教也已经成为了一种哲学,一种为人处事的真谛,您看,这幅对联不正概括了大肚为怀则心平气和,世上有事皆是庸人自扰的哲理吗?

大殿两侧供奉的是四大天王,中国人又称他们为四大金刚。手拿宝剑的是南方增长天王;弹琵琶的那位是东方持国天王;手拿混元珠伞的叫北方多闻天王;手绕苍龙的是西方广目天王。由于宝剑是锋利的、琵琶须调弦、伞寓意司雨、龙身有鳞要顺着摸,所以四大天王在中国还有着“风调雨顺”的吉祥含义。

弥勒佛后面佛龛里的韦驮菩萨,金盔金甲,年轻英俊,威风凛凛。他手中的兵器降魔金刚杵还有着一种特殊的功能,那就是告诉我们这座寺庙是否留客。韦驮手持金刚杵的姿势有两种:一种是双手合掌,横杵于手臂前方,意为欢迎云游四方的和尚进庙吃住,一切随缘;另一种是手握杵拄地,表示寺庙不接待云游僧人,他们不可在此处白吃白住。说到这里大家就知道大明寺是否留客了吧,对了,是不留客的。

关于弥勒和韦驮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一开始这两人并不在一个寺庙里共职,弥勒慈眉善目,对香客总是笑脸相迎,因此香火很旺,但他并不善于管理,经常有小偷光顾,竟然连自己的鞋子都被偷去;而韦驮一脸的严肃相,小偷是不敢来的,但是香客也感到害怕不敢来上香,寺庙里经常断香火,后经佛祖协调,两人扬长避短,弥勒在前面笑脸相迎八方来客,争得更多的香火,韦驮在后严峻相送,即使有小偷进来,也不敢偷东西走了。后来中国每座寺庙三门殿里都是弥勒在前,韦驮在后,两人精诚合作堪称典范,看来还是“团结力量大啊!”

【仙人旧馆】

在进入“大雄宝殿”之前,为了避免走回头路,我们先去拜访一下大明寺中的两位仙人吧!“仙人旧馆”,由平山堂、谷林堂、欧阳文忠公祠三部分组成。它们纪念的是北宋的文仙“欧阳修”和他的学生词仙“苏东坡”。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参观赫赫有名的平山堂,它是宋庆历八年欧阳修任扬州太守时所建的。当时42岁的欧阳修因参与“庆历新政”失败后被贬来扬州,虽然政务庞杂,应接尤多,但他仍关心民众,抨击暴政,深受老百姓的爱戴。他在公务之余,寄情于山水诗酒,尽管政治上失意,但站在此处极目远眺,却正好可看见长江对面的镇江三山,便有心旷神怡,心胸顿开的感觉,所以叫它“平山堂”。请看这幅由嘉庆时扬州知府伊秉绶所撰的楹联“过江诸山到此堂下,太守之宴与众宾欢”,好一位文章太守,虽然政治失意,却豪情不改,那些远在京城的达官显贵无论当时多么的风光,想来千年之后也不免是黄土一抔,只有平山堂仍在,欧阳修的盛名仍在,引起人无穷的遐想。

欧公当年在这座平山堂里做些什么呢?朱公纯撰的楹联告诉我们他“晓起凭栏,六到青山都到眼;晚来对酒,二分明月正当头”白天在此看景,晚上还邀来文人雅士击鼓传花,饮酒赋诗,一直乐到三更,所以上方有“坐花载月”的匾额一块,说的就是这桩雅事。请看我们的右上方还有一块匾额“风流宛在”,朋友们会一眼发现这四个字中就错了两个字,“流”少一点,而“在”却多了一点,实际上这是故意为之的,它体现出了欧阳修的潇洒飘逸,也告诉我们要风流少一点,实在多一点啊!

老师的堂在前,学生的堂在后,平山堂后面就是苏东坡的“谷林堂”了,它是元佑七年二月苏东坡任扬州太守时,为纪念恩师欧阳修而建修的。堂修好之后,词仙以一首五言诗为此堂“剪彩”,又以诗的前两句“深谷下窈窕,高林合扶疏”的第二个字“谷”、“林”联为堂名,故取名为“谷林堂”,现在堂的东壁悬挂着扬州书画家李亚如先生的草书《谷林堂》诗,西壁悬挂着《赤壁夜游图》,整个堂内陈列典雅,颇有古韵。

到了清朝光绪五年,两淮盐运使欧阳正墉在谷林堂后还重修了“欧阳文忠公祠”以纪念祖先欧阳修。欧阳修别号“六一居士”,是哪六个“一”呢?欧阳修自己说:“吾藏书一万卷、集取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以吾一翁,老与此五物之间,岂不为六一乎!” 今天欧阳文忠公祠中就悬挂着“六一宗风”的横匾,与琴棋书画同老,真是潇洒雅致极了。当然最值得我们一看的还是墙壁正中的欧阳修石刻像,大家注意看欧公的胡须是否有变化?对了,他的胡须远看为白色,近看却成了黑色,这是刻纹的反光作用造成的。欧阳修的石刻像不仅仅是胡须有黑白之变,从任何角度看,欧公的眼睛都会与观者对视,双足都朝向我们,真是栩栩如生啊!此像是光绪五年九月由欧阳修后代江苏候补道欧阳炳按清宫内府藏本临摹,由邗江著名石工朱静斋勒石而成的,临摹和勒石都费尽心思,难怪这么惟妙惟肖了。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是寺庙的主体建筑,朋友们经常会问它为什么叫大雄宝殿呢?这是因为大雄宝殿是供奉佛祖释迦牟尼的地方,佛祖的德号为“大雄”,供奉佛祖的殿堂理所当然叫“大雄宝殿”了,当然这同时也是为了歌颂佛祖像勇士一样,能降伏魔怪,法力无边。

大雄宝殿屋宇宏伟,里面的佛像、法器金碧辉煌,三尊巨佛佛相庄严,眉如弯月,目似秋水,流露出洞察人间一切的智慧光芒。中间的佛像就是佛祖释迦牟尼,也称如来佛。东面的那尊佛像是药师佛,他是东方琉璃世界的教主,也称大医生王佛,他的意愿是消除众生一切的病痛。西面的那尊名叫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我们通常所说的“南无阿弥陀佛”,实际上就是向阿弥陀佛致敬的意思。

大雄宝殿东西两侧的神台上,塑有十八罗汉。据传在唐玄奘也就是唐僧翻译的《法住记》中,只有十六罗汉,到了五代时,画的罗汉图上又增加到了两个,说是增加了《法住记》的作者庆友和译者唐玄奘,于是成了十八罗汉。还有一种说法是,佛教传到中国后,不断的演变,中国的佛教徒创造了降龙、伏虎罗汉,这样就成了现在的十八罗汉了。

正对大雄宝殿后门的,是朝北的南海观音巨型壁塑。观音菩萨站在什么动物的头上呢?那是鳌鱼,鳌鱼必须由观音镇住,否则鳌鱼翻身是要发生大地震的。观音身旁站着的两个小孩,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金童玉女”了。男孩是善财童子,因为他出身时有无数珍宝涌出,所以得此美名,他共参拜了53位菩萨为师,所以有“五十三参,参参见佛”之说,观音也是他的师傅之一,所以他在此拜谒观音,接受教化。女孩叫龙女,8岁就开始听文殊菩萨讲经,不久悟道,就立地成佛了。金童玉女也正代表了佛教的两种得道方式“渐悟”和“顿悟”。

佛教自公元前后传到中国,融合了当地文化,产生了许多宗派,能叫出名字的就有十几种,然而数禅宗的势力最大,现存的大多数寺庙都为禅宗寺。大家现在看

到的这六尊雕像便是禅宗六祖,其实我们的大明寺是佛教的律宗寺庙,为什么要供奉禅宗六祖呢?这是因为大明寺在创寺之初是禅宗寺庙,直到唐代律宗大师鉴真做了主持之时,才改为律宗,所以供奉六祖也就不足为奇了.【西苑芳圃】

西苑芳圃,初建于清朝雍正年间,后来为了迎接乾隆皇帝南巡陆续扩建,现在成为了大明寺的“园中之园”,小而精巧,独具特色。

走下台阶,我们眼前的是乾隆御碑亭,乾隆皇帝曾五次南巡扬州,每次到扬州都要游览大明寺,每游一次又都要写下不少诗篇作品。我们面前的这三块石碑分别是他40岁、46岁、51岁时为大明寺所题写的诗作,描写了蜀岗美丽的风景也歌颂了欧阳修广博的才学,三首诗一篇比一篇写的生动而富有深意,倒是研究乾隆皇帝思想发展和文学造诣的难得例证。

中国人喜欢品茶,因为茶不仅仅是一种饮料还代表着一种洒脱飘逸的精神境界。对茶讲究,对泡茶的水自然也马虎不得,早在唐朝状元张又新就在《煎茶水记》中引用品水专家刘伯刍的评论将天下的水分为了七等:扬子江南零水第一,无锡惠山寺石泉水第二,苏州虎丘寺水第三,丹阳县观音寺水第四,吴淞江水第六,淮水为第七。那么谁排名第五呢?就是我们扬州大明寺的泉水了,其实唐代品水的方法未必科学全面,但当年第五泉的水确实品质很高,据说将水注满茶杯,水会高出杯口半公分而不泄,放一块硬币在水上,也会浮币不沉。可见大明寺的泉水矿物质含量高,张力也大,的确是泡茶的好水啊!

现在清池小岛上建有一方亭,亭下泉水原开挖于唐景福年间,欧阳修知扬州时,就曾在井上建“美泉亭”,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亭毁泉井也消失了。直到清朝乾隆年间,汪应庚凿池种栽莲花时又发现了此井,扬州知府高土钥就求字于当时已经七旬高龄的书法家王澎,王澎挥毫写下“天下第五泉”,从此第五泉又回到了大明寺,梵音缭绕之中又多了一眼清澈的泉水、一处迷人的景点。

观音堂导游词

观音堂导游词

法语导游词三穗堂

朝中措平山堂原文翻译及赏析

墨韵堂简介

国医堂简介宣传

壹秋堂简介

曾国藩故居(富厚堂)导游词

曾国藩故居(富厚堂)导游词

曾国藩故居(富厚堂)导游词

《平山堂导游词简介.doc》
平山堂导游词简介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